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北二分周四数学教研</b></h3><h3><b>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研讨</b><br></h3> <h3><font color="#ff8a00"><b> 本次教研活动由马晓莹主任主持</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4, 61, 81);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44, 247);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本次教研分为三个时段:</h3></font></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4, 61, 81);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44, 247);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font color="#010101">第一时段:2:00—2:45龚婷婷老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说课并进行微型课的展示。</font></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4, 61, 81);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44, 247);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font color="#010101">第二时段:2:45—3:10评课。</font></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letter-spacing: 0.3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8px; color: rgb(44, 61, 81);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44, 247); line-height: 1.6em !important;"><font color="#010101">第三时段:3:10—3:40分年级组教研。</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b> 第一时段</b></font></h1> <h3> 龚婷婷老师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微型课的展示。</h3> <h1><font color="#ff8a00"><b> 第二时段</b></font></h1> <h3> 各年级组老师代表对本节课进行评课</h3> <h3> 杨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引领。</h3> <h1><font color="#ff8a00"><b> 第三时段</b></font></h1> <h3> 1—4年级对近期教学情况进行组内教研。</h3><h3> 5、6年级跟随杨老师进行《比的认识》专题学习。</h3><h3> </h3> <h1><font color="#ff8a00"><b> 学习感悟</b></font></h1> <h3> <font color="#ff8a00"><b>听•思•悟</b></font>
春暖花开聚英才,同心力促成长。今天我们数学家人相聚在此,一起聆听龚婷婷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营养大餐——《分数的初步认识》。
短短一周时间,婷婷老师挑灯夜战,斟酌各版本教材,综合众专家所长,最终备出一节有深度、有内涵的这节《分数的初步认识》。
说是一节有深度的课,源于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的设置:
一、以牡丹饼为素材,借助数轴认识二分之一。所谓的二分之一就是一分为二,是两份中的一份,在阐述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二分之一的意义有一个完整的构建。从而又拓展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几分之一分数的认识。
二、对单位“1”的拓展。三年级的孩子虽然无需认识单位“1”,但老师在授课中对不同图形分一分或折一折,从而让孩子明白任何整体都可以得出几分之几。
三、同一分数的多样化。同样的图形能表示不同的分数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凸现出分数的本质属性。
四、分数大小的比较。同一个图形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源自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则每一份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在朦朦胧胧中不仅丰富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分数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婷婷老师结合分数的产生过程对分数各部分名称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分数线、分子、分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
好的课犹如饕餮大餐,不仅好吃又有营养,在我们津津有味的享受之时更多了一份崇拜。然而我们坚信,任何一位飘着仙气,闪闪发光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愿我们今天学到的不仅是她对专业知识的高度认知,游刃有余的分享,更是她坚忍刻苦的精神,北二分的小数人加油,自己更要努力!<br></h3><h3> 英才校区———张小红</h3> <h3> <b><font color="#ff8a00">学习中提高</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font></b>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但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问题驱动及学生操作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h3><h3> 今天下午的研讨课,龚老师就从洛阳的半个牡丹饼引入自然数是无法表示的,该怎么表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建立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初步认识分数,理解1/2的含义。把一个牡丹饼平均分成两份,一分为二,这半个饼是两份中的一份,用1/2表示。一个牡丹饼用数字一来表示,这半个牡丹饼该用哪个数表示呢?接下来通过展现历史文化,让学生认识1/2的符号表达。之后通过老师介绍各部分名称以及读写顺序让学生加深理解1/2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领学生在不同的素材中识别1/2,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最后数轴的出场,让学生把学过的这些分数找到一个家,直观感知这些分数都在零和一之间,而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他们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最后老师给出了三个练习,第一个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物体或图形,他们是同样大的,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那么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就越小。第二个练习由部分联想整体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第三个练习重点在于量和率的区分。
一次学习,一次提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努力!<br></h3><h3> 凝碧校区———刘春霞</h3> <h3> <font color="#ff8a00"><b>学习与碰撞</b></font> </h3><h3> 阳光灿烂,又迎来了一周一次的数学教研。
首先是龚婷婷老师展示微型课《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说课的形式,龚老师对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教材的分数内容编排作了对比和分析,并结合调查的学情,讲明自己的教学想法,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龚老师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入,层层深入、步步引导,不仅普及了分数来源的数学小知识,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讲清了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其次,各年级老师针对龚老师这节微型课,进行了思想碰撞。既肯定了龚老师这节课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最后,由专家杨老师作引领。杨老师从分数的本质出发,“量”与“率”的关系说明,回答了老师们的疑问,也从多角度对“分数”这部分内容深入分析,点明了分数教学的重点、难点,给出了相关且详细的教学建议,让人茅塞顿开。
学习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每一次教研都获益匪浅,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思想火花出现,促使我不断成长!<br></h3><h3> 英才校区———张芳</h3> <h3> <b><font color="#ff8a00">共教研 促成长</font></b>
杏黄麦熟的美好季节,我们北二分小数人相约周四,齐聚英才校区,对龚婷婷老师的《分数初步认识》进行研讨。整节课设计巧妙,素材新,亮点多,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受益颇多。
