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78周年之际,为提高全国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将于5月23日至28日,共同举办“美育云端课堂”活动,通过网上演唱演出、名家讲堂、音乐党课等系列艺术形式,以满足广大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用艺术陶冶情操、抚慰心灵。</p><p><br></p><p>本次活动以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文明风尚,传承红色记忆,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p> <p>如果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那么“没有美学课程的美育是不完全的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以美育美,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和美学知识的学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对美的感受、评价、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治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p><p><br></p><p>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p> <p>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治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稿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治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p> <p> 活动内容:</p><p>1. 5月23目,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网上共同合唱抗疫作品《我们》,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宣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p><p>2. 5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前行”为主题开展网上展播活动。</p><p>3. 5月25日,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歌剧院等10家艺术院团以“盛·放”为主題,开展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网上联播活动。</p><p>4. 5月26日,组织“以美育人,以艺育才”优秀作品网络展播。</p><p>5. 5月27日,举办网上美育大讲堂,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院长和中央芭蕾舞团团长为全国中小学生各上一堂艺术课。课后,举办“立德树人 美育启智”专场音乐会。</p><p>6. 5月28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音乐党课、“抗疫”原创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在网上进行直播。</p> <p>本期美育直播课堂主要以《黄河大合唱》和歌剧《白毛女》为主要内容,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连线剧作名家解读歌剧创作背景,宣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p> <p>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灵感源于李满天(原名李春芳)所编写的"白毛仙姑"的传说。那么"白毛仙姑"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查阅《白毛女》的创作过程得知,李春芳编写的《白毛仙姑》最早的灵感源自于《列仙传》。在这部书中,讲述了一个白发的仙女,是为躲避秦国暴政而逃往深山的。后来在晋察冀某地,当地人传说,有个“白毛仙姑”,白发白身,通体雪白,晚间经常在山峦间奔驰。村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给仙姑上供。据说很灵验,过一夜供品就没了。乡亲们很惊恐,纷纷上庙求拜。谁知,越闹越大,直接影响到生产。</p> <p>歌剧《白毛女》讲述了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和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恶霸地主黄世仁想霸占喜儿,在除夕之夜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被逼喝下卤水自杀。喜儿被抢进黄家,被黄世仁奸污。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喜儿也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出黄家,途中生下一小孩,随后,她独自逃进深山。由于长时间不见天日的非人生活以及缺乏营养,喜儿的头发变白了,于是村中传说出现了白毛仙姑。两年后,大春随部队回到家乡,领导农民闹翻身。地主利用白毛仙姑的传说,阻挠农民的翻身斗争。为了破除迷信,大春来到深山,找到了白毛仙姑,发现原来就是当年的喜儿。白毛仙姑的秘密揭穿后,农民们清算了恶霸地主黄世仁的罪行,喜儿也伸了冤报了仇。喜儿回到村中参加劳动,头发又变黑了,与大春结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p> <p>这是一个佃农的女儿。她父亲被地主逼迫以女儿顶租还债。不得不到地主家,地主家待她很不好。女孩子长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还遭受地主儿子奸污,又被地主婆毒打,不堪凌辱的她,逃出地主家,躲到山洞栖身,只能在晚上偷拿贡品为生。因为不见光线,加之没有食盐,身上长出白毛。武委会主任很震惊,打发青年回村报信,全村震动。白毛女人逃到山上已经八九年了,不知时间变化,更不知成立了抗日政府。下山后,她在妇救会控诉了地主的罪行,政府镇压了恶霸地主,人们对白毛女的遭遇非常同情,给她各种学习机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白毛女逐渐适应了新生活,进步很快,后来还当了妇救会主任。</p> <p>《白毛仙姑》这个故事,当在太行山地区流传的很广。后来还有几个版本的传说,使传说的故事更加丰满、更加离奇。</p><p>不管是那个版本传说如何,故事的核心不变,都讲述女孩受恶霸地主的迫害逃进深山,多年的洞居生活使她头发变白,被八路军救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p> <p>《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p> <p>《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p> <p>《黄河》与1939年春天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其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 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p> <p>银川能源学院幼师学院2019级学子通过这节美育大课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理解力。人生不仅仅为平庸而生,却又无法逃避现实去追逐心灵的曙光,但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里,我们不能奔波在平庸劳碌的世界里独自颓丧或欢喜,总该用美艺,用知识去涵养我们生命的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