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遗风(湄潭拱桥篇)

红叶秋色.四叶草

<p>封面 (桃花江跳磴)</p> <p>  石拱桥: 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另外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最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让人对石拱桥得以认识。现存湄潭石拱桥最早的为清代早期修建的老湄水桥、七星桥、二泉溪桥、荆桥、耆老桥等。</p> <p>注:上文下图</p> <p><b style="font-size: 20px;">湄水桥(老湄水桥)</b></p><p> 位于湄潭县城浙大南路与内环路交汇处,东南至西北向。跨湄水河而建,故名湄水桥。桥长13.3米,宽5.9米,高离最低水面8.5米,跨径10.2米,桥面长12米。桥头两侧均用料石修砌保坎长达5米有余。</p><p> 老湄水桥原为木桥。《康熙志·湄潭县志》记载,“康熙二十八年,湄水桥为卷拱石桥,县人龚伟主持修造,改木桥为单孔石拱桥”。康熙二十八年,至今已320余年,湄水桥应为我县境内修建较早的石拱桥之一。</p><p> 1952年,因遵义至余庆车辆通行的需要,又在湄水河与湄江交汇处新建一座双拱公路石桥,人们习惯也称湄水桥。此桥与双拱石拱桥相聚120余米,与花园桥、枫香湾大桥、茶场新桥、老湄水桥构成了一里5洞桥的景观。与湄潭老八景之一的寒潭映月相伴数春秋,与天下第一壶隔江相望。</p><p> 长时间来,为了便于新老湄水桥的区分,人们将建于清代的石拱桥称为“老湄水桥”。后者为“新湄水桥”。今可见老湄水桥南桥头为六级台阶,北端原本为台阶,后填土石与桥面平而接南街场口路面。两侧石栏之长与桥面长同,高0.6米,宽0.3米。后为安全考虑,在原石栏之上加高0.3米水泥栏杆。已铺成混凝土桥面。七十年代,在桥面迎水侧架设直径约20公分输水钢管,供市民饮水之用。该桥虽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洪水冲刷,桥主体至今仍完好无损。逢农历每月三、六、九日场期,有乡下来的理发师傅摆摊桥上,为赶集人理发。</p><p> 故事 民国时期,该桥已破旧不堪,县府组织修复。毕,需重书桥名。众书法名士应召,聚而欲书,皆久久提笔不敢落。围观书生苟中一叹之。一名士闻而怒赐笔,曰:“汝行,敢来一试”?中一提笔而神情自如,即书“湄水桥”三字,与原桥名之字迹如出一辙,众皆惊叹,曰:奇才也!</p><p> 今人有诗曰: </p><p>湄水弯如环,虹桥跨两岸。远接平越府,近靠打鼓山。</p><p> 鱼樵为常客,蔬果连成摊。妪叟迈健步,观柳停河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七星桥</b></p><p class="ql-block"> 位于县城浙大北路与内环路交汇处的湄江河之上。始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7年),历时四年竣工。耗银壹万余两。该桥为七孔石拱桥,南北向。现桥全长107米,宽7.7米(原宽9米),高10.5米。 </p><p class="ql-block"> 该桥北通原老车站街道连326国道。南接县城老北街至南街。下游约20余米处有江心小岛“万鸟归巢”。原为步行石拱桥,两端经石阶梯上桥面,有引桥为十级台阶,北端建有石碑楼,桥两侧有栏石可坐而休息。桥面两侧相对各有蹲式石狮和石罗汉各一对,中心建有观音庙,供人们顶礼膜拜。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因湄潭通汽车而填平石阶,拆除牌坊和庙宇。后为通行方便和交通安全,分别于1965年、1978年、2003年三次加固维修。最后一次将桥面进行沥青铺垫,改石栏杆为水泥栏杆。 </p><p class="ql-block"> 七星桥古朴美观,建成历史久远。工程之浩大为湄潭古桥之冠。经多次洪水冲刷而主体无损。尤其是2002年“6.7”洪灾,洪水漫过桥面,卷走栏杆,大桥仍坚如磬石。</p><p class="ql-block"> 故事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在湄潭设县,县城仅有建于南门关湄水河之上的湄水桥可通城外。北门无桥,北面进出城只有过跳蹬经沙心(万鸟归巢)再走跳蹬上岸,实属不便。如遇上汛期,人们只好隔河相望。 时湖广举人胡锦知湄潭县事,上任伊始。欲在北门外修建一座大桥,以解城乡民众出入县城涉水之苦。胡锦拿定主意之后,遂与士绅罗仕衡等商议。将建桥之事提上议事日程。 </p><p class="ql-block"> 罗仕衡,湄潭有名的大善之人。每逢饥年,他都率先开仓赈济乡民,每遇瘟疫势虐,罗仕衡便掏钱四处购药抢救病者。罗仕衡家道富而心地善,世人皆称其为罗大善人,对他敬仰有加。 罗仕衡等士绅与胡锦知县现场勘测设计,罗谓知县说:“胡大人,若你敢担当修桥大任,我罗某愿尽犬马之劳”。胡知县道:“我胡某无才,修桥大任还是你罗大善人担当,我愿为你完成修桥重任动动嘴跑跑腿,全力以赴”。众士绅也首推罗仕衡担当此任。罗仕衡思忖,若要修一座万古不朽之桥,至少得耗财万两,万两白银,则可筑两个半当时的湄潭县城!这巨大一笔投资,银粮何来?县财政吃紧,老百姓贫穷者也众多。然而机不可失,罗仕衡思之再三,毅然向胡知县表态:“既然胡大人与众士绅信任,并将修桥重任交给我,我罗某便当仁不让了,即使倾家荡产,我也要将桥如期建成”。罗仕衡欣然领命担当起修建七星桥的历史重任。为筹集资金,他变卖自己的全部家产,将所得资金全部捐献给七星桥工程。罗仕衡率先捐资,其他士绅也纷纷慷慨解囊。罗仕衡一方面多方筹措建桥资金,一方面在工地上指挥工匠们和浆砌石,忙忙碌碌,殚精竭虑。一天下午,罗仕衡从乡下募资回来,闻得工地上的石工们作鸟兽散,仅有一看工地老者在那儿等候他。老者见罗善人回来,告之,石工们几个月未得工钱,便纷纷说不干了,到别的地方找活干去了。工程资金严重不足,罗仕衡只好默默四处求助。他为建七星桥,早已倾家荡产了。因此,原先的亲朋故友对他早已避之不及,哪还有银粮拿给他打水漂漂。罗仕衡求告无门,与他一道参与筹措资金的士绅们也先后避开他。他主动找上门劝说他们,为给子孙造福,诸位肝胆相济,同舟共济吧。可是。谁又听罗仕衡的劝告和央求呢?罗善人你愿为修七星桥倾家荡产,我们可要养家糊口呀!山穷水尽,罗仕衡欲哭无泪,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起来,人们惊异地发现:罗仕衡赤身散发,沿街跪乞钱粮修桥。他两眼无泪,两腿淌血!从早到晚,从春到秋,罗仕衡衣衫褴褛,嘶声跪乞。他双膝的鲜血染红了县城南北二街的每一块石板。苍天感动了,大地感动了,连铁石心肠的人也被感动了,纷纷解囊。</p><p class="ql-block"> 至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历时三年,七星桥建成。在欢庆竣工的典礼会上,士绅们和众多民众联名向胡锦知县为罗仕衡请功。胡知县也拟定了上疏朝庭请求旌表罗仕衡。罗仕衡断然拒绝。他说;“七星桥工程耗金一万余两。惠及世人及子孙,此乃非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成功,罗仕衡何功之有”?事后,经胡知县和众士绅们倡议,在七星桥上修一座风雨楼,供人们避风遮雨和观赏风景。同时在桥头修建一座小庙,庙中塑罗仕衡坐像,供人们瞻仰。</p><p class="ql-block"> 从此,七星桥上人流如织,风雨楼中倩影晃动,罗仕衡小庙香烟缭绕。很久很久以后,一位后生进庙谒罗仕衡塑像,联想当年老人家跪乞银两修建七星桥的义举,不禁感慨万千,遂在庙中题诗一首,以言心志。 </p><p class="ql-block"> 诗曰:</p><p class="ql-block"> 沿街跪乞欲何求,渡口无舟百姓忧。