龚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能恰当处理教材,找准分数的"量"与"率”,加强分数概念的抽象和概括。她从分牡丹饼认识二分之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半块是从一个完整的牡丹饼分出来的,是整体的一部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折出多种图形的1/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图形的1/2,充分凸显了分数的本质。龚老师把分数与整数相结合,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知识体系。数轴对于三年级孩子比较陌生,课堂中让学生三次在数轴上找整数与分数,孩子们充分地体会到分数也是一个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用一个点表示,越靠后边分数越大,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非常巧妙的把所学的数串起来,直观易于理解,把分数和整数结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数轴的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题量少而精,数轴上找分数,感知分数大小;部分联想整体,充分发散学生思维;把分数的意义与熟悉的分西瓜相结合,从生活中的数学理解分数含义,还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
一次教研,一次提升,非常感谢杨老师的专业引领,教研路上一起努力。<br></h3><h3> 凝碧校区———候百倩</h3> <h3> <b><font color="#ff8a00">别具一格的课堂 </font></b></h3><h3>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龚婷婷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听课的过程完全是感受美的过程。婷婷老师带来的课,很“新”,亮点也颇多。</h3><h3> 首先从美丽的牡丹花引入新课,一下就抓住了听课老师的眼球。婷婷老师的语言生活化且不失美感,PPt也设计精美绝伦。在数轴上给二分之一找家也很新颖,让孩子们在系统中感知分数,并且为后续小数比较大小也做了很好的铺垫,埋下了伏笔,随后孩子们学习比较大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课中婷婷老师也兼顾到了人文性,分数的表示法从古代到印度到现代,让孩子们的认识更加完整。整节课婷婷老师设计了不同的素材,让孩子们多方面地感知几分之一,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因校区———程杰<br></h3> <h3> <font color="#ff8a00"><b>学习中成长</b></font></h3><h3>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今天下午,龚老师独特的思路,新颖的设计,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龚老师从洛阳多彩的牡丹花到美味的牡丹饼,从花中找整数自然过渡到牡丹饼中的“一半”,从而引出分数。龚老师优秀的自身素质和充分准备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使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明朗。从历史文化中,书写分数格式,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用纸折一折,在不同的图形中找二分之一;在数轴中为数找“家”,进一步认识比0大,比1小的数。课后练习题,从整体到部分,找分数;通过部分,找整体。两道题的设置加深了孩子们对分数概念的抽象概括。本节课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听完这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每一次学习都深感自身能力的不足,在成长的道路上,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凝碧校区———闫海丹<br></h3> <h3> <font color="#ff8a00"><b>一次思考 一次收获</b></font></h3><h3> 本节课通过孩子们所喜爱的牡丹花和牡丹饼作为情景导入,唤醒学生对数的认知,当出现半个牡丹饼的时候,这时候学生发现用自然数解决不了,就出现新的问题,引出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发现要比较公平的分物体必须要“平均分”,而在生活中还有经常会出现把"1个图形或"1个物体"一分为二,平均分成两份。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从生活中找出分数的应用,让学生自己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还有哪些分数的应用。我认为这样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中,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用“1/2”表示“一半”逐步认识分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纸片折一折形成对“1/2”的正确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
美茵校区———冯盼盼<br></h3> <h3>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成长无期限 学习无止境</b></h3><h3> 今天婷婷老师带来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让我眼前一亮,整节课自然顺畅,抽象的分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变得简单又有趣,同时又具有深度。在这节课中老师更突出分数的“量”与“率”的理解,这是我们之前教学中所忽视的,同样是利用圆形纸片认识二分之一,在这节课中老师的“一分为二”和“二分之一”前者提现了分的过程,后者提现的是一份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在不同图形中找二分之一,在异中求同,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对分数理解的更自然更深刻。杨老师说:“分数的最好定义是数轴上的一个点”所有的分数都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点,自然的把分数与自然数建立了联系。在这节课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成长无期限,学习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h3><h3> 美茵校区———赵方方<br></h3> <h3> <b><font color="#ff8a00">磨砺 成长</font></b></h3><h3>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节优秀的课都是离不开老师无数次的打磨。婷婷老师《分数的初步认识》让我看到了她的付出和努力。</h3><h3>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而且知识较为抽象,由于分数与整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有很大的差别,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是婷婷老师很有技巧、很直观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结合具体的情景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几分之几,正确读写了之分之几。再通过对图形的对折,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了解到分数是一个数,并且有大小之分。再提问,大小不一样也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平均分就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思考得出必须是平均分还要看平均分成几份。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h3><h3> 量和率该怎样选择?婷婷老师也做了深刻的解读。学生对于分数的认知起点指向“量”,“半个”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而不是这“半个”与“整个”之间“率”的关系。最让我感触的是,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断开的,而是“成片连一起的”,要用整体的思维带学生进行学习。
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努力,都会成为成长路上最耀眼的记忆。
美茵校区———石静航<br></h3> <h3><font color="#ff8a00"><b> 闪亮的星</b></font></h3><h3> 今天下午数学教研婷婷展示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说课、微型课,这节课婷婷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牡丹花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并引出二分之一,将简单的分数产生以及演变的文化知识衔接讲述。让学生在不同素材中感受分数,再通过对比思考,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不同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并且了解平均分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借助数轴让学生逐渐理解分数本身是一个数,有大小之分。并且分数是一个比0大比1小的数,可以用来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练习设置层次分明,让学生对分数表示的量和率都有了初步的感知!看着婷婷老师流畅、自如的展示,觉得舞台上的她,闪亮如星,光芒四射!</h3><h3> 回想从4月24日接到任务起,到现在不足1个月的时间,磨课组一路陪同婷婷走来,从选课到查找资料,再到确定各教学环节,一次次试课、磨课、研讨……今天她的呈现有多精彩,背后的付出就有多艰辛!</h3><h3> 深深感到,在北二分这个强大的团队,有张校长的大力支持,有杨老师的专业引领,有数学团队每一位家人的献计献策、全力以赴,相信,每一位家人都会成为那颗最闪亮的星!<br></h3><h3> 马晓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