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毛竹之乡——天台东峰村</p><p><br></p><p> 东峰村位于天台县石梁镇。</p><p> 车出天台城,绕过著名的的赤城栖霞山风景区和道教胜地桐柏宫。车行驶在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只见绿色浸染的群山,流光溢彩,色彩斑斓如同行驶在百里画廊。很快车行进入石梁镇的地界,经过龙皇堂大兴坑有三岔口,车继续往东行驶,经双溪岢头,往左去华顶风景区,往右则是去东峰村的竹海林荫大道,公路两旁都是队列相迎的毛竹。山风吹拂,竹梢攒动,犹如仙子群舞。更有少许的石头木屋村舍若隐若现点缀其间。翠竹,松青、星星点点的山花,连空气也如洗过一样清新。视线所及满是一个“绿”,竹海、松涛、山岚、水潭,绿得纯洁、绿得醉人、绿得沁心,令人回味无穷……这里该是江南山地的绝胜和秘境啊。</p><p>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道一路行驶,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东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竹林。东峰村位于浙东大峡谷内,是台州市最主要的毛竹和笋干产区。这里翠竹掩映,竹香四溢,空气清新,阳光从竹林顶间的缝隙里洒落下来,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一种远离喧嚣都市,返璞归真融入自然的快感油然而生。极目望去,翠竹丛生,枝繁叶茂,烟波浩渺,竹浪翻涌,视线豁然开朗,心境顿时悠远。环顾四周,逶迤的群山到处绿波叠起,嫩绿、翠绿、黛绿,层层推进。吮吸着竹的芳香,品味着竹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p><p> 毛竹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毛竹的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作为象形的“竹”文字,也许寓意着:立身要端直,处事要谦卑,且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有雨后春笋,是美味佳肴不可或缺的食材;竹子也可修筑成竹楼,做成竹床、竹椅、乐器;还可加工为凉席、竹筷、菜篮等;竹根可做成美观雅致的竹雕、龙头拐杖或者精美的笔筒。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p><p> 东峰村民对竹子的感情,无异于庄稼对于土地和水的感情。他们用竹子来编竹箩、竹匾、竹筛、竹篮、竹笼,用它做刀柄、铲柄、扁担、梯子,把竹子设计为山村民间建筑架子的某个组成部分,而村姑则会用苗条匀称的竹枝,编成篱笆,点缀少许山花,煞是好看……</p><p> 小山村东峰,精致而静谧。二十来户人家,村民不到百人。浙东大峡谷的青山绿水环绕着山村。山村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一阵阵负离子的馨香味道扑鼻而至,身临其境其乐无穷。式再兄弟在家里热情接待大家,清冽的山泉水泡青茶,一杯在手,真香真醇。大家围桌而座,查看家谱,交流情亲。</p><p> 东峰村因为这里山高气温比较低,蔬菜稻谷只能种一季,夏季才能吃些新鲜的,冬天的就吃菜干和笋干,当然还有腊肉。这里夏季是避暑的好地方,穿行竹林,俯瞰峡谷,仰望华顶,听蝉鸟作歌,蛙声伴奏,尤其惬意;到了冬天,则可以围炉闲话,竹林赏雪。村里人在房间地中央挖出一个坑,周围用砖石砌好,是谓火塘,可叠柴架火取暖烹茶,围坐闲话,生活和谐惬意。冬天东峰村的雾凇雪林,尤其圣洁超然,明净纯粹。毛竹都结了冰,弯着腰,宛如作揖鞠躬。但是一起风,毛竹一扭身,竹节就爆裂了,农户的损失也大了,唯一的办法就得用钩刀将竹梢钩掉。</p><p> 每到清明节前后,春雨绵绵,毛竹长得十分茂密,一棵棵毛竹在春雨中舒展着片片碧绿狭长的叶子。绵绵春雨慢慢润透了竹林,竹笋就慢慢地从肥沃的土里钻出来了。如果此时你有兴趣去竹林里看看竹子底下,到处是从泥土削尖了脑袋的竹笋。刚拱出地面的竹笋顶上尖尖的,有笔那么尖,上面还带有一些泥土、杂草或树叶。竹笋的身上长着一层层坚硬的外壳,用手把竹笋剖开,就会“啪”的一声露出它洁白、鲜嫩的笋肉,那清脆的声音非常悦耳,空气中弥漫着竹笋的清香。竹笋有的壳是黄的,有的壳是青色的,有的壳是灰色的,有的壳是杂花色的。这时候笋菜也开始端上了村民的餐桌,有竹笋炖鸡,竹笋炒腊肉、竹笋煎蛋,竹笋酿肉等美食,那味道真美,清甜、爽脆、嫩滑。春笋浑身是宝。比较鲜嫩的笋衣部分可经过水煮后晒干制作成笋衣。笋衣晒干后可存储很长时间。需要食用的时候取一些来用热水泡软,用来与腊肉一起煮,吃过后绝对是会上瘾。由于笋衣比较难以收集,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笋衣买卖了,因而很珍贵,那么吃过笋衣的人就更少之又少了。</p><p> 来不及出售的竹笋,村民会用刀修整一下,剥去笋壳,放在杉木淘蒸里加盐蒸煮上七天,然后放在竹帘上,或烘焙,或晒干,其成品紫红色,大小如茄子,称为“笋茄”,等待客商上门收购。这笋茄纯原生态加工技艺列入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山中的笋茄烧肉则成了为浙江地道名菜。东峰村有笋茄加工场,清明后为出笋旺季,笋农们就整天住在加工场里,不管刮风下雨,都要上山采挖竹笋加工笋茄连轴转,不分昼夜。否则竹笋生长速度奇快,不几天就成了大毛竹,收入大打折扣的。</p><p> 立秋以后,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又发育成笋,挖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很喜欢吃的冬笋。与春笋不同的是,冬笋不出土,所以笋质特别的幼嫩。那是竹的又一个奉献。</p><p> 大家有时间可以去东峰村走走看看,看看东峰村的竹海,品尝一下山村的笋菜,再为山村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一下。</p><p> 东峰村现有十五户人家。傅姓居多。大约在清代光绪年间,约为文魁公(文榜公)从安固不远五六十里之途,来到北山东峰安居生活。该村离华顶仅只几里之程。现属石梁镇所管。地处高山,气候温度、生活习俗、农耕方式皆与山下有异。寒冷期较长,故称“冻风”。粮食方面,仅只种植单季稻,及一些土豆和番薯、萝卜等。该村以竹为业,以林为生。竹笋、笋加工品,竹木加工品等。真正的靠山吃山。而且,吃得饱,吃得好。近年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通电,通路,通宽带,通水,自来水自然而来、不用动力,龙头一开哗哗淌来。家家户户建造楼房三五间;户户家家有电视,还在周围几个村庄中率先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可收看八个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