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海古漪园.》🌹🌴</p><p> (中)</p><p> 【目录】</p><p><br></p><p> ①,【古漪园境域及景点】</p><p> ②,【古猗明代建筑特色】</p><p> ③,【唐寅等作楹联诗词】</p><p> ④,【玉女吹箫】</p><p> ⑤,【松鹤园】</p> <p> 【古漪园境域】</p><p><br></p><p>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东,离市中心21公里。园林正门向南朝向沪宜公路,西近南翔老街、云翔寺,北联沪嘉公路,占地面积130余亩。</p><p><br></p><p> 【主要景点】</p><p><br></p><p> 综述:全园布局,主要由四面环水的两块岛地组成。以五座平桥与两岸连通,以一座曲桥使两岛相接。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p><p><br></p><p> 【逸野堂景区】</p><p><br></p><p> 此处为古猗园的老区,处于园林的西北角。逸野堂面阔五问,进深三间,本是园中主厅,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之处。原来的柱梁均用楠木构筑,又称之为“楠木厅”。 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也称"四面厅"。“文革”时被破坏,20世纪80年代重建,以钢筋水泥取代楠木。堂外“逸野堂”三字匾额由书法家唐云所书,拾阶走入堂内,抬头可见明代书法家董其昌题额“华岩墨海”,反映了当时文人相聚的盛况。</p><p><br></p><p> 以逸野堂为中心,北有曲廊、幽赏亭,南有鸢飞鱼跃轩、小松冈和南厅。集厅、堂、廊、亭、山、水于一体。四周分别有五老峰、古盘槐、小云兜和桂花林。堂的西北面有一棵与古猗园同龄、高寿达四百七十多岁的明末古盘槐,系上海市一级保护树木。</p><p><br></p><p> 【戏鹅池景区】</p><p><br></p><p> 戏鹅池景区位于古猗园的中心地带,戏鹅池因池内有白鹅成群而得名。西边建有明代为纪念"白鹤南翔"而建的“白鹤亭”。</p><p><br></p><p> 沿戏鹅池往东走,戏鹅池的北面是一三面临水船型建筑,为石舫,又名不系舟,建于明代。原为园主的书画舫,前舱后楼,花窗曲槛,艄楼高耸,有祝允明题额"不系舟"三字。后遭毁坏,由清代名医和鸿舫重题,舟上有清末进士廖寿丰撰书的一副对联:“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p><p><br></p><p> 池东面的梅花厅为全木结构,墨柱紫窗,窗格精巧,均由梅花图案精雕嵌镶,飞檐古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四周遍植梅花。</p><p><br></p><p> 戏鹅池东南岸与石舫相望的是浮筠阁,原是竹榭,俗称“竹节亭”,半浮于水,小巧玲珑。浮筠阁后有一土山,称“竹枝山”,山顶上有一方亭。它不同于一般亭阁飞檐高翘,而是在三只角上伸出拳头,东北则缺一角。这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南翔人民造了这座缺东北角的“缺角亭”,并取名“补阙亭”。</p><p><br></p><p> 【松鹤园景区】</p><p><br></p><p> 松鹤园景区位于园区北面,区内轩、塔、厅、阁,配以松、荷、竹、梅,鹤寿松龄。景区内的“微音阁”高10米,廊门三开,三向仰视,可观赏月圆月缺奇景。建筑师们按月球四季运动轨迹,根据此地形特征,精心运算观月最佳点,设计了绘月廊。</p><p><br></p><p> 阁前庭园中有一座10米高的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p><p><br></p><p> 荷花池中建有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的六面七级石塔一普同塔,是古猗园最古老最珍遗文物之一,高约一丈,六面七级,腰束莲花瓣,塔柱镌如来佛像,雕刻精美。</p><p><br></p><p> 【青清园景区】</p><p><br></p><p> 青清园景区建于1985年,位于古猗园最东面,是园内最大的景区,面积30余亩。