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天小和老师约茶的时候,可能没管它是什么日子,对正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我来说,小满节气是个重要节点,和喜欢的茶,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并 “小得即满”,值得为此做个记录。</h3> <h3>第一次与小和老师喝茶,是几年前在马拉喀什的一个深宅大院里,那天下午喝的什么茶早已忘记,只是从此以后,在习茶的路上就一路跟随着她,不间断走过来,庸常的生活竟增添了些许质感。</h3> <h3>真正的共鸣,都需建立在同一个层面上。不让自己总是曲高和寡,她一直孜孜不倦地,培养提高着我们几个旅伴的品鉴能力。由浅入深,由外及内…… ,从有形到无形,从手法到能量…… ,不知不觉中,习茶,也变成了一个认知自然、认知自己的道场。</h3> <h3>昨天的主题是中期茶品鉴。小和老师准备了2000~2007年间制的一些代表茶,让我们自己各选一款,7g,同器同水,以1、我,2、小崔、3、丹哥,4、秋,5、和老师的顺序呈现,前三泡止语,后三泡各自发表品饮感受。</h3> <p>第一款茶,我选的是云茶易武正山,年份不详,观:显毫,芽多,有的白有的已经发黄,叶片有些紧结有些松散,紧结的呈褐黄色,松散的呈墨绿色,闻:淡淡的茶香,没有杂味,应该是干仓储藏,判断:茶质复杂,可能还参杂其它工艺(比如白茶工艺),茶汤可能会丰富变化大。温壶温杯后,柔水入壶醒茶,第一泡,入水后即刻出汤,汤香气香有易武茶区特点,汤色金黄中略带褐色,是2005年左右制的茶,汤感没有颜色看上去那么饱满,寖出物少,滋味薄;第二泡,在壶里停了少许时间,想多让一些物质寖出来,结果苦涩味也出来了,第三泡后,回归第一泡的泡法,茶汤干净清甜淡薄,滋味没有预想的饱满丰富,自我感觉总体还顺畅,注水、出汤、分茶,手法也较之前有进步。</p> <p>第二款,小崔选的是云茶佛茶,干茶呈褐绿色,条索均匀稍微泡松,无杂味,茶汤浅黄,与包装纸上标2007年制不符,体感劲爆,(我手肘三焦与小肠经处突突胀疼,心跳加速),第三泡被叫停的原因是有农残(很神奇的体感!),叶底呈浅绿色,有紧缩叶片因为没泡够六泡,叶片大叶质薄,判断是用台地茶拼配假冒的佛茶,制茶工艺也不是传统的普洱茶制茶方法,有铁观音的味道。</p> <p>第三款,丹哥选的是勐海茶厂的绿大树,干茶叶片呈褐黄色,条索均匀,叶片紧结,压饼紧实,判断初期在版纳后期在昆明存放,无霉仓味,醒茶得当,冲泡合适,汤清纯,味厚酽,缘于丹哥多年来对茶的痴迷热爱,对茶性够多够深入的了解与理解,热力伴随茶汤入体,延伸到神经末梢,一个接一个的嗝与哈欠,四肢松软无力,微醺微困的感觉,醉了一般。叶底多加了一泡,仍未完全打开(后续跟泡实力仍足),实证与判断吻合,不愧是款坊间盛传的好茶。</p> <p>第四款,秋选的是墨江地区米地茶厂的米地,这款茶民间很少见,是款皇家贡茶,秋吸取前者的经验,把茶与壶放煮水壶上加热,加快醒茶速度,冲泡时,控制温度与节奏,出汤时从容不迫,泡出了这款茶应有的气质。平时不爱表现,默默参与,第一次正式冲泡,就能专心致志,放空自己,全神投入,可见,茶与人是可以沟通的,是可由爱与懂,释放相互的辉应。</p> <p>第五款茶古茸,本来是小和老师准备用来收尾的,小崔因茶没选好影响了发挥,所以最后一款继续由他来诠释。小崔习茶时间短(半年不到),悟性极高,又因多年习武,他泡的茶,气感十足,这款景迈山老茶,因参入了少许螃蟹脚,滋味不够纯正,但被小崔泡得茶气十足,汤感稍薄,可能是他对茶认知不算多,经验积累还少,后续可期。</p> <p>给我的茶评1、醒茶不够,没有热壶,老茶的活性没有被唤醒,2、入水力道太软,没把茶质激发出来,茶汤薄,3、想法太多,能量太散,茶汤有气无劲,没有穿透力,4、判断是款纯料秋茶,泡好了应该有更好的表现。</p> <p>自我总结:习茶要想成为一种修行,除了学习了解与茶相关的各种知识,还需老老实实,调动全部感官,认真持续投入,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是什么人就有什么茶汤;你知道茶多少茶就回馈你多少;起心动念茶皆有应;直到有一天,所得皆所愿,你们之间才算圆满 。</p> <p><br></p><p>在以茶为道修行的路上,很幸运,遇到了乐施愿予的小和老师,并干货满满,费时费力费钱带我们实践,这样的良师益友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呢,当好好珍惜!</p><p><br></p><p>(文中图片全来自和军含,再次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