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精选) <p>总策划:阚士英 刘川平</p><p>执 笔:刘川平</p> 在过去的历史上,由于经济和科技等落后,我国边境几乎等于有边无防。<br><br>晚清时的中国,同时遭到陆心国家俄国和海洋国家英国的共同进攻,因而失去了大片国土。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懈努力,我国边海防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的边海防前哨,仍因地理偏远,而受交通、气候等环境条件所限,存在着许多无法改变的问题和困难。<br><br>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睦邻关系,瞬息万变。因此,我们的边海防官兵,肩上的担子,依然任重道远。 因此,巩固国防,守好边关,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应该大赞。<div><br></div> <p>(1)</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西陲第一哨</i></b></p> 哨所的月亮<br>高高的挂在天上<br>您的光茫<br>擦亮了我的钢枪……<br><br>这首由晴程作词,乔杰飞谱曲,范蕾演唱的《哨所的月亮》,述说着边海防哨兵的赤诚和家国情怀。 哨所的月亮<br>您像母亲<br>温暖我心房<br>让我无怨无悔<br>为祖国站岗 是的,还是那个圆圆的月亮,但此时此刻,却高高的挂在新疆斯姆哈纳哨所的天上。<br><br>在海拔三千米的新疆帕米尔雪域高原,屹立着斯姆哈纳哨所。这里,是祖国版图的最西端。由于这个哨所是送走祖国最后一缕夕阳的地方,人们便亲切的叫她“西陲第一哨”。<br><br>“西陲第一哨”与我国首都北京,同处北纬40度附近,彼此相隔5000公里之远。<div><br></div><div>这个哨所与内地时差3小时左右,与东北的“东方第一哨”,时差多达4小时。也就是说,到了晚上22点,内地人都进入了梦乡,这里的夕阳才开始缓缓西下,在外巡逻的哨兵还没有归来。</div> “西陲第一哨”驻扎着一个边防连,该连隶属于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某边防团。<br><br><div>哨所的官兵一共执守着20多个巡逻点,而这些哨点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每次出勤,他们都要前往海拔6020米高的远山口巡逻。</div><div><br></div><div>去远山口一处巡逻,路途就需要八九天。在外风餐露宿,遭遇风寒,缺水断粮,司空见惯。</div><div><br></div><div>让人望而生畏的是,途中还要通过两道生死关。第一道要经过海拔5230米的冰达坂,第二道要经过托呼秋山上的攀崖坡。</div> 冰达坂是什么呢?维吾尔语意为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br><br>冰达坂由万年冰川消退后留下的冰渍石组成,石头突出了冰的重围,但遭受风化,脆弱易碎,像一层层的石板粘合而成。斯姆哈纳的哨兵巡逻时,就要翻越这样终年积雪不化的冰达坂。<br><br>在攀崖坡上,即使兵强马壮,人畜也难正常行进。因此,我们的边防官兵,每上去一次,都要过一次“鬼门关”。 一次巡逻,老连长带着巡逻队抵达攀崖坡,可时间已到下午3点多了,尽管离国境线的实际距离不足一公里,但其坡度有五六十度,最快也得四五个小时才能爬上山顶…… 在翻越5230冰达坂时,老连长在前面拉着马尾往上攀爬,他每挪动一步,都要用战备锹给后面的战士凿出一个脚窝。可谁知马失前蹄,摔得他多处受伤。当大伙爬到冰达坂的顶上时,所携饮食,只剩一壶水了。<br><br>老连长把一壶水让给大伙喝,他却背过身去,偷偷捡起冰块来解渴。当战友们发现时,老连长干裂的嘴唇,已被冰碴割破得血肉模糊。不少人都涌出了感激的泪花。<div><br></div><div>到了傍晚,他们才下到山底。幸好遇到看护草场的牧民,才得到一点儿补给。</div> <p>攀崖坡,危机多。高山缺氧,饮水稀罕,天气聚变,大风冰雹,随时袭扰。官兵们身体再好,有人也无法抵挡。因此,每当边防官兵登上国境线的最高点时,他们都要在山上刻下自己的名字。</p><p><br></p><p>在海拔6020米高地一侧的峭壁上,已密密麻麻刻满了边防官兵的名字,那是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誓言!</p>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斯姆哈纳边防连的前哨官兵,每月都要巡逻两至四次,平均每次往返300公里。仅一个战士一年巡逻下来,就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北京一个来回,要走一万多公里的巡逻路。<br><br>1999年,兰州军区授予该连“西陲戍边模范连”的荣誉称号。