景区以猗猗青竹为主,体现了古代猗园"绿竹猗猗"的特色。青清园内植竹30多种,有龟山、龟山湖、君子堂、艺苑、观月台和翠霭楼,与竹园相配,景色清秀。</p><p><br></p><p> 龟山位于青清园与鸳鸯湖之间,高7米,面积5亩,四面环水,四周有小桥相通,如巨龟四爪。龟山之东有圆形小岛,是巨龟之首,名"龟头岛"。</p><p><br></p><p> 河边的荷风竹露亭旁怪石乱卧,亭前接水,如逢六月出水芙蓉,袅娜清风指竹,意境深邃。</p><p><br></p><p> 翠霭楼高13米,分上下两层,全木结构,二楼中央飞出一阁。楼檐两边飞檐斗拱,雕二龙戏珠。整个窗面开阔,细格斑鳞,鬼斧神工。楼内展出百余件奇石,盆景。</p><p><br></p><p> 君子堂则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取名,堂内悬挂四君子书画,堂前植四君子代表植物。</p><p><br></p><p> 【鸳鸯湖景区】</p><p><br></p><p> 鸳鸯湖景区水面约15亩,以长18米,宽4米的九曲桥分隔东西两湖。九曲桥拦腰浮于湖面,与东面柳荫桥遥遥相望,桥面中部是造型玲珑剔透的湖心亭,又名镇蛇亭。湖的南面是曲香廊,又名五曲长廊,因沿湖岸犬牙交错,就曲设廊。廊底有亭,曲径通幽。穷五曲香廊,沿左岸尽头,便是楼高厅阁的茗轩。</p><p><br></p><p> 【南翔壁景区】</p><p><br></p><p> 南翔壁景区位于原南大门口。包括大草坪、紫藤架、南亭樟树林、大假山,其中以南翔壁为主要景点。 “南翔壁”壁宽十米、高五米,雕有“白鹤南翔”的图案,形象地向游人介绍着南翔镇得名的美妙历史传说。</p> <p> 【古猗明代建筑特色】</p><p><br></p><p>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园内主要建筑逸野堂、梅花厅、春藻堂、翠霭楼、柳带轩等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这些建筑既是风景点缀,又是观赏风景和遮风避雨休息之处,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建筑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变化多端,体现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小瓦覆顶,屋脊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p><p><br></p><p> 猗猗绿竹:《猗园》记,竹圃有方亭,为“怡翠亭”,临水的竹枝山下有“浮筠阁”,竹园中有“翠霭楼”,小溪水边有“荷风竹露亭”,曲廊两侧修竹茂盛。除老园区的部分空闲处,或石旁路边,屋前宅后,粉墙边角零星点缀丛竹三五群和小片竹圃外,还向东另辟数十亩竹园,名为“青清园”,成为园中之园。除明代建园时就有的方竹、紫竹、佛肚竹外,园内还有小琴丝竹、凤尾竹、黄金间碧玉竹、孝顺竹、哺鸡竹、龟甲竹、罗汉竹等,使古猗园成为了上海市观赏竹品种最为丰富之地。</p><p><br></p><p> 幽静曲水:古猗园的园艺布局,自明代起就以戏鹅池为中心。清代至建国后的历次修复和拓扩均注重挖河理水,使水置于园林,以水为主,相映园景。古猗园的水,与外隔绝,但在百亩之园中,有千米距长的溪流。以方池和狭长形的水面形态,贯通全园。</p><p><br></p><p> 猗园向东扩建的三十余亩风景区,亦凿池引水,建亭架桥,池中设岛,曲径通幽,使新老景区之间水体布局,纳入明代江宏《游猗园》诗:“烟花雾植古槎桥,涌出珠宫倚碧霄。风度猗园竹影静,水依殿霭石幢高”的意境。</p><p><br></p><p> 花石小路:园林道路随建筑、绿化、山石水池的布局曲折绕行,依地形起伏而自由变化。路面花纹的安排和材料的选择,因地段而异。在厅堂门前、亭廊建筑周围、多采用黄石、青石、卵石、青砖、青瓦、缸片、碗片等多种材料铺成植物、动物等花纹图案;一般道路则用黄石、青石、缸片,铺设花纹线条简单明快。在建筑周围长方规则形地处,选择方形或六角形几何图案;在道路弯曲宽狭不一以及多边自然形地处,选用冰裂纹直线条图案,以适应路面曲折变化。花纹图案内容,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如梅花厅前后地坪,铺设了梅花形状的图案;在小云兜假山地坪处,铺设“龙”的图案,有龙云相配意境;在逸野堂四周地坪上铺设冰裂纹,中间嵌以“暗八仙”图案。