历代贤士多壮举,今朝善者也风流。</p><p class="ql-block"> 谁持彩练当空舞,自信人间有妙筹。万鸟归巢眠北斗,江清月近上层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人亦有诗赞誉:</p><p class="ql-block">河宽滩急树森森,汛期霜凌路难行。知县聚贤议桥事,仁者担当为民情。</p><p class="ql-block">万贯家财典当尽,百丈拱桥修筑停。沿街乞讨为合龙,罗公义举留美名。</p> <p><b style="font-size: 20px;">湄江苦练塘拱桥 </b></p><p> 原桥建于清末,位于县城郊苦练塘至杨柳湖的小溪之上。原桥很小,现桥是在原桥处,于1973年重建。呈东南至西北走向,西北连湄潭县城,东南至西来庵,天城、核桃坝、金花村、七彩部落、27度景区及“十谢共产党”的发源地又是黔北民居试范地之田家沟。全桥长21.2米,宽6.1米,高6.8米,跨径为6.38米,拱高5.65米。以0.2米见方水泥栏柱辅以花式栏柱为栏,栏长与桥长同,高1.15米。单孔公路桥。桥周多林竹民宅。2015年于此桥西侧新修一条三车道公路通往上述之西来庵、天城及各景点。该桥仍有少量车辆通行。 </p><p> 据传。传说“苦练塘”原名“竹槐塘。”因水塘两岸林竹茂密,另有一棵古槐而得名“竹槐塘。”后改名苦练塘是因为缘于下面这个故事。</p><p> 故事 有一年,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条大蟒蛇,经常出没于水塘之中。足有12余米长,有大碗口那么粗。两眼夜里发光,如两盏大灯笼。这只大蟒蛇霸占了竹槐塘,不但吃尽了塘中鱼虾,还经常夜深人静时出来吃孩子。每次吃小孩后,就倒挂槐树,将尾巴缠于槐树之上,头朝下,将肚子里的骨头吐出来,村里人惶惶不可终日,乡民们聚一起,商量如何制服大蟒蛇。却想不出好的办法,因为那个时候没火药枪,又不能靠近大蟒蛇的身边,因为它会口喷毒液伤人。用木棍也不容易将其打死。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吃人。不少有小孩子的人家,纷纷携家带口远逃他乡避其祸。 </p><p> 这事可惹恼了当地一个名叫山娃的年轻人。他祖辈都是狩猎的好手,父亲更有百步穿杨的本事。可是都早年去世了。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子承父业。他从小苦练箭术,百步之内亦百发百中。大蟒蛇夜晚出来吃人时,他也曾悄悄跟在后面,百步之内向蟒蛇射箭,虽然射中了,但根本穿不透蟒蛇的鳞甲。山娃无奈。为了为民除害,他没向年迈的母亲告别,爬山涉水,决心去拜高师学艺。他走遍了名山大川,最后来到了一个叫“轿顶山”的山顶。见一老人盘腿坐于青石之上。上前躬身行礼,告知大蟒蛇吃人的事,请教老人有没有降服大蟒蛇的办法。他决心要为民除害,只是自己无能为力。老人听了他的叙述,力赞其为民除害的决心。就对他说:“年轻人,要除掉大蟒蛇也不难,只要有对面老窝顶悬崖峭壁之上的老山竹,就能帮你,那老山竹并排共栽十三棵,已有三万六千年了。其中间那棵威力无比,只是悬崖峭壁,恐你难以攀爬上去。只要你得到那棵老山竹,只取其竹桠一枝,便可降服之。不过,那老山竹可是张三丰仙人种下的,他不会轻意让你取走一枝的,你要从山脚下,一边爬山,一边叩头祈祷,表示你为民除害的诚意,说不定会让你砍下最中间一棵老山竹,而非一枝桠了。年轻人,就看你的决心和毅力了。”山娃告别老人,勇敢的往老窝顶的方向走去。按老人指引的方向,每爬一步,就叩一个头。并说道:“老仙人,求你赐我一根老山竹,打蟒救人于水火!”一天下来,手脚全磨破了,累得口干舌燥。可他不敢停下来,因为停一天,蟒蛇就要多吃人。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艰苦攀爬,终于到达了老窝山顶。晕乎乎的倒下了。他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张三丰大仙。三丰大仙用仙丹和着清水喂他,不大工夫,山娃苏醒过来,顿感全身充满活力。只听仙人对他说:“年轻人,你好样的。我破例把中间那棵老山竹给你,让你去为民除害。你回家去要苦练三昼夜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才能去制服大蟒。你靠近它用老山竹猛击其七寸之处。就可将其打死了。但是大蟒蛇会喷出毒液伤害你,手脚可能终身残废,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你可要三思啊!”山娃说:“只要能为民除害,我死何惧之?”说完告别老仙人,下山直奔回乡。为民除害心切,也不回家看望年迈母亲,直奔竹槐塘大蟒蛇老窝。大蟒蛇闻到活人气味,口喷毒雾,向山娃扑来,他却迸住气,靠近大蟒蛇之身,瞅准“七寸”猛力一击,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凶残的大蟒蛇被他连击九九八十一下,顿时一命乌呼!但山娃却因大蟒蛇喷出的毒气伤了双眼,双脚瘫痪。乡民们将其抬回家,将其母与山娃供养。从此乡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后来山娃活了九十多岁。到他去世那一天。只见一缕青烟随风而去,都说是大仙引度他去了天堂。山娃为民除害,苦练三昼夜功夫而不休息。人们为了永远记住这位为民除害的年轻人,就把原来的“竹槐塘”改名为“苦练塘”直呼至今天。</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任家桥</b></p><p> 位于永兴镇永兴桥村,建于距离永兴场1千米的湄江河之上。为五孔公路石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遵义至铜仁的326国道经该桥连接两地区若干县城,是贵州省内东西交通大动脉咽喉之桥。桥长80.1米,桥面宽4米,高离水面10.1米,拱高9.15米,桥礅迎水侧以料石砌为三角形。以减少洪水冲击力。桥面以料石为栏,已残缺不全,居中一栏石刻“永兴桥”三字,为颜体。迎水侧东北顺数第二桥礅上数第十一层有一小长条石,刻文为“补桥功浩大,全赖诸君勤”。右侧栏石仅存25块,每块长1.5米、或1.2米不等,左侧栏石仅存33块,最长条石为2.2米,短的也有0.5米。东北桥头右侧有17级石梯可下行至河边。因该桥仅能一辆车通行,桥面无法会车,遂于1970年在该桥北面距离约30余米处新建一公路桥取而代之。故该桥头及桥面今蓬草丛生,只留下历史的记忆。 </p><p> 故事 永兴桥的前生为“任家桥”。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一座五孔石板平桥(石板平桥前为木桥)。是任姓族人中一士绅倾尽家财加艰难募化而建。1938年,周西成主政贵州倡修遵松公路(遵义至松桃),将原任家桥改建为今天所见之永兴桥,(当地人们仍习惯地叫它为“任家桥”)。为节省资金,在任家桥原桥礅之上卷拱增高为公路石拱桥。由当时的县政府出资,抽调民工尽义务,只开支石匠工资。当地陈三石匠(永兴桥村保子山人)掌墨,其余工匠为湖南人。由胡永安监工。石料主要采自永兴桥村石溪沟庹家石场,也有部分石材取自永兴桥村转山。这些石材主要靠牛车和人力搬运,耗时又费力,聪明的陈三石匠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砍来很粗大的圆木,一分为二,加工成两头微翘,中空为船状(人们称之为泥鳅船),置石于内,掘地微槽,撒以水使其地槽更为滑溜,来减少阻力,用牛拉或人工牵引运石材,甚是省力。大大提前了工期和减轻了人力的耗费。遂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竣工,耗时近两年时间。此桥为湄潭境内民国时期修建的最长一座公路石拱桥了。</p><p> 诗曰: </p><p>走村串寨化粮银,叩石垦壤惠众生。