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b><br></div><div><br></div><div>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黄金屋”和“颜如玉”都只是代指,也许委实并没有妄想中那么高级那么阔气,但,凡读过的那些书,确实都毫厘不爽一点一滴回报在我们的职称、工作环境、住房条件、门当户对的姻亲关系、以及吃喝玩乐的底气上了,从未辜负,而我们也从未真正超越通过阅读构建的认知体系的局限。<br><br>即便平常人在同一行当做同样的事,读书多的人比读书少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会明显更多些变通和瞻望,从而事半功倍省力省心。何况还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差距。<br><br>就,实践证明,这世道,甭管颜如玉还是黄金屋,其原始出处,最终、确实、都是来自书本。生而为人,读书的多寡,始终与我们自身的格局境界头脑智慧相辅相成,从无偏差。<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有人深以读书(文艺)为害,还跟我举出顾城的例子。岂知寻常人如你我,读一千本书也不见得能变文青;寻常文青,读一万本书也不见得能变顾城。天才大多天赋异禀,骨骼精奇,读书或者文艺只是他吐槽世界的一种方式,而绝非病因。<br><br>布鲁姆说,读书是为了消除孤独和增强自我。而我私以为,读得太多,也许最终仍指向孤独。读书是吃力的消遣,是为不满意世界也不满意自己的人准备的。<br></div><div><br></div>你要非抬杠说谁谁谁根本没有你读书多人家怎么就富甲一方或者高官厚禄了?怎么讲,机会运气以及起跳平台不一样导致的吧,何况孤立地在某一点上较劲就太偏颇了,要整体地去比较,盖棺论定的一刻,你会发现,一个人一生的综合幸福指数以及生命质量,都与读书的多寡直接挂钩。当然,我说的不是“数白嘴”的读,而是丝丝入扣融会贯通地读过、掌握过。<br><br>而况,读书这事,并不是手不释卷才叫读书,科技进步时代变迁带来了读书方式的多样化,关键是有没有一颗虔诚向学的心,不断吸食,不断吐故纳新……<div><br>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本来底子薄基础差的人,突然被老天爷格外青眼有加,于是平步青云,成为达官显贵或家财万贯的行商坐贾(这个话题曾经写过,就此不再赘述)<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br></div><div><br></div>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若没有好的思考体系和思维方式,就是去再多地方旅行和体验,等于出门只带了双脚没带双眼,也不等于一定就见了“世面”和开了“眼界”。<div><br>深以为然。</div><div><br>虽说开卷有益,但最终真想在益处上一较高低、权衡长短的话,万卷书就得从根基上分一分论一论了——关于层次,关于志趣,关于读书人自身对书籍领悟吸收的能力.....日积月累下来,水平收获上的差异就是云泥之别。</div><div><br>希望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人很多,但真正会读书的人很少。</div><div><br>“会读书”的意思是——自身兴趣和思考能力相融合之外,还要善于提炼、善于总结、善于在实际运用中熟练而巧妙地化为己有。</div><div><br>取得真经的人,你肉眼几乎能看到他灵魂的绝艳无匹,其华彩鬼魅之气随时随地浩荡蔓延。</div><div><br>行万里路也是一样的道理。</div><div><br>行过万里路的人不计其数,但鲜有人能把旅游笔记写得眼光独到、匠心独具。此外更多点位的收获,也大多浮光掠影、乏善可陈。</div><div><br>——你与山光水色面面相觑,大千世界是你的生活布景,而你不过是大千世界的甲乙丙丁,相互望见的,都不过是对方的走神儿。</div><div><br>有行万里路的机会和财力,却无配得上万里路的脑袋和视角的话,到底是有点辜负和浪费的。<br></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卷气是由内而外铺展流溢</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书卷气这种东西,表面文章做起来很容易,但画皮画虎难画骨,关乎本质上的神韵气质,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所谓“相由心生”,用于书卷气的解读,尤其一目了然。<br><br>我的意思是,书卷气在外形上,从来与时髦无关,也与古板教条无涉,前赴后继心照不宣的风格,始终一脉相承——无非永远删繁就简,永远道骨仙风......但是,那份道骨仙风,追根溯源,是靠灵魂的质感与清气,日久天长精心“养”出来的,而决不是靠衣服本身包装出来的,是人穿衣,而非衣穿人,有次序,有先后——得先有那样的人,穿了那样的衣,那样的衣才被赋予了别样光彩。<br><br>真的,你比如最简单的白衬衫,有书卷气的人穿上,周身流转的处处都是透亮和贵气,人与衣服莫逆于心相得益彰,彼此特别衬,特别配;而没有书卷气的人驾驭白衬衫,千里之外,隔着电脑屏幕,都能闻到工作服的味道。<br><div><br></div> <div><br></div><b>书卷气必得有才华做沃土肥田,有灵性做源头活水</b>——否则,看再多的书、脑子里库存再丰富,也只能算是复读机、是行走的私人搜索引擎。所谓"学富五车",绝非一个单纯量化的概念,它的关键字是"学",学习的本意之外,重点是学养、学问、学识,以及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惟有才华和灵气,方能赋予其三魂七魄和鲜活的生命力,并最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成就一个人溢于言表的精气神。这是一个有机且自成链条的生态环境。反之,如果腹内空空,或者人文素养缺少才气和灵性的滋养,从头到脚虚有其表尸位素餐,就算摆位再像"书香门第"传人,奈何神态气韵不到位,难免捉襟见肘拆了东墙补西墙,更遑论大大方方去经受各种俗世解读与审度。<br><br><b>书卷气是会顾自散发幽香的,自带光华</b>——那样的人真的不用“众里寻他千百度”,用不着的,就算他不说话,就算他待在最角落里,他的高清晰辨识度也总能让人蓦然间眼前一亮......