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华山行

Xw

<p>心心念念好几年说去华山,因种种原因搁浅。今年“新冠”本不该再动念头,恰逢五一放假,华山景区限流,每天只网约六千游客,姐妹几个相约,五一游华山,完成多年的夙愿。</p> <p>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资源丰富,景观独特,文化内涵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p><p>华山,五帝时称“太华”,夏商时称“西岳”,雅称“华岳”,以“奇、险、峻、秀”驰名天下。</p><p><br></p> <p>5.1日早六点,我们一行四人驾车出发,七点半到达景区停车场。偌大的停车场内少了往日的拥堵,稀稀落落的车辆集中到一起。在游客中心广场,已有早到的游客自觉排队,只见人人戴口罩,相隔1.5米,扫绿码,有序行进。</p><p>疫情期间,华山步行登山路好像没开通,我们选择坐索道直达西峰。</p> <p>华山西峰“大”索道,迄今为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W”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观光体验索道。坐在近乎全透明的索道吊厢之中,以飞鸟的姿态俯览华山绝壁天险之奇景,直上直下,纵横894米的相对高差,多重视觉感官下的享受,让人不知道是该品味其惊险刺激还是该欣赏这曾经无人能及的奇云美景。</p> <p>华山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石体构成。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力,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广十里。”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体区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三峰鼎峙,有“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之势,人称“天外三峰”,还有北峰“方台”,中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p> <p>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力大无比的神勇男儿,在你的想象中顶天立地。</p> <p>仙踪可辨圣女曾萦刘郎梦</p><p>神斧在悬青嶂犹闻霹雳声</p><p> 劈山救母</p> <p>莲花台:峰顶翠云宫前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p><p><br></p> <p>“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濛,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腾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p> <p>由西峰去南峰</p> <p>去南峰的路好走了许多,没有太陡峭的石阶,一路欣赏美景,聆听炼丹炉的神火声。</p> <p>身后的西峰莲花台,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陡峭巍峨,雄伟瑰丽。</p> <p>华山的南峰与西峰之间,有座小山峰叫孝子峰。因孝子峰顶建有炼丹炉,所以也有人将孝子峰直呼为"炼丹炉"。传说太上老君和八仙中的铁拐李,都曾在此炼过丹。八仙之首"铁拐李"荣升仙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南峰海拔2154.90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p><p>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形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p> <p>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p> <p>南天门</p> <p>三公山,三凤山。</p> <p><br></p><p><br></p><p><br></p><p>在从南峰到东峰的山路上还有两处景点:一是“避诏崖”,著名道士陈抟,为躲避皇帝征召曾避居此处的山洞中;另一处是长空栈道,栈道依悬崖开凿,游人需手扶铁索木栏而过,是华山上又一险处。</p> <p>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p><p>长空栈道有700余年的历史,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的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p> <p>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华山因了武林人而倍显雄浑与亲切,武林人因了华山而彰显高大与伟岸。</p> <p>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p><p>朝阳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p><p>古时称登朝阳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p><p>朝阳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代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p><p>朝阳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p> <p>鹞子翻身在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p><p>因重新修正,鹞子翻身不对游客开放。</p> <p>由东峰去往北峰的半道上有处云梯。云梯</p><p>就是梯子挂在云端,登梯入云。这处道路凿于东峰绝壁,两端垂直,中间突出,一直相传“非好汉不能登临”。其实这条路并非是通往某个地方的必经之路,但走这条路可以快速到达东峰观赏日出。我们走的是后整修的石阶,只是冒险登了一半就退了下来。</p> <p>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明清时期,该岭开始修建台阶,并于民国时期结束,共建了530余级台阶,而现代,为了防止上下堵塞,保护游客安全,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又开凿了一条登山复道。</p> <p>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p> <p>“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山峰高耸入云,山谷深,峡谷长。悬崖峭壁立于丛山中,并且道路还十分艰险。自古以来华山就是人们崇仰的“神山”,大多数人只能“望而祭之”。古时候有胆大无畏的人走遍险要之地,开凿深山引入索道,放置钩梯用以攀援,这样才能到达险峰。而如今,我们是“条条大路通华山”,前人们留下来的索道便成了现代人寻求刺激的探险方式,而云梯,苍龙岭,鹞子翻身就是其中的典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