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0年蹉跎岁月,半个世纪的人生感悟,知青们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的无畏无悔、风雨人生!!……。记录下那个年代轰轰烈烈赴边疆的战友情。愿他们余生如晚霞绚丽多彩,活出最好的自己,愿这些好文给我们留下最难忘的回忆!🍁🍂</p> <p>鸣谢方凯为本书出版提供帮助!</p> <p>文稿、笔友!</p><p>周以伦 方凯 徐克伟 漆光先 戴自政 陈慧芳 卢和平 张绍定 邱晓汕 柴鸿尧 孙经业 </p><p><br></p><p><br></p><p><br></p> <p> 2020年5月27日是我们69届的黑兄黑妹来到引四50周年纪念日,对于每位亲历者来讲50周年纪念日人生只有唯一的一次,所以意义不同以往,希望大家积极踊跃参与这次活动来纪念逝去的青春年华,和不可思议的战天斗地艰苦岁月。生命可贵,青春无价,50年来风雨沧桑足以让人难以忘怀,有公益爱心的兄弟想聚集大家好好纪念一下,不料疫情肆虐不适合原定设想,群主发起这场群网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也是唯一的安全形式,柴霸再次呼吁大家热烈响应,积极行动起来来纪念自己人生重要的节点吧!(长风中学11班柴鸿尧)</p><p> 这几天周大哥回忆录中女同学的故事比较多!今朝男排的故事终于第二趟浮出水面,谢谢老领导平衡工作做得很地道!其实69大部分男同学下乡生涯都与七队九号地联系在一道。九号地新点从无到有,烙下69届男同学辛勤、踏实、友爱的印记,讲到筑路也让大家回到当时的场景,从分场到九号地新建点原来有一条机耕便道通行,分场和新点都在土岗的高处,便道中间段下坡处要穿过塔头地,夏天不利于机车货物的运输通行,为了长远的发展决定重新选址筑路,规划把新建点机耕道拉直并避开低洼处,重筑前半段直通公路,这项任务落在六九届男同学肩上当时是叫三排,小六九男女同学工作干劲在分场颇有特色额,是一支拉的出,能打硬仗、服从命令听指挥,步调一致的队伍,在引四,小69巾帼、须美一样齐名。我与老魏带领三排齐上阵,为了提高效率采用包干的方式,每天出工先为大家分段,规定挖好完成就可以收工,就是这么小小一点剌激,激励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当时我与老魏不知道大家内在有什么想法?那么爽快响应工作要求,实践下来原来是初夏的东北大地还没有完全介冻,两锹挖下去就是冻的棚棚硬的冻士层,只好等冻泥化了再挖,如果用镐刨道沟工作面窄小施展不开没有效率,既然话已说出只能将错就错,同学当中能力大小不一,有的力气大,工具顺手加巧干早早就挖到冻土,有的则要慢许多,好在三排是一个集体观念很强的队伍,快的帮慢的慰然成风,齐刷刷出工,齐刷刷收工,只好等待下午冻土化了再做。大家在背后偷着乐,沾到便宜劳逸结合了,早早回到宿舍等开饭!天气越来越热了,自然劳动强度也随之增加不少,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去釆石场拉砂石铺路面,大家从不怨言……蓝天白云下一条知青用汗铺筑的大路逐渐形成伸向前方。50年后路的两侧高大树木已成林默默诉说着过去。</p><p>(长风中学11班柴鸿尧)</p><p> </p> <p> 热闹的纪念活动在轻松诙谐中走向成功,谢谢大家配合支持。现时离5.27还只有3个半小时,这个历史时刻会永远铭刻在八十多位引四六九届黑兄黑妹的心中,它是我们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此生的蒙难日,纪念意义就是要不忘过去,分享友爱,携手同行,共度夕阳。让我们静候它的到来时应首先告慰各自父母,在那个年代父母们含辛茹苦,付出了难以承受的痛苦,近十年时间里,时时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孩子,是他们给予希望和爱,默默地承受着精神和物质双重压力,成为我们这叶小舟艰难前行的压舱石,躲风避雨的港湾。五十年后,当我们已是夕阳人时更能体会到父母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么温暖!所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是必需的道义啊!(长风中学11班柴鸿尧)</p> <p>指导员周以伦</p> <p> 半个世纪的一抱</p><p> 1970年5月30日,我受分场领导和老战友的委托,到龙镇火车站迎接从上海来的69届知青。</p><p> 中午时分一声长鸣,火车缓缓停了下来,由于车厢太多,我分场的正好停在了月台外面。我连忙奔了过去,只见每个窗口都挤满了一张张稚嫩的脸,茫然地望着窗外,眼角似乎还有泪迹,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们(当时我们老知青都是黄色的棉袄棉裤人又黑又瘦,当地人都是胡子拉碴一身黑,中间还束了一根麻绳)与带队的工宣队简单交接后,我就站在车门口一个一个地接小战友下车。</p><p> 不一会儿响起一记带着哭腔的童声:嘎高额,我下弗来拿能办拉。</p><p> 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小女孩,白白胖胖的,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只见她前面吊着一个蛋糕盒,后面背着大网兜,像个皮球一样卡在了车门口,望着高高的台阶惊慌失措。</p><p> 这时我动了恻隐之心,不顾男女授受不亲的祖训,一把将她抱了下来。</p><p> 几天以后我才知道她叫丁爱华。</p><p> 这一抱就是半个世纪,从此以后她见到我总是叫我抱一抱。(指导员周以伦)</p> <p> 莫洛固搜山记</p><p><br></p><p> (上)</p><p><br></p><p>注:莫洛固山经网上查证应该叫莫拉布山。为了珍重大家的习惯叫法,本文还是称莫洛固山,请见谅。</p><p><br></p><p><br></p><p><br></p><p>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正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关键时期,我们知青既要在大田劳作又要随时防范“苏修”的进攻。</p><p><br></p><p> 据说当时经常有人看见东山半夜有信号弹升空,估计有苏修特务在搞鬼。</p><p><br></p><p> 1971年5月的一天早上,王立贤告诉我:昨晚在莫洛固山发现有信号弹,现在有一千多武装民兵在搜山,我们也要参加,你赶紧带基干民兵前去。</p><p><br></p><p> 记得当时我叫了八个民兵,除了司书华还有戴自政、马庆生等几个69届的小兄弟。</p><p><br></p><p> 为了震慑敌人,我特意穿了一身洗的发白的黄军装,带了一顶旧军帽,腰间武装带别一把匣子枪。左边背个水壶右边斜挎军用包,里边装着四个馒头、指南针、火柴、电棒、小刀等必备物品。</p><p><br></p><p> 说实在的,这副打扮还是蛮精神的,引来了不少女同胞的注目礼。</p><p><br></p><p> 其他战友也很快准备利索,有的拿把镰刀,有的备根撬棒……。个个都雄纠纠地在革委会门口集合。王立贤象送壮士出征一样向大家挥手告别。</p><p><br></p><p> 我们精神抖擞向着西面出发。</p><p><br></p><p> 莫洛固搜山记</p><p><br></p><p> (中)</p><p><br></p><p> 莫洛固山是一座二百多年前的死火山,圆锥形的山体形成引龙河一道独特的风景。离分场部大约有二、三十华里。</p><p><br></p><p>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穿过九号地,来到了山脚边。</p><p><br></p><p> 哇,一派漂亮的风光展现在眼前:一大片不知名的野花开在绿油油的草甸里,一股股清泉流淌在长满苔藓的火山碎石中。原生态的美景、清爽的春风让我们屏住呼吸放慢脚步,静静地享受这一切。</p><p><br></p><p> 进山了,山上没有参天大树,有的只是成片的灌木和笔直的白桦。</p><p><br></p><p> 没有路,只有一条几年前的牛车轱辘印。</p><p><br></p><p> 我们循着车轱辘道慢慢的往山上爬,一边走一边警惕看着四周,看看有没有隐藏的苏修特务。</p><p><br></p><p> 走了一个多小时,别说是苏修特务就是同时搜山的其他人都没见一个,周围静悄悄,有的只是自己的脚步声。偶尔一只狍子从前面穿过,引起大家一阵紧张。</p><p><br></p><p> 这时大家又累又饿又渴,带来的水和干粮早在进山前就吃光了。</p><p><br></p><p> 渴的实在不行,我们就用镰刀刮块桦树皮舔上面的树汁。</p><p><br></p><p> 看到一个小坑,里面积了一点雨水,不顾一切趴下去,吹一吹上面的浮土就喝了起来。</p><p><br></p><p> 这时我看看大家一个个疲惫不堪,衣服被树枝刮的都是口子,脸上汗土交织,活像叫花子。</p><p><br></p><p> 看着小兄弟们狼狈样,我实在于心不忍,准备叫大家打道回府。</p><p><br></p><p> 突然一阵狂风刮起。</p><p><br></p><p>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现在却是一片天昏地暗。呼呼的风声听得人毛骨悚然。</p><p><br></p><p> 我赶紧叫大家围拢过来,背靠背低头蹲下。</p><p><br></p><p> 更大的考验来了。</p><p><br></p><p> 莫洛固搜山记</p><p><br></p><p> (下)</p><p><br></p><p> 这阵大风就象被施了魔咒将整个林子搅得混沌一片,根本看不清东西辨不了方向。</p><p><br></p><p> 二十多分钟后风停了,但一个可怕的现实让大家吓出一身冷汗:我们迷路了。</p><p><br></p><p> 刚才为了避风稍微往边上走了走,可是现在怎么也回不了原路,就像鬼打墙那样老是在原地转圈。</p><p><br></p><p> 靠指南针吧,由于火山磁场干扰根本不起作用。</p><p><br></p><p> 靠肉眼观察吧,周围树丛密集登高也没用。</p><p><br></p><p> 这时天渐渐黑了下来,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名野兽的怪叫,有几个小兄弟急得要哭。</p><p><br></p><p> 情况严峻!</p><p><br></p><p> 我一边安慰他们一边动脑筋想办法。(其实我比他们更紧张,毕竟有一份责任压着)</p><p><br></p><p> 忽然想到靠观察树皮可以辨别方向:朝南朝东树皮干燥,朝北朝西则潮湿并有苔藓。</p><p><br></p><p> 就靠这个土办法,我们认定向下向东直行。</p><p><br></p><p> 没有路就用镰刀开道。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高高的木头三脚架,虽然年代已久但却很牢固。(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年日本开拓团留下的航标灯架)这时天色已黑,我怕再走下去有危险,就对大伙儿说:砍点树枝把三角架围起来,晚上在这过夜,明天再想办法,分场肯定会来找我们的。</p><p><br></p><p> 正在这时不知谁喊了声:看,有灯光!</p><p><br></p><p> 大家忙跑去看,果然远处有一片星星点点的灯光,距离大约十几华里。于是我们就决定向灯光走去。</p><p><br></p><p> 还好这天风停以后月亮出来了,就着月光我们跌跌匆匆朝山下走。</p><p><br></p><p> 灯光越来越亮,这时发现好像是七分场。再往东北方向看去,看见了!看见四分场的灯光了!</p><p><br></p><p> 我们连走带爬来到了山脚。</p><p><br></p><p> 当踏上九号地的泥土时我们就象回到了久别的家,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我们回来了!(指导员周以伦)</p> <p> 良种排的姑娘</p><p> 良种排是我们四分场的一张名片,排里的姑娘们自然个个都是好样的。