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中国开国之初的1950年9月底,毛主席邀请老师徐特立、表兄王季范和同学周世钊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期间与他们交谈时,毛主席打听起早年的老师情况,特别问到了张干。</p><p><br></p><p>周世钊告诉毛主席:“张干还在,一直在教书,现在妙高峰中学担任数学教员。”</p><p><br></p><p>毛主席听后,很有感慨,说:“张干这个人,很有能力,三十几岁就当第一师范校长,不简单。原先我不高兴他,估计他一定会向上爬的。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结果他没有向上爬,算他有操守。他坚持以教书为生,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p><p><br></p><p>原来,三十多年前的1915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这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颁布了一项新规定:从当年秋季开始,要求学生每人要交纳十元学杂费,校长张干极力推行,引起学生们强烈不满。学校掀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驱张运动”。学生们纷纷罢课,散发传单,闹起了学潮。</p><p><br></p><p>毛泽东看到那些传单后,认为他们并没有打中张干的要害。于是亲笔写了一份“驱张宣言”,用严厉的措辞,指责张干“办学无能”、“擅自增收学费,延长学制,讨好教育厅”。学生们把这份“驱张宣言”张贴在校园内,整个学校立时炸了锅。</p><p><br></p><p>因为此事,张干决定要开除以毛泽东为首的17名闹事的学生。后经杨昌济、王季范、徐特立等老师努力,张干被迫取消成命,但改为记大过处分。可是,一师的学生并不罢休,继续发动罢课。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张干再也没法在学校待下去,怅然离职···。</p><p><br></p><p>当王季范又向毛主席提起当年的“驱张”学潮往事时,毛主席却不无自责地说:</p><p><br></p><p>“现在看来,那时赶走张干没有多大必要,每个师范生交10元学杂费的事,也不能归罪于他。至于多读半年书,有什么不好呢?”</p><p><br></p><p>而此时的张干,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处于惶惶不安之中:一方面恼恨自己当了“地主”。他家“本是贫农,后来用任教40余年积蓄购置了一份田产,未想却定成了地主成份”;二来想起当年自己学校的学生毛泽东如今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悔恨当初不该提出开除他,又给了记大过处分;还有在重庆谈判前夕,他曾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应召”赴渝,还要他“幸勿固执”,实际是替蒋介石说了话···</p><p><br></p><p>张干经常陷于惶惑与苦闷中不能自拔,又兼生活窘困,有时竟无以为炊。他想给毛泽东写信,却怎么也无法拿起笔来。</p><p><br></p><p>周世钊详细把张干家中6口人的生活窘况和愁苦心境,一一向毛主席作了介绍。</p><p><br></p><p>毛主席听后,感慨不已。连连说:“那怎么不早说呢?对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p><p><br></p><p>徐特立等人还对毛主席说,“张干那时年轻有为,而且有股韧劲。”有人打趣他“‘张干张干,肯干肯干’。他有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蛮子精神。”</p><p><br></p><p>几天后,毛主席致函湖南省主席王首道:“张次仑(张干别号)、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均70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省政府每月给津贴米若干,供资养老···并请派人向两先生予以慰问。”</p><p><br></p><p>接信后,王首道马上作了安排落实。</p><p><br></p><p>毛主席不计前嫌的关怀,令张干感激万分,夜不成寐。他握笔含泪给毛主席写信。“润之吾弟主席惠鉴:敬启者,……深感吾弟关怀干的生活,(弟)经国万机,不遗在远,其感激曷可言喻?”</p><p><br></p><p>接到老校长来信第二天,毛主席就亲自给张干回了信,表示对他的生活困难“极为系念”···。</p><p><br></p><p>毛主席的复信和话语暖人心脾,情义无价。张干欢欣鼓舞,以他的学生中出了这样一位伟人而高兴,感到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一天。</p><p><br></p><p>一家人将毛主席的信看了又看,张干的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p><p><br></p><p>本来,在学校曾给毛泽东记大过的事,是张干讳莫如深的事。此刻他竟忘了这些,向家人絮絮叨叨摆谈起这段往事来,宛如一个天真的顽童。</p><p><br></p><p>1951年秋,张干应毛主席之邀赴京参加国庆庆祝活动。