姓氏命名不为怪,可怜家中一洗贫。</p><p>洨河赵春施巧手,湄江任公布甘霖。文明自由践行者,黔北高原有贤人。</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三元桥</b></p><p> 当地人称合口石拱桥,位于永兴镇德隆村浦水河与湄江河交汇处上行200米处。南北走向,县城东北15千米。据光绪湄潭县志记载:“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杨文明与餘邑武生何啟伦筹募修费千余金后工资不济,得李华林助银一百乃告竣。又于此处设放生塘禀官给札勤碎记之”。原为三孔人行石拱桥。八十年代改造为公路桥。总长34.9米,高10.55米,桥面宽6米,桥面离水面5.5米,迎水面桥礅为三角形,桥礅入水5.4米,每拱高10.5米,每拱跨径为9.1米。两侧水泥栏杆长30米,高0.45米。南桥头右拐公路通核桃坝。桥头有麻柳树一棵。北至浦水桥。桥主体保存较好。原中拱镇桥之剑已无。桥碑因山体滑坡掩埋已不存。七十年代改造为天城至核桃坝的公路桥。桥四周树木青翠,桥下水流清澈。桥东南有湄潭县境内最长的田坎之一的“长田坎”长1.5千米。</p><p> 诗曰:</p><p>二水交汇入湄江,两岸良田有保障,男耕女织农家情,丰衣足食牧歌祥。</p><p>田坎缀起千米画,石桥连接万里商。三元只因几道虹,更有平桥在上方。&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无河二洞桥 </b></p><p> 位于永兴镇桐梓园村文昌阁组。此桥为双孔石拱桥,并非建于河流之上,故称其为“无河二洞桥”。桥呈东北至西南向。拱顶石阴刻:“道光十四年建造”。至今主体保存仍很完好。桥长13.2米,宽4.5米,高3.68米,拱高3.1米,两拱跨径均为3.88米。 </p><p> 2016年该组十二户村民自筹资金将桥面进行水泥浇筑,同时将桥两端之公路拓宽。该桥之栏石因修永兴至德隆公路毁掉。原桥西南向保坎长7.4米,宽0.33米,高1.8米。西北向保坎在七十年代,因永兴供销社撤去修氨水池,毁掉一部分,现仅存2.5米左右。东北面约50余米处有杭瑞高速、永兴至天城公路通过。西南向接马渡河桥;四十余米处原有光绪二十五年所修县志记载之“文昌阁”遗址(毁于1985年的一场火灾)。在清代,从永兴出发过马渡河经白岩至小鱼塘、大鱼塘再到核桃坝,过二步跳磴经白杨坝,至西来庵石桥,又经苦练塘上老湄水桥进湄潭县城。是永兴人进县城的一条古道之一。所以,该桥在当时是一条重要的通道。为永兴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p><p> 故事 一地理先生从永兴路过,说“永兴场是一个好地方,出生意的宝地,不足的是南面地势生得太空,无法留住黄金白银,要得永兴场生意兴隆,财源不外流,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在南面五百余米处修建一座桥”。因此,以永兴场陈氏为首倡建此桥。桥之北面五十余米处又有裸露岩石,岩石表面有大小莲花朵图案无数。每逢雨过天睛,“莲花”栩栩如生。因此,“无河二洞桥和石头开花”远近闻名。原文昌阁周围有古柏树数棵,给商业古镇平添了无限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永兴三多桥</p><p class="ql-block">位于永兴镇茅坝村三桥组,建在一小溪河上,连接乡村古道,距湄潭县城约24千米。为何当地人称“三桥”却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日实地考察,该桥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距今已经历了近180年岁月沧桑的洗礼。呈南北走向,四周皆为田园农舍。</p><p class="ql-block">所见古桥主体完好。桥长5.4米,宽2.64米,桥面距水面高3.2米,跨径3.7米,桥面长2.6米;有石栏,高0.5米,宽0.3米。东北桥头4级台阶,西南面3级台阶上至桥面。出水侧桥栏居中位置立四轮方碑1通,高1.8米。桥碑正面上部第一行从右往左横刻“三多桥”3字,第二行横刻“捐修名士”4字,因长年风化,字迹已模糊不清,经处理尚可辨认;碑正面右竖刻:“大清道光二十五年”8字,左竖刻:“岁在乙巳年六月”7字,均可辨认;中间所刻捐修者姓名完全无法辨识。方碑左侧、右侧及背面均无文字记载。迎水侧拱顶石阴刻:“何大德、大刚、大江、大学、何绍先、何绍荣”15字清晰可辨。两桥头植桂花树4棵,均为不同年代种植,尤其以出水侧东向1棵种植时间最早,树径达0.35米,伞状树冠,十分美观。</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平安桥</b></p><p> 位于永兴镇分水村石泉寺村民组,为石泉寺三里五座桥之首,跨无名溪流而建。西北东南向,桥长8.7米,宽3.6米,高3.2米,拱净高2.8米,跨径3.7米。</p><p> 该桥修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由石泉寺僧人照净为首捐修。因桥头原立有两通桥碑,当地人又称之为“双碑桥”(现仅存一通,另一桥碑毁于七十年代)。 </p><p> 桥西北为飞凤山,依山建有石泉寺庙(寺庙毁于七十年代,现仅存遗址,可见大山门,小山门及两四角天井阶沿细鑽料石,天井坝为料石铺就。其规模不亚于西来庵。石泉寺现居住一毛姓人家,有用整块料石凿空之石水缸一口,正面雕刻鸟虫花草图案,该石水缸为石泉寺住持造于清嘉庆十九年)。西北向有山路可通洗马(杨家山),东南有乡村泥石路达杨村茅坝以远之永兴湄潭。 </p><p> 该桥座落在四面环山的盆地之中,溪流两岸多民宅良田,山野林木郁葱,四季鸟语花香,身临其境,大有世外桃源天然氧吧之感。是休闲养身的好地方。</p><p> 桥之西北头现存四楞方碑一通。正面上部横刻“平安桥”三字,其字大如拳许。右竖刻:“首人石泉寺僧照净捐修槓礄一座。”另铭刻捐资者众,捐银十两者仅一人,有几人捐银一两依稀可辨:余者多为一钱,二钱。石碑右面竖刻行草字体桥序:尝闻大義,知之不為难。禮當人不讓可為功伊?兹辜念,居未矣,累此而乎?长之亟待。当饭足茶余,僅我可作功矣。礄樑遵平安石,长備千古永浚天身,標流遠史。募化全礄,难以分厘不徴一乎?顿足仰恭上苍,藏沃龍主之乐,其众人以千古有念,感苍天恩成,我佛祖即為地脉權作0序。左面上部阴刻:“功立不杇”四字。中铭记捐资者多人。落款竖刻:“大清嘉庆拾九年岁次O00月吉日谷旦立”。石师:伍正O、李O0。背面上部横刻空心四字:“萬善同缘”。余刻捐资者数人。</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杨家桥</b></p><p> 位于永兴镇分水村石泉寺村民组。跨无名溪流而建。桥长7.8米,宽4.1米,高3.8米,拱高3.3米,跨径4.2米。该桥主体保存完好。出水侧栏石长4米,迎水侧栏石仅存1.3米,一部分掉入溪流之中。栏石宽0.24米,高0.28米。桥东南至西北向,东南至茅坝永兴等地,西北向至石泉寺。原为步行石拱桥,后于九十年代 改造成公路桥。</p><p> 清嘉庆年间,由老山和尚倡建,主要是便于庙宇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和香客拜佛往来。除杨家桥外,建于该溪流之上的有平安桥、三洞桥,还有一座毁于七十年代。另一座也于2002年改为公路桥。五座桥均为石泉寺僧人倡建,并出资大部分,乡民捐资少部分修建而成。料石均就地取材。石师与平安桥同。由于五座桥相距仅三里之遥,故有“三里五洞桥”之说。石泉寺庙宇毁于“破四旧,立四新”那非常年代,只剩下断垣残壁,没有当年香火旺盛的景象。因为有石泉寺的存在而修建的古桥,至今仍发挥着曾经的重要作用,继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诗曰:古刹声声佛钟响,深山葱茏沐圣光。