该连党支部,还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该连连续10多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队”,并多次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div><br></div><div>“西陲第一哨”镇守着我国的西大门,斯姆哈纳边防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连。</div><div><br></div> <p>(2)</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西陲第一村</i></b></p> “西陲第一哨”所在的斯姆哈纳村,隶属于新疆乌恰县的吉根乡,村民主要是克尔克孜族,他们大多以放牧为生。该村因是“最晚迎来朝阳和最晚送走夕阳”的地方,享有“中国西陲第一村”的盛名。 近年来,政府资助村民盖起了新房,但因山地荒秃,缺少肥沃草场,牧民们的收入并不多。 <p>不过,乌恰县的官员却雄心勃勃,他们说:“斯姆哈纳村拥有中国最后一缕夕阳,这是一张亮丽名片,未来发展,潜力可观。”</p><p><br></p><p>不错,斯姆哈纳不仅有“西陲第一村”这张名片,触摸她的历史,还真有许多伤痛和亮点。</p><p><br></p><p>从经贸上讲,斯姆哈纳村与吉尔吉斯斯坦国接壤,拥有两国100多公里的边境线,还有一个十分繁荣的伊尔克什坦边贸口岸。</p><p><br></p><p>说到边贸,早在清代,这里便是民间往来的重要通道。</p><p><br></p><p>斯姆哈纳为克尔克孜语,意思是“堆放铁丝的地方”。过去,因给前苏联拉运铁丝在此转运和堆放而得名。</p> 乾隆22年,即1757年,这里发生过大小和卓叛乱,即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br><br>次年,即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展开交战。<br><br>乾隆24年,即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即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br><br>1820年,张格尔对南疆的入侵,1865年阿古柏在天山南北的入侵和战乱,侵略者都从斯姆哈纳边境潜入。<div><br></div><div>经过清朝政府和新疆各族军民的奋力抵抗,后将侵略者逐个歼灭。</div> 斯姆哈纳隶属于乌恰县,该县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在汉代时,为西域三十六国的捐毒国。公元前60年归属汉朝,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唐朝时,属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都督府管辖。<br><br>乌恰县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边境线长达425公里,所属的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口岸,是我国连接中西亚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地方就建有较强兵力的岗哨。 图中那排规模不小的土平房,即是当年国民党官兵的营房。可见,斯姆哈纳边境口岸的地位非常重要。<div><br></div> <p>(3)</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绿色的浪漫</i></b></p> 如果在斯姆哈纳的山里能找到一片绿色丛林,就像在大漠中看到一汪泉水。<br><br>“树能活的地方,人就能活。”这是我军首批老兵来此安营扎寨的选址标准。<br><br>这棵枝繁叶茂的胡杨树,在荒漠的戈壁滩上,不知陪伴了多少代边防官兵,一眨眼就走过了50多个春秋。<div><br></div><div>经过风雨历程,大伙对她更是有了感情,不仅叫她“扎根树”,而且还用山石,刻涂上字,为她立了一块碑,对当年“牵着三头骆驼,背着一口锅”在此扎根的老兵表示敬意。</div> (图为哨兵们在“扎根树”下向党宣誓。卢树军 摄) 为了让一茬又一茬的战友们不忘初心,每次完成巡逻任务后,哨所官兵都要到此向“扎根树”报平安和敬军礼。<br><br>“扎根树”不仅见证了边防官兵的艰苦生活,她还成为战友们坚强戍边的精神支柱。<br><br>在斯姆哈纳哨所营区,还有两棵独特的红柳树,他们相依在一起,像是在述说浪漫的情爱。 (图为哨兵们在“夫妻树”上扎红丝带,祈求幸福美满。卢树军 摄) 原来,这两棵红柳树是20多年前,连队老指导员和他妻子一起种下的。如今,已长成了6米多高的大树。<br><br>说来很怪,两棵树一棵长得强壮如兵,另一棵却长得娇小如妻。两棵树越长越亲近,树枝还相互缠绕和拥抱。大伙觉得神奇,便取了一个美名,叫他们“夫妻树”。<br><br>更神奇的是,这对“夫妻树”不仅是老指导员夫妻爱情的见证,还给其他战友带来了惊喜和好运。 有位从军校毕业来哨所的排长,与驻地一女大学生相恋并结了婚。可在新婚第二天,他因紧急任务而归队。生气的妻子追到山里,想找丈夫理论。<br><br>这位年轻的军嫂来到哨所,聆听了“扎根树”和“夫妻树”等老兵戍边的动人故事。