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教育】以声战“疫”——读书《走进钱学森》【46】

小Tian

<h5>翻开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总有一些伟人先贤能够冲破时间这道藩篱,长久地停留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带给你温暖光亮,指引你校准坐标!<br><br>在他心目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漫漫归国路,十年赫赫两弹成,在中国的航天事业征途中,他是先行者,披荆斩棘;他是灯塔,穿越迷雾;他是航标,引导方向;他是丰碑,记载历史!他把国家熔铸进血液,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给后来的攀登者搭建路基。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让我们来阅读《走进钱学森》,循着钱老的人生足迹,走进他,了解他,寻找给予我们的力量源泉。<br><br>今天,高新第一学校七年级四班的张许芳菲同学为大家朗诵叶永烈先生著作《走进钱学森》——第76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1)和第77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2)</h5> <h5><b>张许芳菲</b> 西安高新第一学校七年级四班的学生。平时对读书比较感兴趣,喜欢看逻辑推理类型的小说,业余喜欢弹琴和唱歌。在日常学习中,会让自己劳逸结合,均衡发展,变得更加优秀。</h5> <h5>尽管德国对于火箭的研制工作严格保密,但是美国的情报人员无孔不入。德军在火箭研制工作中的迅速进展,使美国军方坐立不安。 </h5><h5><br></h5><h5>美国五角大楼派人前往加州理工学院,要求冯·卡门主持研制新式火箭这一重大任务,尽快提出具体方案。 </h5><h5><br></h5><h5>冯·卡门和马林纳、钱学森等经过研究后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大型的火箭实验室。不过,冯·卡门经过考虑,以为“火箭”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科幻小说之中,容易给人一种不严肃的感觉,所以他建议把实验室的名字改为“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简称“JPL”。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实验室,才能设计出射程为100英里以上的火箭。 </h5><h5><br></h5><h5>为了能够追赶德国的火箭技术,五角大楼爽快地给加州理工学院拨款300万美元兴建“喷气推进实验室”——不再是最初研制“JATO”时给一千美元、一万美元那样“小气”。这充分表明,五角大楼已经把发展美国的火箭技术,列为重中之重! </h5><h5><br></h5><h5>喷气推进实验室在火箭俱乐部当年进行试验的阿洛约·塞科山谷动工兴建。冯·卡门教授被任命为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钱学森担任喷气推进实验室喷气研究组组长。 </h5><h5><br></h5><h5>在1941年至1942年,中国学者钱伟长、郭永怀、周培源、史都华、林家翘,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他们也参加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 </h5><h5><br></h5><h5>当时,钱学森与钱伟长这“两钱”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h5><h5><br></h5><h5>钱伟长比钱学森小一岁,1931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系,在“九·一八”事变之后,钱伟长居然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从文科跳到理科!</h5><h5><br></h5><h5>他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只用了50天的时间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文章受到冯·卡门的欣赏,被收到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里。钱伟长在1942年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应冯·卡门之邀,钱伟长在1942年至1946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br></h5><h5><br>钱伟长性格开朗。这位从历史系跳到物理系再跳到数学系的人物,知识面广,兴趣广泛,很快就跟钱学森无话不谈。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那些日子,“两钱”常常一起吃晚饭,边吃边聊,取长补短。 </h5><h5><br></h5><h5>1946年5月,钱伟长以探亲的名义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中国,应聘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h5><h5><br></h5><h5>郭永怀也成了钱学森的好友。郭永怀比钱学森大两岁。他是山东农家子弟,靠着刻苦用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当时所长是钱学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当时理事长是钱学森)。</h5><h5><br></h5><h5>1957年,当有关方面向钱学森征询,由谁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最合适的时候,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 </h5><h5><br></h5><h5>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工作。飞机在降落时突然坠毁,郭永怀不幸遇难,时年59岁。在清理他的遗体时,发现他仍紧抱着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h5><h5><br></h5><h5>周培源最为年长,他比钱学森大九岁。他是在1924年成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1927年转往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到德国、瑞士从事研究工作,然后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1936年至1937年,他再度赴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回国之后,在1943年至1946年第三次来美国,这一回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湍流理论研究,结识冯·卡门和钱学森。 </h5><h5><br></h5><h5>当时,周培源和夫人王蒂澄一起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他家经常成为中国学者聚会之处。在王蒂澄下厨招待客人的时候,钱学森有时也“露”一手,做个杭州菜奉献给朋友们。 </h5><h5><br></h5><h5>1946年10月,周培源和夫人王蒂澄回国,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夫人王蒂澄则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担任教师。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有那么多中国学者一起工作,钱学森倍感愉快。 </h5><h5><br></h5><h5>还有许多中国学者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虽然他们不是钱学森的同行,但是也都成了钱学森的好朋友。内中有研究遗传学的谈家桢,在1934年夏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遗传学权威摩尔根,于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h5><h5><br></h5><h5>此外,赵忠尧、孟昭英、胡宁、唐有祺、郑哲敏等,也都是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 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参加火箭俱乐部最初原本只是学习之余的兴趣小组。没想到,随着火箭技术的日益重要,他的研究重心从航空转向火箭,以致人们现在一提起钱学森,加在他名字前的定语就是“火箭专家”。 其实,钱学森从航空工程转向研制火箭,不只是他个人专业方向的改变,也是时局的选择——当钱学森在交通大学学习时,抗日战争使他投身到“航空救国”,而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推上了火箭专家的位置。 </h5> <h5>《走进钱学森》记录了一位丰富、立体的大科学家,他的一生犹如一座丰碑,照耀人寰!我们不仅要缅怀他、讴歌他,更要寻找榜样的力量!“何妨云影杂,榜样自成天”,“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这种榜样的力量,将激励着我们筑梦!奋斗!</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