南来许愿豪客急,北走烧香信男忙。溪水弯曲险道路,大师善举筑桥梁。一里五座前后建,功德惠及这一方。&nbsp;</p><p> 诗曰: 古刹声声佛钟响,深山葱茏沐圣光。南来许愿豪客急,北走烧香信男忙。</p><p> 溪水弯曲险道路,大师善举筑桥梁。一里五座前后建,功德惠及这一方。</p> <p><b style="font-size: 20px;">永兴镇蔡家桥 </b></p><p> 位于县东北15千米,位于永兴镇与天城镇交界处的德隆村蔡家桥村民组。呈南北走向。李家堰水库河流从桥下流过与湄江汇合。以天城镇面向德隆方向为坐标,左侧为县志记载之单孔老拱桥,长16.7米,宽6.4米,拱高4.3米,跨径为6.15米,桥高5.1米。右侧非拱桥,宽2米,系七十年代扩建。扩建后出水侧保存了原桥之主体桥拱不变。</p><p> 故事 据光绪25年所修湄潭县志记载:“桥旁有阁,阁侧一柳,大可三四围,树尖寄生枇杷一株,其根循桥边穿若架梁,行人呼为木龙过江”。县志描述之阁、柳树等已不复存在。访老者讲述与县志记载基本相同。据此可认定该桥最迟也应建于清光绪(具体为何年始建,无从考察)二十五年以前。扩建后成为天城至永兴的公路桥。以条石为栏栏长10米,高0.25米。</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复兴镇乐善桥</b></p><p> 位于县城南七十余里的复兴镇境内(现为两路口村龙凤组),跨复兴河而建。呈东南至西偏北311度走向。西北桥头左至杨家坪,右通复兴街上。桥长32.1米,宽6.2米,高11.6米,桥面长16米,全以料石铺之。为单孔步行石拱桥,拱跨径为13.2米,拱高10.3米。两桥头均为十一步石阶梯可上至桥面。原镇桥宝剑与桥栏不存,桥头石阶部分遭到损坏。杨家坪水库东干渠渡槽顺桥上方而过,离桥面仅2米。被人们称之为“桥上桥”。</p><p> 故事 据当地村民唐诗强和93岁高龄的唐泽涵老人介绍:乐善桥为唐氏十七世祖唐太箴首倡修建,出银一百两,为损资者之最。另有唐太璉,唐太汾资银稍次。当时唐氏族人在明清两朝文人较多,从族谱查得,又从光绪二十五年所修县志记载,查得唐氏举人也有十几人。大姓唐家当门就是一条河,横亘于此,乡民出行极为不便,故十七世祖为首倡建。该桥算起来已几百年了。和湄潭七星桥修建于同一时期。当时建桥之功德碑上刻捐资人无数,因六十年代修建杨家坪水库的东干渠将其封于北桥头。 </p><p> 乐善桥桥下水深3米有余,两岸茂林修竹,四野多田园民宅。一派田园风光。是欣赏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当地政府已在该桥西北五十余米处修建了休闲园,河东南岸修建了步行便道,供人们劳作之余来此休闲聊天。</p><p> 诗曰: </p><p>两桥媲美好风景,各领风骚倩影存。 唐氏修桥千古颂,祖孙惠民万代情。</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复兴镇二泉溪石拱桥</b></p><p> 位于复兴镇中心场土泥池(又名油榨房),建于二泉溪河流之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据当地村民介绍,老一辈传说,此桥建于清代,马山至复兴公路未建成之前,此桥是马山一带百姓赶集凤冈、永安等集市的必经之桥。西南桥头隔马复公路(马山至复兴)的岩壁上建有小土地庙,据说是为了守护该桥而建,至今仍香火不断。桥长17.7米,桥宽4.3米,桥面长6.4米,高6.85米,单孔跨径为11.6米。拱高6.55米。一侧桥栏仅存条石2.1米。栏高0.3米。宽0.38米。西南现存石梯16步,21步为东北桥头阶梯。</p><p> 拱桥最后一块卡石刻有文字多模糊不清,原桥名无从知晓。只有“李廷瑛”三字可辨。查阅清光绪湄潭县志载:“山川原委略系邑人李廷瑛(名鼎调,号瑞堂。1820年—1890年,湄潭宝洞人,同治丁卯科1867年举人,时年47岁,为候补知县,先保举知县,继平远学正,均因故未就,后受聘于湄潭书院讲席,讲学二十余载,门生众多,博学仁爱”。故推断该桥建于清光绪25年以前。</p><p> 当地村民口头禅:“九岭十三湾,一里三座桥,一里三座庙”。此桥便是三座桥中的第一桥,两岸青山苍翠,桥下河水清澈。行百步之遥筑有拦河堤蓄水灌溉两岸农田,桥两岸多民宅。&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复兴镇庙山桥</b></p><p> 庙山桥位于复兴镇复兴村祠堂组境内,跨庙山河而建,呈南北走向,北走复兴,南接两路口,建于清初,(为庙山李氏族人所修,故名庙山桥)。桥总长为19.5米,宽3.2米,高离水面5.3米,垮径为4.3米,拱高离水面4.28米,现已改为单孔公路石拱桥,以原有步行石拱桥之条石为栏,长5.8米,高0.3米,条石宽0.3米。</p><p> 据当地66岁的村民李绍权介绍:“该桥原为步行石拱桥,两头都是三步石梯坎。是庙山李家修的哟,祖辈一直传说与湄潭七星桥修于同一时期,说是康熙年间,七星桥修好了,那批石匠就来修的这座桥。至少也三百多年了吧!庙山李家当时做山货生意,家庭殷实有钱得很,做生意赚了钱就做善事。对河二岸的人往来不方便,于是李家拿钱修了这座桥。还在这桥北面五十余米的地方修了一座祠堂(祠堂是在大集体时期毁了)。桥修好后李家又怕河坎不牢,又在桥的上下用石头修河坎,花了不少的钱。2004年才改为泥石路公路桥。桥四周林木苍翠欲滴,民宅具黔北民居风格。桥下流水长年不断。整个桥面整洁。</p> <p><b style="font-size: 20px;">复兴镇随阳山清河桥 </b></p><p> 位于复兴镇随阳山村堡上组清河上,距湄潭县城约33千米。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南面有一座连接随阳山至凤冈县西山的现代石桥“群英桥”,两桥西面呈“V”形交汇。清河桥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8.2米,宽3.6米,距水面高4.6米,跨径7米,桥面长4米;石栏高0.5米,宽0.3米。桥两头路面至桥面均为11级台阶。桥南10米处公路北面田坎边为1通条形四棱石碑记载建桥历史,碑高1.38米,宽0.37米,厚0.27米。桥东面两桥中间有一棵檬梓树,西北桥头有一棵古核桃树,与核桃树相距5米的河东岸边有一口古井。整个古桥占地面积65.52平方米。群英桥建于1991年,桥长13米,宽4米,跨径6.6米,距水面高2.5米;栏杆长6.6米,高0.27米,宽0.32米。群英桥占地面积52平方米。</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河镇凉桥</b></p><p> 位于西河乡西河村西河(清代名河包场)街道口。为单孔石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临西河街道连湄潭至西河县级公路。西南至青龙水、正安县境。全桥长10.2米,宽5.10米,高3.6米,拱净高3·2米,跨径为4.85米,左侧仅存桥栏长5.8米,栏高0.42米,西南桥头民宅一幢。过民宅120米处有西河字库石塔一座,西南桥头迎水侧有十级阶梯下至河边。</p><p> 故事 该桥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距今已170多年。早年,桥上建有凉亭,后亭毁。相传清道光年间,河包场(现在的西河)宋、陈、张这三姓人家势强。该桥北面200余米处有一山坡名曰“狮子坡”,半坡有一石洞,叫“狮子洞”。字库塔尖正对其口。说来也巧,这桥与塔修成后,那些祸害乡民的人渣逐渐销声匿迹。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说法:“桥是弓,塔是箭。射死西河无奈汉”。2000年西河字库塔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风景优而气爽清,物产亦甚丰富。