</p><p> 她们漂亮、能干、善良、正直,堪称人见人爱。</p><p> 由于农场十年,积淀厚重,我只能用杂记形式来保存一些记忆的碎片,没有顺序也没重点权当助兴。</p><p><br></p><p>一、一道靓丽的风景</p><p> 良种排的姑娘刚到农场时只有十五、六岁,还是一枝没有绽放的花骨朵,但她们清秀的外表、白皙的皮肤、苗条的身材从下车的那刻起就紧紧地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p><p> 记得1970年5月30日下午一点来钟,接69届知青的汽车刚刚停在了进分场的大道口,就见一帮老娘们围了上来,对着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评头论足:</p><p> “我说阿,她们怎么长得那么白,我抹雪花膏也赶不上”,</p><p> “喔哟妈呀,你看那丫头多俊啊!真叫人稀罕”,</p><p> “这花布褂真好看,赶明儿我也想法整一件”……。</p><p> 于是四分场来了一群小仙女的消息即刻传遍了角角落落。</p><p> 连豆腐坊的老夏头都知道了,他就天天掐着时间等在去良种地的必经之路上,瞪着混浊的眼珠一个不拉地看着从身前走过美女,喃喃自语:真水灵啊,掐一把都能整出水来。</p><p> 有些男知青也蠢蠢欲动,不是赶早看良种排出操就是收工以后穿的干干净净在良种排宿舍前的公路上来回溜达,想引起她们的注意。如果当时没有下乡三年内不准谈恋爱的禁令,备不住要出点花花事。</p><p> 良种排的姑娘也是懂得收拾自己,一年四季总是穿的干净利落,就是普通的一件两用衫再翻出漂亮的假领子,看着也叫人舒服。一套统一发的黄棉袄抽掉点棉花收收腰改改瘦穿在身上也挺精神。</p><p> 每逢连队或分场有集体活动,她们更是带着腼腆又自信的神态排着队安静的进入会场,她们的到来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p><p> 在铲地、薅草、割豆的大会战中别看人小却总是冲在前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p><p> “在学习小靳庄”的日子里,她们编节目、出板报、练合唱也搞得有声有色。 </p><p> 所以有人说:良种排个个都是良种啊!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p><br></p><p> </p><p> </p> <p>二、夜 班 收 粮</p><p> 有一年小麦长势不错,黄灿灿的一片飘着麦香,秋风吹来掀起阵阵麦浪。</p><p> 正当大家钦喜好收成时,突然气象预报说三天后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雪。为了赶在大雪封地之前把麦子收回来,分场革委会决定全场总动员不分昼夜抢收小麦。</p><p> 抢收分三条战线展开:机耕队人歇机不歇24小时连轴转;农业连人手一把镰刀下地割;四连负责运输和场园的晾晒入库。</p><p> 我带几个良种排女孩支援机耕队,主要负责康拜因的接粮、灌袋。这活看似简单也要有点小窍门还要有点小力气。 </p><p> 我们跟的是李剑这个机组做夜班,由于第一次在机械上干活,姑娘们既好奇又兴奋,上车没两分钟就学会了操作的三步曲:接粮、扎口、推袋(将装好的麻袋推到地里等后续车子来拉)。</p><p> “东方红”响起了隆隆声,大家进入紧张的工作。</p><p> 开始还有条不紊,渐渐的姑娘们就跟不上趟了,毕竟一袋小麦有一百多斤,就是拖也很费劲。只见她们个个小脸通红流着汗,一声不吭紧张的忙碌着,流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倔劲,一个人不行就两个,力气不够就手脚并用。</p><p> “啊呀!”只见一个麻袋由于没扎紧,推到地里时袋口开了麦子撒了一地,“怎么办呀”小姑娘急得要哭。“不要紧,我们去拾起来”我安慰道。于是跳下去捡起散落的麦粒装好扎紧,重新返回车上。 </p><p> 从此她每次都认真使劲地扎口袋,不一会儿两只白嫩的小手勒得通红,看了叫人心疼。</p><p> “哦哟哇啦!”怎么啦?我抬头望去,只见另一个丫头捏着手指,血从指缝间渗了出来。原来拖麻袋时不当心刮到铁皮,我赶紧用手绢帮她包扎止血。这时觉得她手特别烫,就问:怎么了?她低头不吱声。旁边的姑娘替她回答:感冒了,还发烧。“你生病还来,不要命了?”我不由的提高了嗓门。“我不想拖后腿”她低着头弱弱地回答。</p><p> 看着她我真是又感动又心疼,多好的姑娘呀!本应还在妈妈身边撒娇,现在却要吃这般苦。</p><p> 唉,没办法现在黑灯瞎火的又远离分场回不去啊,只能让她在旁边坐着歇一会。</p><p> 也就一会儿,血止住了,她又默默地干了起来。</p><p> 跟康拜因最叫人受不了的是灰尘和麦芒。由于第一天跟车,都没经验,大家既没带口罩也没带帽子。前面拖拉机和割晒机翻滚时卷起的尘土夹带着麦芒扑面而来,顺风还好逆风时犹如沙尘暴,没办法只能硬挺着。只见姑娘们头发、鼻子、耳朵都沾满了灰尘,成了名副其实的“灰姑娘”。麦芒打在脸上又痛又痒还顾不得去挠一挠。后来在老职工的提醒下我们用外套扎住头和脖子才稍微好点。</p><p> 拉粮车捎来了夜班饭,拖拉机也要冷却一下加点油。我们就着昏暗的车灯围着饭桶狼吞虎咽起来,等到菜盆见底都不知道吃的什么。</p><p> 稍事休息的时候,姑娘们都累的不想说话,安静地靠在一起打盹。</p><p> “有狼”!一声惊呼吓得大家都跳了起来,顺着老职工的指点果然看见远处有一点一点圆圆的绿光,这是狼的眼睛发出的幽光,吓得姑娘们赶紧爬到康拜因上。</p><p> “不要怕,拖拉机一响这帮畜牲就会撩”老职工很有经验的告诉道。</p><p> 果然当我们又开始作业时,这绿光立马就消失了。</p><p> 一惊一吓赶跑了大家的睡意又振足精神干了起来。</p><p> 天空渐渐地露出了鱼肚白,露水慢慢地浸湿了衣服。看着成片倒下的麦秸和一袋袋躺在地里的麦粒,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p><p> 太阳从东山升起,金黄色的阳光洒在姑娘们带着疲倦却依然漂亮的脸庞上。我从她们的脸上看到了微笑,看到了自信,强者的自信!</p><p><br></p><p> </p> <p>三、 大 会 战</p><p> 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农场动不动就搞大会战,什么“刨粪大会战”、“薅草大会战”、“铲地大会战”、“割麦大会战”……五花八门啥都能会战。(就是不搞吃包子大会战)</p><p> 而且每次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田间地头标语林立,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彰显领导学大寨的态度和决心。</p><p> 现在看来搞会战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但在当时谁敢说个“不”字?!</p><p> 良种排是分场大会战的生力军,几乎每次都不拉下,而且都表现出色。</p><p> 又到了铲苞米大会战的时候。当时的口号是“早起三点半,回来看不见,地里二顿饭,誓死拿下大会战” “头拱地拿下二号地”。</p><p>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姑娘们就扛着锄头睡意朦胧地向2号地头走去,一路上露水打湿了农田鞋和裤脚,虽然是六月却感到有一丝凉意。</p><p> 到了现场看见黑乎乎的一大片人,几个连长忙着招呼分地块。大家也没多耽搁排完垅就干了起来。</p><p> 旁边是一连小伙子,看到良种排美女就起劲献殷勤,大声喊道:你们慢慢铲,到时候我们来接垅。</p><p> 姑娘们没一个接茬的,心里想:别吹了,每次都没我们快,不知道谁接谁的垅呢。</p><p> 大家动作利索干了起来。还真别说,她们铲地的姿势像跳舞一样好看:微微躬下身,扭着小蛮腰站在垅沟里,拿着锄头在垅帮上左右各划拉一下,只听沙沙二声杂草纷纷倒地,再用锄尖挑去苗间草和多余的苗,十几秒钟一段一米来长的垅露出了黑油油的泥土,一排翠绿的小苗一字排开迎风摇摆。往前走几步再重复刚才的动作……,不一会儿一片充满生机的苞米地就展现在她们身后。</p><p> 当然也有手忙脚乱的,特别是几个眼神差点的女孩,锄把握得很靠前,深弯腰低着头,像在寻找什么宝贝。这样的铲地速度自然比别人慢老鼻子,但仍不慌不忙仔细地铲着,还时常回头看看,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p><p> 有个女孩不小心铲断了一颗苗,吓得赶紧用土培起来想救活它。“别瞎整了,断了还能活?你当断肢再植啊。”我看见了赶紧阻止,真是个傻丫头。</p><p> 一个小时后,距离渐渐拉开,前后估计有一百多米。</p><p> “早饭来了”,几个饿着肚子没心思干活的小伙子早就伸长脖子瞭望着。</p><p> 只见一辆马车慢悠悠地从分场方向赶来,有些等不及的干脆迎着马车跑去。</p><p> 早饭照样是馒头菜汤,只是汤里白菜叶比平时多了几片,似乎还飘着油花。</p><p> “中午晚上有炒菜,明天再杀口猪。”夏连长看出了大家失望的眼神,及时鼓劲。</p><p> 接着再铲的时候,良种排的姑娘突然发现旁边一连的小伙们集体铲得飞快,已经甩开三百多米。</p><p> 怎么这么快?中午休息时打听到,他们有一套最新的铲地“绝活”,还总结出顺口溜:铲两头留中间,花搭着往前走。(花搭着意思是铲一段扔一段)</p><p> 老张森看见了急得直跳脚,扯着嘶哑嗓门喊到:“你们这是八路军糊弄共产党啊,回来重铲!”没一个人嘞(理)他。</p><p> 下午,天越来越热,太阳晒得人直冒油,昏沉沉的提不起劲。</p><p> 良种排人人都戴上了草帽,脖子上围条毛巾既用来擦汗又可遮挡阳光以防晒黑,姑娘都爱美,这是天性。</p><p>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抬头一看大片的乌云带着白茫茫的雨幕从西边漂来,要下雨了。</p><p> 有几个想跑,被老职工喊住了:不要跑,跑也没用这雨一会儿就过去了,把锄头撂下人蹲下,要打雷。</p><p> 说话间乌云到了头顶,几道闪电像利剑刺破天空,刹那间一声响雷在头顶炸开,劈到了远处一颗小树燃起一团火。有两个小姑娘都吓得哭出了声。</p><p> 暴雨跟着而来,劈头盖脑让人都透不过气来,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阵阵发痛,只一小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就淋个透。 </p><p> 不到十分钟乌云漂走雨停了,太阳紧跟着出来凑热闹。一股潮湿气包围了我们,顿时感觉又闷又热,湿衣服粘在身上相当难受。</p><p> 姑娘们相互问候一下又接着开铲。这时已经铲到高岗上,估计还有三、四百米(一条垅大约3华里)到头,瞎子磨刀快了。</p><p> 可现在更难铲了,下过雨土湿容易沾锄,铲几下就要刮一刮。再加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整得浑身发痒。小伙子可以光膀子,姑娘们只得不停地挠,铲地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p><p> 气力渐渐耗尽,腰累得已经发硬,大家咬着牙坚持着,互相鼓励着。</p><p> 已近黄昏,有几个快手到头了,立马回来帮同伴接垅。早上那几个咋咋呼呼要帮忙的小伙子早就撩回去了。</p><p> 接垅是个感情投资的好机会,一般都是先接好友、饭友、同学,最后接几个最慢的。良种排有个好传统,一起出工一起回家,从不会落下一个小姐妹。</p><p> 天色已晚,姑娘们在地里足足干了十几个小时,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p><p> 想想明天还要会战,一脸的苦涩和无奈。</p><p><br></p><p> </p> <p>四、 水 房 的 故 事</p><p><br></p><p> 知青到场后,分场弄了几个水房,支个炮仗炉供应开水。但是毕竟粥少僧多经常闹出点小故事。</p><p><br></p><p> 良种排用的水房在道南的机井房里。这是分场唯一的一口机井,为了它还特意盖了一间砖瓦房,大约有七、八十平米,靠北墙砌了个水泥池存放机井水,东山墙支个炮仗炉烧开水。