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美美班主任,我想对你说——深圳市李元琳名班主任工作室2020年第六次网络研讨(第98次报道)

深圳市李元琳名班主任工作室

<p>2020年5月24日晚上,深圳市李元琳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小伙伴们齐聚微信群,开展了本学期第六次网络研讨活动。话题从一个最近比较火的抖音短视频开始。视频里,一个学生模仿班主任“钟美美”的话,既让大家发笑,也让大家有所思考。大家以“钟美美老师的言行反思”,从语言艺术、语言暴力、学生模仿、考试分数、尊重、边界、责任等不同角度入手,反思自己的行为,更反思自己肩上的责任!教育无小事,教育就在细微处!</p> <p>点开观看短视频!</p> <p>香港大学教育学部 史和佳博士</p><p>面对一棵树,我们总要先辨认它是什么树。苹果树?橘子树?桃树?不同的树结不同的果子。那为什么面对一整个班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结出同一种叫做“分数”的果子呢?</p><p><br></p><p>我觉得老师和学生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因为边界模糊了。学习的责任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不是家长的,更不是老师的。老师的责任在于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在于教和育的过程,而不应该直接被结果问责。这一方面需要在制度上明确边界,给教师松绑,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们在思想上给自己松绑,遵循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反思教育的本质,这样就不会逼着自己去对分数负责,而看不见分数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p><p><br></p><p><br></p> <p>福田中学 曹宇煌</p><p>这是一个有着极强模仿能力的孩子,他生动地再现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在班里训话时的神情语态。视频中出现的高频词有“咋回事”、“考几分”,可见被模仿的这位老师,首先是颇有责任心的,也很希望班里学生能有更好的行为表现和学业成绩,但该名老师是不是只关注行为和分数去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有我钟美美在一天,你们就别想好受”,这样对待学生的语气又是否过于生硬和强势?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教育语言来面对我们的学生?</p> <p>上步小学 郑麦慧</p><p>视频让我想到了教师的“语言艺术”一词,教师不仅仅教人求知,也需具有能够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趾高气昂”一定不是一位好老师。我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孩子平等交流,帮助他们而不是责怪他们,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而不是伸出冰冷的食指。改变我们的语言艺术,许多教育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p> <p>龙岗区龙西小学 黄艳</p><p>看了视频,有几点感慨:1.学生都有向师性,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2.学生这身网红打扮,反映的也是当下我们老师的状态么?我们只是扮演了将近三个月的直播,在学生的心目中我们竟真的成了网红?值得我们深思。3.学生模仿老师说话的内容里反映我们有些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比如只见分数不见人,给学生贴标签,把学生拿来比较等等,都是我们教育时应该规避的。</p> <p>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陈伟华</p><p>视频的小朋友模仿教师的教师的语言非常到位,可知被被模仿的老师性格很鲜明,教育风格也很直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老师教育行为的外现,但是影响可能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情绪认知的不同反应会差异很大:当学生受教时可谓如沐春风,如学生反感时就像狂风暴雨。教师的语言风格源与教师的性格,话语权起源于教师的角色,但就班级公共场合管理而言,要考虑个体的差异,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的认知水平与角度,说教式、命令式、奚落式的发言很容易产生与学生的距离,如果再加上说话时的语气、语速、语调、肢体语言,就更容易让学生反感与排斥。所以在公共场合,一定要考虑自己说话的方式,内容委婉一点,姿态放低一点,心理距离走近一点,这样,可能会润物无声!</p> <p>绿洲小学 侯丽娟</p><p>看了这个视频,我不由地问自己:视频中有没有自己的影子?还记得上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幕,班上的班长站在教室前训斥学生,我突然觉得她当时的样子不像一个6岁的孩子。不由猛得一惊:这孩子不就是在模仿她的班主任吗?