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宅家无绪,兰舟催发 早茶伴侶

嘟嘟

<p>前幾天早茶【西湖荷花為什么這樣紅】中曾提及杭州市花為什么是桂花而不是荷花?因柳永為杭州打广告詞【望海潮】中寫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柳永把位置排好了就依了古人。其實,荷花、桂花都是杭州人民所愛,也就是个“熊掌与魚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的意思了。</p><p>喜歡柳永的詞,“楊柳岸,曉風殘月”把杭州西湖的魂魄給寫出來了。此句出在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p><p>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p><p>“奉旨填詞”的柳永是宋詞大家,這首《雨霖鈴·寒蟬淒切》十分有名,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驛站都門処設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時,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p><p>岸邊的楊柳,黎明時的冷風,空中的殘月,心中淒哀悲苦啊,和友人長期分離,再好的時光,再美的景色,也沒有心思去欣賞領受了。</p> <p>詞壇大腕柳永是个情緒化的詩人,年輕時告别家乡到京城追求功名,谁知一試不中;隔了几年后二試還是不中,这回他忍不住发牢骚了,同樣落第,他不像黃巢寫了【不第后赋菊】蓄意造反</p><p>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p><p>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p><p>之后,尋机扯起義旗“冲天香阵透长安”,把个京城殺得个“滿城盡帶黃金甲”,直接把唐朝送上了不歸路。</p><p>柳永不造反而是“自虐”,發了點小小牢騷,他當時写了一首词《鹤冲天》:</p><p>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p><p>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p><p>这首词的主要意思是:考不上进士,做不成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能,我就是一个不穿朝服的官吏.那些虚浮的名声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成喝酒、唱歌、作词的生活吧!</p><p>这话本是一个失意读书人矯情在背后发的小小牢骚,但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也传到宋仁宗的耳朵里,仁宗一听不開心了,便牢牢记住了这首词和他的作者。</p><p>隔了几年,柳永又來参加了科举考试了,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等录取的名单放到了皇上面前,宋仁宗看着看着,觉得其中一个名字很熟,他问身边的太监:“嗯,这个柳三变是谁?”</p><p>太监回答:“这个柳三变就是所谓的‘白衣卿相’呀!陛下不知道呵,连西夏国的人都在说呢,有人居住、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唱柳三变的词呢!”</p><p>这话提醒了宋仁宗,這位當時世界第一超級大国的大統領(仁宗庆历年间,商税竟猛增到两千二百多万贯。在仁宗时期,国内GDP居世界第一)不以为然地说:“他不是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吗?那就让他去喝他的酒、填他的词吧!还要功名干什么?”说着,就把柳永的名字一笔勾掉了。</p><p><br></p><p>于是,詩人的一時矯情便散漫了自个的大好前程。</p><p>好脾气的柳永自嘲“奉旨填詞”,从此混跡烟花巷陌,少了束縛,恣肆汪洋于江湖,留下不少詩篇于世。</p> <p>宅家久了也郁悶啊,嘟嘟反其意“都门宅家无绪,兰舟催发”而用之,隨著全国抗疫形勢向好,适度出門走走還是可以的,五一期間就有朋友把“兰舟”開到樓下“催发”。</p><p>柳永詞中説的“都门” 可不是指京城的城门, 而是指驛站的門。 再如,柳下惠宿于都门:都门,泛指里中小门,上有盖,可避雨。 </p><p>既然説到了門,且上回也説過“窗”,干脆今天就嘮叨門的事吧。</p> <p>宅院大门</p><p>被漆成了矜重的朱红</p> <p>园林洞门</p><p>与明月清风同坐成景</p> <p>寺庙山门</p><p>送钟磬之音朗朗入耳</p> <p>出入必由之的门</p><p>连通着内外</p><p>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p><p>门是遮蔽风雨的庇佑</p><p>是屋主独具匠心的脸面</p><p>是世情盛衰炎凉的表情</p><p>家里的人在等</p><p>门外的人在看</p><p>岁月与情感</p><p>就这样在门扉越积越厚</p><p>推开那扇中国门</p><p>一同細數</p><p>门上的情愫细腻</p><p>与独属中国人的浪漫</p> <p>传说上古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从那时起“门”就出现在了生活中,为我们遮蔽风雨,提供庇佑。