该桥所建之不远处有河边沙滩,每逢赶集日子,人们就早早来沙滩搭棚摆摊而做生意,甚是喧嚣哗嚷,俗称“河包场”。每五天一场期,生意火爆。桥附近陈氏家族人材辈出(陈倬,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进士;陈倬之孙陈玉书系乾隆年间选贡)。另有陈廷珩、陈伟虞、陈澍虞三人系乾隆年间岁贡。陈氏家族上马礅、围桩尚存。街道聂氏族人(聂会昌,光绪十四年岁贡)。古往今来,廖氏族人也很兴隆,字库序就是文采斐然的廖鼎铭先生撰书。其字迹隽逸劲秀,观者无不翘指点赞。</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河镇花开村石拱桥</b></p><p> 位于西河镇境内。距红星水库1.2千米许。系单拱步行石拱桥。南北走向,北通夜老坎、大土等村寨至西河场,是花开村以南村民赶集西河的必经之桥。桥长11.6米,桥面长3.5米,宽2.4米,高2.75米,拱高2.1米,跨径4.25米。北桥头有石梯10步,南桥头9步石梯。早年条石桥栏被毁,为安全起见,村民自发用混凝土浇注为栏,高0.35米,长2.1米。</p><p> 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地孙氏望族中孙乾为接孙氏龙脉而出资修建。建桥之初,距桥10余米处有一棵直径约一米的参天柳树,供人乘凉。该桥三面环山,东面山头是大坟顶,西面是黑毛屯,南面有仙人屯和九轮屯。后两者隔河而视,九轮屯之白猫岩正对仙人屯。恰似一只猫咪宝贝看着它的主人。这四个山头各有特点。景色各异。早些年,河水如镜,人在岸上走,影在水中行。这是养育这方芸芸众生的母亲河。自从红星水库建成后,少有流水于桥下流过,只春天涨水之时可见。</p><p> 故事 孙乾出资建好此桥以后,孙氏自此人兴财发。文人墨客不少。留下的墨宝随处可见。更有碑文、匾额、题字书法刚劲有力,文采斐然。孙乾有八个儿子:孙维武、孙纯武、孙纲武、孙经武、孙纬武,孙缵武、孙0武和孙0武均各有建树。他们逝世后,坟墓皆建石坟立墓碑。孙氏家族更有学田、坟田。其收入作后裔读书和建碑修墓之用。如今孙氏后裔居住于张村坝。 当代书法家、高级讲师、副教授孙世贤(又名宇平,字介山,86岁高龄,健在。先生即为孙乾后裔。现居黑龙江哈尔滨,仍笔耕不辍。撰有一副长联。上联:为国当家走经济改革路普天同颂神州添锦国强百花艳,下联:邓大人引民理财赶市场开放潮环宇齐歌华夏迎春民富万木荣。 此长联于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播出。并获奖。由于终身不断追求上进,在书法、诗词创作、书画领域曾多次获得奖励。</p> <p><b style="font-size: 20px;">西河镇木梳背拱桥 </b></p><p> 位于西河乡下坝村,跨青龙水(流向凤冈县境内)河而建。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距今一百六十余年。桥保存完好,是地道的步行单孔石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桥东北与高梁寨村落为邻,西南临木梳背民宅。因桥附近有一山,山脊状如木梳之背,故名:木梳背石拱桥。桥旁有乔木一棵,夏日枝叶繁茂,过往行人可于桥上蔽荫纳凉。桥长10米,宽3.3米,桥面长5米,桥高5.2米,拱跨5.4米,拱高4.9米。桥之两端各有十级台阶可上至桥面,以横切面0.32米见方的长条石为栏。长与桥面齐。现两岸乡民仍来往于此桥从事农耕作业。该桥四野山青水秀,桥之两边有山,连绵起伏,山间茂林苍翠,大有“入林仰望不见天,登峰俯首不见地”之感!桥下流水清澈见底,鱼影乱石历历在目。真可谓“山色永春秋,秀水鸣昼夜”也! </p><p> 故事 原桥面之上建有凉亭,以瓦盖其顶。供过往商贾行人冬避风夏纳凉歇息之用。1964年,一场特大风雨将凉亭刮倒,随滚滚洪流而去,只剩下桥之主体屹立在河堤之上。该桥工艺精细,相缝紧密。虽然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浸蚀,至今桥主体仍较为完好。该桥之料石全为人工抬运,工程之艰而建成此桥,彰显古人们不畏艰难的精神,发挥其聪明才智,建成了这座造福百姓的石拱桥。这些能工巧匠虽已作古,其历史功绩将流传万代津梁。 </p><p> 该桥为当年之官道,当地大名鼎鼎的宋炳文(据清光绪二十五年所修县志记载:宋炳文为清道光岁贡,启里青龙水人)出生于距该桥两公里的青水。他出资修建了该桥。生前,他将自家部分银两用来修桥铺路,当地人都称其为“宋大善人”。其逝世后坟墓修的很是气派,肖像、碑文、生平简介等一应俱全,墓甚为完好。宋氏族人至今仍是这里的旺族,在下坝村和青水两地,乡民中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宋姓。清代中期,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宋炳文凭其声誉,常往来于该桥与乡邻有矛盾之家磋商,平息相关事件,以保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p> <p><b style="font-size: 20px;">马山镇沙桥头石拱桥</b></p><p> 位于马山镇聚合村第七组。该桥为“一里三拱洞”之首桥。呈北偏东185度至西南向。东北向为官田坝、观山顶。西南向为大片良田,离聚合街道约500余米。为单孔步行石拱桥。桥长9.85米,桥面长3.58米,宽3.3米,高4.4米,拱高3.7米,跨径为4.2米。条石为栏,迎水侧仅存栏石一,长2.15米,出水侧栏石有二,分别长1.35米、(中有0.30米缺口)1.56米,栏石均宽0.32米,高均为0.38米。东北桥头有石阶梯10步,西南桥头有9步石阶梯。</p><p> 故事 该桥建于清光绪年间,比青杠林石拱桥早二十多年,有近一百四十余年历史。为当地夏氏(夏氏十五世之夏国福、国祥二房于明末入黔居于聚宝场。夏绍虞为清光绪十二年岁贡)望族---夏邦琴等倡建,乡民捐资银两不等,尤以夏邦琴胞兄弟四人出资较多,而邦琴为最。原西南桥头约五米开外,于清咸丰年间建有一字库塔,塔高6.8丈,共九层,下七层为料石,上两层为薄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毁。料石大部分用以砌河坎,有少量料石、所有薄砖为当地乡民搬运家用。桥之东北向,约距百米处有石头铺成“人字形”跑马道(后因修乡村公路而毁)约三百米许。从夏氏“帮”字辈开始,作跑马习武之用。练武之人飞马于“人字形马道”,以字库塔之圆孔为靶心,操弓搭箭射习。只因夏氏住宅对面有山崖名为“虎山营”,常有匪聚于此。其山有白岩石两壁,远眺如白虎之双目,似觉对夏氏住宅有虎视眈眈之嫌,而修该桥与字库塔(字库亦为乡民捐资而建,也以夏氏出资最多)。以此震慑之。练武以应对匪袭,保一方平安。当地乡民至今有“桥似弯弓塔似箭,射死虎山、土匪一大片”之说。如今,白石岩被茂林遮挡。不见当年。该桥西北面约三百米处名为“王石坟”的地方,原有一棵两人合围的古桂花树(不存),东南桥头夏氏住宅旁亦有较大的桂树一棵(不存),桥之北有核桃树一棵(不存),核桃树位置居于两桂树之间。故有“桂花夹核桃”之说。后夏邦琴因事外出,被匪杀于七里坝,并葬于该地白家坝,在其儿子夏国籍的带领下,夏氏族人常去那里祭祖。 </p> <p><b style="font-size: 20px;">马山镇母圣庙(遗址)桥旁的石葫芦</b></p><p> 故事 夏氏族人还倡建了另外三座石拱桥:吴家桥,母圣庙桥、马蹄桥(马蹄桥当地人习惯称大石桥,后另行介绍)。其中前两座已毁,吴家拱桥原桥址处,将旧桥毁掉,而改为了钢筋混凝土平桥。母圣庙桥仅留下一桥头料石可见。距桥20余米处有一“石葫芦”。当年修建该桥时,夏邦琴见有一天生卧石。用石匠锤钻而凿成一石葫芦,纵长2.95米,其瓢把长1.75米,瓢把最阔处0.8米;瓢碗长1.2米,阔1.18米。葫芦蒂为0.28米。当地人称之为“扑地葫芦”。