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寅.十.年.祭 】 ,【 怀.念.志.安.师 】

溪虚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文的张老师作品均为溪虚收藏或张晓蕾提供。照片和图片由溪虚及其校友拍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老师是江西人而且口音难改,所以想找合适的江西曲调做背景乐,但只找到“十送红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十年前的十天前,2010(庚寅)年5月12日,我们的张志安老师仙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我的运作迟缓而延宕了三年的第二次张志安苏州画展,2010年4月19日在苏州工艺美院和苏州文联美协的支持下成功开幕,了却了张老师的最后一个心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展览结束,2010年5月11日晚上,张老师的弟子刘超,连夜急赴宜兴,把所有展品归还到张老师病榻前,还给张老看了很多展览现场的照片,张老很欣慰,不成想仅几个小时后,他在次日凌晨去世。可以说,他是在等候,等候到了苏州画展的成功消息,安心而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下图】2007年10月我们去宜兴探望,左起,张老师在鲁迅美院的同班同学(同宿舍上下铺)、著名粉画家杭鸣时和夫人、鲁美校友、画家丁薇。张老师学生、苏州工艺美院副院长、水彩画家黄海。张老师。张老师学生,苏州工艺美院美术馆长刘超。张老师学生、苏州工艺美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洪锡徐。张老师学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模型工作室主任,金螳螂艺术品公司总经理龚士村。张老师女儿、陶艺家张晓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探望结束告辞时,张老师支撑着消瘦的病体,坚持送我们到楼下,方得留下了这幅珍贵的照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张志安老师出生于江西中部、鄱阳湖南岸的樟树县临江镇,一直强调自己是相隔了900年的王安石老乡。或是水土之滋养?或是乡贤之影响?张志安的为人,真的捎上了几分“拗相公(宋代人对王荆公的评语)”的耿直正义、不修边幅、饮食粗恶等方面的风范。</p><p> 张老师经常很得意地跟我们谈起四十年代末解放前夕参加地方上的革命工作的光荣历程:“当年我进进出出可是身携一长一短两杆枪的!”,后来,作为“调干生(把积极工作的年轻人送到大学读书)”进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195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作,两年后因为“坳脾气”帮同事说几句打抱不平的话,差一点划入右边的队伍。</p><p> 1965年,为了提升陶都宜兴的陶瓷设计水平,张老师和吴克强、毛龙汲、罗晓涛四人一起从瓷都跨进陶都,创办省属的“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陶瓷装饰专业,他们应该是宜兴陶瓷美术设计教学的普罗米修斯吧。后来,后来罗离开宜兴,毛、吴二人分别转到宜兴陶研所和宜兴青瓷厂,张老师则坚守陶瓷艺术设计教学阵地44年(1966年文革,陶校停办后曾到宜兴和桥中学教美术,1973年乘邓小平短暂复出的东风,为发展工艺美术赚外汇而陶校得以复办)。</p><p> 由于张老师的画艺、文学修养和人品格局,在宜兴的陶艺界、美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一致“服帖赞誉”。而且奇怪的是,这服帖赞誉并非用“谄媚笑脸”赢来,而是其扶持后学、耿直正义而且不免“伤人”而得来的。他成为江苏省陶艺学会副会长,宜兴政协副主席,宜兴美协主席,清心寡欲不辞辛苦的社会活动家。</p><p> 【下图】左,张老师的自况,里面所说江苏轻工业学校的前身,就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现在学校已迁至宜兴城,改名无锡工艺职技学院,依山傍水今非昔比,但因为汤渡陶校刻录下我们的青涩时代,所以我们总自称是汤渡陶校人)。</p><p> 右上,张老师为《张志安诗文瓷画》章节首页的书法题签和格言式的散文诗。</p><p> 右下,张老师的中学同窗好友黄志良对老同学的描写。