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座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路十字路口的地标建筑——天山针织一厂,为建地铁二号线人民路立交桥站要拆除了。这座始建于七十年代末,人民路十子路口的宏伟建筑(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仅是建筑楼漂亮,也是当时全国第一批会资企业工厂所在地。这个座楼承载着天山针织一厂员工多少辉煌、多少汗水、多少梦想……</p> <p class="ql-block"> 天山针织一厂的前世今生。天山针织一厂成立于1958年,当时为跃进针织厂。由王志德,马鸣风(一厂退休职工)将家里营生的马车和家俱入股,还有其他私人投资投物入股建成,地址在乌市天山区解放南路东侧田家老宅(厂房)宽巷寺南侧。以手工编织毛纺产品为主。到六十年代自治区外贸成立了一个针织组,1965年针织组与东风针织厂合并,成为乌鲁木齐东风针织厂,我们熟知的王降喜、鞠明才师傅就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人。1966年针织厂就开始做羊毛衫,一直出口苏联。1967年东风针织厂由二道桥搬到大西门。1970年经市政府决定,东风针织厂和市织袜厂合并,改名为乌鲁木齐市针织厂。1975年市政府又把针织厂分为三个厂:乌鲁木齐市针织厂、织袜厂、地窝堡圆机毛巾厂。1980年并入新疆第一家合资企业——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改为天山针织一厂。</p> <p>熟悉的厂房。针织一厂和天毛合资前,原有厂房三层,一层为乌鲁木齐经编厂,1982年扩建厂房,又和市工业局合盖了一栋楼。1985年又扩建了洗烫车间。这样针织一厂的厂房建筑面积达到了15100平方。生产能力达到了70万件。1996年生产各类衫71.9万件,实现销售收入11294.26万元,实现利润1011万元。</p> <p>我们怀念张启亭厂长,一身中山装,一个认真的老厂长,忙碌在厂房建设,建好了一厂,建三厂。永远不知疲倦,想到他就仿佛听到他的咳嗽声。我们怀念任克云厂长,花白的头发,像慈母一样关爱着我们这些年轻人。</p> <p>1980年6月23日,中国首批,新疆和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为了保证合资企业的员工素质,公司在新疆日报刊登招工简章。明确提出在1980年报考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当时青年就业困难,许多下乡知青,所以报名的人比较多。香港的唐翔千先生、日本的小林龙三先生都参加了面试。正是这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带动了企业发展。他们学技术、学管理,工作你追我干,仅针织一厂就培养出公司副总、总工、厂长6名。</p> <p>1980年12月又进厂一批维族姑娘,漂亮的维族姑娘带着西域风情,能歌善舞。为工厂带来勃勃生机。记得有一个茹仙古丽长的太漂亮了,曾是天毛销售册的封面。地拉巴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现在他们都退休了,每个季度他们都要聚会,共续姐妹友谊之情。</p> <p>生产一件羊绒衫,有40多道工序。而缝合工序是针织产品的关键是工序,为此天毛一厂又招收了60多名缝盘工,由香港派来的师傅亲自教手法、教技术。而我们缝盘姑娘一个个争强👍好胜,每天缝合100多件。在工作上勤奋努力,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是天毛一厂一道靓丽风景。</p> <p>同事缘,师徒情,说不完的故事,倒不完的情怀。一生的怀念,一生的情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针织班的姐妹们,从时间上推算,应该从针织车间改为针织班,由丁韵梅负责。虽然是针织班,只不过人员有点减少,承担织片工序最难的生产任务。从照片上我看到了古丽师傅、杨玉莲师傅、丁韵梅、田师傅、修补古丽古娜。时光荏苒,记不清人名,但是人人都认识。</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过去许多老同事都退休金,有的去了内地。但是,大家有机会都聚在一起,回忆过去难忘的岁月,有趣的故事,真可谓,一朝同事,一生朋友。</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8年聚会的合影,找找自己吧,看看曾经的同事、姐妹。</p> <p>一座楼,一群人。以天毛精神:“团结、拼搏、实干、善创”为宗旨,奔跑在理想的路上,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如果人民路这座楼是我们心中的丰碑,我们天山针织一厂每一个员工都是丰碑上的一块坚实的砖块。</p> <p class="ql-block">最后,感谢董贵、毕庶萍、武春香、祖力比亚、王彦春、于云等朋友提供图片和资料。在此谢谢这些朋友。</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