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年前的今天,我失去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我的父亲,父亲去世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在父亲离去的这一年里,常常想起父亲,也想起母亲,仿佛他们还在我的身边。父亲生于1940年10月,卒于2019年5月,享年79岁。父亲祖辈是一个富裕家庭,只因家道中落,到父亲一辈户口本上登记的已经是贫农成分了。父亲原来兄弟姊妹六人,大姑姑十八岁因病去世,我的大叔也就是父亲的孪生兄弟过早夭折,只剩下姐弟四人,父亲排行老三。</p> <p>父亲天资聪颖,却生不逢时。59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在栖霞造纸厂担任技术员,不久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食不果腹,又实在想家,毅然辞职回到烟台,先是在木钟厂,后在纸箱厂担任会计工作。父亲的性格很倔,一生傲骨,从来不会阿谀奉承。“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可以说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无论到哪个单位任职,在工作中都能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多次参与全国工业普查,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p> <p>生活中父亲极其节俭,一辈子吃喝不挑不捡。父亲与母亲63年认识并结婚,母亲是海阳人,农村户口,一连串的我们姊妹三人都是农村户口。在那个凭票消费的年代,农村户口在城市生活就预示着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一家五口只有父亲一人有微薄的收入,家庭生活极其艰难,全靠着父母省吃俭用,亲朋好友帮助才勉强度日,终于在1973年4月20日我们一家有了城市户口,生活困境才得以缓解。</p> <p>父亲的思想一直比较保守和传统,对我们姐妹要求也很严。比如吃饭的时候,大人不动筷,小孩就不能动筷;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更不能辩解等。特别是刚刚改革开放80年代,那时84年我刚参加工作,街上正流行喇叭裤和牛仔裤,这个是坚决不能穿的;高跟鞋也不能穿,后来有了坡跟鞋,才可以穿;还有不能烫发;邓丽君的歌也不能听;总之很多很多的不允许……生活中也许过惯了穷日子、苦日子,不管是什么,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更不能铺张。我大概是家里的奇葩,也可能小时候过分的节俭让我潜意识里有了抵触心理,也可能是小时候地瓜、芋头、咸菜吃太多了,以至于现在这类东西我从来不买,看着就头疼。结婚后每周回家,有时看到家里有剩饭剩菜,我都是一股脑倒进垃圾袋里,而父亲看到我丢弃食物或物件,劈头盖脸将我呲一顿;洗碗我用长流水,父亲说浪费水;晚上有时不关灯,父亲说我浪费电,应该人走灯灭;长久不用的东西,我都是送人或扔掉,父亲说我败家。我的理论是剩菜剩饭我不吃,我也不希望父亲吃,对身体不好;短时间离开房间可以不用关灯更省电;长流水洗碗更卫生等等,而父亲总是拿曾经的苦日子教育我。总之,我与父亲常常因为这些小事吵吵,我们爷俩儿的思想可以说从来就是格格不入。但唯有一件事,在我入党问题上,父亲是支持我的。光阴似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慢慢的父亲不再对我谆谆教导了,可能是了解了我的苦心,也可能是因为父亲老了,对子女的依恋多了......</p> <p>从记事起,也许是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的原因,总感觉父亲不太喜欢我。姐妹三人中父亲更多的喜欢老大和老三,而母亲更亲我一些;在模样和性格上,姐姐和妹妹继承父亲的多一些,而我大多继承母亲的模样及性格,但父亲的犟脾气却在我身上得到了传承。他不苟言笑,严肃的脸上无任何表情,总是绷着一张脸。小的时候如果我和妹妹同时犯了错,挨罚的总是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犯错,晚上把我关在大门外罚站了半个多小时。也还记得因为上户口,父亲将我和妹妹扔在公安局负气离开的场景,清楚的记得父亲骑着自行车飞驰而去,我在后面边哭边追,一眨眼父亲就不见了。那个场景我至今挥之不去!那一年我四岁多一点......后来我每每说起这些往事,父亲总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和姐姐说起这些事,姐姐总是对我说,父亲背后夸了我好多次,说我孝顺、懂事、能干......可惜现在所有这些唠叨我再也听不见了。想起住院的时候办理房产公证,工作人员问你的女儿都叫什么?父亲第一个就喊出了我的名字。这大概是父爱的第一反应吧,那一刻我觉得我是父亲最亲的孩子!</p> <p>父亲病了,从生病到去世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没想过父亲会在这么短的时间离开我们,总觉得还能再陪我们几年,让我们多尽尽孝道。父亲匆匆走了,卸下了一身的病痛和一生的操劳,去天堂找我的妈妈了……想父亲的时候只能在梦里!很想再为您做几顿可口的饭菜,我在厨房忙碌着,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很想再给您剪剪指甲、说说话、聊聊天;很想再为父亲买串糖葫芦,您吃着我看着;很想再和您一起逛牡丹园,再给您拍拍照,看您和蔼可亲的脸和温馨的笑容!</p><p>父母在,家就在!</p><p>愿天堂里的父母不再辛劳,不再有疾病,不再有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