她看见了丈夫带着战士们去巡逻站岗的艰苦生活,被战友们无怨无悔的精神打动,明白了“舍小家,顾国家”的崇高与神圣,惭愧的流下了眼泪。临别时表示,她一定克服困难,挑起家庭重担,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安心哨所工作。 “夫妻树”在军营内外出了名,许多游人也慕名到此参观。而每到此时,哨所官兵总是热情地一边介绍,一边骄傲地说:“只要触摸了这棵树,就可以终成眷属。”<br><br>大伙为什么要神化这两棵树呢?其主要原因,是边关生活真的太苦。光是苦倒不怕,怕的是没人理解,找不到对象。<br><br>我们的边海防官兵,始终面临一个“不好找对象”的人生大考验。 当年,王震将军率领大部队解放新疆后,为了巩固边疆国防,他从湖南、四川等省,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女青年进疆支边。事实证明,边疆有了女青年,广大边防官兵的终身大事就有了指望。<br><br>如今时代虽然不同,但边疆发展,与内地相比,各方面条件,差距还很大。加上军人的家庭生活,聚少离多。许多大龄老兵,军事上是骨干,搞对象却是“笨蛋”,有人甚至“屡战屡败”。<br><br>在边关哨所,就曾经发出过一道“不许唱情歌”的禁令。<div><br></div><div>本来,边防哨兵的生活就很孤寂,一旦“情感伤痛”,便像来了无形的“敌人”,特别动摇军心。</div><div><br></div><div>可哨兵们都年轻,正处于青春勃发期,这当口连一首情歌都不让唱,小伙伴们还不憋出毛病?</div> (图为柯尔克孜族歌舞表演) <p>可有什么办法呢?从边防连的管理角度讲,主官领导有时也事出无奈。老兵们一次次被对象“吹灯”,他们内心伤痛,你却在那儿“哥啊妹的”喊唱,这不是在给老兵的伤口撒盐吗?</p><p><br></p><p>然而,在斯姆哈纳哨所,连里则是变阻拦为疏通。利用组织军地联谊会等方式,积极为老兵牵线搭桥,主动向地方女青年出击。一个不行,再介绍第二个。再不行,又来第三个。</p><p><br></p><p>但有一位老兵,一连谈了四五个对象,他还是没搞成,大伙真为他着急。</p> <p>有一年,这位老兵回家休假,有人突发奇想,去给“夫妻树”系上一根红丝带,求他们给战友带来好运。</p><p><br></p><p>没过几天,这位老兵果然来电,说他找到心仪的女友了。</p><p><br></p><p>消息一传开,想找对象的哨兵,都去给“夫妻树”系红丝带,他们试图用这种浪漫,企盼早日实现心中的愿望。</p><p><br></p> <p>(4)</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边疆的风情</i></b></p> <p>一位游客说:“虽然到斯姆哈纳的路程太远,但能感受到柯尔克孜族的民俗风情,能够到西陲第一哨看看,这趟路再辛苦,跑得也值。”</p> 斯姆哈纳的柯尔克孜族,与国外的吉尔吉斯族同源,语言也同为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的含义,有“山里游牧人”、“四十个部落”等多种说法。<br><br>柯尔克孜族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两千年前。《汉书》记载的“隔昆”,即是柯尔克孜族的先民。早在唐代,该民族人口就多达数十万。<br><br>19世纪中叶,俄国开始东侵。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沙俄与清朝签定了《中俄北京条约》,给清政府强加了一条西北边疆的中俄边境分界线,从而把大批柯尔克孜部落划归给俄国。 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游牧和渔猎。男人剽悍,女人柔美。他们以牛、羊、马、骆驼、牦牛肉和奶制品为主食,辅食有小麦、青稞和蔬菜。<br><br>柯尔克孜族也是马背民族,“赛马”、“叼羊”、“马背角力”等,都是他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项目。他们的帏幔,制作精美,用于室内装饰。柯尔克孜的壁毯、围帘、头巾、手帕等刺绣,都是内地游客喜欢的纪念品。 柯尔克孜族的美女,有着东方人的阳光,也有西方人的冷艳。<br><br>柯尔克孜族实行外婚制。一般不许与直系七代和旁系五代亲属通婚。与其他氏族、部落或民族的孩子,以及同吃母奶长大的男女,也不通婚。 <p>柯尔克孜族的婚俗礼仪非常讲究。</p><p>订婚仪式一般在女方家举行。男方要带“相亲团”,还要备好衣服和首饰,牵一只活羊,特别要送上一对耳环作为订亲信物。</p><p><br></p><p>一旦相亲的婆婆或姑姑、姨姨吻了姑娘前额,并给她戴上了耳环,则表示该姑娘已是自家人。在打扮姑娘时,还要唱“订亲歌”,场面热闹。</p><p><br></p><p>订婚时设有宴席,“相亲团”的礼品,要按亲疏辈份,分别送给姑娘家的亲戚,同时协商迎娶日期。</p><p><br></p><p>在婚礼前的一年或半年的时间,还要举行认婚仪式,但双方父母不参加。</p><p><br></p><p>举行认婚仪式时,新郎由嫂子和伴郎陪同,携带聘礼。快到女方家时,要派人去请求认婚。新娘也在嫂子和伴娘的陪同下,前往迎接。</p><p><br></p><p>按照柯尔克孜族的习惯,定亲和认婚仪式后,双方就不能违约了,尤其女方不能随意毁约。