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班上的言行,并作出调整,然后和班长单独沟通,引导她思考和同学们沟通的正确方法。今天再看这个视频,真是感触颇多,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不能不慎重以待。</p> <p>福田中学 徐彩丹</p><p>视频中学生模仿的班主任其实并不少见。班主任因班级管理工作繁杂,当学生在班级的行为不规范或者是成绩不理想,这些都有可能是“引爆”老师情绪的导火索,那么一些狠话就脱口而出!但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这些负面情绪只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制和威胁,而对如何进行改进学生可能并不了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因此,作为成年人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用语言暴力对待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作出明确的指引,这也是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p> <p>龙岗区鹅溪小学 黄晓霞</p><p>看完视频,对孩子的模仿甚是感慨,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强了,这不由得想到我们作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可见是非常大的。对孩子言论中离不开的“分数”二字,可见她也正向我们预警了让我们这些作为家长、教师的成年人不要太在乎她的成绩,而更应该是关注她的优势智能,多赏识、多赞扬,而不是批评。再来,就是我们教师的情绪管理,可见老师的情绪的变化对孩子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最后我觉得一个学校体制也有关系,一个学校如果重分数,那么给予教师的压力是很大的,而教师会教与不会教很多时候会被分数化来评价,其实也有一定影响教师的教学,然后潜移默化中会对孩子产生影响。</p> <p>红岭深康校区 彭娇</p><p>结合视频谈我的三点想法:</p><p> 1、首先第一感觉:视频中的孩子将其班主任的言语,神情,动作演绎得太像了吧,估计是高度还原了真实场景——有点“河东狮吼”的味道。应该是班级管理没到位,直接就拿学生的学习成绩“开涮”,可是这样会有什么效果呢?可这样的老师多少是存在的,要么属于“威胁,控制”型班主任,要么属于“控制不住情绪,直接冲学生发泄”型班主任。这样的管理无疑是无效的,既无法真正有效帮助学生成绩,也无法引导学生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p><p> 2、其次看完这小段视频后,我开始回忆,反思自己是否也如孩子模仿的班主任那样?刚担任班主任时,由于没有经验,好像确实也会存在类似的管理不当之举。比如走到班上发现自习课吵闹,不安静;或者从任课老师处反映班级学习状态不佳,当时的我会带着生气的情绪在全班面前大声严厉批评学生,那时的我是不是不自觉地也是把学生的成绩看得比较重呢?庆幸自己在总结经验教训,学习反思中不断改进管理办法,看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意气用事。</p><p> 3、最后视频中最后那句“有我某某在的一天你们都别想好受!”天啊,我听到都有点后背发冷,更何况是听到的孩子呢?内心会有多害怕和恐惧!我们经常说学生要对老师心存敬畏,可敬畏绝不是靠这样威胁恐吓换来的。应该是教师身正为范,有智慧、有温暖、有魅力,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老师,爱戴老师!</p> <p>福田中学 陈珊</p><p>这个孩子的一言一行就是被模仿老师的复制粘贴版本,从孩子的话语中仿佛看到了这个老师平时在班里的颐指气使和嚣张跋扈,给人感觉不像是老师,更像是在路上双手叉腰跟人吵架的泼辣女子。看到这个视频,不禁立刻反思自己,平时跟学生相处会不会太高冷太强势了,一定引以为戒。</p> <p>福田外国语学校 南校区 彭晓华</p><p>这个孩子把老师模仿得惟妙惟肖,实在发人深省。这位年轻教师无论是言语、表情都没有让同学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以及谆谆善诱,相反让人见识了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机关枪式”的指责。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因此如何“润如细无声”真是一门技术活儿,如果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相信很难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形成负面的影响。</p> <p>福田中学 李元琳</p><p>这位班主任的批评,让我首先想到的是:尊重。明显感觉到老师高高在上,谴责学生。其次:偏离了问题的重心。讲纪律问题,却扯到成绩问题,流露出来的含义就是考那么差还好意思聊天。那么是不是考好了就可以胡作非为呢?这就是我们部分“成绩优等生”最后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根本原因。学习成绩可以替代一切,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p>

学生

老师

班主任

视频

教师

模仿

孩子

我们

分数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