</p><p><br></p><p>张干9月26日上午到京后,与李漱清、罗元鲲、邹普勋一起游览故宫,陪同他们参观的中办同志告诉张干等人:11时请在招待所等候,毛主席要派车来接你们到家里吃饭。</p><p><br></p><p>张干高兴得抖着花白胡子说:“啊!终于要见到润之了!”</p><p><br></p><p>很快,一辆小轿车把张干一行接进了中南海丰泽园。车一停,便见身材魁梧的毛主席笑着迎了上来。</p><p><br></p><p>“张校长,您好!”毛主席紧紧握住张干的手,凝视着自己已经三十多年未见的老校长。</p><p><br></p><p>“您好,润之!”张干苍老的眼里噙满泪水。</p><p><br></p><p>走进客厅,毛主席谦让着,一定要老师们坐上座。</p><p><br></p><p>“李老,”张干让着李漱清,“您老是润之童年私塾的启蒙先生,请坐上席。”</p><p><br></p><p>“您是润之的校长啊!一校之长,当然要坐首席!”八十高龄的李漱清趣地说。</p><p><br></p><p>“好!就依李老的话,”毛主席笑着说,“还是请老校长坐上席吧!”</p><p><br></p><p>张干这才不得不坐在了上席的位置。</p><p><br></p><p>毛主席则谦逊地坐在了下首的陪同位置上。</p><p><br></p><p>席间,毛主席叫来自己的女儿李敏、李讷,说:“你们平时讲,你们的老师怎么好,怎么好。这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很好。”</p><p><br></p><p>他又诙谐地说:“我的老师,你们要喊太老师呢。”</p><p><br></p><p>毛主席那天的心情非常好,他在吃饭交谈时说:“次仑和元鲲先生,都没有加入蒋匪帮,是好的。没有听人讲你们的坏话。”</p><p><br></p><p>张干从落座就内疚不安,此时马上自责地说:“一师闹学潮那阵,我主张开除你,真是对不住呀···”</p><p><br></p><p>毛主席听了连连摆手,不让老校长再说下去,截住话茬说:“我那时年轻,虎气太盛,看问题片面。要是现在这样学了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那场‘驱张运动’了。过去的事,不要再提它了!”</p><p><br></p><p>张干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仍表示说:“总之,还是我不对。身为教师,我深感愧疚!”</p><p><br></p><p>毛主席微笑着告诉他:“老校长,您老言之过重了!”</p><p><br></p><p>饭后,毛主席陪他们参观中南海,看电影。几天后,又派卫生部副部长傅连璋来为张干等人检查了身体健康情况。</p><p><br></p><p>在京两个月,张干不但国庆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还游览了京津名胜。</p><p><br></p><p>回到湖南后,张干受聘为省军政委员会参议室参议、省政府参事室顾问。每月领取的聘金,加上学校的薪水,使一家生活有了保障。</p><p><br></p><p>他常参议国家和省里的大事,应邀作报告,赢得了人们敬重。</p><p><br></p><p>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张干身体不佳,与毛主席偶有书信来往。</p><p><br></p><p>1963年5月26日,毛主席又亲笔给张干写了一封回信:次仑先生左右:两次惠书,均已收读,甚为感谢。尊恙情况,寄上薄物若干,以为医药之助,尚望收纳为幸。</p><p><br></p><p>敬颂早日康复。···</p><p><br></p><p>毛主席在信中告知他“寄上薄物若干”。谁知,收到的竟是毛主席托省委书记张平化捎来的2000元钱。</p><p><br></p><p>张平化告诉张干说:</p><p><br></p><p>“主席十分惦记您老人家。”他怕张干听不见,又凑近张干的耳朵大声地说,“他特地要我带点钱给您老用。”</p><p><br></p><p>张平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几叠崭新的人民币。</p><p><br></p><p>“啊,不敢当,不敢当!”张干连连用力推让。</p><p><br></p><p>“这2000元是毛主席自己的稿费。”</p><p><br></p><p>张平化紧握着张干枯瘦的双手,耐心地对老人说,“主席请您老一定要收下,如不够用,可再写信告诉他。”</p><p><br></p><p>张干捧着张平化塞过来的钱款,双手微微颤抖。急促地说“张书记,我张干身体老朽,再不能挺直腰杆来为人民做点工作,这···这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p><p><br></p><p>接着,张干将自己的儿女喊了出来说:“今后,你们可要好好学习,拼命工作,才能对得起毛主席的关心呀!”</p><p><br></p><p>“文革”之初,有人造谣说张干家藏有金银,是剥削来的。加上他当过“反动校长”,因此被抄了家。抄走了张干心爱的书籍、资料以及500元存款。</p><p><br></p><p>张干卧病在床,他的幼子张六如悄悄进京,见到了中央办公厅负责人。他出示了毛主席与父亲来往信函和合影,述说了家里情况。</p><p><br></p><p>于是带回一封加盖了中央办公厅大印的函件并500元生活费。回来后,家里被抄去的部分东西和500元存款,也给退回来了。</p><p><br></p><p>1967年1月21日,张干将儿子张六如召到身边,用尽全身力气说:“替我给毛主席写封信,谢谢他对我的照顾,我是多么想再见他啊···”随之,这位湖南著名老教育家永远闭上了眼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