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科比自传:曼巴精神》这本书中,解释了“曼巴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在于寻求结果,而在于如何才能取得结果,在于从现实到目标的这个过程。</p> <p> 如果将曼巴精神仅仅当作努力奋斗,或者说是一种偏执的职业精神,实在是有些简单片面。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喝一口的心灵鸡汤,而是一种精神活动状态。不顾结果,只为走向想成为的那个自己</p> <p> 身处的这个被称为后现代。每个人都被各种利益裹挟,精于算计,却没有时间反省自身。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各种利益的达成,人们锱铢必较,价值理性却空前缺失。</p> <p> 而曼巴精神所蕴含的这种种思维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其本身并不能满足眼前的口舌之快,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现实的利益,所以很难被更多人接受。但是,这种思维模式的又是极其有用的,它可以帮助一个人被各种利益裹挟的碎片化的现代人,在整体上重新建立自我,将自己和所有的利益进行一次重新的排序。在新的秩序下,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一种充满层次感,充满自足感,不被环境束缚的澄明之境。</p> <p> 正如科比说的,这种思维的重点不是为了结果本身,而是过程。这类似于哲学的沉思: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沉思的本身。这种沉思之后所建立的新秩序——我们或许习惯称之为规律——却往往能够让人更有效率地工作,取得成功。在这种去除了遮蔽的澄明之境中,实现了形而上的自足和幸福,恰恰是无法用财富换取的自我实现。</p> <p> 为了未来的那个自己,重新思考,重新建立一种秩序。进入那种哲学意义上的澄明之境,也就是充满了隐喻的曼巴精神,即便在这样一个工具理性至上的时代,仍然坚守价值理性的自由。</p> <p> 同学们,有诗和无尽的远方等待我们去发现,或许眼前的苟且会夺去锋芒与笑黡,但请不要放弃,相信那个追寻最美自己的少年会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借我说得出口的旦旦誓言,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借我砰然心动如往昔,借我安适的清晨与傍晚,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p> <p> 让我们相约2021,静看美好光阴荏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