</p> <p> 【园林绿化】</p><p><br></p><p> 古猗园的园艺布局除突出竹以外,还以传统的园林植物相配,环湖植柳,大草坪周围苍松翠柏,主建筑前种槐,梅花厅四周遍植梅花,厅堂院落内配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全园种植乔灌木133种1.22万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4.93,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29。</p><p><br></p><p> 公园北部建有温室,铝合金结构,面积200平方米,年生产各类花卉10多个品种3000余株,盆花40余个品种4000多盆,供公园的四季用花。</p> <p> 【古猗园】</p><p> ——绿竹猗猗,饶意寓情</p><p><br></p><p> 南翔镇的小笼包很有名,但还有一个古园不太为外地人所知,便是“古猗园”。此园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园设计者朱三松是位竹刻家,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园中遍植各类翠竹,建筑上的图案雕刻也与竹子有关。后来历经几代园主,在乾隆年间为叶锦所得,扩建改名“古猗园”。</p><p><br></p><p> 不知是什么原因,园中游客密布。老人小孩居多,园中草坪到处有孩童嬉戏,每个建筑中皆有一群老人在里面唱歌练曲,园中沪剧、通俗歌曲到处传入耳中,热闹非凡,看起来此处人们甚爱艺术,将古园当做大公园般使用。虽然人气鼎盛,但实在有悖园林初衷。</p><p><br></p><p> 全园面积现为137亩地,以园西北逸野堂和戏鹅池景区为精华,其他百分之九十景点个人认为都是泛泛之作。入南门,穿过大片草坪,一片湖水现于眼前,叫做“鸳鸯湖”。湖中南北横跨九曲桥,桥正中有一湖心亭。</p><p><br></p><p> 鸳鸯湖北岸为南厅内的厅堂,临水而建,原为园主读书休息之处。穿过杂草树木丛,沿岸拍下美景。</p><p><br></p><p> 绕过湖西,直探主景区。主景区西部,有一小段廊亭南北而行。</p><p><br></p><p> 廊西部院中叠石成小山,上置“幽赏亭”,沿石阶可入亭东瞰“戏鹅池”。传说首任园主闵士籍之子闵世禄爱上丫鬟小红,但受封建等级观念禁锢,小红被迫入寺为尼,闵世禄悲愤不已,自投“戏鹅池”身亡,“幽赏亭”亦称“幽伤亭”,以纪念这位情种。</p><p><br></p><p> 廊东即到全美最美这十分之一的地域。以“戏鹅池”为中心,厅堂亭榭绕池一周。一条河堤将水池分成东西两部分,一岛一亭置于堤上。个人觉得最美之景是池西的“鸢飞鱼跃轩”。轩门呈月型,轩前平水如镜,倒影如画。只憾此轩中常为“歌唱者”所据,打破这幽静之境。 </p><p><br></p><p> “鸢飞鱼跃轩”西侧为四面厅“逸野堂”,原建于明代,为园主待客之主厅,现为1982年重建。</p><p><br></p><p> “逸野堂”为楠木为柱,旁有石山一座,名为“小云兜”,堆叠较为普通,无新奇之处,名虽有云,但观却有失云彩真貌。“逸野堂”北端是“清馨山房”。</p><p><br></p><p> 园中千年古石塔较多,分布各处,应为镇上各处古迹移入园中。图中为南厅前的唐代石幢。</p><p><br></p><p> 小松岗是“戏鹅池”池中小岛上的石山,传说是当年小刀会秘密据点之一。此处小路四通八达,便于聚合和分散,上海小刀会徐耀、周秀英部因南翔鹤槎山据点暴露,便以古猗园的小松岗作为秘密聚会的地点。</p><p><br></p><p> 小松岗假山起伏,大树成荫,四面环水,幽静宜人。</p><p><br></p><p> 五角亭“白鹤亭”位于小松岗北,传说梁代南翔只是一个小村庄,一名老汉在地中挖到一块玉石,此时又飞来一对白鹤,叫声响彻云霄,最后落在这块巨石之上。经高僧指点,当地百姓在此处建造寺庙,通灵白鹤围庙飞舞,在此庙中烧香极为灵验,因此四方游客皆至此朝拜,渐渐形成小镇。最后仙鹤向南飞去,不再回来,寺名为南翔寺,渐渐用作镇名。图中可见亭顶一白鹤展翅欲南翔,隐喻了南翔古镇的由来。</p><p><br></p><p> 岗前水池中有一“警示石碑”,上刻有古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真迹在名基。