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生涯

谭林书

<h3>第二章 文革岁月在湖南(五)</h3> <h3>采访韶山铁路通车典礼</h3><h3>1967年12月中旬,留在湘潭的宣传股长彭传树打电话给我,说12月26日韶山铁路通车和毛主席塑像建成举行剪彩和庆祝活动,要我去韶山采访拍照。</h3><h3>12月18日,我带着相机和简单的行装吃完中饭后去火车站,乘車前往株州。上车后,看到车上人特别多,根来找不到坐位,只好站在两车箱连接处的过道里。在过道里碰上团参谋长王治宝和一参谋,我问他们去哪里?怎么沒找个坐位?参谋长说去衡阳,反正不远,站一站就到了,没关系的。他们问我去哪里,我告诉他们去韶山,他们叮嘱我一路注意安全。火车走走停停,到了衡阳,下去了不少人。我终于找到了坐位,总算可以坐下来了。到达株州已是晚上,当時株洲车站群众组织有人在打架,车子停后也不开门,致使要下车的人下不去,要上车的也上不来,我只好从窗户爬出去。下车后找车站的人打听去湘潭的火车,车站的工作人员讲晚上没有车了,明天什么時候有也说不准,反正现在车都不正点。不过他们告诉我,在河边码头明早有船去湘潭。于是我出了车站朝河边走去,没多远,不到半小时到了,到那一看,候船室也有不少人在过夜等明早的船,于是我找个地方坐下来。那時候社会秩序虽然很乱,但不必担心小偷,何况我又是个军人,即使有小偷也不会光顾我这没有油水的小兵。在码头,我半睡半醒坐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在码头吃了点早歺,大约八点钟上了船,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湘潭。我下船后走上湘潭大桥,在桥头等过往车辆,想搭便车去韶山,凡是有空位的汽车我都拦,问他们是不是去韶山?对于我拦车,过往司机都很客气对待军人,都停下来回答我,拦了几次后终于碰上去韶山的车了,车上有不少人,我上车后车上的人笑着说“好了,有解放军叔叔在就安全了。”汽車开到韶山已是下午,在韶山宾馆附近又有打架的,还说打死人了,汽车不敢停又往前开了一段路,我下车后打听韶山学校的位置,附近老乡告诉了我,其实离下车地点不远。到了技术营,营里领导都认识我,也知道我是来拍庆典活动照片的,安排我在营部住下来,反正都是住学校的教室里。那時候全国都知道韶山铁路通车,毛主席塑像建成,因此从各地来的人特别多,学校里能住人的地方都住了,我所住的是教室,有10多人,有部队的。有地方的,还有两女学生,这两女的住一晚上就走了。</h3><h3>住下后,营里的领导告诉我,庆典改期了,不在12月26曰,改为28日。原来毛主席在解放军报刊登的以楊成武代总参谋长名义发表的“大树特树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一文作了重要批示,严肃批评了这一提法,並谈到韶山的活动要改期,不能放在12月26日,因此庆典推后两天。这样一来,我在韶山就有了足够的活动時间,我是第一次来韶山,有時间到处看看。</h3><h3>第二天我来到韶山商店,因来時匆匆忙忙,没去买胶卷,想到商店买几个胶卷。商店的服务人员对我说,买胶卷要请示他们的头头,我很纳闷,但也只好等。头头来了,他说胶卷数量有限,要买的人多,所以控制一下,不过解放军要买可以保证供应。但是他要我第二天上午再来。他又说今天晚上商店有一个学习活动,要请我参加一下,我说可以,但有两点事先说清,一是我不讲话,只拍几张照片,二是你们要是搞批判喊打倒谁的口号,除中央报刊点了名的,其他我不能跟着你们喊。他说好,晚上只是学习,不搞批判。晚上我去了商店,他们很高兴,说有解放军参加他们的学习很荣幸,我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第二天上午我又去了商店,买了4个胶卷,他在櫃台下用纸包好递给了我。</h3><h3>这段时间,我每天到处参观,如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因是第一次来,看到什么都感觉很新鲜,晚上在学校听老师们讲一些故事,特别是有一次,一位老师讲了毛主席到韶山的情况。</h3> <h3>1959年毛主席在韶山学校和师生们合影</h3><h3><br></h3><h3>这位老师说,毛主席到了韶山,第二天清早就起床走了,没告诉任何人,当警卫发现毛主席不见了,赶快告诉其他跟随的人员,大家出去找,结果在离旧居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主席站在那里,好象是坟地,问主席这是哪?