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楼下的蔬菜店发现一筐芦笋,老板说是帮人代卖的,大概认识这东西的很少,旁边还放了块牌子,介绍芦笋其物。但我是认识的,再熟悉不过。<br> 小时候家里就种过芦笋,大概从我记事不久开始种,中间也间断过一两年,一直到我上高中。</h3> <h3> 种笋是很辛苦的,特别是白笋。我到现在还搞不太清芦笋的生长周期。大概到了合适的时候,就需要培土,把芦笋都培在寻摸半米高,底部略宽的土里。远看,田里像是堆了一条条矮城墙。然后,每天要在天亮前挖笋,如果挖得晚了,笋从土里冒出来,见到了阳光,笋头就会变颜色。变色的笋价格会大打折扣。<br> 白笋大概在四五月开始收吧,我并不很笃定,只记得那个时候一起种笋的哥哥家(按辈分叫哥,实际跟我父母差不多的年纪),结了满树的澄黄的李子,酸甜可口。<br> 到了挖白笋的时节,每天爸妈都要起很早,我还在睡。等我醒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把挖回来的笋按品相分拣,然后就跟村里一起种笋的乡邻去卖笋,大概是送到一个集中收笋的地方。形态笔直、粗细均匀、通体白润的是上乘,价格好一些;品相不好的就会被压价,或者干脆不收,只能拿到集市上零卖。<br> 到了挖笋卖笋的时节,一天天都特别忙,忙到早上爸妈都没时间给我和弟弟做饭,我俩就每天泡面吃。不知道是不是小孩都爱吃泡面,虽然姑姑小姨她们心疼说不能老吃泡面,我却以此为乐。而且爸妈有时卖笋回来,还会给我和弟弟一人带一支大雪糕。<br> 所以,对于收笋的那个时节,我总觉得很快乐。不过,对于小时候的我,爸妈和亲戚的评价就是“不干活,光长了个吃心眼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不爱干活,小我两岁的弟弟也会帮忙去拣笋,但我就不爱干。每次奶奶还有姥姥见了我,都要语重心长地念叨“恁爸妈那么累,恁都大了,帮着干点活”。听了这些话,这个欢乐的时节就又变得有些沉重。</h3> <h3> 白笋价格每年不一样,赶上一年行情好,家里能新盖一处瓦房。收笋虽然是短短个把月,但是平时防病虫害,特别费时费力也费钱。赶上一年行情不好,就白忙活了。<br> 种笋收益不错的几年,很多乡亲都想种,但是没经验,就来找我妈取经。我隐约听干活的大人聊天说起过:种笋的多了,价格就不好。我那时候有点不高兴,就想,应该不告诉他们吧,种得少了,价格就好,爸妈就能挣钱了。但是我妈根本没什么犹豫,总是倾囊相授。我在一边,忽而又觉得很欣喜…<br> 买了一点芦笋,按老妈的指导,做了一碗西红柿芦笋,有点小时候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