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草木茂盛,久别重逢,回顾线上教学,反思总结,珍惜当下,学生归校,花开可期。 从疫情爆发到武汉封城,全国14亿人万众一心,加入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宅在家的日子,除了推送相关微课视频,线上批阅作业,教师直播课堂,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给教育教学的影响?摸着石头过河的一路历程,整理汇总如下: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br> 作业的布置主要通过班级小管家,进行发布与批阅。学生提交作业后,进行一对一的批改,书面作业一一点评。前期担心学生不看评语,于是每次改完作业后发布一个通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针对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反馈,并且全天候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线上教学<br> 第一次线上教学时,家长以及学生们的热情高涨,针对一些反馈的问题,及时做了调整,比如之前用的教学软件是腾讯会议,效果不错。但随着复工复产,家长和孩子无法共用手机,导致有的同学错过网课,于是转用钉钉软件授课,确保错过的孩子们能看录播。 三.隔空不隔爱<br> 为了使孩子们对线上教学与居家自主学习模式充满能量,线上家访,督促其在家刻苦学习,珍惜当下。 四.团结就是力量<br> 孩子们有了疲倦的苗头,于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主要是线上作业周汇总、组内背诵的评比,评优小组开学后有奖励。将小组竞争从线下搬至线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被激起。 虽然尽力做了些工作,但难免会出现问题。比如考电子试卷时,学生手机待机时间短,无法及时提交试卷。电脑、手机长时间使用会影响学生的视力。线上教学时,不能看到学生的状态和学习情况,无法及时了解学习效果。<br>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疫情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课堂。久别重逢,欢迎孩子们回家,接下来我会向留吕小学其他教师一样扎根教育,不负光阴,不改初心,让我们齐聚校园共享学习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