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作者:张帆 渑池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p><p><br></p><p> 上周,家在义马的三姐打来电话说,暂居在她家的母亲想我了,让我尽快去接。由于近期全国“两会”召开,工作繁忙,我走不开,直到5月19日下午,我实在脱不开身,只好让侄女把母亲接来。</p><p> 5月19日下午,局里召开紧急会议,侄女把母亲接来后家里无人,只好把母亲接到单位,已年过九旬的老母亲坐在单位后面的操场上,直至下班后,我才陪老母亲在单位餐厅简单吃了晚餐,我把她送回家中,安顿好又返回单位加班至凌晨。</p> <p> 20日下午下班后,我匆匆回家给母亲弄点吃的,搀扶她到小区门口陪聚在一起的其他老人说话,在她脖子上挂好钥匙、说明牌(备注电话、联系人、家庭住址),嘱咐她在小区门口闲聊,等下班回来的爱人接她回家(爱人在乡下工作),我遂又匆匆返回单位加班。母亲已来我家三天,可我俩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每次老母亲都说:“你们去忙吧,公家事要紧,我在大门口坐坐就行,家中有牛奶,饿不着我”。可每每离开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自主地在脸上流淌……</p> <p> 母亲今年已经九十岁了,去年九月因胃癌在郑州做了手术,胃部被切除3/4,现在的体重不足36公斤。愧疚之意在心头不断萦绕,蚕食着我的灵魂,“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p> <p> 母亲含辛茹苦,培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她出生于1931年正月初七,和父亲一样没有文化,二老却用他们孱弱的身躯抚育了六个子女,并且在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我们兄弟姊妹六人送入学校,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尤其是作为幺儿的我,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希望。</p> <p> 我儿时记得,父母带着年龄稍大的姐姐哥哥去邻近的千秋煤矿渣堆捡煤,到千秋矿工人村卖红薯、卖豆腐。1985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渑池高中,后考入洛阳警校,毕业分配至渑池县公安局工作后,每次回家她总是拉着我说说工作上的事,勉励我清白做人,不为邪念腐蚀,作干干净净的“公家人”。1995年秋末,我正在南村乡侦办系列案件,半夜被单位同事老吕接回。父亲因患脑溢血已在医院昏迷一周,我在医院陪护的一周内,父亲始终没有醒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姊妹六人把昏迷中的父亲接回了家,也准备好了后事。</p> <p> 苍天有眼!昏迷不醒的父亲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居然奇迹般的清醒了过来,并恢复了部分智力,只是卧床不起,不能行动。由于我的工作很忙,姊妹几个又要忙于生计,护理父亲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父亲唯一的牵挂就是我当时还没有成家。1996年的冬天,父亲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为使父亲安然的离开人世,我也与爱人定下了1996年腊月25的婚期,谁知就在婚期前的腊月十一,父亲带着遗憾、带着牵挂离开了我们!父亲的离去,坚强的母亲没有落泪,她说:“你的父亲与同村里的同龄人比起来已算高寿,你也毕业参加工作而且马上要结婚成家。姐姐哥哥的生活也都可以,你们作儿女的也尽了心”!听到母亲的话,我情难自抑,我们作为子女的,又为父亲做了什么呀?</p> <p> 母亲是个勤快、闲不住的人,1998年我的孩子出生后,她便来到家中为我照看孩子。当时我们居住在较为偏僻的公安局家属院,我家住在五楼,经常断水,加上我经常出差不在家,母亲需从附近群众自备井中取水,一步步提到五楼。她还在家属院空闲的土地上开辟出一块菜园子,每每蔬菜成熟的季节,除供应自家外,还把多余的菜送给邻居同事。孩子由小到大,直到上小学前,一直是由母亲不辞辛劳地照顾,并安排一家的饮食起居。儿子上学后,她为了不拖累我们,毅然决然地回到农村老家和大哥生活,每每到冬天,我和爱人接母亲到县城随我们生活,她都以“你们工作忙,不给你们添乱”为由拒绝。</p> <p> 2019年5月,母亲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医院诊断母亲患了胃癌需要手术,因工作关系,母亲的手术一拖再拖,直至到9月份,我才向单位请了两周的假,陪母亲到郑州做了外科手术,胃部切除了3/4,母亲躺在病床上,我的假期到了,离开时看到骨瘦如柴的母亲,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颤动,泪落如雨,而后又背过身去擦拭泪水,悄悄地离开。母亲手术后一直辗转在其他哥姐家中生活,我也只有在工作之余抽空去看看。</p><p> 母亲,我多想陪陪你,陪你说说话,陪你在公园转转!但工作是责任,工作是担当,工作是重托,工作是良心!在刑警大队长的岗位上,唯有以身作则,方能以上率下;唯有身先士卒,方可带出一支披荆斩棘的队伍;唯有实实在在做事,方可不负韶华,不负重托,不负我心,不负一方父老!</p><p>“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孩儿定当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p><p> 张帆 </p><p>2020年5月22日凌晨</p> <p>(编辑/美篇:段华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