</p><p><br></p><p>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仪式也是在女方家举行。内容多,程序严。仪式结束后,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跳舞、对歌、赛诗等传统活动。之后,新郎才能把新娘带回自己的家。</p> 柯尔克孜族还有很多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欣赏。<div><br></div> <p>(5)</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边疆的风光</i></b></p> <p>花篮的花儿香</p><p>听我来唱一唱</p><p><br></p><p>来到了南泥湾</p><p>南泥湾好地方</p><p><br></p><p>好地方来好风光</p><p>到处是庄稼</p><p>遍地是牛羊</p> (图为延安时期三五九旅在边区开荒种地的历史照片) <p>当年的南泥湾</p><p>到处是荒山</p><p>没人烟</p><p><br></p><p>民歌《南泥湾》,是抗战时期我边区军民最爱唱的歌。</p><p><br></p><p>后来,人们又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又唱祖国各地大好山河的风光。可在斯姆哈纳边防官兵心中,他们最喜爱的,还是哨所所在地的风光。</p><p><br></p><p>一位从内地到此当兵的战士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把父母接过来,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哨所生活,也让他们欣赏欣赏哨所周边的风光……”</p> 我们的边防哨兵,<br>没有人不爱边疆。<br>因为他们在这里,<br>用青春焕发梦想。<br>用辛劳抒写成长。<br>用热血守卫家园。<br>用誓言抒发辉煌。 (图为王震将军在新疆) 戎马一身的王震将军为什么要立下遗嘱,要求亲人,在他死后,将他的骨灰撒在天山?因为,他是我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奠基人,新疆是他曾经战斗和建设过的第二故乡。他对新疆军民,他对新疆的山山水水,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 凡是去过新疆的人,都会说新疆太大了,放眼望去,真是无际无边。<div><br></div><div>如果您没去过新疆,那就请您瞧瞧这张图吧,多么奇特而壮丽的山脉,这就是斯姆哈纳哨所附近的风光。<br><br>前面土红色的山脉,是名扬中外的天山。后面青灰色的山脉,则是巍巍挺拔的昆仑山。新疆的这两大山脉在此交汇,是不是美不胜收?<br><br>当您来到此地,当您见到如此雄伟的大山,您能不为之惊叹?您能不感到一个人的渺小?</div> <p>我们拉开镜头,再来看看这里的远景吧。图中横跨东西的国道,便是2013年12月通车的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的高速公路,喀伊高速的路标编号为G3013。</p><p><br></p><p>喀伊高速公路的起点,位于新疆西南部的阿图什市塔库提,途经阿图什市和乌恰两个县级行政区,终点位于斯姆哈纳的伊尔克什坦口岸边境线,全长213.9公里。</p> (图为位于我国最西端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喀伊高速公路的终点。)<br><br>从西汉至今,伊尔克什坦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驿站,她也是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 中央刚刚发出了最强音,西部再次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交通奠基,科技引领,政策倾斜,人才齐聚,经济加力!<div><br></div><div>或许,这正是斯姆哈纳军民的新憧憬和新梦想。<br><br>随着人工“红旗河”的引入,整个新疆必将发生巨变。<br></div> <p>到了那个时代,新疆的边防军民,一定会这样翻唱《南泥湾》:</p><p><br></p><p>花篮的花儿香</p><p>听我来唱一唱</p><p><br></p><p>来到了大新疆</p><p>大新疆好地方</p><p><br></p><p>好地方来</p><p>好风光</p><p><br></p><p>到处是庄稼</p><p>遍地是牛羊</p> 当年的大新疆<br>到处呀是荒山<br>没呀人烟<br><br>如今的大新疆<br>与往年不一般<br><br>如今的大新疆<br>再不是旧模样<br>是西部的好江南<br><br>美丽的天山和巍巍的昆仑,请静候祖国西部大建设的佳音! 这么好的风光,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生活,值得我们永远守望。 (感谢范蕾演唱《哨所的月亮》)<br>(感谢有关本文的图片摄影和制作者)<br>(感谢参与和支持《中国哨所》的全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