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品德】

<p>【青年品德】</p><p>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p><p>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p><p>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p><p>经典,多知其所以然。</p><p>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p><p>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p><p>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p><p>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p><p>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p><p>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p><p>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p><p>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p><p>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p><p>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p><p>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p><p>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p><p>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p><p>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p><p>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p><p>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p><p>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p><p>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p><p>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p><p>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p><p>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p><p>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p><p>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p><p>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p><p>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p><p>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p><p>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p><p>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p><p>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p><p>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p><p>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p><p>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p><p>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p><p>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p><p>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p><p>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p><p>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p><p>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p><p>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p><p>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p><p>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p><p>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p><p>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