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月23日,终于盼到了周六,下午上第一节课,已依稀感觉到多数孩子的心飞离了课堂,许在热闹的巴扎,许在才开的汉堡店,许在与家人一周分离后的倾述中……</p> <p> 已是北京时间十九点,骄阳依然悬挂高空,与友友一同兴冲冲地赶往巴扎,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民族人自制的香甜冰激凌🍦,那小小杯是我每周必约之友,焦热的天,穿肠的凉,激情的爽是怎样的感觉呢?独我自享。</p> <p>大冬天都不曾间断的周六巴扎上的冰激凌🍦——地道的民族味道;奶香纯正。</p> <p>同样的机子,味道就是这样的不一样。</p> <p>薄皮包子和凉皮同吃的绝配后,买足两天的必备品(水果,蔬菜)猛然起兴:借防亲摘桑椹去。呼啦,一分钟内组成四人小组。八点半开车向十公里以外的六连奔去。</p> <p>咬一口出油水,咽下去回味的薄皮包子。不过美食还要与好心情搭。</p> <p> 沿途心怡的胡杨林,随风挺拔的在阳光下叶头泛光宛如白花的杨树,儿时记挂的沙枣树,一眼望不到边的开阔田地只能让我在心中狂喊:停车呗,停车呗!可目的地还在前方,随行的三个当地人置若罔闻。</p> <p>初到李老师的亲戚家,就感觉到维吾尔族人的热情。甜甜的西瓜🍉酸甜的黄杏摆上桌。不到二十分钟,主人家已点火烧柴,切肉切菜做起了迎客饭,我们相互间交流了一阵就赶忙离开了。</p> <p> 看到郝老师的“亲戚”——正在门口打囊,我们一行四人走过去。握过手后不知相互间说了什么,就见好客的主人拿过洗手壶,我依葫芦画瓢洗过手,就投入了学徒行列。快乐的事一定会悄然而过,在同伴默默的等待下我只好与最最热情的老乡合影道别。</p> <p>认真学徒,快速出师。与老师合影留念</p> <p> 再一次从轩老师的“亲戚”家出来,天已是朦朦黑的。启程不到五分钟就被眼前的桑树叫住脚。满树的熟透的白桑子是如此的透亮。我手脚忙乱地跳着,够着,塞着,嚷着。听着啪啪啪落地的熟透的桑子,我心疼地喊着:“轻点,慢点,太可惜了”兴奋的我到了极致,已浑然忘却自己已年过半百,三下五除二竟然站在了桑椹树的树杈上,没了害怕,有的仅是狂吃,狂喜,狂叫:“甜,好甜,太甜啦”。</p><p> </p> <p> 借着手机的灯光,忽然发现了一棵黑桑椹树,那黑宝石般的果实引来了我们的扎堆,手手相撞,嘴嘴想怼,枝丫乱动。不一会儿嘴角就黑了,手指就紫啦……</p> <p> 临近子夜,一路伴着郝老师的老公催家的电话铃声,我们驾车往返,一路相约再次如此愉快出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