可怜后代空王子,不绝熏修享二时。”大意可能是指:“白鹤南翔,只留寺庙名迹,致使后来的修佛之人只顾净心修行,一心只想为过去赎罪,替来世积德,但恰恰忘记了去珍惜现在的光阴,劝人要务实。”</p><p><br></p><p> 池北水廊西接“清馨山房”,此处景色亦甚优美。</p><p><br></p><p> 水廊往东连“微音阁”。</p><p><br></p><p> 微音阁,“据传,五位老仙操琴弹唱,萦绕于廊阁,别有一番余韵,故阁名为微音阁。阁前有一唐代经幢,属重点保护文物,原为南翔寺前旧物,“经幢高10米,仰莲基座,八角七级幢柱,飞檐幢顶,造型壮丽挺秀,上镌刻尊胜陀罗尼经,四大天王佛像坐立其顶,各节系束腰莲花瓣,造型庄重生动,形象饱满优美,为晚唐工艺的杰作,与南厅前的经幢为一对。”</p><p><br></p><p> 经幢西部为“戏鹤池”东池,旱舫“不系舟”居于岸边,内有明代书画名家祝枝山的草书题字。图中即不系舟,右侧一角为水榭“浮筠阁”,半浮于水面。“古时全部以竹为材建成,竹顶竹柱竹廊,竹椅竹栏竹窗,依山浮水,与对面的不系舟遥遥相对。”</p><p><br></p><p> 浮筠阁南面竹枝山上为“缺角亭”,又名“补阕亭”。1933年由几十名爱国人士集资建造。方亭缺东北一角,象征着当时已沦陷的东北三省,另外三只角塑以铁拳之状,高高翘起,象征着中华儿女收复失地的怒吼声。</p><p><br></p><p> 普同塔为一水塔,岸边一两层双亭“鹤寿轩”半入水中。</p><p><br></p><p> 玩石斋,原为南市区火神庙内的打唱台,1984年移至此园,正厅上部斗拱是由近百只鸟头拼嵌,中间刻有双龙戏珠,四周梁柱雕刻精细,门窗细格斑纹,全楼建筑宽敞舒适,是一轩典型的清代古建筑。此景忘记是哪个景点了。</p><p><br></p><p> 园最东部单独有一水池景观,池西“竹外一支轩”神似渔隐,轩前池中遍植“王莲”,大大的圆盘据说可以托起小孩儿。</p><p><br></p><p> “不可无竹居”位于池中,屋内展示各类伞具。图中远处为“秋水榭”。</p><p><br></p><p> 内部大小几十顶伞遍布地面到屋顶。</p><p><br></p><p> 池北的怡翠亭设于石山上,池周还有猗猗亭、瘦影碎月轩、醉雨亭等景观,不是很吸引人,因此不再描述。园中还有“青清园”“鸳鸯湖”“梅花厅”“花神殿”等景点,但有些被作为游船之点,有的辟为竹园,可惜偌大的园林中可圈可点之景点少之又少,但南翔园林只有“古猗园”一处,门票只收12元,因此人声鼎沸,实在在里面难以处久,此园被“扩建”和“人流”所糟蹋了。</p> <p> 【花石小路】</p><p><br></p><p> 园林道路随建筑、绿化、山石水池的布局曲折绕行,依地形起伏而自由变化。路面花纹的安排和材料的选择,因地段而异。在厅堂门前、亭廊建筑周围、多采用黄石、青石、卵石、青砖、青瓦、缸片、碗片等多种材料铺成植物、动物等花纹图案;一般道路则用黄石、青石、缸片,铺设花纹线条简单明快。在建筑周围长方规则形地处,选择方形或六角形几何图案;在道路弯曲宽狭不一以及多边自然形地处,选用冰裂纹直线条图案,以适应路面曲折变化。花纹图案内容,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如梅花厅前后地坪,铺设了梅花形状的图案;在小云兜假山地坪处,铺设“龙”的图案,有龙云相配意境;在逸野堂四周地坪上铺设冰裂纹,中间嵌以“暗八仙”图案。</p> <p> 【园林文化与建筑命名】</p><p><br></p><p> 古漪园建筑注重题名立意。</p><p><br></p><p> 清代沈元禄《猗园》记:“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堂曰逸野,堂前栽盘槐一对,右立奇峰异石,左为假山水池,堂后植桂,中秋赏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广寒宫中。堂内悬挂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华岩墨海”匾额,表明建筑其堂是反映当时一些士大夫和和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沉溺于悠闲雅逸,欣赏风花雪月,以隐逸为高的思想情趣。</p><p><br></p><p> 缺角亭:故意残缺东北一角,以示东北沦陷,其余三角均塑高举拳头,表示反抗侵略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抗日革命意志。