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症状有哪些?</h3>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一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仅检测阳性。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br> (1)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div>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div><div>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br></div> 日常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br>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div> (2)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购买活禽,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生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div> (3)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20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衣服遮住口、鼻。<div>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div><div> (5)主动做好个人的家庭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时就医。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div> 口罩的选用原则有哪些?<br>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推荐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疑似病例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防护口罩;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推荐佩戴KN95/N95防护口罩。 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取下口罩放入回收箱中;不推荐棉布口罩或者海绵口罩。 如何科学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br> (1)关注可靠信息,学习科学知识,不要盲目恐惧。<div> (2)维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追求内心充实。 </div><div> (3)科学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div> 郝璐 编辑/乌仁草道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