</p><p><br></p><p>随着时间的流逝,门早已不仅仅是出入通行的关卡,而且承载起了更多的祝愿与期盼。兽首衔环或是清净莲花模样的铺首、门头高悬的匾额文字、门上用彩漆绘就的吉祥花纹,都寄托着镇宅护院、辟邪求福的愿望。</p> <p>外出时,回首挥别,将牵挂的话语缀了满身,归来时,带着一身倦意,蜷进家的港湾。门是一道护身符,出必由之,入必由之,传递着护佑的心愿,将最简单的动作变得仪式化。</p> <p>门是建筑的脸面,来往的人还不等进门,便将对门内的印象刻在了心里,于是除了这殷切的期盼,主人们不免将各自的门都用心装扮一番。</p> <p>尤其是到了传统节日与节气时。春节火红的灯笼早就挂在了门的两旁,新贴的对联福字将门装饰的热热闹闹,看谁家的门神是秦琼、尉迟恭,谁家贴的又是手持“香、花、灯、果”四吉祥的天女,就能一目了然这家心底的祈愿。</p> <p>清明时节,柳枝被系在门环上,被插在门缝间,起风时细叶摩挲出的沙沙声响,仿佛是它低声吟诵着“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歌谣。</p><p><br></p><p>端午门悬的艾草与菖蒲,重阳门洒下的茱萸酒,冬至家家门上粘着糯米粉做的“冬至圆”,整个街巷都漫着香甜团圆的气氛……</p> <p>辽远土地上,各异的环境,悠久的年岁,塑造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门。</p> <p>西北高原的窑洞,将多少拂过黄土的烈烈原上风,从拱形洞门中千万次呼吸吐纳。</p><p><br></p> <p>四合院中隔开前院与后宅的垂花门,檐柱不落地,垂珠雕成花苞模样。</p> <p>徽州的“千金门楼四两屋”,粉墙黛瓦间,门楼扬起的檐角欲作雨燕振翅而起。</p> <p>而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散落在秦岭陕县庙底沟一帶,仰韶文化的特征民居均为园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門可擋風擋雨擋雪。</p> <p>是厚朴有致,还是灵秀隽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造一方物。</p> <p>一家人,两扇门,年年岁岁。</p><p>家里的人在等,门外的人在看,这门多像是记录年光的绢纸,一笔笔记下琐细的日常,正如林清玄所说,“人生修行的深意是无限的感恩、慈悲与承担,落到实处就是轻轻走路,用心生活”。</p><p><br></p><p>不只是建筑的脸面,透过门上的细碎温暖,看得到那些门后的人,正珍视光阴,正用心的活。</p> <p>宫城的门不怒自威,贵族的门神采奕奕,园林的门闲逸秀雅,街头巷尾的门最是活气,山间村野的柴门自有一股超然物外的神情。透过那些表情,看得到门第等级,看得到人情冷暖,窥一门能见大世界。</p><p><br></p><p>“宅以门户为冠带”,于是帝王宫殿的门讲究威严神圣,紫禁城中最大的太和门,面阔九间,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高台,梁枋等构件施以和玺彩画,门前镇守着铜狮一对。</p> <p>权贵人家讲究门的高大华丽,无论是广梁大门或是金柱大门,门前空间也精心布置,严格的等级和精致的装饰使其和普通百姓的房屋区别开来。</p> <p>最风雅的一定是园林的门,文人将腹中的诗书画意,尽然赋予了这里,思绪飞入月洞门里,闲看一片云,思忖一拳石,在似隐非隐之间,闲居养气。</p> <p>“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柴门犬吠,静待归人,村野的柴门是白须的老者,虽在红尘中,已不问红尘事。</p> <p>门的文化在漫长时间里被凝固成了短小精炼的成语,于是喜怒哀乐中,有的门前“门庭若市”,有的门前“门可罗雀”,昭示着无言的炎凉。充溢着希望的“鱼跃龙门”、“光耀门楣”,彰显世家因袭的“书香门第”、“将门虎子”,还有“蓬室柴门”、“扫地出门”的茫然无奈。</p><p><br></p><p>万象中,都与“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透过“门”诉说着人心冷暖,世情万般。</p> <p>如今的门,更换了千篇一律的面目,简化为了门牌上的一个个数字。门中的“门道”、鲜活的过往,仿佛也随着那千姿百态中国门的远去而渐渐消逝。</p><p><br></p><p><br></p> <p>一扣、一推、一掩,岁月往来悄然无声,还有多少人能记得,那旧时韵味呢?</p> <p> 都门宅家无绪,兰舟催发。門泊東吳万里船,出門去也…</p><p><br></p><p> 【潮鳴詞話】網絡資源嘟嘟整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