</p><p><br></p><p> 当时每天每人只供应一暖壶开水,既要满足一天喝又要收工回来擦个身,这哪能够啊。</p><p><br></p><p> 有时连这一壶都打不到,经常去晚了只能打点凉水对付。 </p><p><br></p><p> 所以良种排姑娘收工回宿舍第一件大事就是拿起暖壶直冲水房。</p><p><br></p><p> 只见狭小的门口挤满了伸着脖子等水开的人。烧水工拼命地往炉里添爿子, 把火烧的呼呼直响。</p><p><br></p><p> “吱…”炮仗炉叫了,水开了,大家一哄而上……。</p><p><br></p><p> 有一天排在后面的人等了老长时间就不见往前挪,发生什么事了?往里一看,只见几个哈尔滨女知青在用大盆装开水,老实的良种排姑娘敢怒不敢言。</p><p><br></p><p> “你们怎么能这样,后面的人还要不要打水?”这时一声上海普通话从后面传来。大伙儿扭头望去,是一个良种排的小丫头,挺着腰瞪着眼理直气壮地呵斥不良行为。</p><p><br></p><p> 哈尔滨女知青抬头看了看,理都不理继续接水。</p><p><br></p><p> 丫头火了,冲上前去一边拦住她们一边招呼小姐妹赶快灌水,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p><p><br></p><p> 从此以后,老知青们都知道良种排的姑娘也是不好欺负的。</p><p><br></p><p> 有点“小资”的姑娘,打完水不是急着去洗涮而是拿出麦乳精冲上一小杯,吹一吹热气咪起小嘴喝上一口,仿佛回到了上海的亭子间。她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思乡之愁。</p><p><br></p><p> 水房除了烧开水外还供应机井水,西家属的老娘们都到这里来挑。见个面唠个嗑是常事,所以水房俨然成了各种消息的集散地。管水房的老李头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本身也有一张好得(好说)的嘴,经常连荤带素把芝麻吹成西瓜。</p><p><br></p><p> 有一次不知讲了谁家的破事,这家的老娘们不干了,跑来就骂接着又动手,这一顿打把炉筒子都打坏了,开水烧不成了。良种排排长跑来找我:怎么办?</p><p><br></p><p> 我找了几个哥们在空地上垒四块砖上面搁水桶下面找点树枝烧,总算对付过去。</p><p><br></p><p> 机灵的小伙子发现水房是接近良种排姑娘的好场所,于是动足脑筋“学雷锋做好事”。</p><p><br></p><p> 提前排队占位的有之;帮着挑水的有之;烧好开水送上门的有之……。姑娘也投桃报李偶尔偷偷地帮着洗洗衣洗洗被。一来二去阶级感情逐渐加深,最后终成眷属。</p><p><br></p><p> 据说我分场有好几对知青伉俪就是从水房迈出的第一步。(指导员周以伦)</p><p><br></p><p> </p> <p>九 号 地 的 建 设 者</p><p> 九号地是四分场一个知青点的代名字,也是69届男知青的骄傲。从修路到盖房;从一片荒地到初具规模,他们都全程参与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p><p> 在生产建设两不误的前提下,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搬迁任务,创造了引龙河建点史上的奇迹。</p><p> 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几件事就折射出“小69”们人小志大,吃苦耐劳,顽强奋斗的精神。</p><p><br></p><p>一、 先 遣 队</p><p> 七队(原先叫一连)的基建排是九号地建设的先遣队、主力军,全排一共才30多人,但九号地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留有他们的汗迹;每一条道每一铺炕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在这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中有近三分之一是69届的小伙子。</p><p> 1974年的深秋通往九号地的沙石路修好了,四栋砖瓦房也拔地而起。但还有许多收尾工程要做。为了减少路上来回时间,基建排在哈尔滨知青排长的带领下当年就搬到九号地驻扎下来。</p><p> 虽然有房但条件十分艰苦:炕是潮的,点火一烧一股湿气,早晨起来腰酸背痛,真应了那句话“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气旺”;窗户没玻璃钉张塑料布挡一挡,半夜西北风一吹哗啦哗啦响,刺骨寒风直往里灌;没有干透的墙壁散发出呛人的石灰味。</p><p> 伙食简单,生活枯燥。特别是下雪封路素菜供不上,只能咸菜就馒头。由于是拖拉机发电,为了省油到了晚上早早地停电。小伙子们就躺在被窝里来个精神会餐,回忆从山阴路到横浜桥哪家的小吃最棒……。</p><p> 每天和泥、搬砖、抹墙、垒炕,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迈不开步。但小伙子们咬牙坚持,硬是把九号地四幢房收拾的利利索索,还在第二年开春又盖起了办公室和机耕队,为整连制迁入打好了物质基础。</p><p><br></p><p> </p> <p>二、 小 瓦 匠</p><p> “拉大锯、和大泥、垒大墙、拓大坯”号称东北四大累。而69届的小兄弟在基建中几乎占了一大半。</p><p> 一开始干的都是下手活,跟着农工递递砖、和和泥、拎拎水。看着这些不起眼的活干起来也特累人。有一次一个小伙递一桶水泥到跳板上,因为个子矮小又没劲,桶没放稳翻了下来,满满一桶水泥浆全部倒在身上。小脸上,头发中,脖子里也沾了不少。冷风一吹马上发硬,整个面孔僵硬的像木偶,哭都哭不出来。</p><p> 渐渐的他们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开始学点瓦工的技术,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砌砖和抹墙开始。这些活看别人干挺简单可自己上手就手忙脚乱,不是墙砌的凹凸不平就是抹的泥直往下掉,甚至发生过烟囱砌歪倒塌事件。但小伙子们毫不气馁,失败了推倒重来,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干的有点模样了。</p><p> 瓦匠即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力气活。一块红砖2斤多,每天拿起放下几百次。一板水泥4、5斤,端在手里还要登高仰脖用力抹。一天下来手都端不住饭碗。</p><p> 随着时间的流失小伙子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有些聪明的还学会了盘火炕垒火墙这些有难度的技术活。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小瓦匠”。 </p><p> 当然69届也培养了小木匠、小铁匠……,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九号地建设出力建功。</p><p><br></p><p> </p> <p>三、 义 务 劳 动</p><p> 当年在农场经常搞义务劳动,一般都是团支部出面组织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当然班、排、连长肯定是少不了的。</p><p> 九号地也不例外。这天大伙儿刚收工回到宿舍准备吃晚饭,连队的广播响了:今天晚饭以后团支部组织植树义务劳动,请全体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p><p> 晚饭后不少人放下了准备要做的私事,三三两两从宿舍走到九号地办公室后面的大道集合,农业排来了,机耕队来了,食堂来了,猪马牛号菜地也来了,看来大家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小69们围在一起唠嗑、打闹、开玩笑,显得最活跃最有生气。</p><p> 劳动开始了,三个人一组领一捆杨树苗一把锹,沿着到分场的大道两边一溜排开,最远的要走出近2里地。还有一部分人负责供树苗和水。</p><p> 栽树有个偷懒做法叫作一锹一脚一瓢水。意思是一锹挖个坑,把树苗放入再一脚把土踩实,浇点水完事。这是糊弄人种法,成活率很低。</p><p> 小兄弟们可不会看样学样,他们在老排长(现任副连长)柴鸿尧的带领下认真地种好每一棵树就像做好其他每一件事一样。</p><p> 他们用在盖房中学到的“吊线法”在道两边用铁锹划直线,每隔一米点个圈,再在圈里挖30公分深的坑,然后栽苗、培土、踩实、浇水分工合作,一丝不苟。很快两溜挺拔笔直的树苗像列兵一样矗立在大道两旁接受人们的检阅。</p><p> 老唐看见了,立刻招呼班、排长开现场会,要求大家向他们学习,绝对不能糊弄。</p><p> 小伙子脸上露出来开心的笑容。</p><p> 义务劳动在九号地的建设中又搞了多次,比如清理垃圾、平整场地、挖水沟,每次69届的小伙子都表现出色屡获好评。</p><p> 几十年后,一批又一批69届知青回农场重走当年路,总会不由自主走到九号地大道上去看看自己种下的树。只见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一棵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望着它们,思绪就一下子拉回当时的情景,是骄傲?苦涩?不堪?无悔?个中滋味也许杨树知道。</p><p><br></p><p> </p> <p>四. 窑 地</p><p><br></p><p> 在分场的东南角有一个小砖窑,主要烧制土砖和炕坯供九号地基建和家属修炕用。</p><p><br></p><p> 69届的小兄弟从采石场撤回后大致分成两拨,一拨去九号地另一拨就在徐克伟的带领下来到窑地。</p><p><br></p><p> 泡泥、和泥、拓坯、晾坯、装窑、烧窑、出窑,件件活都是又脏又重又累。就是农工去窑地都要挑人高马大有体力的,现在叫一帮还没发育利索的小青年去干,真是“小马驹拉大套往死里整”。</p><p><br></p><p> 下面我就摆活摆活这几道工序怎么做,大家就知道窑地的活有多累有多苦。</p><p><br></p><p> 泡泥、和泥是第一步。把生泥挑来倒入池里,(一挑泥有一百多斤)灌水浸泡,如果是做炕坯还要加麦秸段,为了搅拌均匀常常要光着脚丫下池踩。冰冷的泥水,带刺的麦秸挑战着小伙子的神经。经常踩着冰茬下池,冻得失去知觉,脚划破了还不知道,直到看见泥浆里有血丝冒出才感觉自己受伤了。</p><p><br></p><p> 拓坯和晾坯更是个气力活(东北四大累之一)。双手捧起10来斤的泥坨用力往砖模子里扔,再把四边使劲碓结实不留一点空隙,然后用泥刀一刮使表面光洁,最后抓住模帮轻轻一抖用力慢慢地把模子取出。这讲究的是个巧劲,力气小了模子拉不出,用劲大了砖坯角就会碎。待砖坯稍干就拉到棚里一层一层搁空码好晾干。</p><p><br></p><p> 装窑、烧窑技术含量最高,一般都是窑把式的活。装窑时要把砖坯横着立起来摆成花格样,使火苗能在里面来回窜,让整窑砖坯受热均匀,否则烧出夹生窑那就全部报废。</p><p><br></p><p> 窑的温度全靠火侯掌控,没有测温仪就凭两只眼睛观察。小伙子们跟着干了几趟,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慢慢地上手,成了半个窑把式。</p><p><br></p><p> 出窑更是一场热与累的考验。当时为了抢时间一般都是出热窑。所谓的热窑就是歇火一天后就出砖,这时窑里的温度起码还有一百多度。</p><p><br></p><p> 窑门打开,一股烫人的热气夹杂着炉灰迎面扑来,使人不由得后退几步。</p><p><br></p><p> 过了半小时,小伙子们就用衣服包着头带着帆布手套,一字排开从热窑里往外递砖。每隔五分钟前后轮换一下,就这样他们几乎不休息把一窑砖搬完。收工时人人满脸却黑,衣服上都是白花花的盐霜,累得躺在地上不想动弹。 </p><p><br></p><p> 难怪克老头一顿要吃九个包子,这是实打实的重体力活啊。</p><p><br></p><p> 窑地的69届小兄弟们用自己辛劳和汗水真正做到了为九号地建设“增砖添瓦”。