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祁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是晋商故里、王维故里、晋商文化和万里茶道的发源地。</p><p>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对梁村古文化遗址考证证明,早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就在祁县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p><p>祁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上古时期尧帝迁都于祁地。春秋时期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有名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东汉王允,东晋温峤,南朝梁之王僧辩,唐朝温大雅三兄弟,宋朝王溥,近代渠本翘,还有著名诗人王维、王绩、词人温庭筠等。明清晋商以『祁太平』为核心,祁地晋商更是震动天下。</p><p>祁县这片神奇且文化厚重的土地孕育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祁县人,用『人杰地灵』来形容祁县这个城市一点都不为过。</p> <p>在筹备了近五年时间,经历了土地手续完善、各部门手续的申请完备、研讨、论证、知识产权的申报保护、反复设计推敲再推敲、组建团队、资金筹集等等一系列繁冗的程序节点之后,终于在2020年4月,祁县历史上第一个美术馆——『王维美术馆』正式开工啦,并预计在2020年10月竣工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p> <p>『王维美术馆『』介绍:</p><p>「王维美术馆」是『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和『中国水墨艺术村』(祁县·西六支乡·刘家堡村)的文化艺术的核心,将会常年举办高质量的水墨大师、新锐青年艺术家的水墨艺术展览、漫画动漫艺术展和其他形态的艺术展览,拟筹备举办一年一届的「亚洲水墨艺术节」和「亚洲青年水墨艺术家论坛」,常年举办各种水墨学术理论研讨、沙龙、论坛和水墨艺术杯赛等,并建立「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和『中国水墨艺术村』的艺术品收藏体系和交易体系。</p> <p>「王维水墨诗国小镇」 是山西·晋中•祁县•西六支乡• 刘家堡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和发展基石,『中国水墨艺术村』是刘家堡村的文化IP定位。</p><p> 『中国水墨艺术村』是刘家堡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内核。近年来围绕晋中市和祁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滨河慢城和汾河廊带的城市规划以及『中华文脉·古韵晋中』和『王维故里·书香祁县』的城市口号,同时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和『中国水墨艺术村』以中国最有文化艺术影响力、有『诗佛』美誉、南宗画派的鼻祖、音律大师、造园大家『王维』为文化艺术主体,在山西晋中祁县西六支乡刘家堡村建立『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和『王维美术馆』,并发起『中国水墨艺术村』项目。『王维水墨诗国小镇』的目标是争取在2-3年内打造成为山西的一个地理文化名片和山西乡村振兴的『三晋样板』,同时为祁县成为「亚洲水墨艺术之都」提供强大的文化艺术支撑。</p> <p>『河汾文中子书院』介绍:</p><p> 『河汾文中子书院』是『王维水墨小镇』的第二大文化艺术空间,以唐代大儒王通(文中子)为文化艺术IP,集国学教育、研学游学、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学术交流、主题文化艺术论坛、会议、展览等功能的一个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p> <p>王通(文中子)介绍:</p><p>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教育家、思想家。也被后人评价为孔孟之后朱熹之前的一代大儒。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p><p>《新唐书.王绩传》:“绩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p> <p>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p><p>河,指黄河。汾,汾水。比喻名师门下辈出人才。隋末大儒王通设教于河、汾之间,门人达千余人,房玄龄、魏徵、李靖、程之、温大雅、陈叔远等皆亲受业。诸人皆为唐初</p> <p>『王维水墨诗国小镇』第一期还包括『辋川别业』的八个主题艺术空间:1.温庭筠花间词舍。2.王昌龄诗文馆。3.王之涣诗苑。4.王勃诗杰学馆。5.汾神国际漫画艺术中心。6.郑夑|竹艺术馆。7.本来书院(书法主题)8.饮水山房(宋元画主题)</p> <p>每个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都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最高配置,也是这片土地上人们人文精神和灵魂安放的地方,祁人祁地不仅在过去有深厚的人文辉煌,在新的时代也会展现出卓尔不凡的气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