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明朝那些事》,厚重的历史在作者风趣幽默的笔下宛如一幕幕电影呈现在我们眼前。无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辅佐功臣“三杨”中的杨溥,在复出为官的10年牢狱生活中,一直都是在读书。唯有读书,成为他日后辅佐皇帝的坚实武器,更是他度过与鼠为伍,不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的漫长牢狱生活的精神食粮。若是没有书,他也许即使不死在狱中,也会精神失常了吧!读书,可以支撑一个人的生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这首诗就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位文官在北京保卫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决断与非凡的勇气,较武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英雄,如果没有他,明帝国可能早已从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时间会证明一切,这样一个为官清廉,心怀国家和百姓的人,连抄家的人看到他贫穷的家底,深锁起来从不示人的皇帝御赐时,也不禁沉默:这确实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独有偶,当我想到这段话的时候,作者也想到了,他说的是另一个人——王守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许你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成为后世、国外(日韩)竞相学习的先哲。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除了创立阳明心学,配享孔庙外,他还是一个军事天才,用兵神出鬼没,屡次平定战乱。当他以一己之力平复宁王叛乱,当两广地区的反贼听说他的名字而束手就擒时,他的智慧无人能及。却从不在乎自己的名利,连他的政敌也很难理解:他不要钱,不要官,不但不愿落井下石,连自己的封赏也不要,为了那些平凡的芸芸众生,他甘愿功成身退,拱手让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他将自己生平所学无论贫贱皆倾囊相授,不分门户高低,不搞学术纷争。他的智慧和光芒最终让历史承认了他,他与孔子、孟子、朱子并列,永垂不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圣贤荡涤着我的胸膛,我一次又一次被他们心怀国家和百姓,从不为一己之私的品格所折服;一次又一次提起笔写下心中的激动与敬仰;一次又一次睡下了,又爬起来,只为记录心中的点滴(请看到我的激动忽略我的潦草),唯恐睡梦挥散了他们的光芒。</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想象不出死劾严嵩的杨继盛在狱中是如何用吃饭的瓦片自己剔除骨头上的腐肉而不发出一丝声响;也无法理解无论战胜或战败总会遭到恶整的俞大猷是如何始终保持一腔热情去抵御倭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继盛明知十死无生,不可为而为之,俞大猷的忠于职守、报效祖国的执著,他们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灵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长生之术:鞠躬尽瘁,夕死无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掩卷沉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伟大的民族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更有着民族的精神魂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漫长时间磨砺下经久不衰,再次以傲人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正是有民族气节和魂魄支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