(指导员周以伦)</p><p><br></p><p> 《采石场的惊恐一夜》</p><p><br></p><p><br></p><p><br></p><p> 1971年10月3日半夜,王立贤紧急把我叫到大队部说:可了不得了,刚才采石场青年干仗了,都见血了。</p><p><br></p><p><br></p><p><br></p><p> “都谁和谁呀?”我急忙问道。</p><p><br></p><p><br></p><p><br></p><p> “上海人和天津人”。</p><p><br></p><p><br></p><p><br></p><p> 听到这句,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就慌了,上海人不就是小69吗,他们人小没劲,肯定要吃亏。于是急忙又问:“情况咋样?”“天津人被干翻一个,现在已送场部,你快去处理一下。”</p><p><br></p><p><br></p><p><br></p><p> 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于是就立即与韩干事带着基干民兵往采石场赶去。</p><p><br></p><p><br></p><p><br></p><p> 到了那里发现有几个上海知青怕报复已经逃到宿舍后面的山上,经过我再三劝告并保证不会被打,他们才惊恐未定地回到宿舍。经过几个小时的询问终于弄清事由。</p><p><br></p><p><br></p><p><br></p><p> 事情是这样的:采石场虽小但五臓齐全有沪、哈、津三地男知青几十个。年轻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个别天津知青不敢与哈知青闹就专门找人小的69届挑事。不是无事生非的骂几句就是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连好好的画个像也要遭一顿臭骂。事发的前一天傍晚,个别天津人又借故把一个小69打得鼻青眼肿。事情引起了群愤,于是大家就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p><p><br></p><p><br></p><p><br></p><p> 半夜时分,熄灯以后,一场有准备的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具体过程就不赘叙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平时称王称霸的个别人付出了血的代价。而打伤人的上海知青在我的运作下就关了几天小号回沪探亲了。</p><p><br></p><p><br></p><p><br></p><p> 这一仗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名气,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随便欺负小兄弟们了。(指导员周以伦)</p> <p> 东山深处的自然屯</p><p> (上)</p><p> 所谓自然屯就是一帮逃荒或犯事的人跑进深山老林里,找个背山靠水的地方居住下来,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没有政府管更没有户口和供应,完全与世隔绝。时间长了,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大小兴安岭就有不少,我们分场的东山里也有。一次偶然的事件使我有幸去探访了一回。</p><p> 1976年的深秋,我分场发生了一件惊动全场的大事:留在8号地康拜因斗里的2吨大豆一夜之间被盗个精光。这可是严重的阶级斗争新动向。</p><p> 于是我们一边向总场报告一边组织民兵和干部从家属区到青年宿舍,从牛马号到树丛里,挨家挨户的搜。一些重点户连柴火垛都扒拉开来,个别人的箱子都打开检查。</p><p> 还有不少警惕性特高的革命群众偷偷跑来压低声音反映:“李大鹅家的猪食槽里发现有豆粒”,“梁秃子这瘪犊子昨晚很晚回家,不知干哈去了”……。弄得我们一趟趟空忙。</p><p> 整整二天分场上下弄了个鸡飞狗跳,谣言四起,神经高度紧张但毫无结果。</p><p> 当时我们也分析:2吨大豆一夜消失,肯定是团伙作案还要有运输工具。于是场部就在引龙河桥头和七分场处设卡,严格检查来往车辆和人员。</p><p>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第三天的早上有职工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他家老娘们今早在东山脚下采榛子发现那旮瘩有一摊大豆。</p><p> 听到此消息,我们立即赶往现场查看。果然如此,再往里走走又发现一摊,看样子是盗贼慌忙跑的时候漏下来的,方向是往东山里面去的。</p><p> 这时有人记起东山那旮瘩住着一些盲流,会不会是他们作的案?(指导员周以伦) </p><p><br></p><p> </p> <p> 东山深处的自然屯</p><p> (中)</p><p> 由于此事已被北安农场分局列为督办案件,因此总场接到电话后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分场和场部公安局共同前往东山侦破此案。</p><p> 当天中午一个由十人组成的小分队带着向导和步枪,坐着解放牌卡车从水库向东山腹地进发。</p><p> 车子开进山里就进入了原始森林,一大片高大挺拔的红松迎面而来,天空剎时暗淡。地上厚厚的松针像铺了一层地毯,鼻孔里全是泥土和松油的香味。</p><p> 林子里很静,除了汽车引擎声和偶尔传来一声压断树枝的嘎吱声。</p><p> 林子里没有路,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大车道</p><p> 汽车缓慢地摇晃地向前移动。</p><p> 大概过了二、三个小时,前方出现一缕炊烟,向导说:到了。</p><p> 为了不打草惊蛇,汽车停在离屯子二里地的地方,我们则“悄悄地进庄,打枪地不要”。</p><p> 进屯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出现围观的场面,整个屯子静悄悄的,外面不见一个人影,连几条狗也躲得远远的。</p><p> 再看看眼前的一切,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p><p> 一条稍微宽阔的泥路从中间穿过,路中间是深深的车轱辘印,坑坑洼洼的积满了臭水。</p><p> 道的南北各有一排五、六间的土屋。屋子都是拉和辫加茅草,朝南的墙上开二个洞,小点的是窗户大点的则是门,没有窗框门框就编了两块草帘子,白天卷起晚上放下。</p><p> 家家门前一堆柴火一堆垃圾,散发出一股腐臭味。</p><p> 墙角都是一坨坨人屎、狗屎、牛屎……</p><p> 那个脏那个乱那个气味真够十五个人看半拉月的。</p><p> 咋整?我们商量一下决定两人一组进屋看看。</p><p> 我和李鸿斌随意进入一家。</p><p> 刚踏进“门”就觉得眼前一黑,说不出的怪味直冲鼻孔,过了一会儿才看清屋内情况:里面哈也没有,进门一个锅台一口缸,一道火墙连着炕。炕上没有炕席没有炕桌,只有一堆破衣服和旧棉絮扔在炕角。</p><p> 炕上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瘪嘴老太和两个光屁股裹着大人衣服的小孩,都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们。</p><p> 再看到炕边有一个麻袋,装了大半拉东西,用手一捏,是大豆。</p><p> 半小时后我们集中在大道上汇总情况,各家大致一样:没有青壮男女,只有老头老太和小孩。家家都或多或少有新大豆,有的麻袋上还印有“引龙河粮库”的字样。问他们话都是不开口。</p><p> 大豆是他们偷的可以肯定了,可是贼呢?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孩子是不可能偷的。(指导员周以伦)</p><p> </p><p><br></p><p><br></p><p><br></p><p> </p> <p> 东山深处的自然屯</p><p> (下)</p><p> 天渐渐黑了,各家各户没有灯光也不点火做饭,整个屯子一片死寂。</p><p> 此时从北边林子走出一个人来。中等个瘦不拉几五十来岁,一身破旧的黑袄裤拖着一双棉胶鞋,操着带山东口音的东北话开口道:同志你们是农场的干部吧,俺是这屯管事的,知道你们干哈来了,先进屋喝口水,慢慢唠。</p><p> 我们跟着进屋。</p><p> 他家比旁人小,也是家徒四壁,冰冷的铁锅里貼着两个苞米饼,水缸里半拉混浊的水,看样子是个单身汉。</p><p> 他卷了支蛤蟆烟,吧嗒吧嗒两口后开口道:农场的大豆是俺们屯整的,我没参加,你们可以翻,一粒都没有。但是他们也实在没办法啊,年成不好,有的家断粮好几天了,小兔崽子都饿得嗷嗷叫。大豆你们拿回去,人不要带走,否则一家人都没发活。求求你们开开恩。</p><p> 说完低头闷抽烟不再吭声。眼角仿佛还有泪花。</p><p> 在我们再三的逼问下总算了解个大概:这屯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从山东逃荒来的,东北再苦也比老家强,所以亲戚套亲戚人越来越多,前一阵子又来了几大家子口粮更紧了,实在无法才出此下策。 还有当我们还在半道时他们就听见汽车声,断定是冲着大豆来的,于是十几个参与者立马撩撅子跑了。</p><p> 夜已经很深了。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决定等天亮让他挨家挨户通知把大豆交出来,人就不抓了。(抓也抓不到,都逃到深山老林去了) </p><p> 完事后大家就坐在炕上等天亮,那老乡可劲地往炕洞里添柴火,以示谢意。</p><p> 这一宿(念XIU第三声)是我有生以来最难熬一宿,可谓是集痒、冷、饿、渴、困于一身。</p><p> 痒是因为他家跳蚤肆虐,可能好久没有尝到这么鲜嫩的血了,就冲着我一个人咬。</p><p> 这房子除了炕上有点热火气其他都四面透风。俗话说:针鼻的窟窿斗大的风。深秋的北大荒半夜已经是零下十来度了,不冷才怪呢。</p><p> 饿和渴全怪自己,匆忙出门哈也没带,只得干挺着。</p><p> 困就不谈了,在分场就为这破事折腾了两天,到这里又一宿没睡,年轻小伙正是胡吃海睡长身体的时候呀,想不到今天会遭这种罪。</p><p> 唉,“要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p><p> 第二天一早,这帮屯迷糊就把大豆交了上来,看看有一吨半左右,乘下的已经进到他们肚子里去了。</p><p> 也算大功告成,我们立即开车往回撩。在车上美美的睡了一觉。到了场部发现这里的天特别亮太阳也特别明,使我想起了一句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指导员周以伦)</p> <p>下乡</p><p><br></p><p> 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致使城市无力安排中学毕业生就业,从而只能安排到农村去从事农业生产以解决生存问题。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此后近十年全国约有1700多万城镇初、高中毕业生被送往全国各地农村务农。我作为69届初中毕业生,就只能去下乡了。
</p><p> 下乡主要两大去向:一是插队落户。即到乡村的生产队,通过劳动以挣工分方式到年终参与粮食等的分配,由于受地域、土地、天气等影响,农业收入无保障,因此生活就无保障;二是到国营农场或军垦农场。因为是拿工资的,生活有保障。为了有个保障,我报名去农场。结果我被分配到了黑龙江省德都县(现改为五大连池市)的引龙河农场。
</p><p> 1970年5月27日,16周岁的我在上海家门口与娘娘、母亲告别,在哥妹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北郊的彭浦火车站。火车站挂着大幅宣传上山下乡的横幅,高音喇叭播放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曲。站台上停着一列即将北上的知青专列绿皮火车,我与上千名上海知青登上了这列火车。送别的知青亲友人山人海。站台上响过提示铃声后,火车启动,顿时车上车下哭声一片。我一片茫然中离开了上海。