</p><p><br></p><p> 白鹤亭:顶端白鹤停立,展翅欲往南飞,是根据古代“白鹤南翔”传说而建此亭,南翔地名亦由此而来。相传有一个农民种地时掘到一块一丈见方的巨石,随即有两只仙鹤飞来停留上面。有个叫德齐的和尚看见了,便认定此处是“佛地仙迹”,于是天天乘仙鹤四处化缘集资,在此兴建了白鹤云翔寺。待寺庙修毕,德齐和尚随仙鹤乘风翩然南飞而去,从此了无踪迹。</p> <p> 【中秋节的古漪园】</p><p><br></p><p> 灯下园林,漫步揽月,如何像古人一样过中秋?</p><p> </p><p> 中秋小长假,上海古猗园历时三年打造的夜景灯光,首次试点对游客开放。为展示中秋月夜的古典范儿,古猗园闭园时间,将在这三天里,从19点30分延长到20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千里共良宵的中秋月夜,记者带您先睹为快,感受古典园林的唯美和浪漫。</p><p><br></p><p>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花月吟》连珠回环,脍炙人口。在古猗园,同样藏着一首把酒赏月文人气息浓重的诗歌,内容正是“把盏何为笑迎春风愁醉雨,拂弦问月闲听秋水澹吟诗”。明月下,漫步在古猗园中,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人气息扑面而来。秋水、竹轩、石榴、王莲、紫薇、花径、枯荷、太湖石、亭台楼阁,所有古诗词中的意境,在古猗园的孤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间都能得到满足。而这前所未有的视觉呈现,有大半得归功于古猗园耗时三年,精心打造的古典园林夜景灯光工程。家住嘉定的游客陈丽英告诉记者,她感觉古猗园跟以前不一样了,更漂亮了。</p><p><br></p><p> 这是古猗园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夜景灯光工程。为了保护园林里的建筑、古树名木,甚至是每一块古老的地砖,古猗园的灯光改造可谓煞费苦心。电路、光纤、灯光在大量的绕道计划后,再巧妙地隐藏在美景中。考虑到园林主体的古朴、典雅,古猗园的灯光设计师在灯光色彩上也独具匠心。勾勒建筑、景观用了3000k的色温,而表现竹林、古树天然的色彩,用的是4000k的色温。</p><p><br></p><p> 古猗园基建文保科副科长孙佳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夜景灯光项目,既不是灯会,更不是灯光秀,它没有喧宾夺主,更不是浓妆艳抹的。它反而是一种非常恬静、淡雅的美。”古猗园为了配合夜公园开放,设计了一系列的夜景内容,增加了瓦楞灯、宫灯、投光灯、洗墙灯。灯光工程提升了建筑美感,也进一步体现古典园林的雅致风貌。此外,设计师还在南门、东门和九曲桥、湖心亭,设置了定时滚动的七彩动态灯,而大小草坪配合兔子灯,设置了动感景观灯,动静相宜,为古典园林的娴静,增添了一丝热闹的中秋节日气息。</p><p><br></p><p> 游客李智欣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到古猗园的中秋活动,为了避免大客流,她提前一天来到古猗园一探究竟。“进园里也感觉这个灯光效果,我还是挺喜欢的,然后还有一些可爱小兔子,期待明天的嫦娥姐姐。”古猗园透露,中秋小长假期间,凡是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游客,都可以免费入园游览。前100名入园的游客还可以在南门免费领取手工灯笼。届时古猗园将会通过近9000套户外灯具,点亮大约135亩的夜晚园林。游客除了可以徜徉在古猗园,感受有花有月的中秋佳节。坐在逸野堂、瘦影碎月轩、缺角亭、绘月亭的回廊边,赏月、看花、纳凉。还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拜月仪式、古琴表演,和玉兔灯来一个亲密的拥抱。</p><p><br></p><p> 顾友根退休前兼职古猗园的导游,他对古猗园很有感情。“这些灯光适应了古典园林的特质,现在这个园林给人的感觉是很静美的,在南翔附近有这么个园林也是我们的荣幸。”古猗园在便民的同时,希望实现古典园林的“可阅读”,让游客在忙碌的都市生活里,有一片夜花园可以静下心来。为了满足中秋游客的夜游需求,古猗园小笼和茶社特意延长营业时间,到夜间10点。