皮脸

安陵小民(赵辉)

<p>  表哥给孙子待百天筵,我去得很早。表哥当过兵,教过书,做过干部,交往很广,去了不少有头脸的人物。开筵前闲聊,一位据说是事业有成的乡党说,钱不重要,人这一生就活个心态,快乐就好。在坐的人都唯唯诺诺,表示赞同,应和着他的话题。大家侃侃而谈,“不要把钱认得太真”,“不要只认得钱”,侃爷们的嘴里,钱成了十恶不赦的怪物。我望着一个个假惺惺激奋的模样,真想撕下那一张张虚伪的皮脸。</p> <p>  劝善的人,内心不见得良善。用道德装扮的谦谦君子,潜意识里依然充满着邪恶肮脏的思想,时时在没有阳光的地方蘖生。做梦都想来一火车皮钱来一火车皮粮,嘴上却说把钱看淡的人,那都是矫情。在这世上,人人都经历过艰辛,都有过把钱看重的阶段。其实,人的认知基本趋同,对钱是没有憎恶感的。谈钱并不庸俗,爱钱并不低贱,钱并不是罪恶,也没有罪恶,罪恶的只有人性不择手段的贪婪。</p> <p>  在市场经济的形式中,买者与卖者之间以货币作为纽带,钱是硬核。钱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美好的东西,是社交时硬气的基础,是一切快乐的源泉。没钱,不要说世俗看不起,就连自己都会嫌弃自己,整天跟个贼似的,看人的眉高眼低,没有一点尊严。要想在这世上活得有尊严,就必须自足衣食住行这四个基础需求,否则都是扯淡。</p> <p>  衣食住行在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那样会显得啰嗦,多数人觉得当下这四样已不是问题,他们缺的是钱,是大钱。大钱哼哧,小钱扑楞。大钱基本上都被二马赚去了,小钱也归了三通一达加顺风。大家一看自己啥没捞着,于是在抖音、朋友圈像哲人似的参悟人生,其实都是用假淡定发泄自己的浮躁情绪,替谎言寻个噱头罢了。</p> <p>  做为普通人,不必住美庐,开迈巴赫,穿阿玛尼,喝三江源头的泉水,完全可以生活在广场舞的旁边,穿从狗市上讨价还价买来的衣服,出门步行或者想办法弄个残疾证免费坐公交,既使如此,你也不能轻贱钱,耍一个言不由衷的大毛。</p> <p>  在生活中,没有经历过钱的艰难与伤痛,就不会懂得钱的珍贵;不能反省过去和展望未来,便不会拥有现在。</p> <p>  我上初中时,教英语的余老师因为没钱,去不了医院生孩子,在自己家里大出血去世了。噩耗传出,大家无比地悲痛和惋惜。如果不是手头拮据及乡村极差的医疗条件,她又怎么会失去花样的生命!有时候,有钱就可以买到生命,没钱真的会失去一切。</p> <p>  记得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严抓时期,计生办夏主任放出狠话:“宁可夏家多个坟,不教世上多个人。”他成立了突击队,要么妇女去戴环,要么男人去结扎。男的怕成了太监失去性功能,去的少。再说,计生办重点是让妇女戴上环,一了百了。妇女们也不干,于是突击队撵得妇女满地跑。桂花大肚子被拉上车去引产,车没开到计生办,生了,总不能将孩子掐死吧,只好送回去。接下来,对已生二胎的罚款,不交钱装粮挖房,挖掘机就跟着工作组。那时的路上都是骑自行车借钱的人,待钱扔进计生办的罚款筐,除了戴环结扎,一切都保住了。那批二胎,那个不是用钱买来的?</p><p> “这是你娃?这么心疼的!”</p><p> “这么心疼的娃你还罚我的款?!”</p> <p>  我们村只有丛福的安间房被挖倒了,那是他唯一的祖业。他弱弱的,很穷,不识字,连钱都数不清,却做了一回计划生育的反面典型。后来,他一家四口住在用树枝麦秸搭起的低矮草棚里,圈得像个猪圈,爬进爬出的。假如你对他说把钱看淡一点,他肯定听不懂,还会给你这个哲人报以友好的微笑。</p> <p>  时代是无法抗拒的,人性却如磐石般坚定。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自己不爱钱吗?我敢说90%以上的人都爱钱,在常人的眼里有钱就是幸福,事实是有钱确实能够增加幸福感。爱钱与官职大小无关,与文化程度无关,与责任心无关,与个人的修为无关……它是“需钱保命借无门”的窘境流淌在血液中的告诫。</p> <p>  孙见喜说贾平凹是个啬皮。贾平凹不否认,说小时候去买盐,母亲将他装钱的衣兜口用针缝上,那时他就知道兜里装的不是钱,是盐。他很坦诚,没有藏着掖着。自己靠辛苦挣来的钱,吝啬点,珍愛点也是本分,何必表里不一地做个伪君子。</p> <p>(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