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整洁优美的班级卫生面貌,不仅可为师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对班级成员的品格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质量,5月25日仙源湖实验学校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以班级卫生管理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分享会。三位在班级卫生管理上取得优秀成果的班主任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p> <p> 鲍霖老师最先上台,分享了班级管理的三点小妙招:</p><p> 1、先整齐后干净。 先保证教室的桌椅摆放整齐,桌椅定位,以瓷砖线为定位标志。</p><p> 2、卫生打扫责任到人。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每个人负责打扫各自的包干区。工具定人,给所有的打扫用具都标上序号,打扫工具不能混用。</p><p> 3、提醒到位,及时整改。若打扫不干净,让负责的同学重新打扫。</p> <p> 汪陈佳老师就本班在卫生管理方面谈了谈自己的工作体会,主要做了以下三点:</p><p>一、思想上重视</p><p> 召开主题班会,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好处等,把良好的卫生意识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头脑中。</p><p>二、行动落实 </p><p> 首先要排好值日表。 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将教室地面卫生、教室门前卫生、卫生区卫生任务包干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对值日生进行金币奖励,教会孩子靠双手也能有所收获。其次培训值日生,重视方法的指导。</p><p>三、注重总结 </p><p> 每日在班级中对前一天的卫生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每天都要关注孩子们打扫卫生的情况发现认真的同学及时表扬,不主动值日或者打扫不认真的学生提出批评,用这样的方法激励孩子们讲好卫生。</p> <p> 陈蕾老师也对班级的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p><p> 班级的干净整洁靠全班同学的努力。首先班主任要先对学生洗脑,营造氛围。学习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并反复强调,深入大家的思维。</p><p> 再是强化。教一学一练一查一帮一奖一罚。盛饭菜的桌面和地面容易脏,那就教他们盛饭、倒饭的方法。地面垃圾主要有灰尘、铅笔屑、碎纸。于是想办法,对付灰尘——进校时、操场上回教室时尽量把灰跺干净,教室门口放一块拧开的湿毛巾,进去前跺十下,教室里的灰尘果然少多了。对付铅笔屑——每次擦完不要抹到地上,夹在本子里,然后倒进垃圾桶里。对付碎纸——发现位置上有碎纸,就没收你的所有彩纸,约定,要用彩纸便笺的一律保管好,一旦掉落马上没收,没收了几次,之后几乎没什么碎纸了。</p><p> 最后一点就是时不时地去教室转一圈,去找孩子们发现不了的脏地方,一一指出,及时改进。 </p> <p> 听了三位班主任精彩分享,陈安娜副校长有感而发:为什么我们的教室需要保持干净整洁?</p><p> 1.整洁的教室可以减少病毒的滋生;</p><p> 2.整洁的教室可以让人神清气爽,增长智慧;</p><p> 3.整洁的教室能吸收更多的正能量;</p><p> 4.整洁的教室能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好习惯!</p><p> 如何让教室保持干净整洁是有规律可偱的:</p><p> 像鲍霖老师那样做好场地定位、学生定岗、岗位定责、工具定人,一定能事伴功倍!</p><p> 像汪陈佳老师那样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人爱学习、有人爱劳动,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孩子将会受益终生!</p><p> 像陈蕾老师那样先理清楚再去管,这才是管理!盛饭倒饭、灰尘、碎纸、笔屑是班级脏乱的主要根源,逐个击破,班里就能做到一尘不染了!</p><p> 一个教室的小小卫生管理工作,彰显的却是班主任的大智慧!</p> <p> 今日的班级卫生管理经验分享,干货满满,在座的每位老师收获颇丰,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所感所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