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排山城遗址”功能与中国万里长城类似,建筑形式沿陡峭山脊依势而建,属军事防御城池,城垣全长1560米,规划区面积4.49平方千米。山城下绥芬河畔有“团结-克洛乌诺夫卡文化”遗址,推断筑城年代在战国至两汉。山城是沃沮人为防御挹娄人侵扰而修筑的,其后又被勿吉人延用,是中俄两国绥芬河流域四座古城之一,是中国古代先民开发建设绥芬河流域的见证。为研究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居住及迁徙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p><p> 以前去了很多次寻找五排古城遗址,因没有向导始终没有找到。一切有果必有因,无缘不相聚,2020年5月22日机缘终于成熟了,由东宁博物馆的宋吉富馆长带队,愿望实现了。 我相信,今天来的每一位,都与故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p> <p>进入五排村的唯一通道是这架110米长的吊桥,有这个“110”在这里把守,给五排古城增加了更浓的神秘感。</p> <p>过了吊桥左转,经过一片农田后进入了一片农民拉地的林间小路。</p> <p>穿行了几百米后,前面又是一片农田,这里的海拔高度约100米。望着高高的山峰,我在想,沃沮人为什么要住在这么高的山上呢?</p> <p>到了山根儿,一座2006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呈现在了眼前。</p> <p>碑文简介</p> <p>延着隐约可辨的林间小路,开始了艰难的攀爬行程。</p> <p>踏在两千年前先民们曾经走过的台阶上,我已追不上离我先行的思绪了。</p> <p>很多路段一面是断壁,一面是悬崖,惊心动魄使我们忘记了劳累。</p> <p>在海拔约500米高处,观看山下的绥芬河水。据考,当年的绥芬河水位很高,这片土地都淹没在河水下面。挹娄人经常延河水而上来侵扰沃沮人,为此沃沮人建筑了此城以防侵扰。</p> <p>这些古树仿佛是前哨士兵在审视着我们这些异族,我们的前来是否会打扰他们呢。</p> <p>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了古城的南城门。城墙上小树在欢快地向我们招手,古树在静静地审视着我们,老城墙在说,我已睡的太久了,先别打扰我。</p> <p>在此吃完午饭稍作休整,博物馆的宋馆长给我们介绍了古城的历史。</p> <p>从南城门向山下望去,现在跑拖拉机的这片农田当年跑的可是船,远处山根下的绥芬河水在诉说着历史的远去。</p> <p>累弯了腰的老松树,仿佛在诉说着筑城的艰辛。</p> <p>时间太过久远,我已不记得哪些石头是我所垒的了。</p> <p>扎根在城墙中的武士,伸开双臂在护佑着他的儿女爹娘,劳累和时间在他心里已经没有了概念。</p> <p>因无给养而战死的将军,在城墙上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p> <p>被感动的摄影师已忘记了危险,你脚下踩着的那块石头可是两千多年前金三儿垒上去的呀,也不知道你的脚和那块石头谁更值钱!</p> <p>我们的侯老师敬畏地在跪着拍照。偷偷地告诉你,实际是因为山势太险,他开启了四驱模式。</p> <p>这段城墙是城池的最南端部分,海拔约600米,相当于长城的“老龙头”。</p> <p>生长在城垣石缝中的松树,就像当年的沃沮人一样,靠什么活命啊!生命可敬!</p> <p class="ql-block">我在城边已等了你两千多年了,你怎么才回来呀!你都去哪了?你还认得我吗?</p> <p>继续顺着城墙往西北走,沃沮人筑城守城的艰辛和沧桑不由地爬上了我的额头。</p> <p>在海拔700多米的崕头,追忆体验了一下沃沮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再苦的岁月,唯有爱情是最甜蜜的。</p> <p>在将军的臂弯下静思片刻后,站起身来,感觉我已是一架白骨,三千年的风正从我的身体中穿过。在此特致谢宋馆长给我的启示和留影!</p> <p>坐在崕边的人,我已分不清是将军还是我。</p> <p>莫非宋馆长就是那将军?他一扬手,勇士们依然同他一起振臂高呼。</p> <p>此城沿着山势而建,断崕就是天然屏障,无断崖的地方就用石块垒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跑山人用五块石头磊成的山神庙,自从有了它,左右就有了朋友,上下就有了天地,背后就有了靠山。它告诉我们,一切川木林原皆有灵性,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p> <p>延着城垣已经走了1000多米了,看到婀娜的她,突然想到筑城守城的肯定也不乏巾帼女儿郎。</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必须四驱模式才能通过的悬崖边以后,到了城池的北城门。当年是谁在这里放哨站岗,两千多年后“异族”的我们站在你的城门前可否会吓到你呀?</p> <p class="ql-block">从北城门前行约十分钟,就到了城垣的未端。绥芬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阴阳鱼八卦图,到此似乎明白了一点,沃沮人为什么选择在此居住的原因了。</p> <p class="ql-block">灵与肉的剥离之痛,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保护文物;现代与古文明的碰撞火花,吸引着我们不断探觅前行。</p> <p class="ql-block">文物探寻、保护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危险,但我们依然会勇敢地走下去。</p> <p>逝去的已不复存在,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欢迎大家来东宁看看,试试我们的鞋还能否踏进古人的脚窝,我们的脚是否还能追上先人的身影,她在东宁已经等了你三千年了! </p> <p>今有鸳鸯踏古城,梁兄英台羡此行。两千年后始相会,老树山岩尽人形。作者:张家刚 </p> <p>提酒问客五排山,酒未斟满雪漫天,谁与我峰回路转?将军折戟已千年!作者:宋吉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