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千字文简介</p><p>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p><p>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p> <p> 千字文全文背诵</p><p> 《千字文》第一章 :</p><p> 从“天地玄黄至赖及万方”(1-36句)</p><p> 先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p><p> 此外,还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期的盛世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服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p> <p> 千字文第二部分</p><p> 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的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给予的身段,“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p><p>“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p> <p> 千字文第三部分</p><p> 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之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p><p> 接着叙述京城之中汇集的丰富典籍和大批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重在表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冥”。</p> <p><br></p><p><br></p><p> 《千字文》的第四部分 </p><p><br></p><p> 从“治本于农——愚蒙等诮”(163—248句)</p><p> 这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p><p><br></p><p> </p> <p>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p><p><br></p> <p>是安老师的严厉,让孩子在疫情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是安老师的严厉,让孩子能从容面对线上教学,课上课下努力发挥出色;</p><p>是安老师的严厉,让孩子勇于拼搏更高的人生起点;</p><p>是安老师的严厉,让家长和孩子明白每一位严师背后的用心良苦。</p><p>希望让我们家长能配合老师一起携手把孩子的教育共同做得更好,加油!</p><p>在此想对老师说一句:您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