据传每当山洪暴发,洪水未曾完全淹没过,总露一寸许。都说因为葫芦可浮之故。好几次差点被开石料而毁,在有识之士的强行阻拦之下,才得以保留。石葫芦东面原有一母圣庙,民国时曾作为师塾,先生亦为夏氏族人,首任私塾先生为夏云山。但凡有学生不守师塾之规,不能诵读或背诵书文者,必跪于石葫芦以示惩罚。</p> <p><b style="font-size: 20px;">马山镇青杠林拱桥</b></p><p> 位于马山镇聚合村第七组。建于无名小河之上。东偏北82度至西南走向,为步行石拱桥。两桥头各有石阶梯6步。桥长5.2米,宽2.9米,高3.4米,拱高2.9米,跨径为3.4米。无栏,桥体保存完好,桥体长满灌木丛,现在,人无法从桥面过往。桥北侧面有聚合街道至四合头村寨公路擦桥而过。</p><p> 故事 该桥为“一里三拱洞”之二桥,为当地夏氏族人夏邦琴倡建于清光绪末年,距今已120多年。当地乡民捐资银两多寡不等。尤以夏邦琴、夏邦昌、夏邦隆、夏邦瑧同胞兄弟四人捐资为最。距该桥出水侧100米许,曾有古柏树一棵,其根粗大,直径近三寸许。跨河而达对岸,如“自生桥”。乡民另用两圆木与之并架为桥,人们便可安全往来于上。该古柏树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p> <p><b style="font-size: 20px;">马山镇聚合马蹄桥</b></p><p> 位于马山镇聚合村聚合街道西120余米处,建于清乾隆末年,南北向。南临聚合街道口,北以乡村公路通凤冈县长安以远。桥长8.3米,宽3.4米,高3.9米,跨径为4.2米,拱高3.3米。出水侧存条石栏长2.8米,中间用0.4米为混凝土补之。迎水侧仅存栏石一块,长0.9米,余栏石为过往车辆挤下河中。南桥头原有石梯四步,北桥头只二步石梯。八十年代改为公路桥时以土填其桥头,将梯阶石填埋与桥面平以利车辆通行。</p><p> 故事 相传此桥为聚宝场王氏族人王席珍所建。清光绪二十五年所修湄潭县志记载:“王席珍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举人;王化周为清同治十二年癸酉科选贡”。</p><p> 传说某年,一战将在追敌至此桥处,敌将突然不见身影,(其实敌将为避其追杀而躲于桥洞。)不知敌将去向,骑马驻足桥上,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忽然,将军坐骑前蹄猛击桥面而长啸。藏于桥洞之中敌将慌乱而飞身窜出,意欲逃生,被将军挥矛刺于桥下。事后人们发现桥面石板有一马蹄之印,说是战马为提醒将军敌将就藏于桥洞之内,马蹄猛击桥面而留下的。故将桥呼之为“马蹄桥”,也有人称该桥为“将军桥”。由于该桥在“三里五洞桥”中最宽,也有人称之为“大石桥”。</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洗马镇耆老桥</b></p><p> 位于湄潭县洗马镇杨家山村石桥组兰家坝周家塘。为典型的单孔步行石拱桥。桥总长23.08米,宽5.20米,桥面长5米,总高10.1米,桥面离水面9.2米,拱高8.2米,跨径为13.6米,东北桥头有27步石阶上至桥面,西南桥头台阶24级。此桥是我们到现在为止收集到的最高的人行石拱桥,桥总体保存完好,仔细查看,东北桥头有桥碑基槽,惜碑不存。 </p><p> 该桥于2011年6月载入遵义市三普办画册(遵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图集),现被遵义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桥。桥南侧约100米处有道安高速(道真至瓮安)经过。东北桥头沿小路可至杨家山集镇。据当地村民介绍:八十年代以前,西南方向的苏家槽、罗家湾、马茨沟、新光、林堡、小塘坝一带村民赶集杨家山必经此桥,每逢四、九(农历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九、十九、二十九日)赶杨家山经过此桥的男女老少,更是络绎不绝。</p><p> 据当地村民说,此桥由当地几位老人集善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故名为“耆老桥”,该桥为东南至西北走向,跨洗步河。两岸地势北高南低,桥身为双心单拱石桥,占地面积约为119平米。桥面石栏不存,桥头原有石碑为四方体,记载建桥历史功德,几十年前被人掀入河中,去向不明。此桥整体风貌保存相对较为完好,桥身仍很坚固。经多年风雨、流水及洪涝灾害侵蚀,加上年久失修和受人们长期生产活动的影响,桥面石级和桥身多处出现裂缝和料石有风化现象,并有不同程度损毁。该桥建筑年代久远,规模较为宏大。尤其是拱高跨大,造型美观,气势雄伟,用材考究,具有一定的建筑之美和双心拱卷结构力学研究价值,为研究古代湄潭乃至遵义、贵州交通史和中国石拱桥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洗马镇永安桥</b></p><p> 永安桥位于洗马镇梅子坝村小塘坝村民组,桥呈东偏南160度至西北走向,是步行石拱桥,长5米,宽2.8米,高2.6米,拱高2米,跨径为4米,以料石为栏,栏长2.4米,高0.4米。桥两端均为三步石梯。桥体保存完好,桥面已铺之以混凝土,桥身被矮小的绿色植物掩映,似觉有些羞涩样。桥西10余米处有地下冒泉一眼,水特清凉。附近村民用混凝土将主泉眼打理成一方形井,还在旁边修三个池子,以便能蓄更多水量,井旁建一抽水房,将水抽提至高处,供附近村民饮用。往年清晨村民荷担挑水的画面已不见踪影,似觉有些许“遗憾”。</p><p> 据 97岁高龄的刘天锡介绍:该桥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三百余年,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刘公谓(曾官四川青神县知县,因做官清廉,故人称刘青天。传说从四川青神县探亲还要借钱回家,然后从家里拿钱再去还债)所倡建。桥西北为“寨上”,桥东南为“堡上”,寨上人较富裕,堡上人较贫穷。(刘公谓家住寨上)为能使堡上人也能象寨上人过上好日子,故倡建此桥连接两寨龙势。据说小塘坝刘氏在明末时期就富甲一方,全赖多做善事而人丁兴旺。</p> <p><b style="font-size: 20px;">洗马镇万水桥</b></p><p> 位于洗马乡潘家寨村田家寨组龙宝河上,连接杨家山至湄潭乡村古道,距湄潭县城约23.5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桥北端原有石碑,两岸皆为田园。建于清代,全长16米,宽3.2米,桥面距水面高5.8米,跨径7.4米;桥面两侧均有石栏,各长5米,宽0.2米,高0.3米。桥南面有8级台阶,北面有11级台阶。原有石碑文字记载,现已不存。</p> <p><b style="font-size: 20px;">鱼泉镇荆桥</b></p><p> 位于鱼泉街道荆(金)桥村荆(金)桥村民组。故名荆(金)桥。桥呈东南——西北走向。长28.6米,宽6.8米,高8.3米,拱高7.1米,跨径13.9米。两侧条石各三块为栏,栏石总长9.9米,高0.7米。出水侧三块条石长分别为3.9米、2.6米、3.4米。迎水侧每块条石长分别为3.48米、2.83米、3.54米。桥东南高而西北高。东南桥头28步石阶梯下至河边。近年为方便通车,又在东南桥头卷一小拱桥,将台阶砌石填土增高成为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东南桥头沿路越西山垭通流河渡以达永兴、凤冈等地,西北桥头左拐有公路连接鱼泉可通马山西河、湄潭和遵义绥阳等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p><p> 西北桥头隔道20余米处有楠木树三棵,(直径均在30公分以上)日夜守护着这雄伟壮观的石拱桥。桥东约150米处有古楠木树一棵(胸围近2.90米,县林业局于2011年挂牌作为古树保护)。