而游客在游园尽兴之余,还可以出古猗园北门,往西5分钟串联南翔老街。一路上,游客可以品尝上海经典美食——南翔小笼。以中秋夜游园为契机,古猗园也希望通过合理规划,实现古典园林的“可阅读”、“可消费”,同时助力推动周边餐饮、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p> <p> 【唐寅等在古漪园作楹联诗词】</p><p><br></p><p> 把盏何为笑迎春风愁醉雨,</p><p> 拂弦问月闲听秋水澹吟诗。</p><p> ——(明)唐寅</p><p><br></p><p> “不系舟”楹联:</p><p> 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p><p> ——(清)廖寿丰</p><p><br></p><p> “南亭”楹联:</p><p>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p><p> ——(清)叶长春</p><p><br></p><p> “梅花厅”楹联:</p><p> 池馆清幽多逸趣,梅花冷处得香遍。</p><p> ——陈从周</p><p> (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p> <p> 【古漪园的漪漪亭】</p><p><br></p><p> 在铺满鹅卵石的小路,循着清风,在淡淡荷香中,随心漫步。这样的惬意在这个渐渐被水泥侵占的城市,显得弥足珍贵。也许也只能在古猗园,能远离熙熙攘攘,享受这片刻的宁静。</p><p><br></p><p> 夏天是荷花的季节,惊艳了时光。即便是清晨,举目可见也满是明媚,人们站在猗猗亭里,视线久久定格在满塘的荷花里,片刻都不忍挪开。没错,即便园内赏荷去处繁多,可人们还是偏爱这假山上一翼亭子,不仅能俯瞰全貌,还少人叨扰。</p><p><br></p><p> 从猗猗亭里望去,天水之间,全是晴朗,温暖的空气,带着馨香。田田的荷叶挨挨挤挤,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鲜绿的叶片,翡翠伞似的,任阳光在伞面流淌,熠熠生辉。荷花有的娇羞的藏头与伞下,只露出半点红唇;有的亭亭而出叶面,睥睨群芳。盛放的红荷,如满脸绯红的少女,借着水的清澄澈,愈发灵动。这纯净弥久的香,十分深幽,夹杂着蝉鸣、蛙叫,满满都是夏天的味道。</p><p><br></p><p>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时值盛夏,可谓赏荷的好时机,来古猗园把这一季的荷花收纳眼中,珍藏脑海吧。</p> <p> 【玉女吹箫】 </p><p><br></p><p> “玉女吹箫”石雕系北京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者关玉璋先生,以他女儿为原型的石雕作品制作而成。</p><p><br></p><p> 2009年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与古漪园结为友好公园之际,赠与古漪园。</p> <p> 【盆景园】</p><p><br></p><p> 盆景园,位于古猗园最北侧区域,为2005年为增加游览内容由苗圃改建而成。以猗猗绿竹为主体线索,循梅、兰、菊等形成园艺四君子格局,并配以树桩盆景、园艺奇石以及水景亭阁,成为一个袖珍的园中园,延续了古猗园的古典园林文脉。清乾隆年间,时值园主叶锦家道中落,地方人士开展了募捐集资活动,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9年)将古猗园购买后作为城隍庙的灵苑。清嘉庆至光绪年间经多次兴建整修,增设了许多厅堂、神殿,酒肆、茶楼,成为祀神集议、游览休闲的场所。</p><p><br></p><p> 盆景园内的花神殿,即根据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绘制的《南翔镇图》而恢复建造的。花乃天地灵秀之化身,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游在每一种花的独特韵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从而造就出十二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p> <p> 【怡景】</p> <p> 【曲溪鹤影】</p><p><br></p><p> 游古漪园《曲溪鹤影》偶得:</p><p><br></p><p> 曲池碧溪载浮莲,</p><p> 松古花艳桥石绵。