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恩师蒲宏湘(一)

魏雪鸿

<p>1986年由于工作之便,非常有幸认识了我的恩师蒲宏湘。我当时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喜欢写字,如果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的话,还没有入门。通过蒲宏湘老师20多年的细心教导,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在书法上的学习和认识,而且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让我明了了世间很多方方面面的哲理,受益至深,终身难忘。我的老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四川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书法造诣和传统功夫在全国很有名望。他从基础开始教我,让我去认识书法,走进书法的门。从写颜真卿的楷书,包括行书就是整整的7年,然后转为隶书,行书,篆书等等,书法的方方面面,书法理论上的学习,从而在书法学习上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p><p>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不会辜负老师的教诲。</p><p><br></p> <p>恩师说:一个经典的碑和帖,不是每个字你看的都是很好的,这是从印刷体对应书法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而书法的本质就是在汉字上去造型,通过书法去表现你的审美情趣。一个人可以从正面去看,也可以从侧面或者是俯视仰视多个角度去看,那么其外形都会有差异,都会有变化,而且人的精神状态同样会影响他的外在形象。作为书法载体的汉字,一个字也有多种多样的面貌,并不是一个面。书法讲究风格,那么这种风格在整体上必须是统一协调。</p> <p>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讲求事物的和谐而不同流合污;而小人则只求完全一致,不讲求协调。而且“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有差别、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有于“同”。同样在我们书法构图审美中,也存在“违”与“和”。“违”,指点画中出现的互不相同的元素,如行书、草书的结体向来偏爱“违”,意图张个性,易于传递给他人自己的胸怀或者情感;“和”,指将参差不一的形态统一于主体风格中,这也是历来传统书画所崇尚的境界。如孙过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石涛所说的“一画落纸,众画随之”等,皆是此相。“违”与“和”,看似对立,本质上也是一种统一。又比如烹饪,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得是上等佳肴。如果单纯的突出一味咸或者辣,无其它辅佐,这味道,啧啧,还真是不敢想象。</p> <p>风格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属于审美的范畴。在审美意识中,他包罗万象。细分起来比较复杂,那么概括的说。有雄强奔放。古朴典雅。野逸跌宕,秀美俊俏。清整端庄。古拙朴茂等等。风格和内容要统一,如果一篇风景秀丽的诗篇或者是文章,那么你采用雄强的风格去写,那么显然就有违而不和了。一般来讲,静态书体,也就是指篆书、隶书和楷书,表现古朴,清秀典雅的内容。而行,草书更易于表达,跌岩,奔放的内容,借文或诗,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这也只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风格,选择任何一种字体去表达,字中的夸张、变形、动荡、起伏。。。都要恰到好处,有整体感,不突兀。就如烹饪中掌握火候和调味一样,不论川菜还是湘菜,都要做到“有盐有味、不咸不淡”,成为可口的美味佳肴。</p> <p>古曰:字如其人。学习书法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去选择,同样一本字帖学习,比如说颜真卿的字,它本身是比较雄强厚重的,但也有清雅秀美的一面,看你怎么样去定位、去选择取舍。由于每人之性格不同,所以大家写出的字也不尽相同,对字的看法也各抒己见。比如:性格开朗的对颜柳楷书情有独钟;而性格内向的则对欧楷心仪诚服!由此可见性格的多样性,直接可以影响你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初学选一个喜欢的书风作为基根,在打好基础之后,就要博采众长,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趣,都要去学习,学他人之长为己所用。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多样化,具有不同的风格和面貌,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息永远是你自己。</p> <p>永远怀念我的恩师-蒲宏湘</p><p><br></p><p>2020年6月</p> <p>以下向老师汇报一下我近期写的一些作品,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