</p><p> 我们坐的是硬座,到第三天我脚浮肿得几乎穿不进去鞋子。随着火车北上,窗外的绿色逐渐退去,进入东北时窗外一片萧条的黄土色,进入北安地区的丘陵时,在太阳照射不到的阴坡,树林深处还有一片片尚未融净的残雪,窗外阵阵寒意扑来。5月30日,火车到达了此行铁路线的尽头--龙镇火车站,我们在此登上了引龙河农场派来接送知青的大货车车厢。货车开上了坑坑洼洼的沙石公路,车后扬起了滚滚黄尘,知青们站在车厢上把着车厢板或互相拉着手和衣角或互相倚靠着,伴随着一路颠簸一路知青的惊叫,车行驶了约10公里时路过了农场总场部,又行驶了10公里到达了此行目的地--引龙河农场四分场。
</p><p> 从此,我开始了8年的上山下乡农场生活,从1970年5月16周岁开始至1978年3月25周岁时离开农场去上学,我人生中最宝贵、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那片黑土地。这段岁月刻骨铭心。
</p><p> 引龙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五大连池市(当时为德都县,后改称为五大连池市)区域内,系小兴安岭南麓边缘低山丘陵地带,西与莫拉布火山相连。农场距五大连池市区约70公里,在农场能清晰地看到莫拉布山、尾山、东龙门山、西龙门山等四座火山峰峦。五大连池火山群有14座火山。农场以一条流经农场区域的河流--引龙河命名。引龙河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为结冰期。农场土地面积8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0万亩,牧地面积6万亩,林地面积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30亩。
</p><p> 引龙河农场在知青到来前为劳改农场,关押着原国民党军政囚犯及偷盗抢劫等罪犯近1万人,因中苏关系紧张,边境发生数次军事冲突,1969年劳改犯大迁移至青海、甘肃等内陆省份,留下了少量刑满释放留场就业人员,被称为“二劳改”或“农工”。从1968年开始,知青便陆续下乡到引龙河农场,至1970年,共有10271名上海、天津、哈尔滨知青来到农场,其中上海知青占一半。知青补了劳改犯迁走后造成的劳动力空缺。农场原为省劳改局管辖的劳改农场,劳改犯迁走后,划转改为省农垦局系统的国营农场,原管教劳改犯的部分劳改干部留了下来管理知识青年。
</p><p> 农场下设十三个分场,最远的十一分场距离场部80余里,四分场距场部二十余里,约有知青800多名。各分场下设2-3个连队(后改称生产队),连队下设几个排,有大田排、畜牧运输排、机务排(队)等等。农场主要生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机械化程度较高。
</p><p> 我刚到四分场时被分配在四连,一年后农场体制变更,被分配到四分场的十连,后又因体制变更,十连改为第七、第八两个生产队,1973年初我被分配在第七生产队直到1978年3月离开农场去上学。
</p><p> 我在农场历经农工、食堂司炉工和司务长、文书等工作岗位。月工资32元。
</p><p> 来到农场, 北大荒的凄凉,冬天之寒冷,劳动之繁重,生活之艰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这里先是改造劳改犯,现在是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军训开始了,劳作开始了,我还来不及思考自己的将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就压到头上。</p><p>(长风中学18班方凯)</p> <p>东山灭火历险记: </p><p> 记得又是一年的秋收大会战,我们六九届十几号人正在靠近东山脚下收割小麦,突见东山深处黑烟腾起,浓烟在地平线上由西向南蔓延,如同奔驶的火车,向我们方向逼进,只是当时的蒸汽机车的烟是往后的,但此列火车烟是朝前奔跑,不久黑烟己漫延至我们的头顶,只见有一骑马通信员赶到,传达分場的指令,十万火急上山救火,当时已近黄昏我回头望去夕阳西下满天通红加上空气中弥漫烟雾,真如战争大片中的场景。我们十几号人从未见亲临过此种場面,我们每人手上只有一把当时收割小麦的镰刀,越往山里挺进,离大火越近,已能听到大火然烧树木的噼噼啪啪和树枝燃烧的声音,当时真得是害怕,早有听说救山火死人的事,心跳得快到了喉咙口,好在当时我们这队人马有老职工带队,此时他安慰大家都不要怕不要慌,分成二人一组,找不太粗,一手能握住的白桦树,一人用力将其弯倒,另一人用镰刀,紧贴树的根部双手使劲用力一割,夸嚓一声,树就断了,不一会儿,我们人手一支像大扫把的白桦树,一字挑开还挺壮观,不一会儿山火已燃烧到我们对面的山岗上,老同志有告诫大家千万不能迎着火上,指挥我们走入二山谷之间的塔头地沿着中间的小溪绕到火头的背后,秋天的草甸子火一烧过留下一遍黑,尽管火苗借着风势有时也要窜出好几米高,但绕到了到了火的背后我们现在是追着火打,那恐惧心理就没有了,个个却成了小老虎,抡起手上的大扫把追着草甸上的火蛇就是一顿烂打,那位老职工忙告诫大伙,千万不能这样灭火,这样的话只会把火苗打的到处乱窜,要几个人合伙,一二三一起拍下,就这样大伙分段把山火扑灭在二山之间的草甸子里,等和其他灭火队伍汇合天色已经漆黑一遍,初次在着荒山野林中连个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此时的组织纪律性特强,只听口令跟上跟上,尽管又渴又累腿脚抽筋,也没有一个敢拉下的,不会儿送干粮的马车上来了....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上山救火的经历。群中应该还有其它几位那次一起经历此次救火的六九届朋友。</p><p>(长风中学13班徐克伟)</p> <p>采石场值得回忆的周末時光:</p><p> 正当十六七岁年青好动时期,采石场与外界隔离,平时除了工作之余就只剩下宿舍和食堂,听说宿舍后的山上有野果和草药,都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欲望,大伙都期待周末上山探索,周末大家带上铁锹等工具全副武有如幼时春、秋游般直奔后山,根据从老职工们得来的描述,我们首先寻找的一种灌木植物,当地人称“多水”,那一种很低矮的植物,用手可从底部掏出成串的紫红色,颗粒很小圆圆的像小葡萄,放入随身携带的器物,加入白糖,搅拌后入口,酸酸甜甜对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是决对的美味佳肴,品味佳肴后的第二个项目是寻找黄芪,党参等草药,挖黄芪的记忆比较深刻,地底下的黄芪的年份以地表上它的枝叶杆多少来定,一般每根枝叶杆代表一年,记得有一次张骐找到了一棵足足有几十支叶枝叶杆的黄芪,为了保全这支黄芪的所有支须,好几个同伴帮忙,挖了一个足有三米宽一人深的大坑,才完好无损地把这支长约有二米的超级大黄芪给挖了出来。除了这些收获和快乐,还,记得还有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那天大伙都正在伙头寻宝,突听有人惊呼“狼,有狼”,随着呼声大伙马上聚结在一起,随着手指的方向,从我们的山坡上望下看,只见塔头地中间两条小溪交叉处的灌木丛尽头,确实有条野兽样的东西爬在那儿,从远处看确实有点像一条狼,大伙一商量,大白天的狼怎么会出现这个地方,几个胆大的提出围上去看👀,再说我们有十几号人,每人手里还有一把锋口磨得飞快的铁锹,还怕一条狼不成,运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p><p>分成几组从三面围了上去,可靠近后,也不见此“狼”有任何动静,再靠近一看,原来只是一张挂在灌木树上的狍子皮,让大伙着实虚惊一场。这些不同凡响的经历是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长风中学13班徐克伟)</p> <p>@邱晓汕 回想窑地的生活,大家住在那一小屋,十几号人,平时和泥,码砖培,还祘过得去,脱坯和烧窑都是有几个农工包了,但到出窑装窑肘,窑的热度加灰尘,那时可没有口罩😷,要抢时间把烧好的砖搬出来,再把新的土坯装进窑内,得赶在窑温没有全降就封顶。出窑装窑还都是上坡下坡一二百斤的担子还真不是闹着玩的,双肩被扁担磨得痛红,记得每当出窑装窑的时候,连里还会再安排一个女生排来帮忙,大概领导干部们深得男女搭档,干活不累的千古名言[偷笑],当年真得仰仗各位兄弟,我们至少也为当时的分场建设作了一番贡献[偷笑][偷笑](长风中学13班徐克伟)</p> <p>秋季麦收大会战的小六九:</p><p>六九届男生是基建排,平时农闲时节,大干快上搞基建,一到农忙时又要支援大地第一线,记得第一次参加收麦大会战,初次手拿镰刀,👀了老职工的示范,连割带捆,每人十条垄,初上战场,看似简单确累得腰酸背痛,还是赶不上其它连排的进度,不到半天被人甩下好几十米。我们排们左右二倾还不时有被别排的人甩下的多出几条垄,此时有人笑话小六九终于露馅了,干不了重活累活,并非如分场连队领导的表扬那样。大伙憋了一肚子气,总结经验,决定全排统筹安排,由两个手脚比较快的一个左撇子一个右撇子,在全排分得垄二端,左右开弓二人各拿八条垄随先从二侧杀出,领先于左右连队,避免别人甩垄,其它人分割麦和捆麦二波人,手快的拿十二、四垄,快得帮衬慢的,并头前进,把集体力量发挥到极致,从此小六九割麦的速度一路遥遥领先,再次让人刮目相看。</p><p>(长风中学13班徐克伟)</p> <p> 这两天我总算通过卫星遥感探测系统找到了你当年带了六七个六九届小伙子向莫洛裹山进发片名叫作《莫洛裹山敌情搜寻历险记》的视频,好像是因为时间长久,有些画面很清楚,有些画面就很模糊。 看上去当时的季节是初春,那天晌午时分,在你手握一把手枪给大家壮胆的鼓动下,带着他们向莫洛裹山进发。 走过九号地,踩过一段大草甸便来到了莫洛裹山脚下。这时的画面很清楚,要进山,必须跨过沿山脚边一圈的大石堆,石头很大,石头和石头间有间缝,有些间缝足有两三米深,石头上都长满了青苔,缝隙有的地方有二三十公分宽,要跨过这段大石堆,就必须一个缝隙一个缝隙地跳过去,好在小伙们年轻利索,没有因跳跃踏在青苔上而滑落进石头缝里的。这些大石堆应该是莫洛裹火山爆发时滚落在山脚下的。进山第一险安然通过。 画面来到了进山的第一幕,看似了无人烟的山脚边,却发现了几蹲大树墩,树墩的直径有三四十公分,天哪,这里也早有人进山砍伐,眼前是只见树墩不见木,是谁干的,什么时候干的,应该是个迷。放在今天那就不行,因为那时没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那时还只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接着一伙年轻人顺着山径继续往上走,一边走一边洞察着“敌情”,一边饱赏着山中的景色。只见小六九们身穿上海发的黄棉袄,腰间扎一根粗麻绳,当间插一把劈柴的大板斧,在你枪指引下,大有进军“威虎山”的味。忽然发现有动响,伙伴们即可安静下来,你拔出了手枪,扣动了保险,对准了响动方向,大家都静静地注目着,几秒后,当看清楚原来是一只梅花鹿在一小池边饮水时,它也觉察到了动静,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好在不是敌情,也不是虎狼,虚惊一场,也可算是第二险。 爬山很累,特别是在向莫洛裹山顶进发时,不仅累还很渴,水喝完了,怎么办?拿起大板斧,照着不太粗的白桦树树皮砍去,用嘴贴着树吸那树干里树汁,因是初春,树未完全化冻,要好几口才能吸出一点树汁来,虽然不能解决口渴难题,但伙计们继续向山顶进发。 到了山顶,一看这就像个火山口,形状和长白山天池差不多,但面积要差十万八千里,且池底没有水。真羡慕你们这伙年轻人,那么早就浏览了大自然的火山口,太有眼福了。 时光已近下午。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就在大伙行走下山的路径时,突然天气刮起了大风,漫天的尘土在天空中飞扬,把太阳都全部遮挡住了,一时间看上去你们失去返回四分场的方向,伙伴们围在了一起,商量接下去该怎么办,依稀听到有人提议打算砍树枝搭简棚露宿一晚上,待明早再说。