黄先生,华中工学院教授,文化修养高,擅诗文,懂绘画,时不时与张老师诗词唱和。从黄志良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张老师。</p><p><br></p> <p>  【下图】这是张志安1957年在景德镇陶院留校任教时的水彩画静物写生。</p> <p>  【下图】张老师60年代中期画的陶校。</p><p> 张老师60年代中期来陶都创办宜兴陶校的时候,陶校的校园是一片荒芜,校园地处丁蜀镇南边的汤渡小乡镇南边的一片广阔田野中,因为那个年代哪里有公交车?从丁蜀镇汽车站走到这里,需步行一个小时,10来里路!</p><p> 这块底盘原来是南京化工学院的校办化陶厂,未建成就遗弃了。练泥车间和窑炉继续使用,成为陶校的实习工场,办公室、宿舍和其它车间就成为新陶校的教师办公室、师生宿舍和教室。这就是“筚路蓝缕”词解的案例,张老师进驻此地十年中,小建设点滴不断,十年后我进陶校,正好在建师生宿舍,还推过小车,运送砖瓦水泥黄沙。</p> <p>  其实,我哪里知道在这样的偏僻之地,竟有一所和“碗勺壶杯缸甏砂锅”直接相关联的陶校?我是很被动地进陶校成为“工农兵中专生”的,原先,我应该是“光荣的”南京师范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此称号现已“与人为善”地改称为"大学普通生"),只因半路上受阻在了“S”专区教革会副主管手里:政审亲戚涉及“黑七类”的人太多,“不能让他去教书,在陶瓷厂工作就不错了”。</p><p> 不幸之中大幸,在这丁蜀镇的郊区汤渡村、再在汤渡村的南郊、南山北麓的田野里的化陶厂遗址中,遇到了张老师,而且有幸追随他在装饰专业教研室里15年。他对我为人立业的巨大影响,他给我提供的种种宝贵机会,这绝不是当前热词“恩师”二字所能覆盖得住的。愧受丰厚馈赠而缺少回报,愧疚之中只剩回忆,乘此十年祭的机会罗列些碎片,以期更多友朋粗浅地知其一二足矣。</p><p> 【下图】这是1975年我进陶校以后,在陶校和汤渡的速写作业。</p><p> 上,汤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p><p> 中,丁蜀镇的景观特色是:烧制陶器的窑,堆满陶器的码头和装满陶器的船。</p><p> 下,在陶校大门外的广阔田野里,北望长长围墙里的陶校,十足一座化陶厂。</p><p> </p> <p>  【下图】张老师画山水,大幅较少,小品巨多。小品山水里,大山水多为衬景,小人物是主体,每一幅上的题词是作品不可分割的构件,诙谐风趣,大部分是散文诗或者传统律绝词曲句。</p><p> 第一幅图的下图,属于大幅面,画杜甫诗意。敢于把花鸟画的具体近观手法和寥廓江天的远观手法交融一体。</p><p> 第二幅图,张老师的山水小品里面的老头,都是他自己,以及他想象中的同伴。这些画里有自嘲、幽默、无奈,或者是理想境界的期望。</p><p> 第三幅图,当时张老师带我到苏州写生,进园林,上东西山,看太湖。回宜兴后,他专门为这批苏州园林画配了一首诗,说明与窄小园林相比,张老师更喜欢高山大川。</p><p> </p> <p>  【下图】张老师什么题材都画,花鸟草虫,猫鱼青蛙,庄稼蔬果等等。其中有一幅还代表青蛙向人类提出抗议,你们又饱口福又下农药不给我们活路!</p><p> 张老师的画,看上去好像是大秃笔摆摆墨团团,其实干湿浓淡粗细曲直,疏密分割众横捭阖,干脆利落拿捏得当,不拖泥带水,借来万物,寄托人性,充满感情。</p> <p>  【下图】当时张老师在红楼画完此画,题签,写完“鱼儿并不知”后,问旁边看着的俞刚:“后面写什么?”,俞刚说“游游游游游”,张老师按此写上,最后补一句“乐矣小天地”,美滋滋地收笔一笑。</p> <p>  【下图】张老师最热衷于画鸡,公鸡母鸡小鸡。其中公鸡画得最多,看到张老师的大公鸡,就是看到多侧面的张老师!正气凛然,英武,无畏,好奇,憨厚,疑惑……。画鸡的画家很多,各有形意特质,徐悲鸿的美型,齐白石的锐利,陈大羽的霸气……而张老师的画鸡,则铁骨柔情融于一体,特别是有趣的鸡眼睛,处理得独一无二,自成一格。</p><p> 张老师赠我许多鸡,其中有一鸡,低首茫然,孤独地趴在顽石上,枯枝衬景,题为《何必合群》。</p><p><br></p> <p>  【下图】张老师进入“70后”开始探索在画风上的变化。这是学习民间青花的自由而又有些“稚嫩”的笔法创作。</p> <p>  【下图】张老师除了画宣纸,还画了大量的扇面和大量的瓷罐瓷瓶瓷盘。画釉上彩,画青花、釉里红等。在出版画册时,他都要把这些图片贴在纸上,在空白处写上作品说明,更多的是题上散文诗或者传统诗词。</p> <p>  【下图】张老师还设计了不少紫砂壶造型和壶体上的刻花样稿,由紫砂艺术家塑刻烧制。受父亲影响,女儿张晓蕾也继承了父亲的紫砂造型装饰的衣钵。</p><p> 上图是张老师设计,周定芳制作的《白菜壶》。下图是张老师装饰设计和女儿晓蕾造型刻制,赠我的《逸兴壶》。