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湖北路(之四)

迟守卫(池清)

<p>从湖北路中山路交口东眺,夺眼的是这座带着尖尖塔楼和木制外廊的建筑,红瓦黄墙的明快色调,古朴中带着活泼,还不失华丽和典雅,这是建于1902年的德国水兵俱乐部旧址,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p><p>&nbsp;</p><p>据文字记载,1898年5月,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弟弟、德国东亚舰队司令海因里希亲王到青岛,为了给驻军士兵提供休闲娱乐和疗养的场所,建了这座水兵俱乐部,亦称海员俱乐部、水师饭店。日德战争时这里变成了德国临时医院;日本占领青岛后先后作为日本市民会、日本居留民团,期间在街角加建了一方形的二层楼,使建筑“延伸”到了中山路;日本投降后又成为了美国海军俱乐部。青岛解放后,这里先后为青岛团市委、青岛市防空指挥部使用。2015年对这栋老建筑进行过大修,重建了1940年代被焚毁的塔楼,但塔楼帆船造型的铁艺风向标却未按原貌复建。</p> <p>1902年建成不久的德国水兵俱乐部</p> <p>1904年的水兵俱乐部</p> <p>日本占领青岛时期的日本市民会</p> <p>1956年时的湖北路中山路拐角街景</p> <p>2007年时的湖北路中山路拐角街景</p> <p>2009年时的湖北路中山路交口街景</p> <p>经专家多方考证,这是中国境内现存最早、保存比较完整、用于商业电影放映的历史建筑。2016年6月3日,“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新闻发布会在这里举行,会议肯定了青岛市此前所进行的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对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复原原始建筑场景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文化意义,在中国电影传播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p> <p>青岛日报的报道</p><p>&nbsp;</p><p>为提升该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青岛市在全国电影文化中的地位,我市以该建筑临近的百年商业老街中山路为核心,围绕着周边正在兴起的新的城市文化聚集区,诸如湖北路上的“青岛文学馆”,浙江路上的“青岛书房”,安徽路上的“邮电博物馆”,等等,将该建筑打造为青岛电影文创产业平台,因原水兵俱乐部是1907年开始售票放映电影,于是取名“1907光影俱乐部”,围绕早期电影博物馆、电影音乐剧场、激光数字影院、电影创客孵化中心、电影文化大讲堂等版块,恢复该建筑原有的主要文化功能,加之收藏的电影拷贝、手稿、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珍贵藏品,还有2017年11月1日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的称号,使之成为了青岛面向世界的又一张崭新名片。</p> <p>1907光影俱乐部鸟瞰</p> <p>大楼楼底的那个礼堂对我的印象很深。那是1967年 “文 革”中的一个冬天,一帮人突&nbsp;然&nbsp;闯&nbsp;进&nbsp;我&nbsp;家,非&nbsp;要&nbsp;把正发烧躺在床上的我母亲 拖&nbsp;走。其中有几个人我还见过,他们曾经都到过我家要我母亲给安排工作,事后我问我母亲他们是干什么的,我母亲说他们是&nbsp;劳&nbsp;改&nbsp;释&nbsp;放&nbsp;回&nbsp;来&nbsp;的,我很&nbsp;气&nbsp;愤&nbsp;地跟我母亲说 不&nbsp;要&nbsp;给这些人安排工作,我母亲说他们&nbsp;已 经 改&nbsp;造&nbsp;好了,有机会还是应该给他们安排工作,有个活干他们也就&nbsp;稳 性 了。现在看到他们&nbsp;来&nbsp;拖&nbsp;我母亲 我当即上前跟他们&nbsp;撕&nbsp;扯&nbsp;起来,我母亲 怕&nbsp;我&nbsp;&nbsp;吃亏,吃&nbsp;力&nbsp;地&nbsp;从床上爬起来跟他们说你们别跟孩子&nbsp;耍&nbsp;厉&nbsp;害,我&nbsp;跟&nbsp;你&nbsp;们&nbsp;走,又嘱咐我哥照顾好家,还特别叮嘱我&nbsp;千&nbsp;万&nbsp;不&nbsp;要&nbsp;惹&nbsp;事。我从我们家三楼的窗户上看到&nbsp;他&nbsp;们&nbsp;一&nbsp;推&nbsp;一&nbsp;搡&nbsp;&nbsp;地把我母亲 带&nbsp;走,立即穿上衣服,不管我哥的&nbsp;阻&nbsp;拦&nbsp;跑下楼去,跟在他们后面来到了这所大楼的礼堂里。原来他们准备在这里批&nbsp;斗&nbsp;办事处的书记柯阿姨,要&nbsp;我母亲过来&nbsp;陪&nbsp;斗。柯阿姨跟我母亲都是战争年代的老革命,她们这些老共产党员相互支持着把工作干得红红火火。“文&nbsp;革”一开始,柯大姨和我母亲都作为&nbsp;“走&nbsp;资&nbsp;派”&nbsp;被&nbsp;打&nbsp;倒,已经被&nbsp;批&nbsp;斗&nbsp;过好几次了,以前都是在办事处的院子里&nbsp;批 斗,今天&nbsp;拉&nbsp;到&nbsp;这个大场面的礼堂里&nbsp;批&nbsp;斗。整个礼堂&nbsp;黑&nbsp;压&nbsp;压&nbsp;的&nbsp;全是人,四周墙上柱子上&nbsp;全&nbsp;都&nbsp;贴 着&nbsp;标&nbsp;语,口&nbsp;号&nbsp;声&nbsp;说话声把整个礼堂&nbsp;搅&nbsp;得&nbsp;乱&nbsp;轰&nbsp;轰&nbsp;的。