看上去大伙的脸色都有点紧张,在东北地区,春天风是很厉害的,那时就听人说过,东北的冻土层不是太阳和温度把她融化的,而是大风使劲地吹,把她吹化的。记得有一年,刚播下的小麦,没几天全部被风吹得一干二净,无奈,在人定胜天日子,只能重新再播种一边,损失惨重。在东北还有一个现象,下午起风,到傍晚时分,风会自然停下来,这时站在分场向四处眺望,四周向你展示是她独有的自然美。难怪很多三地知青喜欢在这个时辰约上知己踩着七高八低沙石路述说各自悄悄话。就在大伙商量将作出重大抉择时,风小了,尘土落下了,太阳出来了!你们又找到了返程的方向,向着太阳落山的相反方向走,可谓是有惊无险的第三险。 天渐渐黑了下来,通过卫星遥感探测的视频也渐渐地越来越模糊,好在远处分场的灯光若隐若现,也越来越近。 好一个莫洛裹山敌情搜寻侦察历险记。给你一个[强]</p><p><br></p><p><br></p><p><br></p><p>(长风中学1班漆光先)</p><p><br></p><p><br></p><p><br></p><p>2007年6月,我受邀陪同谢心范、马杰熙重返引龙河农场。也许是离开农场时间长了,岁数也一点一点上去了,不免会有恋旧的心念产生,所以很想回曾经生活,锤炼过的农场去看看。就这样,我们相继在哈尔滨会面后,在省农垦总局、侨联的安排陪同下向引龙河开拔。我这是第二次重返引龙河。 在四分场看了我们刚来时住过的小茅屋…,在采石场触景生情,回忆起抡锤打眼炸山石的往事…,去9号地新建点,重又挥锄铲地,过一次当年铲地大会战的瘾…,等等。在完成了一系列农场安排活动后,我们返回了哈尔滨。难怪谢心范一直在说,本打算“微服私访”,却换来官方接待,没想到没想到。 在哈尔滨,官方接待的最后一个安排是,一上午参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设在哈尔滨的展览馆,场馆很大,上下三层,从北大荒的开发到志愿军的进驻,从大批知青的加入到逐步全部的离去,从原始开垦劳作到现代机械化耕种,一篇篇一幅幅,都记载了北大荒人誓将早日建成北大仓的经历和不易,一幕幕一件件,有为之而献身的,有为之而流血的。整个场馆一上午暂停对外开放,在参观结束后,展览馆要求贵宾在留言本上签名留言,谢心范作为贵宾,在留言本上写下了:曾经过,真好!活着,真好! 在纪念我们下乡五十周年的时候,我无意中想到了我们六九知青中谢心范写下的这几个字:曾经过,真好!活着,真好!</p><p><br></p><p><br></p><p><br></p><p>(长风中学1班漆光先)</p> <p>@戴自政 这是88年8月份我受单位指派赴黑龙江农场为上海知青(虹口的)因与当地人结婚并未能返沪从而办理了离婚手续向上海申请返沪的材料进行核实,当时有许多传言,说是这些离婚材料不可信,许多都是假离婚,我们一行四人就是去外调核实这几十份材料里有多少是真离婚,多少是假离婚。这几十个上海人分散在农垦局所属的十几个农场里,其中也有我们引龙河农场的。这次出差历时四十天,几乎把黑龙江的农场基本跑遍。当然在外调中有几件事情是我很难忘的:一,阔别十年第一次又回到了曾经生活了近十年且难以忘却却又不堪回首这艰难岁月的地方—引龙河农场,场部公事办完后,第三天送我去了四分场,那天老魏老关招待了我们,午后独自一人把我劳动居住过的地方一一逗了个遍,足有一个半小时,同时也感慨了一个半小时。二,当我重又踏上农场的土地时,我感觉有了很大的变化,所有农场都有了公安派出所和法院,职工家属的生活条件也有很大改善。更有趣的是,当我们出示区政府介绍信向接待部门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们的回答使我很难忘,他们说什么假离婚真离婚,只要我们发出的离婚证书所盖的章是真的,就是真离婚,至于你们下分场连队了解到夫妻仍生活在一起,不叫假离婚,那是叫非法同居。这个回答确实让我们长眼了。其实所有农场都很帮着他们,也很想让他们返城。三,材料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和我小学同学很像,叫孙自强。当我们到达佳木斯宝泉岭农场糖厂遇见他时一看,果然是小学同学,再问及他的离婚情况时,他说已经复婚了,那为什么呀,他说他们厂要创文明单位,离婚率不能超标,否则评不上,经领导动员又复婚了。在材料中还有一位上海女知青,是高中生,农场出具是派出所出的死亡证明,证明她丈夫已经去世,待我们到了东方红853农场后得知她丈夫没死,是场部医院的一个医生,已和她离婚,后娶了个小护士。经农场领导介绍,这位女知青只身一人还带着二个女儿,冬天里劈柴家也没个帮手,生活挺窝囊的(可怜的意思),想让她早点返城,这不,开了死亡证明。 这些人最后在知青遗漏问题处理的宽松政策下都得以络续全部返回了上海。 照片中是唐永贵的儿子,我,薛会计,刘德连,当时在场部照的。(长风中学1班漆光先)</p><p><br></p><p> </p> <p> 晚霞下青春的回忆。半个世纪前的5月27日是令人难忘的日子,彭浦车站那一幕幕还记忆犹新,清晰地呈现于眼前…经历了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下午抵达了黑龙江引龙河农场四分场。岁月如梭,从少男少女到白发苍苍,五十年弾指一挥间,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令人难忘,感慨万千!青春记忆,岁月留痕,回顾过去,珍惜今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好生活的每一天。(长风中学11班卢和平)</p> <p>引四69知青50周年活动纪念~回眸,展望,感悟 一,前言 五十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漾起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微澜;五十年了,对于曾经在半个世纪前赴北大荒下乡的知青心目中而言,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并未翻篇。纵横五十年,驰骋七千里,任思绪的闸门越过时空的隧道,心潮涌动,情不能抑,坐在桌前,拿起笔来,任思维缓缓流淌,流经岁月的长河,淌过人生的轨迹,写下一点文字,为自己,也为当年和自己同遭坎坷,共过患难的引四69知青朋友们。 二,启程 五十年前的1970年5月27号中午12点,上海彭浦车站,人山似海,人潮如流,人们神态悲戚,脸面淌泪,情感难舍,依依惜别。一声巨响,汽笛声声发起,车轮徐徐启动,人心阵阵震颤,一声长鸣,车厢内,哭声一片;车厢外,哭倒一片,人世间父母骨肉亲人手足生离的那一幕情景,将永远定格在这一时分,镌刻在我们的脑中,铭心刻骨,刻骨铭心! 绿皮火车上滿载着长宁,虹口等区域的上海市69届初中毕业生。火车无情地向前方延伸,延伸~,任凭冰冷的车轮将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们年轻的青春,未卜的命运,渺茫的人生驶向七千里之外的渺无人烟,荒芜无垠的一片北大荒贫瘠的土地上。 三,抵达 三天三夜的火车,终于抵达到了终点站一龙镇,接我们的是几辆卡车,排长连长都满腔热情迎接了我们。车上,正巧站在我身边的是于申莉排长,在与她短暂的交谈中,看着她明亮的大眼睛,洁白的皓齿,一个上海大城市的女孩,一年光景已变得皮肤黝黑,身体强壮的模样,我心里暗忖:用不了多久,我们这些人大家彼此都一样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好在一会儿就止了。 到了四分场,迎接我们的笫一顿饭是一碗漂着几片叶子的小白菜汤和黑黑的馒头(此生初见),我们哪里吃得下,含着泪水回到宿舍,宿舍是红砖瓦的平房,三十四个上海小姑娘,编在良种排,被安排在南此两铺大炕上,晚上,食堂里的哈尔滨知青王宝莉和另一女孩来到我们宿舍,用尺在炕沿边给每人量出75公分的地方,从此我们的生存空间,生活起居都在这个地盘上,白天卷起铺盖做事,晚上放下睡觉。抵达到引龙河笫一天生存的序幕从此拉开了。 四,生存 工宣队护送我们到达引龙河两三天后,即匆匆离开他们今世再也不会去,也不想去的苦难之地。引四分场原先是个劳改农场,安置了一些刑满人员,几百名津沪哈小青年被上山下乡的洪流也一并裹挟到了这个荒凉艰苦之地,当时是文革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多么糟糕。 我们良种排一样跟着其他连队播种,锄地,收割,打场,砍柴等等,冒着日头,顶着风雪,迎着暴雨,熬着严冬,那时候我们年龄小,心智简单,却不乏生机,激情和信仰,干活肯吃苦,下大力,尽管劳动艰辛,环境恶劣,饭食粗糙,物质缺乏,精神生活枯竭,但我们也非常开心,自寻乐趣,讲讲笑话,唱唱歌曲,炫耀一下衣着等,想家了集体哭一场,过后又自然如常,冬去春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期间月薪32元,吃食堂,有探亲假,假期20天)。 五,苦难 时光在平淡,艰辛中一天天地度过。记忆中留下苦难的事例很多,写下几例①有一年吃返销粮,食堂基本都是当时仓库里的不知放多少年的库底子,吃的小米饭都是砂子,又加上冻白菜梆子没有油水熬的汤,多少次不吃饭就下地干活,有的朋友从上海带来还有点存货,如压缩饼干之类的,硬啃上几口作为垫饥之食。②几年里,任凭你干活流了多少汗水,从来没有洗澡的经历,只能用有限的温水擦洗一下,有时在大田里遇上一阵大暴雨,从地中冲到地头,再冲回宿舍,只戴个草帽,全身淋透,也只有用干毛巾或少量的热水擦洗身子。记得有一年,后粮库白天晒着麦粒没收起,晚上突然下起大雨,一阵哨声,将半夜熟睡的我们催起,等我们收起盖好,回到宿舍,大家胡乱擦一下,马上钻进被窝,一会儿就有人已经进入梦乡,要知道我们的头发都是湿漉漉的,还好上苍眷顾,没听到有人说长風子。③曾记否,71年夏末初秋,那一年老下雨,麦子割好后捆好码成垛,都沤在地里,眼看要一天天烂下去,分场领导要我们人工背,抢收这些麦子,长时间的下雨,有时有太阳的日子,表面上地还有点干,但一脚踩下去就是一片淤泥似沼泽地,我们人小干劲不小,互相还比着谁背得多,当深一脚浅一脚挪到地头时,整个人汗水泥水脸上后背都是的,互相瞅瞅,看着好可怜又好笑,只是时间一长,脚一直在阴冷的泥水里进出,有些女知青因此落下了病。④印象中,赶上夏锄大会战,大家三四点就起来,下到地里干完自己份内活可以回去休息,中午炊事班用马车将午饭送到田里,大家纷纷抢着买好饭,坐在田垅里速速吃完,休息一会,睡意袭来,正午太阳最晒的时候,草帽一盖脸,躺在发烫的田里,不一会儿热醒了,嘴巴又干,看到田垅里有细细的水流淌过,马上用手掬起送到嘴里,一下又一下,现在想想,有老鼠害虫爬过,那咋整啊! 几年来,苦难确实经历了不少,但我常常想:苦难能让人毁灭,也让人重生,所谓不在苦难中灭,便在苦难中生。相信经历过知青岁月各种磨难和锻打的我们,日后再碰到人生的坎坷与折磨,一定会闯过去,后面就是一片艳阳天。 六,返城 1978年前后,知青们盼着云开日出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属自生行列的所有历经艰难曲折命运的知青朋友们都返回到了人生的原点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土地上。十年艰辛,十年青春,欣喜之余,只是慨叹:十年青春已过,岁月已成蹉跎。回城命运迥异,现实问题,烦恼苦楚又摆在眼前:学历,就业,工作,收入,住房,成家,生子,一切生存问题接踵而至。但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打造的我们,有多少人没有在苦境中沉沦,而是奋发崛起。岁月沧桑,斗转星移,当年的花季青年,已迈入古稀之年,大家退休养老,含饴弄孙,生活平淡又安稳。居庙堂之高的人毕竟少数,而大多数人则处江湖之远。但我们知足了,我们不怨天尤人,不放任自我,我们不沉溺于苦涩的过往,因为这一切是国家与我们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们只要把握好余生的灿烂夕阳就足够了。 七,感悟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面对家庭,人生,我们应不惑;面对心态,身体,我们需要的是后几者。想到我们知青在患难中结下的情意和艰难,我们会"回眸一笑百乐生",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我们会"笑看人生烦事休",面对年老有病,我们应"一切交付笑谈中"。