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城市烟火味的重要元素

程国光

<p><br></p><p> 土炉烧饼软酥香,出锅油条嫩脆黄,软外嫩里卷入梦,一枕乡思醒儿郎。儿时,听到街边的吆喝声,就会走神,联想到烧饼油条的香味,不由得口水就要流出来。到现在年纪大点,经常回忆过去的时光和场景,耳边好像又回响起地摊主那熟悉而悠长的吆喝声,好似又闻到了烧饼油条的香味。而今常到窗明几净的早点店里去吃,可怎么也吃不到当年地摊边的味道了。</p><p><br></p><p><br></p> <p>  </p><p> 门头要整齐划一,摆摊要进规定区域,烧烤不得露天经营,办证得过五关斩六将……长期以来,一刀切式的城市管理确实让餐饮有了正规、秩序,但也抽离了创造、美感,甚至压制了一部分活力。</p><p><br></p><p><br></p> <p> </p><p>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谈到有的城市禁止西瓜小贩进城时表示,“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p><p><br></p><p><br></p> <p>  </p><p> “销金小伞揭高标,红藕青梅满担挑,依旧承平风景在,街头吹彻卖饧箫”。中国古代的集市盛况空前,孕育了多少故事和诗文。而今天人们总以为城市地标往往是哪些雄伟的奇特的高大上的建筑,但在许多人心中,地摊和小商贩则是城市的人文地标。</p><p><br></p> <p>  </p><p>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下的庇护、黑夜里的光亮。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突出民生导向,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长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与能力……适合群众多元化需求”。地摊,城市的地摊,城市多彩的地摊要保留!</p><p><br></p> <p> </p><p> 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纵观历史,宋朝集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明清更是繁华,在我国许多地区有逢节办市的习惯,地摊在集市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城市的重要元素,浓郁了市井烟火。</p><p><br></p> <p>  </p><p> 今年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越门经营和临时促销点这些举措让人文成都更接地气,越发让这座“网红城市”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p><p><br></p> <p> </p><p> 在干净整洁和市井繁华中寻找最佳平衡,城管部门有作为,商家市民该配合,城市“啄木鸟”也应发挥监督作用……。</p><p> </p><p> </p><p><br></p><p>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保留地摊”,我们大声吆喝!</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