东临道安高速公路约700余米。西北桥头多民宅。桥出水侧有名为“冬青”的植物掩其桥体达1/2,迎水侧有一种人们称之为奶浆藤的植物爬满桥长的1/3左右,宛如幕帘垂挂。当地人称这种奶浆藤为紫荆藤,故名:荆桥。桥下流水清澈,可见游鱼影布石上。</p><p> 当地村民王安才说:“这桥历史很长,老一辈都说是战乱年间修的。桥才修完碑都没立,因战乱人们都各自逃生去了。至今也有三百多年了。老人们还说过,这拱桥没修之前,离现在这桥上面一点原来是用石板搭的平桥。涨洪水冲坏了才修的这座石拱桥。修桥的石料就是在对面尖山那地方开采的。全是人工抬到河边来的。”</p><p> 据石桥沟村民刘忠伦讲:荆桥是他这一代上数十七辈祖公刘仕昌(石匠,从湖南逃难来到贵州以做石匠手艺为生)带领一批徒弟修的。根据王、刘二人讲述的情况分析,该桥至少是在清康熙朝初年修造的。查清光绪二十五年所修湄潭县志记载:荆桥,县北鱼泉沟上,圯(应为圮)后。陈星昭等复募修。据此分析,该桥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可能因洪水或战争遭到损坏或破坏而由陈星昭组织募资重修。</p><p> 故事 新中国成立十多年后的特殊年代,有一成分较高的黎姓人家房屋被充公后从桥头被赶来桥下西南侧200米处的喻家庙。喻家庙,临河择地而建,方圆3亩地,除了当时庙基的石头外,并无它物。这家人掏出当年庙宇的猪圈作地下室,将公社恩赐的猪圈架子立在上面,又去中华山、关子山讨来木料,搭了一个简易的窝棚勉强遮风避雨过日子。</p><p> “抬电影机”、给公社开会“送柴”抢水打“半阳春”田,这家人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俗话说,大家人户重教养,这家人户,男女主人,老大都喜欢行善积德。话说这年五月初五涨端阳水,洪水从土塘沟,西山丫滚滚而来,眼看就要翻坎,蔓延到喻家庙,冲毁“房屋”,一家人忙着搬运粮食,被子等。唯独男主人不动,拿出藏了多时的香和纸,他在河边念念有词。气得老大老二老三和幺姑娘都在催他。眼看涛涛洪水就要从他家平时提水、洗菜的垛口流进,男主人顾不得“封资修”之嫌,点上香纸,双膝跪下,大喝一声:菩萨救我。</p><p> 他的大孩子见他执迷不悟,正在气头上,闻言回答道:菩萨要救你,你等到嘛!快走!不走,一会就走不出去了。</p><p> 眼看喻家庙下面的田被淹了,对岸的田也进了水,男主人仍不离开。就在男主人跪下的那一刻,怪了,那水就没有从男主人站着脚下的垛口流过来。易涨易退山溪水,几个小时以后,水退了。这家人除了自身下雨被房屋前后的雨水灌了地下室的厨房外,简易木架住房依旧坚如磐石。当时来帮忙抢救东西的亲戚近邻都觉得这个事情蹊跷,但又不宜声张,只是暗暗相传。 </p><p> 时有诗赞道:</p><p>彩虹一道田野新,披甲挂剑气势矜。黎王二性脚常顾,二七场期人来勤。</p><p>鱼泉街头挑篓多,西山丫口客商吟。难忘河沿宽石板,葛格石灰起红鳞。</p> <p><b style="font-size: 20px;">鱼泉镇石桥沟拱桥</b></p><p> 该桥位于鱼泉镇鱼合村石冈村民组,建在两溪流汇合处。桥之西是三面环山盆地,唯桥居东而紧锁咽喉。桥长12.7米,宽4.6米,高5.1米,拱高4.1米,跨径8.85米。以条石为栏,长5米,高0.35米。南桥头有2x3.8米见方平台处有9步石阶拾级而上至桥面。北桥头6步阶梯而下右拐20余米可至修桥师傅后裔之木屋。桥呈南北走向,南桥头有村级公路擦桥而过;北桥头紧抵山崖,如扑地雄狮样。该桥在当年为鱼泉村民与箱子坝、茅坡、新舟乡民往来之必经之桥。桥周林木苍翠葱郁,桥下流水潺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p><p> 桥北头原有一棵古柏树,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砍去解成方子做椅子板凳了。当时一个叫何正光的老人去赶集鱼泉。正碰上人们在砍,还和砍树的人吵了起来。何正光说“你们这些败家子,这种古树要长好多年才长得到这么大?”谁知那些人说,你再阻挡,我们就捆你到公社去。于是,这树便被毁了。</p><p> 桥西两百余米许,有一洞,汛期水从石洞中喷湧而出,每有鱼随水飞出洞来,顺溪水过桥流千余米而入鱼泉河,鱼泉因此得名。当地一中年妇女说:“这座桥是刘家修的义桥,建得早,老一辈告诉我们有好几百年了,洞里飞出来的鱼好吃得很。我们寨子里的人现在都还在流传‘飞鱼,飞鱼,硬是好吃’的说法。” </p><p> 据修石桥沟拱桥师傅的后裔刘忠伦讲:“这桥确实是我们刘家老祖公出力修的。从我这辈倒推十七辈的老祖公叫刘仕昌。他从湖南邵阳做石工手艺来到这个地方,凭借石匠手艺攒钱发家。荆桥就是他来到这个地方修的第一座桥。将所得工钱拿来买土地出租,这样家庭慢慢富裕起来。荆桥修好十二年后,他又倡修这个桥。这桥不完全是我们刘家出资修的,是募资修的。我们这老祖公修这桥是义修,就是不要工钱,作为捐资。这都是老祖宗些一辈一辈传说下来的。” </p><p> 有诗为证:</p><p>石桥沟里石拱桥,刘氏积德刘家造。飞鱼过桥入江河,山人赶集逛闾庙。</p><p>可叹古柏遭斧戗,更悲流水逐年少。若要植被入眼帘,保护环境最重要。&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鱼泉镇三圆桥</b></p><p> 位于鱼泉镇街口,沿通往流河渡方向的公路步行百步许,就是三圆桥(当地也有人称其为三银桥)东西走向。长9.3米,宽4.9米,高4.5米,拱高3.8米,跨径为7.5米建于鱼泉河之上。原桥栏为长5.5米条石,高0.45米。2013年修建“道安高速”公路,运建材之重车需经过此桥,为防该桥不堪重负,另用钢筋混凝土将其内拱灌浆加固。东桥头民宅相距仅十余米,西桥头边上柳树相伴。民宅、翠柳、卧波虹影与垂钓渔翁。呈献给我们的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山水画。</p><p> 该桥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建于清康熙年间。刘忠伦所述:逆数十七代祖公刘仕昌来到贵州,继修荆桥和石桥沟拱桥之后,修建的最后一座拱桥,圆满完成三座拱桥的修建,也未曾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故名:三圆桥,意为第三座桥已圆满建成。当地也有人称之为三银桥,说是刘仕昌将修建石桥沟拱桥后,用所剩之三两白银自己义修了该桥。又名“三银桥”。无论该桥以何名称谓,这桥之修建者与修建年代已是不争的事实。</p> <p><b style="font-size: 20px;">鱼泉镇三善桥</b></p><p> 该桥位于鱼泉镇土塘村(小地名:茶站)。跨发源于角路溪流经茶站处之荆水而建。始建时为单孔步行石拱桥,现已改造为公路石拱桥。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桥头约20余米处为土塘村公所驻地。桥总长13.9米,宽5.2米,高6.25米,拱高4.75米,跨径为8.15米。原桥栏为条石尚存,长10米,高0.3米。这桥是当年东北方向乡民赶集鱼泉、杨家山,到湄潭县城的必经之桥。</p><p> 该桥的修建为当地乡民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县农村交通也得到快速跟进,步行石拱桥已不能满足人们经济发展的需求。1967年,在保持原桥主体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将桥面铺上一层泥石,又把桥两端的石梯填埋,改造为通车石拱桥。泥石桥面因不耐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又将桥面铺之以混凝土。为安全起见,将原桥栏加长为20米,栏高增至0.5米,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公路石拱桥了。