我母亲 被&nbsp;拉&nbsp;上&nbsp;台&nbsp;后,马上有人也给她&nbsp;挂&nbsp;&nbsp;上一&nbsp;个&nbsp;大 牌&nbsp;子,在写着 我母亲 名字 的 三个字上&nbsp;还用&nbsp;红&nbsp;笔&nbsp;打 了&nbsp;个&nbsp;叉,让她站在柯阿姨的身边。我进门时担心&nbsp;有人&nbsp;认&nbsp;出&nbsp;我,便迅速地从口袋里拿出&nbsp;口&nbsp;罩&nbsp;带上,站在最后一排翘着脚观看台上的情景。这时有个人&nbsp;跳&nbsp;到&nbsp;台&nbsp;上&nbsp;声&nbsp;讨&nbsp;我母亲 的&nbsp;“罪&nbsp;行”,说着说着 就 给 了 我母亲 一&nbsp;脚,我母亲 冷 不 防 地 被 踢 倒 在&nbsp;地,额 头 当场 磕 起 了 一个&nbsp;大&nbsp;包。那个 不 正 常 的 年 代 早已经过去了,那时 某 些 人 因 心 理 的 &nbsp;扭曲 而做出的 扭 曲 行 为,业已 湮 没 在 历史的 尘 埃 中 了,这栋建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所焕发出来的光彩就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唯有改革,才有光明,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即是证明。</p> <p>1907光影俱乐部礼堂的现貌</p> <p>光影俱乐部对面现在是一片大楼,中山路拐角是一栋8层大楼,大楼的旧址曾是德胶澳总督府开办的一间印刷所(见下图)——</p> <p>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后为了巩固对胶澳殖民地的统治,扩大殖民地的影响,于1900年7月7日在这个位置开办了印刷所,创办发行《青岛官报》。</p> <p>《青岛官报》1900年7月7日第一期</p><p>&nbsp;</p><p>《青岛官报》是当时德国总督府的官方报纸,也是青岛历史上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是周报,书本形式,约十六开大小,每逢周六出版,主要刊登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以及各类告示等,文稿以德文为主,只有在刊登布告、通知、告白等需要华人知晓的文告时,才用德、汉两种文字对照刊出。1911年2月,该报改名《胶澳官报》,版式也有所改变。1914年8月因日德战争的爆发而停刊。</p> <p>20世纪60年代设在中山路湖北路交口的交通岗亭</p><p>&nbsp;</p><p>在这个拐角的南侧,1930年代曾有一间西餐厅“梦香饭店”,大约是1960年代把这里全部拆除建起了这座弧形大楼,拐角临街的门头房是从四方路上搬过来的老字号华壹氏药房——</p> <p>&nbsp;这栋楼曾经是青岛市金属材料公司的办公楼,1962年在此挂牌办公,门牌是中山路31号。</p> <p>这张拍摄于1940年代的老照片,留下了湖北路这一段的珍贵影像,路口的那排平房就是上文提到的青岛官报印刷所,近景的这栋二层楼就是伴随着青岛人走过“峥嵘岁月”、留下“辉煌”回忆的老字号“国营湖北路菜店”的位置。我记忆中的湖北路菜店,进门的两侧分别是卖副食品、肉类的,里面卖蔬菜,西侧还有一间屋,那是卖水产品的,从水产品门市部出来是个小院,小院通向湖北路,对面就是原团市委办公楼。</p> <p>原湖北路菜店水产品门市部小院的出口</p><p>&nbsp;</p><p>我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那时我父亲已经退休我母亲还上班,我的任务是料理家务包括做饭,我经常舍“兰山路菜店”和“河南路菜店”的近而到“湖北路菜店”去买菜,那时的湖北路菜店不仅地盘大,而且品种丰富,再说那个时候我外出都愿意骑着自行车,来回也快捷方便。记得有一次,我在湖北路菜店买了韭菜和几个鸡蛋,中午想做个“韭菜炒鸡蛋”,我把装鸡蛋的塑料网兜挂在车把上,从小院推着自行车往马路上走,刚走几步,就听“喳喳”的几声,低头一看,原来是那个塑料网兜被夹进了自行车的前叉里了,那几个鸡蛋全被挤破,气急败坏的我无言以对,只得返身又买了几个,这事我还心疼了好几天!</p><p>&nbsp;</p><p>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国营菜店的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湖北路菜店在历经了股份制改革之后于2007年转让给了金万达工贸公司。现在菜店旧址这一侧已经分别办起了超市、糕点房和西餐厅(见下图),这些在青岛随处可见的网点,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了“湖北路菜店”的那种温馨和亲切。</p> <p>湖北路浙江路西北角这栋欧式风格的大楼(上图),是原青岛市外贸局旧址,大约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为了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而成立了青岛市外贸局,后来市政府的几个部门合并成市外经贸委,搬到了香港路上的“世界贸易大厦”。</p><p>&nbsp;</p><p>(未完待续)</p><p>&nbsp;</p><p>(注:本帖的全部黑白照片及部分彩色照片均选自网络,不一一注明,敬请原谅。)</p><p>&nbsp;</p><p>2019年3月5日执笔</p><p>2019年5月11日定稿</p><p>于青岛,天福绿洲</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