主席讲这是他父母的坟地。原来在大革命時期,国民党下令找主席家的坟地,当地群众为保护主席家的坟地,把坟地填平了,所以没找到,解放后也没重修,主席站在那里行了三个鞠躬礼,说了句“前人辛苦,后人享福”,随行的领导问要不要修个墓?主席讲不必了,立个碑就可以了。后来简单修了一下,立了碑,一直到现在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墓地。</h3><h3>这位老师说,毛主席到了韶山,大家都想见他,但有规定,不能随便去找主席。有天早晨,毛主席来到了学校,坐在操坪的台阶上,因为是早晨,开始不知道,但一会被学生发现了,就喊起来了,说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这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跑过来了,大家围在主席的身边,毛主席也非常高兴地和大家打招呼,並和身边的老师开玩笑,问老师姓什么,如姓钱就说啊你是钱老板,好啊,没钱找你就行了,人越来越多,毛主席讲,来,我们一起照个相吧,大家围在毛主席身边照了相(见上图)。这位老师告诉我们,和毛主席合影的那张相片左边中间那个只有大半个脸的就是他(见上图)。他还告诉我们在毛主席身边一男一女两个带红领巾的学生现在都在哪里读书。学校请毛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当時叫韶山小学,毛主席讲,不能写韶山小学,以后要发展要办中学,办大学,就写韶山学校吧。这位老师说起见到毛主席及一起合影的幸福感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他说那次毛主席到韶山原准备还要多住几天,但主席来韶山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尽管湘潭地区下了通知,要大家坚守岗位,不要去韶山,但是好多人不分白天黑夜往韶山跑,有的公社干部讲,只要能见到主席,哪怕把他职务撤了也心甘情愿,这样来韶山的人多了,主席只好提前走了。</h3><h3>我除了在韶山各处参观外,还去了火车站和建毛主席塑像的山上,塑像就在火车站对面山上,我去看時已基本完工,小山上开发成橘子园,那天下小雨,技术营的指战员正在那里栽橘子树。</h3><h3>時间过得很快,就要到举办活动的時间了,营里给我领了张记者证。这样就便于参加活动和拍照。28日上午10点,在火车站广场举行铁路通车典礼,开始听说有中央领导来,还有的说江青要来,但实际上中央没来人,是湖南革筹小组组长,47军军长黎原为首和革筹小组的其他人来到韶山,他们在主席台上就坐,记者来了很多,在台前排了3排拍照,黎原讲话之后进行了剪彩,车站剪彩后就来到毛主席塑像的山上进行剪彩,然后他们就坐韶山至长沙的第一趟客车回去了。</h3><h3>我拍完照后回到韶山学校,告别了技术营的领导,坐便车回湘潭。很可惜的是在韶山虽然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但自己仅保存了在陈列馆和韶山学校的两张个人照,其他畄在部队的照片(包括援越抗美的)在后来部队的变动过程中全部丢失了。</h3> <p class="ql-block">1967年12月韶山学校门前留影</p> <p>1967年12月韶山陈列馆留影</p><p><br></p><p> 重返连队</p><p>1968年3月,中央军委下达命令,调工程兵第四支队支队部及所属的工兵六团,工兵十二团,建筑三0一团赴内蒙古赤峰地区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我这个在机关无编制的临时抽调人员又要重返连队了。不过这次重返连队和上次略有不同,干部股干事徐铭找我谈话,要带一封信给连队,並告诉我回连队后不要当文书,要到班里去当班长,干部股给连队的信里讲清楚了。我说好,服从组织安排。我于4月初离开了政治处,回到连队。这是我第二次进政治处,工作了7个月。连队当时在宜章搞三支两军,我从郴州坐火车到红石渡(原名白石渡,文革中改名),再坐汽车到宜章。宜章是郴州最南边的一个县,紧挨广东。我回连队后安排到九班当班长,九班的支左单位是县银行,去了后银行的学习和政治活动我们都参加,但对内部的批判会我们都不表态,喊口号打倒谁我们不举手,他们也理解,解放军不能随便表态打倒谁。其实这時候我们已处于三支两军的收尾阶段。4月底,连队接到通知,到郴州集中上火车,调往内蒙赤峰地区,担负国防施工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