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院长(4)

老玩童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河道贤达录》</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民国最高法院院长焦易堂</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程党会</b></span></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3、出任总统府参议</b></h1> 1919年,焦易堂在广州护国会工作,并担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1920年11月,孙中山在广东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焦易堂为孙中山出谋划策,深得倚重。<br> 1921年(民国十年)4月7日,焦在广州出席国会非常会议,孙中山在广州被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选举为非常大总统,1921年5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正式就任非常大总统,设总统府于观音山麓,同年11月,孙中山率师由广西借道湖南北伐,焦奉命以大本营参议随行。在桂林驻留候饷期间,随孙中山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广西支部的成立大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4、中山遇险</b></h1> 1922年6月16日,孙中山从前线返回广州时,陈炯明发动了武装叛乱,围攻并炮轰了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后先登楚豫舰,第二天改登永丰舰(后改称中山舰))指挥平叛,孙焦在枪林弹雨中探知孙中山下落,遂冒死在白鹅潭登舰探望,请示今后方略,孙嘱他先返北方,宣传主义,为再起做准备。<br> 焦遵孙命北返,自己出资,在河南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演讲稿印了20余万份,分发北方各省的军、政、学各界,极力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此举得到孙中山赞赏。他在致焦的信中说:“吾党主张,以大多数人民未能了解,故于推行时,每多阻碍,此在北方,更觉较甚。得执事在彼宣传,必见伟大之效。尚祈宏此远谟,以竟将来水到渠成之全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5、出任军事特派员</b></h1> 1922年8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中华民国政府也宣告中断。1923年1月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逼其部属退据惠州及东江﹑潮梅地区。<br> 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次建立政权,1923年3月1日最高军政机关--陆海军大元帅府在广东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陆海军大元帅,政权决策机构的职能逐渐由经过改组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机构来承担,焦奉召抵达广州,随侍孙中山左右,1923年8月,孙中山先生委任焦易堂为陆海军大元帅府驻河南陕西军事特派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6、声讨曹锟贿选</b></h1> 1923年6月,曹锟迫使黎元洪辞去了大总统。曹锟利用内政总长高凌霨和议长吴景濂大批收买或威胁国会议员,于1923年10月6日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被讥为"贿选总统"。为使国民党议员在国会中步调一致,坚决反对曹锟贿选,焦奉孙中山命赴北京与谢持、王用宾等人在国会中组织党团,声讨曹锟。曹锟曾邀焦、王到保定,愿以重金高爵换取国民党议员支持,被焦易堂等国民党议员严词拒绝。焦、王返一起约集反对贿选的参、众两院议员两百多人,取道天津南下,抵沪后又发表联名宣言,声讨曹锟的贿选丑行。 <br> <br>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焦易堂出席,牵线促成胡景翼拜访孙中山。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焦易堂又被孙中山派往北京,联络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谋划推翻曹锟贿选政府的北京政变,并把清逊帝溥仪驱逐出宫。1924年10月19日,他和王用宾、刘允丞等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军事委员,专事联络北方军事。北京政变于1924年10月23日傍晚冯玉祥率军撤出前线回师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把贿选总统曹锟赶下了台,将曹锟软禁于中南海延庆楼,北京政府的主导权由直系改归奉系,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7、孙中山去世</b></h1> 北京政变后不久,焦易堂又代表国民军亲赴广州,迎孙中山总理北上,亲自护送孙中山、宋庆龄自沪乘船到津,转道北京。进京后孙中山总理不幸染病,焦同各同志在京侍疾。<br>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京,焦为护陵组成员,焦易堂参加了守灵、 护灵、 送灵等殡葬活动。以后又扶孙中山灵柩去南京,参加了在南京紫金山墓地举行的奉安典礼。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8、国民政府成立</b></h1> 孙中山去世后﹐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定了滇桂军首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使广州革命政权得到巩固。