</p> <p>  【下图】张老师在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简之又简,他把余下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五件大事上:上课,画画(包括画瓷),写字,读书,创作诗词文章。</p><p> 在很长时间里,他的办公室兼画室(也是装饰专业办公室),在一个红砖砌成的碉堡状二层高的练泥车间遗址里,我们都愿意称之为“红楼”。他每天走出家门,就稳坐在此埋头在案,即使有客来,往往也是画画聊天同时进行。</p><p> 写诗填词是张老师的重要活动,不光自己写,而且发动学生参加,还影响及全校师生。经常举行对对联比赛,给我们出上联,对下联优胜者获奖,奖品就是张老师的书画小品。那时候张老师自然推动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放在今天就是一天到晚呼吁也难落实的素质教育,重要的在于运作的人是否真爱传统。</p><p> 【下图】左,张老师的诗稿手迹。</p><p> 右,张老师嘱对活动所出的上联。</p><p> 中,张老师早期的爱情诗手迹,好像隐含什么故事,是散文式新诗,他后来以做律绝古诗为主。</p> <p>  【下图】为师者身体力行,对弟子的影响无法抗拒。在张老师带动下,我也积极尝试写诗填词对对,这些事情当时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这么“精英文化”,现在韵律平仄已成“专业诗圈”的固化门槛,所以我把我们这些兴趣活动命名为“码字顺口溜”,言志咏言而已。</p><p> 二十年前,张老师好友黄志良加拿大探儿女归途中感触颇多,步岳飞“小重山”词韵描写春天,把诗发张老师。张老师和之以夏,又发镇江画家刘二刚嘱其和以秋,再由无锡文化学者乐桂林和之以冬。当时我已在苏州谋生,得张老师信,命我和一首,我说四季都给你们用完了,我只好来一个综合四季吧。当然,其中有几处不合词牌平仄格律,但已改正就失色,所以让它去吧!</p> <p>  【下图】2002年受张老师嘱托,为他装帧设计《张志安诗文瓷画》。我的老毛病:拖延。一直到三年后方上手,2006年由古吴轩出版,得张老首肯,深感鼓舞。</p> <p>  【下图】张老师一切日常生活最简化,既没什么追求高端享受的欲望,也没任何“追求进步”的欲望,他常跟我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句老话。因为无欲,所以见纯粹性情,学校各级领导进红楼找他,都要“紧一紧心”梳理一下正道思路,避免挨张老师批评。有时候在我们俗人看来也有点“过头”,但这是张老师的本真。</p><p> 这封信很说明其本真,他有位朋友的女儿在我系里念书,转托我多加关照,说到这里也就完成朋友托付了,他还要加一句“其实”!</p> <p>  【下图】左图,都知道张老师画鸡,其实张老师的书法和他的绘画一样,篆隶互融,非常有个性特色。除了单独的书法作品,在张老师的画作题签上可充分品味。</p><p> 右图,是许多朋友和学生为张老师刻的部分图章。</p> <p>  【下图】左,张老师在画釉上彩瓷盘。右,张老师在看来信。这两张精彩照片在同窗圈里流传已久,但不知是哪位校友所摄?在此致谢!</p> <p>  【下图】2010年初,张老师四位学生洪锡徐、刘超、黄海、龚士村,到宜兴取张老师苏州展的展品。这是我们和张老师的最后合影。</p> <p>  张老师操一口江西调门的普通话,还喜欢和学生一起朗诵诗歌:“我们日夜送回(肥)哈(下)乡,回(肥)料点点滴滴,掉在路边,难怪路边的发(花)儿,开得比往年格外鲜艳……道路,是一串发(花)环”。</p><p> 有一次元旦联欢晚会,张老师居然唱了一首解放初期孩子教育妈妈树新风的江西民歌,很好听:“人~~家~过~~年~省吃又俭~用~~,我~们家过~年~杀了一头猪~~,妈妈娘你好~糊~涂~~!”</p><p> 张老师和孟老师伉俪二人很少在家里开饭,靠食堂为生。有一次学生送他大闸蟹,从来没有做过也不喜欢吃,就请我们去吃,用江西方法放了辣椒在锅炒熟,令我们难下口。</p><p> 张老师喜欢打乒乓球,而且喜欢用光板一面不喜欢胶皮的一面,跟他的字画和思维一样有个性,出手不讲套路,所以在乒乓台上往往出奇制胜。</p><p> 外界习惯性地认为张老师是不修边幅、不懂衣食住行情趣、不懂人情世故的一米八的彪形大汉。确实,张老师一直穿一双不太合脚的、鞋带系得不整齐的快褪色的解放鞋,裤腿不挺拔,上身衣服总有点皱巴巴像“包裹”,纽扣也不齐。头发稍有点乱蓬蓬。手指手掌肥厚略显沧桑,很像是建筑工地来的农民工好手。</p><p> 带我们出去写生,坚持步行,苦了我们。我们只好把包裹放在推车上,他的包裹则往往坚持自己背着。当然现在看来,这些四十年前的往事也不算合理,一是不用带被褥住饭店即可;二是不用步行,保护青少年健康。</p><p> 所以,我们必须从绘画书法诗词里面,才能认识我们的老师张志安,刚健勇武里富蕴着柔情蜜意和满满的童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