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切记一二,忘却八九。虽然我们将已古稀,从视频和近照中,也看到了有些朋友鬓已霜,发已白,步履已蹒跚,眼力已不济,但我们依然能做到"脸面依旧笑春风"。愿历史车轮不再重蹈覆辙,愿我们的后代不再承受这历史之重,更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岁月已蹉跎,夕阳依旧红。在人生金秋路上,我们笑对未来,用快乐的心态,健康的体魄,过好每一天,精彩每一天!</p><p>(南湖中学10班陈慧芳)</p> <p>《畢生難忘的清炒鷄蛋》引龍河農場二、三事</p><p> 記得剛下鄉不久的一天,我和邵履平、謝心范一行三人去場部抑或龍鎮(當時三人屬一個"飯團",但因何事去則記不清了)。事畢正巧午餐時間,我們便按上海的生活習慣找了一家餐廳坐下。當服務員将一盤清炒雞蛋端上後,我們迅即大塊朵頤、津津有味地享用起來……清炒鷄蛋當時在上海,除了家中偶爾可以見到外,在外面的大小餐廳中是絕對上不了台面的,最起碼也要加上一些木耳或番茄方成一道菜餚。但正是這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餚,卻使我當時有一種這是天底下最好吃、最滑口、最鮮美、最潤腸、最滋胃、甚至可以媲美山珍海味的感覺。即便今天回憶起来,仍然忘不了那種鮮美竄心的滋味。這是由於當年引龍河四分場伙食與上海日常生活天差地别的緣故。致使一盤簡簡單單的清炒鷄蛋亦猶如久旱的大地突遇甘霖一般。(长风中学5班戴自政)</p><p>《食物中毒?》</p><p> 一天晚上,我們十多人的"飯團"成員,個個津津有味地喝着從連隊食堂打(即買)来的菜湯。由於今晚的菜湯尤為好喝,不知不覺中大家均多喝了,将整整一鍋湯喝了個底朝天(平時一般有三分之一需倒掉)。正當大伙酒足飯飽,習慣性地進入每天例行的聊天時刻,在連隊食堂工作的"黑幫"朋友興高采烈地來到我們宿舍,告訴大家一個差點驚掉下巴的内部消息:今晚在清洗湯鍋時發現鍋底有一隻大老鼠……頓時,宿舍一片寂靜,幾乎連針掉入地下都能聽見。瞬間便又聽見衆人"哇"的一聲,緊接着不少成員從坑上跳下急衝室外,有的甚至来不及穿鞋,迅即傳来一連串此起彼伏的嘔吐聲,如食物中毒一般……我雖感到噁心、覺得不慣,但總算是真正體會到了江西人愛食老鼠的原因、膽量及智慧!(长风中学5班戴自政)</p> <p> 五十年前,我们共同奔赴黑龙江北大荒,有缘相聚在引龙河农场四分场"战天斗地"。在那片黑土地上,我们用智慧和汗水播种着理想和希望,用青春和激情浇灌着人生和事业!您是否还记得我们的大排坑、大田和采石场、9号地,我们的锄头爬犁和康拜因割晒机?是否还记得我们的墙报、球赛和歌咏会?!还记得寒冬中屋前的冰山、透风的窗和被上的霜*...,难忘啊,在那遥远的黑土地上留下了我们的殷殷热血和痛楚,留下了多少欢乐和回忆。</p><p> 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心潮难平,我们都已"花甲之年"行列,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应该更懂得生活,更懂得创造生活、热爱生活。尽管我们的机遇不一样,但我们都有共同的美好愿望:"带着健康,走向古希之年"。</p><p> 我们十分珍惜在引龙河四分场的这份缘,珍惜这份情,为了纪念赴引龙河五十周年,在特殊时期我们组织"上海69届知青赴黑龙江省引龙河四分场五十周年网上联谊活动"让我们的"黑兄、黑妹"们再次大团聚,共叙旧、叙情、叙爱、叙忧,我们晒照片、晒诗歌回忆过去的一切,我们互相勉励、互相关爱,共同分享欢乐和成功,共同分担忧愁和痛楚,更勇敢坚定地扬起生活的风帆。写在网上联谊即将暂告一个段落前。</p><p>(长风中学5班张绍定)</p> <p>釆石场的号子。到过采石场的人,喜欢赞叹采石场的号子。采石场的号子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充满激情。每当晨曦微露,在排长柴鸿尧的带领下,我们四个人一组,用木抬架把采下的大石块抬上车。随着“撑起腰来嗨哟!”的号子响起,大伙随着号子的节拍,雄赳赳气昂昂迈开了稳健的步伐。号声彼此起伏,一块块沉重的大石块装上卡车。尽管脸上的汗水顺着脖子流淌,可每个人还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有时一不小心被石块碰伤,用纱布包扎伤口后,不休息又继续坚持工作。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氛围下,理想和汗水织在一起,天真无邪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半个世纪过去了,熟悉的采石场号子有时还会在我心中回荡,因为在号子中有苦难的回忆,但更多的是青春的激情。(长风中学14班邱晓汕)</p><p><br></p> <p> 大 礼 堂</p><p><br></p><p> 说到大礼堂人们脑海里自然会跳出“宽敞明亮”、“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等字眼,但我们四分场的“大礼堂”却恰恰相反。</p><p> 大礼堂坐落在革委会和小学校的西北面,正对着一条大道。这是一幢在我分场这一亩三分地上最大的房子,有二百多平米,比一般屋子高出约一米。用大石块垒成的地基露出地面五、六十公分,上面砌大土坯,外面抹泥灰,屋顶盖红瓦。墙上开一扇门四扇窗,门和窗框都刷成浅蓝色,没有窗玻璃全钉的塑料布。从外表看灰墙红瓦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难怪当地老职工骄傲的称其为“大礼堂”。</p><p> 可是走到里面马上就颠覆了对礼堂的认知。</p><p> 咋一进门就感到里面非常昏暗,一股潮湿略带发霉的气味刺激嗅觉。没有吊顶的房梁上前后挂着两只电灯泡。</p><p> 靠西边用砖砌了一个五十公分高六米多宽的池子,里面填满了土夯实后铺层砖就算舞台。</p><p> 地上放着十来排没有剥皮的园木,后几排粗点越往前越细,权当座位。</p><p> 我第一次进去感觉到了“威虎厅”。</p><p> 别看如此简陋破旧,却是分场的会议中心,文娱活动中心。听老职工讲:知青没来之前大礼堂一年也就用一、二次,要么北安县里来演场二人转要么冬天放场电影。</p><p> 知青来了大礼堂的利用率直线上升,传达文件、批林批孔、总结表彰、文艺汇演、歌咏比赛……都在这里进行。</p><p> 其实大礼堂里的每次活动都是会前比会中热闹,知青们都把开会当做聚会的好机会。</p><p> 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男男女女的小青年收拾利索,穿戴整齐从分场的各个角落向礼堂走来。进入会场男青年看见熟人就喊着绰号大声打招呼,香烟飞来飞去。女知青则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时发出吃吃的笑声。一时间会场内烟雾腾腾,人声鼎沸好不热闹。</p><p> 直到喇叭里响起:全体起立,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嘈杂声才渐渐退去。</p><p> 大礼堂里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有三次。</p><p> 第一次是到农场的第二天,分场开欢迎会,一帮头头坐在台上,一番介绍后,时任分场付主任的刘某某大声对我们说:你们来到这里,是龙的给我盘着,是虎的给我趴着,老老实实接受再教育。俨然把我们当成了劳改犯。</p><p> 再一次是王主任传达“9.13”事件中央文件,只见他站在台上神情极其严肃地说:下面传达重要文件,可不能做记录。(真是好笑,知青开大会有谁会记录?)在传达到三叉戟飞机时他作解释:什么是三叉戟呢,就是有三个发动机,打坏一个还有俩,打坏两个还有一个。至今还有不少人对这句话津津乐道。</p><p> 还有就是演出本分场上海知青自编自导自演的《引龙河赞歌》,一共有六幕,独唱、合唱、男女声二重唱齐全,朗诵、舞蹈形式多样,加上民乐和手风琴伴奏可谓阵容庞大,水平高超,一炮打响!</p><p> 该节目到总场参加汇演,毫无悬念的荣获一等奖。</p><p>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礼堂也慢慢破落。先是屋顶漏水无人修理,接着当做凳子的园木被拉去修菜窖,窗框门框被劈了当柴烧,最后房梁倒塌成了废墟。(指导员周以伦)</p><p> </p><p> 周以伦写大礼堂实很贴切,从细微处描述当年分场领导和青年们风貌,大有作家程乃姗写上海市井生活的风格。[强][鼓掌]加上卢和平、戴自政有关林彪出逃飞机出故障一事添油加醋使当年的政治生活有了生机,并成了后来聚会酒席间,年年不忘的话题。记得大礼堂热闹日子不多,天天热络到是大礼堂旁边的三连食堂,我们六九届男生宿舍在其隔壁土坯房里,头几年初冬有豆棋从地里拉来烧饭,排里常常有人趁黑去抱来烧坑被告状到连队,我经常遭队长老唐的批评,让我尴尬是初冬气温低土坑冷又没有烧的柴火,我当排长的只能装糊涂咯。印象很深还有刚到引龙河第一天,退伍军人老牛带着人马用水桶挑来热腾腾、黑切切上面飘着几片菠菜叶的豆腐汤,顿时让大伙心里凉了许多,第二天在大礼堂举行欢迎新战友大会气氛热烈,大哥大姐看着一个个稚嫩脸庞议论纷纷,尤其是大哥们对女同学评头论足引来特别异样的眼神……我代表新战友发了言。后来农场生活证明这顿豆腐汤和欢迎会是对小69到来,给予最高的礼遇,更多艰辛在等着我们去克服。四十多年后重返引龙河,老主任王立贤仍以老传统自筹形式在场部文化中心举办联欢会欢迎老知青回第二故乡感人至深。回望过去四分场简陋的土坯大礼堂承载着一份黑土地满滿的真诚啊!</p><p>(长风中学11班柴鸿尧)</p> <p>返城大潮中的小浪花</p><p><br></p><p> 知青到农场的头几年倒也安心,认真地“接受再教育”。从繁华的城市来到“广阔天地”一种新鲜、好奇占了上峰,感觉就像当年在学校时的“学农”,不久就可回家。</p><p>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遭的罪越多思乡的情绪就越浓。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何时能回家?每个人都陷入了迷茫,开始浑浑噩噩混日子。当时流行一句话“日子不能比,只能让在水里流”拼起来就是一个“混”字。</p><p> 时间到了75、76年,知青政策有所松动:天津把老高中生招回去当老师,哈尔滨开始试行顶替招工,上海也逐步允许“独苗”、“独子”、“残疾”返城。</p><p> 挨不上政策边的也全家总动员想法曲线回城。</p><p> 有的“婚调”到离上海近点的江浙农村;有的托关系找门路“商调”到偏远的“大三线”。好像只要离开北大荒就脱离了苦海。</p><p> 又过了一年,一个消息悄悄地在知青中流传:要放宽病退条件了。</p><p> 开始大家不以为然,因为搞病退太难了,除非你是先天性残疾或严重的慢性病,而且还要经过农场和城市两方三级医疗机构的检查确诊,成功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二。</p><p> 后来传言越来越多,越来越真。不少回城探亲的朋友都亲眼目睹周围的邻居、同学都在紧锣密鼓地张罗病退,于是一场“全民办病退”的大潮在知青中悄悄的涌动。</p><p> 我用发生在病退中的几件“小事”来追忆这段苦涩的往事。</p><p><br></p><p>一、造 病 例</p><p> 办病退首先得有病,而且是不适合在北大荒生活劳动的大病。可是正当青春期的我们哪来那么多病?没有病就造病,我听到最典型的二例:一是吞香烟壳里的锡纸,胃部透视有阴影,结论“胃溃疡”。二是自砍一节手指,结论有“残疾”。</p><p> 当然用自残造病还是少数,多数是编病例。编病例第一关就是分场大夫,于是某大夫人气飙升,家里门庭若市……(知青们为了能回家只能做违背心愿的事),他自我感觉爆棚,腰板挺了说话声也响了,原先黝黑的脸上有了几分光亮。而经他编出的病例几乎千篇一律: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p><p><br></p><p>二、表 忠 心</p><p> 1978年知青病退潮到达高峰,大伙儿的精力都集中在搞病退上,根本没心思干活。不是到场部开病例就是到北安盖图章,有的干脆探亲一去不回。