同年6月中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改组大本营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br>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大本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汪精卫被选为第一届国民政府主席,1926年国民政府率领国民革命军发动了针对北洋政府的北伐战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9、出任宣慰使</b></h1> 1925年9月初,焦奉命回陕,筹建国民党陕西省临时省党部。9月26日,在西安第三中学礼堂召开党员大会,正式成立临时省党部,焦和刘允丞以及中共党员杨明轩、刘含初、赵葆华、王授金、张性初、张含辉、宋树藩九人被选为执行委员。<br> 广州革命政府开始北伐后,1926年4月,西山会议派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大”,焦易堂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焦同时出任国民军第二军宣慰使。他奔走河南、陕西等地,说服樊钟秀部和冯玉祥、岳维峻等国民军出师参加北伐,与蒋介石统领的国民革命军会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0、南北统一</b></h1> 1926年4月9日,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发动兵变包围了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段祺瑞逃走,同时鹿钟麟还释放了被软禁的曹锟。1927年曹锟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曹锟拒绝了日本让他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表现出了不错的民族气节,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br> 从1926年开始北伐直到1928年奉系军阀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效忠于国民政府为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才算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自国民革命以来的南北分裂局势也才宣告统一,再次建立起来了全国一统的法统政府。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1、南京政府成立</b></h1> 1926年7月由广州出发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至1926年10月全部占领武汉三镇,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于1926年11月8日由广州也迁到了武汉。武汉国民政府其实并非新成立的一个国民政府,而是汪精卫担任主席的国民政府经过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的尖锐复杂斗争后决定由广州迁往武汉办公。<br> 1927年4月18日,以蒋介石为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典礼上还举行了阅兵式,并宣布了《国民革命之方略四条》:“一曰使革命军愈与人民密切的结合,二曰造成廉洁之政府,三曰提倡保护国内之实业,四曰保障农工团体之利益并扶助其发展。”4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出通电宣布“武汉的汪精卫政府以后所发的一切命令,一律无效。”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委员制,由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等12人为政府委员,胡汉民为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吴稚晖为政治部主任。政府下设秘书长、财政部、外交部、民政部、司法部、大学院等部门。政府直接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2、进入中央</b></h1>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1928年焦易堂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首届立法委员兼法制委员会委员,1929年3月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三大,焦易堂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出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第一高等考试典试委员、行政院监察委员会委员。<br> 1931年1月焦易堂任法制委员会委员长,直接主持了南京政府前期法律法规的草创工作;还与王用宾等创办了首都女子法政讲习所,培养了一批妇女法律专门人才。1931年5月出席国民会议;1931年6月,在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1年七月,焦易堂主持立法院法制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医条例》,後来由於行政院阻挠,未能及时公布,1931年12月,国民党召开四大,焦易堂又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3、创建河小</b></h1><h3> 1931年,正直关中地区三年灾害(史称十八年年馑),焦易堂不但在老家把自家的三百多亩地捐献给了村里,而且还捐资三千银元,在家乡河道乡河大村创办了河道乡的第一所高小级的正规学堂--国立民生小学(即后来的河道小学,现在的河道明德小学的前身),那时的武功县全县也只有三四所学堂而已。后来还在民生小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民生中学,焦易堂的一个比较小的女儿曾在这所民生小学任教多年。