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静待花开

<p><br></p><p> 今天有幸参加融创长春和喜马拉雅联手组织的“行走的图书馆”咖话会,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书香吉林讲书堂理事长张铭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在会上推广阅读。 </p><p><br></p><p> 张铭老师由读书习惯、读书的三个阶段、三重境界、读书的意义、培养讲书的能力、鲁迅精神等方面进行分享,听后我受益良多。</p> <p><br></p><p><br></p><p> 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p><p><br></p><p> 张铭老师从初中起每天写日记,高中开始晨起读书,至今依然保持晨读的好习惯。原来是童子功的功底让张铭老师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p><p><br></p><p> 张铭老师说现在人人离不开手机,而手机荒废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他建议在家门口挂一个小布袋,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回家都把手机放在里面,隔一个小时可以看手机回复一下信息。这样就可以节省玩手机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p><p><br></p><p> 张铭老师正是这样珍惜时间才会用三年时间,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出版了三本书《洞见斯文》、《壮思风飞》、《半窗晴翠》。</p> <div><br></div> 二、读书的三重境界——博——精——道<div><br> 张铭老师最崇尚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治学三境界。他用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的三个断句,指出了治学过程中渐悟与顿悟的关系。</div><div><br> 他提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是指要登高望远,博览群书,突出了一个“博”字。</div><div><br>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是指要刻苦钻研,阐幽发微,突出了一个“精'字。</div><div><br>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是指要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突出了一个“道”字。<br></div> <p><br></p><p><br></p><p> 由此张铭老师总结读书的三重境界——博览群书——精读——悟道。 </p><p><br></p><p> 1、博览群书。</p><p><br></p><p> 张铭老师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传统文化读起,不学中国文化,心就丢了。我们要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孟子》、《道德经》、四书五经,这些是人类文明的北斗星。</p><p><br></p><p> 张铭老师的衣兜里随身携带一本小册子《道德经》,他会随时翻看,从老子那里学习先贤的智慧,他说其中的理念已经融入他的血液。</p><p><br></p><p> 这段时间我在学《论语》,每天学习几条,不是为了背下来,而是学习论语的释义,用以检视自己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加以理解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都说一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家庭。我希望通过学习论语,明白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p><p><br></p><p> 我想老师提出的博览群书为了让我们博采众长。</p><p><br></p><p>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在性格。</p> <p><br></p><p><br></p><p> 2、读书要精读。</p><p><br></p><p> 张铭老师建议我们读书不要速读,而要精读,求甚解;慢读,品滋味,才能品出人生况味,他说:“有读10本书的时间不如用来读一本真正值得读的书。”</p><p><br></p><p> 3、悟道。</p><p><br></p><p> 当我们精读一本书,才能提炼、总结、升华,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领悟事物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才能将书中的理念整合成体系,融会贯通。</p><p><br></p><p> 所以读书的三重境界博——精——道,也可以总结为散漫看、读进去,跳出来。</p> <p><br></p><p><br></p><p>三、 读书的三个阶段</p><p><br></p><p> 1、寻找自我。</p><p> 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要时时回望初心。张铭老师年少时的梦想是:绘画、成为一名作家、哲学家。我们都知道他的绘画功底,可以一边听书一边绘画,书听完了,一幅笔墨丹青也描绘出来了;他目前出版三本书籍;同时他也有着哲学家一样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张铭老师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始终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坚守自己的初心。</p><p><br></p><p> 2、相信自己。</p><p><br></p><p> 相信自己潜能无限,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让我想起一句非常喜欢的话:“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借以说明一个人的独特性。</p><p><br></p><p> 3、成为自己。</p><p> 读书可以让我们与最好的自己相逢,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模样。</p> <p><br></p><p><br></p><p> 四、读书的意义</p><p><br></p><p> 1、读书能让你建立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p><p> 读书可以让我们心如磐石,任凭外面风吹雨打,内心依然坚定如如不动。</p><p><br></p><p> 2、读书可以培养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p><p> 我们先是培养自己有兴趣读书,进而养成读书的习惯,当良好的习惯养成之时,这就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我们生命紧密相联。</p><p><br></p><p> 3、读书可以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p><p> 我们的内心世界与物质无关、与外界无关。读书会浸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灵魂散发淡淡的幽香。</p><p><br></p><p> 杨绛先生在她的百岁感言中写到: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p> <p><br></p><p><br></p><p> 五、讲书的能力</p><p><br></p><p> 讲书是倒逼自己读书的一种方式。张铭老师说如果要讲一本人物传记,最低要找出相关5、6本书籍,并且要深入阅读。在讲书的过程中,会提升我们的思考力,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邃;提升我们的行动的执行力和语言的表达力。</p><p><br></p><p>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昨天在腾讯会议上和大家分享读书感悟,为了准备课件,我会认真听书、看书、写材料、设计、制作PPT。琢磨我分享哪些内容让大家更受益,如何表达能更清晰地呈现我要讲的内容,分享时用何种语速、语气、声调等。</p><p>讲书绝对是倒逼自己仔细读书、认真思考、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最好的方式。讲一遍书比读十遍书都更有利于吸收书的理念和精髓。</p><p><br></p><p> 提到讲书,让我想起云良会长在《写作就是我跟世界说说话》的讲座中提到:读、写、讲、做就像一部车的四个车轮,只要达到一种平衡才能跑得快跑得稳。所以讲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p><p><br></p><p> 读书是输入的过程,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加文化底蕴、学习人生智慧;而书写和讲书是输出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理念联系个人的经历、经验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与人分享;而做人则是最高境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所成,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p> <p><br></p><p><br></p><p> 六、鲁迅情怀</p><p><br></p><p> 张铭老师为了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灵魂,他买了50多本书认真研究,还专门去拜访鲁迅的故乡,去鲁迅纪念馆,给鲁迅的墓献花,最后写了30多篇关于鲁迅的文章。</p><p><br></p><p> 通过张铭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跨越漫漫的时光隧道,穿过重重的历史变迁,走近了鲁迅的世界,让我了解一个更完整、更丰富的鲁迅先生。我学习了鲁迅的三种精神:韧性的战斗精神、苦干实干的精神和立人精神。让我最受益是鲁迅先生独立的尊严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不人云亦云,对似是而非的说法有自己的分辨力和判断力。</p><p><br></p><p> 今天不仅有幸聆听张铭老师精彩的分享,让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同时还收获一份惊喜,他给每一位与会的书友一本他写的游记《壮思风飞》,大家都如获至宝。</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