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使全园师生熟练掌握开园后的各项应急措施,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控能力,确保开园后良好的教学活动秩序,我园开展了幼儿一日常规演练活动。</span></p> 入园前教室卫生管理 <p> 各班教师7:30入园打卡,班主任将活动室门窗打开,佩戴口罩、胶皮手套,按照1:100的比例(即15L清水,兑入150毫升84消毒原液)配制84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地面、桌面、椅面、窗台)进行消毒。</p><p> 按照1:100的84消毒液进行配比,将抹布浸泡其中,擦拭门把手、电源开关(保持断电状态)、多媒体操作台等表面,操作完成后,关闭教室门窗,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p> <p> 配班教师佩戴口罩、胶皮手套,准备好抹布、水桶、拖把等工具,进入消毒作用完成的活动室,保持门窗通风,清水涮洗抹布,擦拭桌椅、电源开关(保持断电状态)、多媒体操作台、窗台等表面,涮洗拖把,擦拭地面,擦拭完毕后,保持门窗敞开,处于通风状态。</p> 入园晨午检 <p> 幼儿分东西两路间隔1.5米有序排队入园。</p> <p> 入园时依次走过红外线测温通道,武丹查看健康码,王琳负责查看测温通道异常情况。</p> <p> 李芬医生对幼儿进行消毒,并进行健康情况询问。</p><p> 体温正常、无其他症状者,值班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进入各自班级。</p><p> 家长把幼儿送到园门口后迅速离开,不准逗留。</p> 缺勤登记追踪 <p> 集体教学活动前,各班主任点名核查幼儿人数,对缺勤幼儿进行电话追踪并上报疫情管理员周木霞。</p><p> 李芬医生及班主任对缺勤幼儿进行入户调查,做好心理疏导和后续工作。</p> 集体教学活动 <p> 活动前,班级教师对活动所用的教具、地面等重点部位进行擦拭和喷酒消毒。</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教学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发现一名幼儿精神萎摩,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症状,随后教师将该幼儿迅速带至隔离室,李芬医生了解情况并进行体温测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班主任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周木霞,陈园长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备,启动应急处置流程,配班教师将班级内其他幼儿带到第二隔离室。最后,王霞对小二班进行消毒处理。</span></p> 课间活动 <p> 错时喝水,自觉排队,间隔1.5米,提倡自带。</p> <p> 分批次(保持安全距离)按指定路线如厕,便后及时正确洗手。</p> <p> 教师引导幼儿间隔1.5米排队,按照 “七步洗手法”清洗手部,再按指定路线返回教室。</p> <p> 户外活动过程中,大一班班主任发现一幼儿精神萎摩,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症状,陈老师将该幼儿迅速带离至隔离室,并将情况报告给周木霞。</p><p> 巩老师将其他幼儿带到第二隔离室。</p> <p> 李芬医生对幼儿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6℃,立即将该幼儿进行隔离,同时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周木霞立即向陈园长报告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p> <p> 王霞紧急对该区域进行消毒处理。</p> 离园 <p> 我园分时段、分年级组实行错峰离园,各班级间隔5米以上,按规定时间迅速整队,安静整齐,幼儿前后左右保持1.5米以上间距,沿指定路线有序离园。</p><p> 离园过程中,大二班发现一幼儿出现呕吐现象,体温测量为37.9℃,班主任立即报告给陈君园长,配班教师用84粉对呕吐物进行处理。</p> 温馨提示 <p> 入离园期间,禁止园外逗留,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保证“家园”两点一线;加强自我保护,与路人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可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