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摄影:八哥(襄阳刘万友)</i></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编辑:君君</i></b></p> <p>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湖北襄阳,是楚文化,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襄阳自古地处南北要道,交通便利,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誉。襄城,樊城在汉江两岸现存完好的码头还有不少。</p> <h3>没有大桥的年代,码头作为水运交通枢纽,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h3> <p>大码头位于汉江大道中段米公祠南侧,原为土码头,清道光八年 (公元1828年) 改建成石码头,为历代官员过渡专用。原码头上建有牌坊,青瓦单擔九脊顶,1930年代坍塌。牌坊往下有石台阶14级,两翼各有六边形高台两座,由条石垒砌,码头平台呈扇形,凸出于河岸。新中国成立后该码头以货运为主,主要运输木材。</p> <p>火星观码头是樊城重要的水利工程,保护着下游堤岸的安危。此处河堤原是土堤,同治八年(1869年)修筑成石堤,之后又多次进行了加高加固处理。</p> <p>公馆门码头因临近公馆门而得名,位于朝阳路南端,沿江大道中段,东侧与林家</p><p>巷码头为邻。原为二码头,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襄阳知府郑敦允筹资改建成石码头,占地220平方米,由石蹬道和石平台组成,上层石蹬道为扇形,18级;在修汉江大道时,又加高5级;下层石平台也为扇形,长16米,宽2.5米至7.3米,两侧各有石蹬道17级。明宣德四年(1429年)起,其官署先后设公馆门码头和林家巷码头,并下设巡检司,便于对商船进行查验和征税。这里昔日是达官贵人过渡专用码头,也是商船的集中靠泊地。</p> <p>郑敦允修筑石堤西起大码头,东至邵家巷码头,郑公故去后民众为怀念其筑堤功绩,道光十六年(1836年),在公馆门西北侧建郑公祠,并在码头驳岸正中嵌入楷书“民不能忘”石匾额一通。</p> <p>官码头位于沿江大道东段,因清代以前为官府专用码头而得名。1968年更名为人民码头,民间仍称其为官码头。现有码头系清末改建,石条铺筑。临街处为一座三开间的石质骑楼,券门净空高约5米,宽约</p><p>4.5米,刻“官码头”门额。中国成立后为客货两用码头,后改为轮渡专用码头。</p> <p>米公祠码头位于米公祠前,现称千福码头,该码头于清同治年间由土码头改为</p><p>条石码头。主要供卸木材,以及附近面粉厂、小麦仓库、盐库的装卸使用。</p> <p>昔日的繁华和光耀依稀可见……</p> <p>迎旭门码头位于汉江和未改道前的唐白河交汇处,因临近樊城迎旭门而得名。迎旭门码头是樊城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现存清代大尺寸条石所砌矶头和驳岸,仍保存完好,其迎水面石条上存多处纤痕,是市区汉水段仅见的纤夫石。咸丰十一年(1861</p><p>年) 前从汉江经唐白河运输的货物大多在此转运,为内河航运中心。</p> <p>中州码头位于沿江大道中段,距原中州会馆东侧约20米,因此得名。石头上层有条石台阶25级,下层有17级。2002年在修汉江大道时,对其原貌有所改观,条石驳岸仍可见完整系船孔石2件。</p> <p>龙子口码头位于樊城汉江大道中段,又名龙口码头,是商贸的集散地,主要营运货物有山杂、盐、木材等。原为陡坡式土码头,后于清道光八年 (1828年)始由襄阳知府郑敦允改建成条石码头。龙口码头设计独特,上为砖砌券门,短檐榜出翘,造型简朴。下原有两座呈V字形双层踏步</p><p>式石蹬道,宽约4米,各有阶梯17级,遭1935年洪灾,现尚存一座。</p> <p>码头大都建立在人口聚集的地方,方便运输,满足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p> <h3>凸凹不平的旧石堤依然坚不可摧</h3> <h3>它们见证着汉江两岸的百年沧桑巨变</h3> <h3>襄阳码头作为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七省通衢”历史地位的重要体现。</h3> <p>马道口码头原为陡坡式土码头,清末改建成条石码头。码头上方建仿卷棚式砖砌券</p><p>门,青瓦布顶。码头除供当地居民使用外,主要装卸木材、棉花等货物。</p> <p>汉阳码头位于樊城沿江大道东段,因北对汉阳书院 (汉阳会馆)而得名。原为土坡码头,清末改为石砌码头。</p> <p>回龙寺码头位于沿江大道东段,因临近回龙寺而得名,该码头所建年代不详,1970年后扩建为直立码头,岸线430米,设7个泊位,可供200-300吨级船舶靠岸,也是襄樊港的综合性装卸码头。</p> <h3>古码头上系船的石头桩子仍然清晰可见……</h3> <h3>宁静的码头,散发着浓浓的历史韵味。</h3> <p>每个码头都留有属于自己的印迹……</p> <p>古老的码头就像一个老人,亲身感受着汉江两岸的巨变。</p> <h3>历史水位的刻度记载</h3> <h3>经过时间的冲刷,这些古码头早已经卸掉了历史的重任。</h3> <h3>一砖一石,向人们述说着过往的繁华。</h3> <p>江水清澈依旧……</p> <p>故去的岁月是灰色的,正如这斑驳的城门,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岁月沉淀,依然坚强守护着我们的襄阳城。</p> <h3>行走在这斑驳的历史印迹里,仿佛能看到当年商贾往来,船货上岸的热闹场面,古码头渗透出来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老城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