</p><p> 久观仙鹤未觉舞,</p><p> 唯见对鸭鹅趣添。</p> <p> 【松鹤园】</p><p><br></p><p> 千年经幢,令人叫绝;梅花厅前,馨香飘逸;碧荷古塔,相映成辉;松园白鹤,引颈长啸。这便是松鹤园景区,区内轩、塔、厅、阁,配以松、荷、竹、梅,鹤寿松龄,景色宜人。古猗园的唐代经幢属重点保护文物,今上海地区的唐代遗迹中,不失为同期石经幢之佼佼者,十分珍贵。</p> <p> 【梅花厅】</p><p><br></p><p> 梅花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1937年毁于战火,1962年重建,其匾额由前国家司法部长魏文伯题写。此厅造型壮观,主厅开阔,长门革扇,门窗梁檐均精雕梅花图案。四周植有红梅、绿梅、白梅、蜡梅数十株,道路铺就梅花图案,体现了四季有梅、如入仙境的意趣。</p><p><br></p><p> 厅前两棵柏树姿态奇特,梅花奇石方寸得宜,而两侧的百年老梅,更是杆枝叠韵、嶙峋苍鲜,与四周梅树争相吐艳,一片香雪。</p> <p> 【缺角亭】</p><p><br></p><p>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我东三省,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南翔知名人士修建缺角亭(又名补阙亭),故意缺少东北角,以示东北三省的沦陷。</p> <p> 【古猗园缺角亭】</p><p><br></p><p>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策划军事冲突,挑起对全中国的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p><p><br></p><p> 当时,上海嘉定南翔的商人、文人、社会名流纷纷上街游行、演说。后来,由朱寿朋,陈少芸等六十位爱国人士集资六千大洋在古猗园修建了这座亭,这座四方形的亭子坐落在一座十几米高的假山上。</p><p><br></p><p> 亭子的天顶上画了九条龙,象征东北九省(当时东北划分为九个省)亭子周围的石头栏柱雕刻成双目怒瞪虎视眈眈东北虎头。</p><p><br></p><p> 亭有四个檐角,三个角是三个铁铸的紧握着的拳头,其中一个东北方向的檐角只有半截,没有拳头。象征咱东北沦陷了,</p><p>亭子名为“缺角亭”,这是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p> <p> 【服务设施】</p><p><br></p><p> 公园西南部有儿童乐园,占地700平方米,园内有螺旋滑梯、秋千等常规游乐设施。电动艇12只,并在龟山南面河岸建有游船码头。</p><p><br></p><p> 公园有4个售品部,分别设在微音阁、北大门、茶室和南大门。茶室位于公园中部,鸳鸯湖南岸,砖木结构,面积108.5平方米。餐厅位于公园西北部,由春藻堂和柳带轩组成,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12.4平方米。</p> <p> 【旅游信息】</p><p> (交通 )</p><p><br></p><p>1、自驾车</p><p> 线路一:中环线-S5沪嘉高速公路(南翔出口下)—沪宜公路—古猗园(近古猗园路)</p><p> 线路二:外环线—真南路(或丰翔路)—沪宜公路—古猗园(近古猗园路)。</p><p><br></p><p>2、轻轨11号线至南翔站,下车后向西步行15分钟可达,或自2号口出站后乘坐南翔1路、南翔2路可达。</p><p><br></p><p>3、公交:562路、822路。</p><p><br></p><p> 【开放时间】</p><p><br></p><p> 南门:7:00--18:00</p><p> 北门:6:00--17:00</p><p><br></p><p> 【门票】</p><p><br></p><p> 全票价:12元。</p> <p> 🌴🌹《...上海古漪园...》🌹🌴</p><p> (中)</p><p> 制作:王有忠</p><p> 2020.06.01.</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