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欢,不讲究物质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林清玄</p><p><br></p> <p> 春天正是读书天,在这个别样的春天里,我有幸与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线上课程相遇,学习了关于指导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王文丽老师的讲座《读书至味是清欢》让我感悟颇多,王老师的话语亲切中肯,总是能抓住最主要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讲解开来。在关于整本书教学领域中,王老师做出了深入的钻研。</p> 对儿童阅读的态度 <p> 在本次讲座中,王文丽老师首先提出关于儿童阅读我们应该秉持的态度:</p><p> 1.教师对于儿童阅读的态度是支持不是支配。</p><p> 2.儿童的阅读课,包括导读课、交流课等,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是阅读的效果,而是儿童阅读的兴趣。</p><p> 3.儿童阅读的经验和策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大量阅读后自然形成。</p><p> 4.对于儿童阅读的评价,不在于一时,而在于一世,教师应该保持阅读的初心。</p> 让阅读回归本来的样子 <p>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要求过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兴趣就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既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又减损了读书的乐趣。”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们老师在其中做的是唤醒,是点燃,是激发,是共享读书的快乐和兴趣。</p> 书单,你得自己“造” <p> 关于应该读什么书,如何选择书的问题,王老师指出“别人的尺子,自己的眼光”。什么样的书都有读点,教师要在教学之前进行有深度,有思考的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交锋,有碰撞。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我们选择书的时候,要寻找与儿童生活最贴心的的图书,例如:写父母亲情、生命教育、认识自我、校园生活等等。在阅读课中,要多偏重阅读,思考和分享,摆脱繁重的任务和目标,始于阅读,终于生活。</p> 师生共读的基本策略 <p> 在师生阅读这件事上,王文丽老师指出,更多的时候是教师拿策略在教,而不是刻意去教授学生学会阅读的策略。在讲座中,王老师特别以“预测”这一阅读策略为例子进行讲解,意在告诉我们,多读多看,策略自然就有了。</p> <p> 王老师还对阅读教学中常见教学策略做了详细说明。第一是猜想,结合书名、插图、题目、目录或者含在文章里线索,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等对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第二是抓重点,抓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发展线索。对于阅读体会,不能只认准一个答案,要尊重读者自己的眼光。第三是比较,根据内容、插图、作者或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做比较。第四是连结,前后内容、书中人物、书与书之间,书与生活之间的连结。第五是表演,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设想的延续以及人物的反应、矛盾冲突等加以表演,体会感情,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表演,我们要进行筛选。第六是统整,利用一个大的问题,梳理整本书的内容,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要求我们老师先读、精读。</p> 阅读,让人生的答卷更完美 <p> 读书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气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骨子里所洋溢着的那股浓浓的书卷气,才使人气质脱俗。王文丽老师还指出,读书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情调,不一样的智慧,不一样的品格,不一样的人生之路。</p><p><br></p> 守得云开见月明 <p> 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要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要相信,所有的阅读都会留下印记,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出回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