就,为人处世,柔软而舒展,倜傥而儒雅,十分出尘,打里往外透出“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的调调儿。一扬眉,一瞬目,常可窥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做派。性情低调,内敛,极其有分寸感,甚至是害羞的,一如“良贾深藏若虚”,可却一次又一次带给人“此生相见,幸何如之”的惊喜。<br><br><b>书卷气也是有温度的</b>——举手投足里处处铺排缱绻着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就像一个名满江湖武功卓绝的大方之家,本来摘花采叶都能伤人,却从来懒于好勇斗狠,不叫辱没斯文。所谓沧海横流,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史记》形容尧舜禹之一的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书卷气固然不敢尽掠帝尧之美,但风神精髓,确然有息息相通之处。<br><br><b>书卷气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君子气</b>——亦即浩然之气,包括为人的正值、做事的磊落、有节操。深明大义,行止无亏。从不僭越,但也绝不迎合,是谓“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以及,即便飞不过沧海,也从不妥协,从不停止奋力扇动翅膀的柔韧血性,不是慨当以慷杀伐决断的血性,而是低回婉转翻脸有情的血性,悠悠我心,每每于无声处可闻惊雷。<br><br><b>书卷气是装不来的</b>。我的意思是,书卷气里独一无二的雅致沉静、孤高清冷,非经过年复一年持续不断的时光打磨、世事提纯蒸馏,绝对奢不可得。<div><br><div>而只有当灵魂玩味流连于书香文字间的时日愈久,当人文教育对一个人共情能力、敏感度、思维能力、审美格调的开发深达肌理,之后,别样风骨和旨趣才会自然而然凝练于形色之间,再行云流水般贯穿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无从抽离,无法断章取义。</div><div><br>书卷气这东西,朴素是真朴素,干净是真干净,朴素到天然去雕饰,干净到近乎洁癖,从头到脚容不得半点故作姿态和丝毫的浑水摸鱼。</div><div><br>也就是说,书卷气绝非手里捧本书做读书状、或者倚靠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架旁,将气质托付于造型摆拍,便以为能够妄求、甚至传情达意。</div><div><br>真正的书卷气,犹如窖藏酒香,轻易不动声色,只是每每不留神透瓶溢出,微风送爽,被走过路过的人闻到,于是惊艳,于是倾倒。<br></div></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书方法</b><br></div><br>表达能力与沟通欲望和阅读量有关。前者算是一种人格表现吧,多少有先天的决定因素;而后者完全是可以靠后天的训练改善的。至于表达技巧,我相信通过大量的信息积累和表达方式的临摹,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div><br>书没有白读的,即便你记不住那些知识点,也会下意识被某种语言方式所濡染,最终构成你的表达方式。这里的读书,不是读课本、读教材,就是读课外书。</div><div><br>向别人索要书单的人,通常是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一本好书不是靠推荐来的,而是在大量的浏览中识别出来的;一本好书也拯救不了无知,更解决不了表达瓶颈,但长期的阅读习惯肯定是可以的。</div><div><br>如果非要推荐书目,那也是建立在大致同等的阅读基础、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基础上的。</div><div><br>何况,每个人的阅读喜好并不一样,喜好就是口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个勉强不来。<br></div><div><br></div> <div><br></div>我读书确实不太多,藏书也十分有限。主要是看得上眼的、合心意的,真的很少。在看书方面,自忖一直眼高于顶,从不将就,也从不人云亦云,全凭一己感受。左不过是把手里的书一读再读罢了。<div><br><div>培养一种观察力,有时比读书重要。有观察,才会有判断。判断不应该出于猜测和幻想,如果不基于事实,它只是一种偏见。偏见能显个性——凡显,即暴露,多少有夸张和炫耀的成分。表达的同时,也露了自己的短,揭了自己的底。</div><div><br>比较赞同朱光潜在《谈读书》里说的: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的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div><div><br>而且,同样一本书,不同年龄段读起来,收获的东西确实大相径庭。</div><div><br>一如涨潮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div><div><br>极是。</div><div><br>最近经常把玩回味的就是《唐宋词鉴赏辞典》,得空就翻翻,群贤毕至,美不胜收。所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div><div><br>读书方法有两种——</div><div><br>一种是“寻章摘句式”,读得细致,但往往会“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缺少细心的寻章摘句工作,犹如有绳子而无钱可串。</div><div><br></div><div>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使“广和深”达到有机结合,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br></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