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春约

影子

<p>度娘说“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月~5月定为春季”。苍穹扫阴霾,阳光破层云。疫情镣铐住的双脚,终于按捺不住悸动,痒的难受!好吧,听度娘的,那就赶个晚春,春游一下!</p> <p>选择仙都,是因为遗忘,太多的我们游尽天下山水,却遗忘了自己家乡5A仙都的旧容新貌和内涵文化。旅行的理由不需要太多,一个字就可以概况——“走”。身未动,心已远,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我们踏上了春游的第一步:健步绿道。</p> <p>如果不与浙江最美绿道——缙云风情绿道相遇一场,你就不知道一条仙道的迷人,去仙都就得走走仙道!</p> <p>“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清水秀风光揽胜”,以匠人之心,丈量足下绿道之美。婆媳岩、舅轿岩、小赤壁、鼎湖峰……溯溪而上,绿道一路沿途铺排田园溪谷、风景名胜,山青、水碧、林郁、田沃、石奇,犹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眼前次第铺展。</p> <p>为赶上大部队约好的时间,脚踏风火轮,健步如飞,步速接近9分钟/公里,印象里这一生中最疾走的一次。彻底释放被禁锢已久的心魂,一路绿道历经沥青路、石板路、水路、小桥流水,畅汗淋漓赶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春约!</p> <p>如果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健走就是在享受生命的无限乐趣。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人在旅途须尽欢。</p> <p>“黄帝旌旗往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儿时盼石笋,何时再长高?也很期盼鼎湖浪水能溅我一身!孩提时笋前村的一个亲戚总会口沫四溅的讲述攀岩采药的经历,乘鹤西去后,甚是怀念摸摸那双粗指厚茧的老手。</p> <p>我特别钟情仙都的小桥,三十五年前第一次看到石笋峰,爱上的却是峰前的丁步桥。</p> <p>峰再险,也只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而桥,是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历史的沉淀,似乎更有灵性。于是,每次去仙都,必对小桥耿耿于怀。</p> <p>在仙都特有的条石铺设的丁步桥上行走,是一种浪漫和归真。出去旅行,不是只去看风景,而更要寻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仙都的小桥很多,历史古远,肆虐的洪水居然屡冲不跨,伤痕斑斑却增添了一道道沧桑的美!</p> <p>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突然的一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任岁月荏苒,任世事沧桑,念你如初。</p> <p>倪翁洞相传是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的隐居之地,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缙云任县令时,篆书“倪翁洞”于此。李白有诗云:“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后人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可见字迹之珍贵。</p> <p>历代文人墨客留有许多石刻于此,所以这儿的摩崖石刻很多。其中唐朝留下的“初阳谷”三字中,初字少一点,据说早上第一缕阳光射入时,初字的另一点就补齐了!先人亦是仙人,永远不缺智慧!</p> <p>在倪翁洞里我找到了自己曾经游荡的身影,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一晃二十载已是物是人非。岁月的变迁,自然的复始,春夏秋冬,依然照旧投入了四季的轮回。时间就似一位不会作弊的裁判,四季轮回里,一切成长的痕迹都被刻成年轮。</p> <p>带着疲惫的身躯和隐隐发痛的脚结束了这次迟到的春约,也达到了我这次旅行挑战自己的目的。</p> <p>我喜欢的是旅行,不是旅游。游,就算是豪车代步,也只是为了看一眼外面的世界。行,用双脚带着心走出一个不寻常的路,纵使最后累得直不起腰,也会在夕阳的光景中快乐。</p> <p>旅行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再有一天,再有一年,我还能不能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和那些让我说走就走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