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来,拜读本家的《王氏族谱》,从自己的名字逆推至先祖王宗宝,显示“以上失讳”,线断了, 还差几代没能与始祖联系上,遗憾油然而生,同时也有些疑惑:既然没联系上,凭什么判定他的世系?于是多次查阅,发现其世系真的有误。他应是六世祖,却被安放到五世祖的位置,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这又是事实,有足够的依据能证明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 一、五世祖人员记录清晰,没有失序或存疑的情况,先祖“宗宝”根本排不进去;六世祖有失序的人员,有“宗”字辈,先祖“宗宝”应属六世祖级别。 </p><p class="ql-block"> 1、查阅族谱卷一北支人员,五世祖16人,名字都带一个“振”字,清清楚楚,没有一个与“宗宝”的名字相关。</p><p class="ql-block"> 2、查阅族谱卷六南支人员,五世祖3人,单字名讳:锐、宏、锡,也与“宗宝”名字无关。</p><p class="ql-block"> 3、查阅六世祖人员,发现宗义、宗仁、宗礼、宗智、宗德5人与“宗宝”名字相关,无需赘言,谁都能看出他应是六世祖,而不是五世祖。</p> <p class="ql-block"> 二、再看宗宝之子“文登”,被列为六世祖也不对,应为七世祖。</p><p class="ql-block"> 查阅六世祖26人,有16人带“亭”字,5人带“宗”字,另5人单字名讳:鳌、璜、瑸、㻚、善,都与“文登”的名字不相关。 </p><p class="ql-block"> 查阅七世祖时发现:章,武、梓、登、科(五子登科之意),文、秀,与“文登”相关,符合家族同辈人取名有所参照的规律,说明他们是一个级别的,都应是七世。</p> <p class="ql-block"> 三、再用同样方法拿宗宝之孙“九仁”及本村的“九仪”在七世祖、八世祖的名字里面核对,发现与七世祖无关,与八世祖里面的“九田、九韶、九德、九成、九思”相关,因此判定“九仁”“九仪”属于八世级别,而不是谱上的七世。</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一条证据尚存在偶然性,但祖孙三代都显示世系应为下一代时,就可以下结论了:“宗宝”是六世,“文登”是七世,“九仁”“九仪”是八世,后面以此类推,世系都高了一世,应比谱上的世系降一级。</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纠正,就合理、对头了。</p><p class="ql-block"> 这还影响到付家山子村和巩王村王氏族人的世系。因付家山子村“永礼”那一支是从西毛村迁居过去的,其世系也高了一世;巩王村“元復”那一支是参照西毛村“申锡”对应的世系,因此其世系也高了一世,都应为下一级。</p> <p class="ql-block"> 那怎么会出错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因为刚开始修谱时,南北两支还没有合谱,北支的修谱人员无法参照南支的“宗”字辈判定世系,也没有参照北三支里面的“九”字判定世系。</p><p class="ql-block"> 二是可能在寻找判断过程中,发现西毛村“永安”“永顺”等人的“永”字与谱上“用周”“用文”等人的“用”字辈读音相似,错误地认为他们是一个级别,于是参照十世定位,倒推上去,于是“宗宝”被排列成了五世祖。</p> <p class="ql-block"> 在证明了“宗宝”是六世祖的基础上,才能谈他的支派问题,也就是哪一个分支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谱上将“宗宝”列为北次支也是不对的,与谱上所列的五世祖和我上面证明的六世祖都自相矛盾。因为北次支传承到七世以下才有失讳、失续,如果是北次支,“宗宝”最多是八世祖的人物,祖孙三代人的名字也不合谱上规律,所以归为北次支很明显是错误的。 </p><p class="ql-block"> 虽然宗宝、九仪的世系、支派在谱上出现了错误,但把这两分支放在北次支和北三支之间还是很明智的,因为北次支振光、振亮和北三支振安、振邦名下失续的人员居多,放到他们之间,便于后世的新发现和进一步链接。</p> <p class="ql-block"> 既然能确定“宗宝”是六世祖,那他在族谱上与谁能联系起来呢?</p><p class="ql-block"> 线索是有的。先祖“宗宝”应是谱上六世祖中的“璜”,二者是一人。</p><p class="ql-block"> 五世祖中,北三支“振邦”四个儿子。长子鳌、三子瑸接续下去了,次子璜和四子㻚的下面没有接续下去。“璜”名下注明“徙居博兴”,这是一条非常关键的证据,可以与谱上“宗宝”名下注明的“徙居西毛河庄”直接联系起来。因为博兴境内只有西毛村和永平村有本族后裔,而永平村的王氏族人是十世“景光”的后裔,可以排除,因此“璜”直接指向徙居西毛村的“宗宝”。</p><p class="ql-block"> 从谱上看,只有振邦的重孙辈五人名字中带“九”字,与宗宝之孙“九仁”与同村的“九仪”高度一致。且“九仪”名下标注“与九仁祖系近服兄弟”,很符合振邦四个儿子这一情况。“璜”这个名与玉石有关,存在取字“宗宝”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可以下结论,六世祖“璜”就是“宗宝”,属于北三支。</p> <p class="ql-block"> 从谱上西毛村人员错误的世系来看,十四世有“龙”字辈,按照上述原因,世系应为十五世,刚好与其他分支中十五世有“龙”字辈的规律重合,因使用“龙”字辈的人员较多,说明这不是偶然。大致是到十五世时,族人之间还因亲戚关系走动,从而参照“龙”字辈起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族谱可能出错吗?回答是当然可能,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主要是因为时间久远、散居各处,有的村族人的序记记录不完整,出现断线的现象,合谱过程中编纂人员判断依据有误,定位失序人员时出现了世系错误。</p><p class="ql-block"> 迁居山东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初次修谱是嘉庆九年(1804年),历史已跨越了四百多年。谱上五世后,族人取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各村记录人员的名字有的用名,有的用字,合谱时定位失序人员的世系很难,出现错误也就难免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造成了西毛村、巩王村、付家山子村王氏族人的世系被抬高了一世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族谱上西毛村人员的世系是错误的,通通被抬升了一级,应回归到下一级,再修谱时必然要纠正,这是个重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 同样道理,合谱后我们村在“方”字辈之后套用的“中、正、秉、得、允、新”等辈分,也因上述原因被错误套用,自然也是高了一级,应为下一级。那已经使用了的怎么办?将错就错,已用的就不改了。新出生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家情况进行修正,隔下一辈,逐渐调整到续起的辈分“远承近守清国同臣”上来。</p><p class="ql-block"> 已用的名字不好改,但世系必须改,比如说我,谱上是十八世,人家问我世系时,我就不能说错误的,只能说正确的“十九世”;人家问我辈分,我先报大名,说明有误,然后告知应为“秉”字辈。</p><p class="ql-block"> 同样,孩子的下一代取名时,我会给调整过来,主动降一级,不用已知错误的“得”字辈,而用后面的“允”字辈。</p><p class="ql-block"> 这听起来有些荒唐,但这又是事实。纠正错误,回归本来的世系和辈分,也是实事求是、敦宗睦族不二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