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的由来

<p>说起中国的语言,实在是数不胜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最应该知道的一些关于中国语言的故事。比如汉语、中文、语文、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它们的由来故事。</p><p>先说一下“汉语”和“中文”,这两个词有联系又有区别,实际上是两个概念。</p><p>“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语外,尚有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比如说,你说河南话,我说东北话,他说温州话,都属于是汉语。</p> <p>“中文”是中国语文的简称,它与“汉语”的区别严格来说,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中文”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内容,更广泛一点。</p><p>我们从小到大上了那么多语文课,那么什么又是“语文”呢?</p><p>大家知道,清朝末年废除了科举制,当时孩子上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做“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的“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行语言;等到了中学,才开始侧重文言文,这时候仍称“国文”。</p> <p>这其实想想就很符合教学规律了,也是我们经历的。小学的时候,大家认知和知识储备不够,就不会学比较难的文言文了。等到了中学才开始慢慢接触文言文。</p> <p>在1949年6月,我国在研究全国范围内使用的教材时,确定中小学都应该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加点文言文,作文一律写白话文,并要求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同时,采纳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在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作中小学课程名称,而是一律称为“语文”。</p> <p>想来应该是取最后一个两个名称最后一个字,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语文”,一直沿用至今。</p><p>汉字的故事,我之前介绍过,大家也从小就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这不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赘述的。我先说的是少有人知的汉字拼音由来。</p><p>我们现在都知道26个字母拼音,声母,韵母之类的。古人那时候没有字母是怎么读字呢?这里面也有很多内容,不好一一展开。举个例子,会用一个字的同音字标注读法如“材”音“才”,当然还有很多种类标注,但是还是用汉字注音。一句话,用简单的汉字标注其他汉字读音。</p><p>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说一下这个字母拼音,我们的26个字母属于是拉丁字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距今370多年前,就有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后来还有很多外国来华之人都做过这样的事,主要是方便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p><p>再后来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方案》,后来教育家吴玉章等人又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到了1958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倡导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就此诞生。</p> <p>最后再说说咱们口读心念的普通话。说起咱们正式官方语言读法——普通话,这里面也很有多有意思的故事。</p><p>大家知道,各个地区都会有各个地区的方言,虽然都是汉字,但是读法真是千差万别,不利于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这就急切需要一个标准。</p><p>通过实践,人们认识到标准音是不可以随意创造的,必须以一种通行的方言作为基础来确定。1926年召开的“统一国语大会”明确提出了“北京的方言就是标准的方言,就是中华民国的公共语言,就是用来统一全国的标准国语”。</p> <p>新中国成立后,为语言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1955年,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定将汉民族的共同语言称作“普通话”,并给普通话议定了一个科学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p> <p>说白了,咱们的普通话就是由北京话演变而来,所以会普通话就多少能听懂北京话。但是你北京话好不一定普通话就好,容易带味儿,因为语言已经变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