</h3> <p class="ql-block">  具体的筹备和建校工作交给了河东村老八路李逢春的七爸李彦芳(李芝亭,时任长宁商会会长),和河大村的老八路左群(左士恭)的父亲左三(左丙西,时任长宁乡联保主任)两位乡贤一手操办,所有费用包括建校费以及老师工资全由焦易堂出资,他请来了毕业于三原师范的王德山担任校长,另外还请来了其他两名老师教学生五六十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家乡培养了不少的高素质人才,深受乡亲们的敬重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因为学生连学费也不用交了,所以很快吸引来了周围村庄一些较穷家庭的孩子,使学生的人数一下子突破了一百多名,河东村的李彦芳一家就有四五个侄子来这里上学,其中就包括为武功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大侄子李逢春。后来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又吸引来了其他乡镇及邻县兴平、乾县等地的很多学生前来就读。</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4、创建西农</b></h1> 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议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成立直属国民政府的西京筹备委员会,焦为筹备委员之一。1932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又派焦易堂视察陕甘两省党务,蒋介石拨给两万元公款,焦易堂对正遭遇年馑饥荒的陕西灾民大力放赈,救活了不少的饥民。<br> <div>  1933年焦易堂又与戴季陶、于右任、等张继等国民党元老,一起倡导科学救国,提高国民素质,力主发展大西北教育事业,兴修水利,振兴农业以济民生。他们排除异议,多方奔走,最终向中央党部提案成立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今天的211和985双料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div> 针对学校的选址问题曾进行了激烈的较量,蒋介石主张建在西安,原因是西安不但交通发达而且师资容易解决;于右任则主张建在三原,原因是三原的农业比较发达,且经济基础也比较好;唯有焦易堂力主建在武功,他舌战群雄,最后不得不提出了农业始祖后稷及他教民种庄稼技巧的教稼台均在武功境内的有力证据,加之张继很有文化,办事也比较公道,就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了焦易堂的主张,这样才把校址最终选在了武功县杨陵镇的张家岗(今西农大的北校区)。<br> 1934年3月西农筹委会正式成立,委员有于右任、杨虎城、焦易堂、张继等,并推举于右任为第一任校长,1936年8月学校的第一座七层教学大楼正式竣工,于右任还题了字“农专”。建校以来这所全国闻名的农业高等学府已经为中国的农业兴起和发展培养了千千万万的农业专家。这所学校的创立,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传承和弘扬后稷农耕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5、领衔最高法院</b></h1> 1934年,中医界在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上请愿,要求公布中医条例,焦易堂在全会上发表了维护中医的《告国人书》。1935年7月,继居正之后,焦易堂出任民国政府最高法院院长,同年12月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在任期间,清理积案,整理编写判案,健全终审制度。坚持正义,主张早日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还政于民,为此,曾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 焦易堂担任最高法院院长期间,曾收留了来自陕西三原的无家可归的河南籍伤兵刘作汉(刘继高、刘继红、刘继宁三兄弟的父亲),让他做了多年的副官,还为他在河道买了庄基地并给他娶了河道冯家庄的漂亮而贤惠的姑娘做媳妇,解放后刘作汉在新疆工作多年,1964年因工作太卖力而累死在了新疆某中级法院副院长的任上。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46、酷爱中医</b></h1> 焦易堂酷爱中医学,极力提倡发扬中华中医药,保存国粹。他曾担任为中央国医馆馆长近二十年(1931-1949),提出以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药,力主中西药结合,拟定中医药发展方案。他主持国医馆不仅逐步建立起各类研究委员会,创办了中医药杂志,编辑出版了部分中药教材,而且在各省市和国外华人居住地区建立起国医馆支馆,一些省市还办起了中西医学校。<br> 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废止旧医”提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强烈抗议,事件发生后,他挺身维护国粹,1930年5月,焦易堂与谭廷闓、胡汉民、陈立夫等人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上,提出成立中央国医馆的提案,获得批准。 1931年初,中央国医馆成立,焦易堂被行政院任命为馆长,同年七月,他主持立法院法制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医条例》,后来由於行政院阻挠,未能及时公布,他还主持举办了全国首次武术考试和表演。<br> 1934年,中医界在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上请愿,要求公布中医条例,其中焦易堂也发表一篇《告国人书》。到1936年1月《中医条例》颁布前,中央国医馆便以一个半官、半民、半学术、半行政的结构中发展中医工作并管理中医行政权,而焦易堂自始至终均担任中央国医馆馆长,积极支持中医界争取合法权利的抗争活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简介</b></h1> 程党会,男,武功河道人,1963年生,1984毕业于陕师大,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汉中、武功、河南、北京、西安、杨凌等九所中学任教。<br> 电话 13060394871 <br> 微信 cdh13060394871 <br> QQ 361033464<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