地里草比苗高,猪马牛没人喂,拖拉机没人开……。</p><p> 事态严重!农场党委召开紧急会议,要求青年干部带头表忠心:扎根农场干革命,坚决不做上山下乡的逃兵。 </p><p> 我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在会上党委书记慷慨激昂大讲国内外大好形势,大讲扎根边疆的伟大意义。接着就叫每个与会青年干部挨个表态,旁边还有专人记录。</p><p> 首先表态的自然是那帮进总场班子的知青干部,接着在高压下每个人都唱了高调,但神态都不太自然,连微笑都有点尴尬。</p><p> 会后又以会议的名义搞了一个《扎根倡议书》并要求回到分场、连队发动更多的人签名表态,结果响应者寥寥,只得草草收场。</p><p> 过了一段时间我了解到在那次会议上表态最积极,口号喊得最响的人恰恰病退办的比谁都快。</p><p> 这到底是讽刺呢还是悲哀?</p><p><br></p><p>三、发 喜 糖</p><p> 1978年的早春,回家探亲的知青比往年都早的返回农场,个个行色匆匆,面带微笑,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办妥了病例,准备最后的返城冲刺。</p><p> 突然一天有人告诉我:上海男知青某某某在宿舍里发喜糖,要和当地一个农工的女儿结婚了。</p><p> 听到此事我将信将疑,别人都千方百计要回城他却反其道而行,这不合他的性格和常理啊。</p><p> 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他进门低着头还没开口就掏出一把糖搁在桌上,我一看都是龙镇当地出的糖果,就严肃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开始他闷声不响,再三逼问才道出原委。</p><p> (具体经过因涉及隐私就不叙述)</p><p> 事实是他被她摆了一道有苦说不出,结果三地知青陆续回城,就他一个人留在了农场。</p><p> 若干年后他夫妇携一子一女也在上海安身立业,结局不错。</p><p><br></p><p> 想不到十年前我们是敲锣打鼓离开上海,十年后却费心费力带“病”回家。</p><p> 命运弄人啊!(指导员周以伦)</p> <p><br></p><p><br></p><p> 《 离开引龙河的最后几天》</p><p><br></p><p><br></p><p><br></p><p> 1979年2月1日</p><p><br></p><p> 今天是正月初五,刚过完年我只身一人带着简单行李,坐上开往三棵树的56次火车。</p><p><br></p><p> 下乡十年几乎每年都坐这趟车往返于上海和农场,但这次心情与以往截然不同,我是带着上海《户口准迁证》回去办户口的。我又成为上海人了!熬了三千多天终于有了出头之日,那份高兴,那份激动无言于表。</p><p><br></p><p> 晚上九点多列车准时开出。看着略显空荡的车厢和行李架,还有几个同样穿着黄棉袄的知青,他们脸上都挂着笑容,估计和我一样是最后一次坐这趟车了。</p><p><br></p><p> 随着车轮的“咯噔咯噔”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前几年坐车的情景:56次是有名的“强盗车”,每次坐车都是一场拼体力、拼速度、拼机智的比赛。所以一般都是三五好友结伴同行,相互有个照应。还有就是一人出行一帮人送,为的就是抢行李架,经常为此发生争执,吵架甚至拳脚相加。有时火车开了才发现吵架的主角不见了而留下两个坐车的却是同一农场的熟人。也就是在56次上才会发生这滑稽的一幕。</p><p><br></p><p> 后来为了减少知青转车的麻烦,每年探亲高峰加开从龙镇直达上海的列车,也算铁路局为知青做了一件好事。</p><p><br></p><p><br></p><p><br></p><p>1979年2月4日</p><p><br></p><p> 一早火车到达龙镇。推开车门一股刺骨寒风夹着小雪迎面扑来,远处灰蒙蒙的天地一色。</p><p><br></p><p> 带好皮帽裹紧大衣,熟门熟路来到引龙河驻龙镇办事处,想坐场部的接站车回分场。原本热闹嘈杂的办事处今天却是冷冷清清,外面不见一个人影。走到里面碰到办事处梁主任,他叹了口气告诉我:自从知青病退后这里就如“半夜玩龙灯越玩越回去”了,接站车也停掉了,碰碰运气吧看看有没有拉煤的车。</p><p><br></p><p> 无奈只得坐在火炉边等,从窗户里望出去发现后院里堆着不少用木板打成的箱子,木板上隐约写着地址。于是就问烧炉的老头怎么回事?</p><p><br></p><p> 老头告诉:那些都是你们上海知青要托运回去的行李,太多了车皮来不及拉,人先撂了行李慢慢再托吧。这还算少的,火车站堆场上老鼻子了都堆成了山。</p><p><br></p><p> 接着他又凑到跟前神秘兮兮的说:听说要打仗了,车皮都去拉大兵了,客车也不知道是否会停开。</p><p><br></p><p> 听到这我不禁一惊,呆呆地出神。</p><p><br></p><p> 中午时分听到外面有蹦蹦车的声音,赶紧跑出去打听,是五分场拉煤的。递了一包“大前门”,小伙子立马答应捎我回去。</p><p><br></p><p> 傍晚在四分场道口下车,望着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好像一下子变得陌生,空荡荡的没有人气,除了呼呼的风声和几声狗叫,整个分场静的叫人害怕。</p><p><br></p><p> 我发了一会呆就向道边的陈技术员家走去。(周以伦)</p><p>1979年2月5日</p><p> 昨晚与陈技术员坐在热炕上就着白菜饺子喝引龙河土烧,边喝边唠,两人都有五味杂陈的感慨。他有一句话叫我差点流泪:你们在的时候倒也没觉得啥,有时还感到有点吵吵,可是你们一走顿时觉得空落落的,浑身不得劲,真舍不得你们啊。</p><p> 天色很晚了就在他家借宿(知青宿舍也去不了,一个人都没有,睡一宿不得冻死啊。)</p><p> 睡到半夜被外面公路上的汽车声吵醒,发生了什么?我想起了烧火老头的话,于是立马披上大衣到院子里去看。乖乖!看不到头的汽车长龙从六分场的高岗一直延伸到七分场的坡上,每辆车都打着大光灯,盖着油布,间隔十米左右距离轰隆隆地向北开去,不见头也没有尾,那阵势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p><p> 早上我把昨晚看到的告诉陈技术员,他说:形势很紧张,主要是南边“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北边拉怕苏联乘机进攻就开来了不少部队。</p><p> 早饭后我就到革委会去办手续,想尽快办好立即离开。</p><p> 走到办公室跟前看到大道上停着十几辆军车,大概有一个连的解放军站在车子周围,身上的穿戴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部队,虽然是棉衣棉裤棉帽,脖子上还围着五颜六色的围巾,但还是扛不住北大荒的寒冷,一个个冻的直跺脚。旁边有几个在用行军锅做饭。</p><p> 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四川兵,接到紧急命令赶到这里,把过冬的衣服全部穿上还是冻的够呛。围脖是在龙镇商店买的,店里的库存根本不够分,只得一个班买一条线毯剪成条状一人发一条,确实影响军容,但也是无奈之举。看着他们就想起我们在北大荒过的第一个冬天……。</p><p> 走进办公室,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估计都在外面看解放军呢。到现场一看果然都在,有的还热心地送开水送柴火给他们取暖。</p><p> 趁机我给办公室老同事一一发香烟打招呼,他们也围着我问长问短。一会儿老魏过来了,老唐过来了,老夏也过来了,个个都流露着不舍的眼神,一时我真有点小感动。</p><p> 我向知青宿舍走去,想看看是否还有人住。结果十室九空,屋子里杂物满地,墙上挂着冰霜,炕上的被子落满灰尘,棉胶鞋到处乱扔……一股酸楚冲淡了刚才的激动。</p><p> 原本还想到东家属去看望几户安家的知青,后来一想算了,别去刺激他们了,见到了又能说什么呢。</p><p><br></p><p> 1979年2月6日</p><p> 今天一早,我带着分场办好的材料去场部迁户口。</p><p> 非常幸运,一上公路就拦到一辆尾山农场的拉粮车,到了场部直奔公安分局。当我拿到《户口迁移证》时明显感觉自己的手有点微微发抖,一遍又一遍地看看上面的姓名、地址是否写错,再轻轻地吹干红图章上的印泥,小心翼翼折好放入内侧口袋。</p><p> “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东方出太阳”。一直想往的东西突然降临,人有时会有错觉:这是不是真的?</p><p> 想当初户口迁出时那么容易简单,自己拿着“上山下乡通知书”到派出所主动递上户口簿,派出所的人头也不抬就在“我”的这一栏“啪”地盖上“迁出”蓝图章完事。</p><p> 但要迁回来那就要求爷爷告奶奶,费尽心思,耗尽钱财,有的甚至牺牲自己的……。 </p><p> 一张薄薄的纸决定一个人的命运。</p><p> 正当我在感慨时,场部生产科李科长迎面走来,看见我道:“小周,要回去了?” “是啊,明天就走” “走吧,走吧,都走了今年春播不知咋整,哎!”边说边擦肩而过。</p><p> “咋整?叫劳改犯再回来呗。”(此话不幸言中,过了两年引龙河又变为劳改农场,这是后话)</p><p><br></p><p>1979年2月7日</p><p> 今天我就要告别引龙河,回到生我养我的上海了。出于礼貌昨晚我到有关老干部、老职工家一一道别,他们也语重心长地嘱咐我向所有上海知青带好。</p><p> 一早坐上了分场的蹦蹦车,陈技术员执意要送我到龙镇。看着渐渐远去的四分场,看着还是皑皑白雪的黑土地,我的思绪停顿了,停在十年前的那一刻。人生仿佛做了一场梦,一场长达十年的梦,梦醒时分物是人非。</p><p> 到了龙镇只见车站里外黑压压的都是当地老乡,拖儿带女,肩背手提,大呼小叫地往车站里挤。有的柳条筐里还装着鸡鹅和猪仔,一时叫唤声、谩骂声、汽车声交织在一起,乱哄哄的看的人发怵,活生生的逃难场景。</p><p> 上前打听,果然传言苏联要打过来了,两个小时就可以打到龙镇,于是附近的老百姓拼命地想坐火车往南逃。</p><p> 解放军拿着枪组成人墙维持秩序。</p><p> 还好陈技术员陪我来,否则肯定走不了。他找了车站朋友从边门进去买了一张直达上海的票,再绕到货场托运行李,开始人家死活不收,说没地方搁了,还是朋友打招呼才勉强收下。他又带着我通过解放军岗哨提前进入车厢。在座位上坐稳时里边的衣服已经湿透。</p><p> 我坐在车窗前跟站在月台外的陈技术员挥手告别。</p><p> 突然解放军的人墙被冲开一个口子,逃难的老乡潮水般地涌进月台涌进车厢。不一会儿火车被塞的满满顿顿,连车顶上都坐着不少。</p><p> 时间到了,火车没有要开的迹象。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不开,我着急了,会不会有变故?</p><p> 又过了十几分钟,火车终于“呜”的一声长鸣慢慢地往前开去,悬着的心放下了。</p><p> 当引龙河、龙镇、北安渐渐远离我去的时候,青春、大学、梦想也渐渐远离我去了……。(指导员周以伦)</p><p><br></p><p><br></p><p> </p> <p> 《往日时光》</p><p> 人生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 虽然穷的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 莫乐谷子冬天的大雪,传来三套车的歌唱。引龙河畔温柔的夏夜,玫瑰花儿在开放。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你的眼睛就会发亮。 人生最美的珍藏,还是那些往日之光,朋友们举起了酒杯,炕上只有半盆菜汤。 我曾是最好的伙伴,共同分享快乐、忧伤。我们总唱:啊朋友再见……还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如今我们变了模样,生命依然充满渴望,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p><p>(哈尔滨知青孙经业改词并演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