桥身迎水侧多处长出一些灌木,当地村民见状,担心其树根的挤压会对桥造成破坏,将其砍掉。迎水侧西南桥边还有被砍掉的灌木枝。车辆长年的碾压,对桥主体没有丝毫的影响,足见其建桥师傅手艺和技术之精湛。</p><p> 当地退休医生讲述:“老一辈经常给我们说,这三善桥是三位行善之人倡修的。这桥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都说是康熙年间修的。在土塘这个地方有黄、詹二姓,黄姓人喜文,詹姓人喜武。黄姓人家还出过什么恩贡。两姓人都爱做好事,三个善人中黄姓人家一人,詹姓人家二位。其中黄姓人家这个善士在修这桥时出银两最多,詹姓二善士所出银两稍次之。因为主要是三个善士出钱修的这桥,所以起名叫三善桥。那桥上刻有桥名。原来这桥还有一把宝剑的,后来被损坏了。”</p><p> 联曰:三人行善修桥至今三百年;千人行走口碑延后千秋载。</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花江坳拱桥</b></p><p> 花江坳拱桥位于湄江河与桃花江河交汇处300米,建于桃花江河上。东西向。桥总长27.15米,宽9.6米,桥高7.7米,桥面离水面4,9米,两侧桥栏为半工字形,钢筋混凝土为之。栏上部厚0.2米,下部厚0.4米,高均为0.9米,迎水面栏长20米,出水侧栏长38米(为安全起见,将两端桥栏各加长900米)。 </p><p> 此桥分两次建成,迎水面为双拱,拱高6.30米。每拱跨径7.10米。出水面为单拱,跨径为15.85米,拱高亦为6.30米。</p><p> 据光绪二十五年(湄潭县志)记载,迎水侧老桥建于“光绪十六年,知县扎克当阿率绅耆杨荣昌等募修”。此桥是326国道必经之公路桥。桥面较窄,仅为6.5米,东桥头公路为弯道,行车极为不安全,遂于上世纪80年代将此桥出水侧加宽,现在桥宽为9.6米。据当地村民讲,加宽桥的石块部分来自牛场柏香园一石拱桥(柏香园李氏老宅当门)的料石。 </p><p> 随着湄潭县城的扩建,车流量的增加,于2014年在此桥南面相距约130米的地方建桃花江打桥而代之,此桥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此桥保存完好。紧靠东桥头新建一座“茶博会展中心”,西与遵湄高速湄潭出口收费站相望。桥四周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中。此桥猫在那不起眼之处,以羡慕的眼光静观湄潭这些年来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水鸭子拱桥</b></p><p> 位于黄家坝镇牛场大坝渡槽以南约200米的牛场河上游。黄家坝镇与高台镇以此桥为界,南距高台镇境内之宝镇寺约600余米。南北走向,为单拱步行石拱桥。长11.1米,宽3.4米,跨径为4.7米,因长年泥沙淤滞填埋,高仅为2.82米,拱高2.2米,桥面长4.52米。南北石阶梯各五步,无栏。初为黄家坝经牛场至高台以远之官道所经之桥,后为牛场、雄水、赵家沟和金鱼山一带乡民往宝镇寺上香拜佛和赶集高台之通道。</p><p> 该桥建于清嘉庆年间。与离此桥不远的二道桥修建于同一时期。经历了两百余年的风雨浸蚀。是牛场至高台官道的一座拱桥。因桥四周多陈水烂田,多水鸭儿(传说为一草寇之后裔)于田中游弋寻食,故名为:水鸭子拱桥。</p><p> 故事 相传宝镇寺、金鱼山,潘村和窑上之间原为大片竹林,有“金竹三湾,苦竹三坝”之说。当地有一冉姓人家,居住于这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海之南,冉姓家大业大。嘉庆末年,冉家出了一个练武之人,时有仿土司杨应龙独霸一方的想法,意欲“养马竹林,聚百万草寇乱天下”。此人习幻术,欲将竹林中每根竹节幻化为千军万马,竹丫之叶幻化为旗,逐一涂抹上白色,一切准备就绪,欲揭竿起事。一天晚上,他与嫂子道:“今晚我要静养三个时辰,麻烦你今晚去竹林寻视,鸡叫之前,若见马蹄子变黑,竹叶变黄,就叫醒我,千万别误我大事。”其嫂表面唯唯诺诺,其实如千军万马捣鼓于心,久久不能平静。细思:小叔子之所为,乃是大逆不道之举。会遭满门灭族之祸。于是心生一计,未及鸡叫之前,用墨水将马蹄染黑,用黄栀子将竹叶着上黄色。未及鸡叫,就急匆匆跑去告诉小叔子:“马蹄已黑,旗已变黄,此时不起事更待何时?”小叔子高兴不已,遂披挂上马,扬鞭打马来至桥上,口中念念有词,突然间,每根竹节处均爆裂有声,似万挂鞭炮齐鸣,如万马奔驰于林中。却不见一兵一卒,哪有战马无数?他正在惶惑惊恐之时,一声响雷,将其击于桥之北侧,七窍流血而死。拂晓,原郁郁葱葱一片竹林均已开花(竹子开花就意味着生命已到尽头)。后来人们就将这片竹林开垦成田园。一直耕作至今。往日的“金竹三湾,苦竹三坝”美景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小河拱桥</b></p><p> 原名“三星桥”,县志记载为“煎茶溪拱桥”。清嘉庆十四年(公元一八零八年)谭维政募修,惟僧弥昌捐银最多。为三孔步行石拱桥,故名“三星桥”。位于遵湄两县之分界(小河)线,跨河而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现为326国道公路桥,西北至三渡关以远至遵义等地,东北通湄潭、凤冈、思南达铜仁进湖南。桥长47米,宽6.7米,高11.3米,拱跨均9.2米,拱高9.3米。以混凝土为栏,栏长与桥长同,栏高0.9米。桥中间两拱基于桥墩之上,桥墩迎水面为三角形,以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墩高2米许,长9米有余。 </p><p> 该桥于周西成主政贵州议修遵松(遵义至松桃)公路(1938---1941年)时期,将三星桥改造为今天所见之公路桥。未建该桥以前,水流湍急,沟壑险夷难以逾越,两岸民众只能望河兴叹,湄潭人前往三渡关、遵义,走塘头河“三升桥”乃唯一通道。自此桥修建以后,天堑变通途,两岸民众往来密切,多了交流,也增进了人们的感情。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通行车辆的日益增加,加之车辆过西北桥头即爬坡,坡陡弯急,易出交通事故,2007年,在距该桥之北30余米处居高另修一座新桥。该桥完成它原所承担326国道繁忙的运输压力而退出历史舞台。当地村民利用小河流水之天然优势,搞起了漂流,可乘船穿桥而过,也是一道非常不错的人文景观。</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水巷子拱桥</b></p><p> 位于牛场中街背后万家井旁。人们又称其为“万家井石拱桥”。建于牛场河之上,据当地村民告知,该桥建成于清咸丰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桥长6.9米,宽2.8米,桥高2.7米,拱高2.28米,(据村民讲,原桥高近4米左右,水深可游泳。因长年涨水泥沙淤塞成为今天这样子)。跨径为3.98米。原桥栏损毁,现用混凝土为栏,长4.3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桥头5步石阶梯,西南桥头石阶梯8步。西南桥头立有打造万家井广场功德碑。牛场中街数百人均过该桥至万家井挑水饮用而沿用至今。万家井离此桥二十米许。村民于2013年集资1200余元打造万家井广场。广场占地面积300余平米,场内林木苍翠,村民茶余饭后可经此桥至广场休息闲聊。小广场、拱桥浑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福寿桥 </b></p><p> 该桥位于黄家坝镇沙坝村赵家坝村民组,建于牛场河与湄江交汇的地方再沿牛场河上行200余米处,南至北走向。县南十余千米,西邻湄江与黄家坝街道隔江相望。西南面与清塘寺、虚阁庙相距约150米。原为单孔步行石拱桥。桥长21米,宽4.51米,桥面长6.4米,桥高6.42米,拱高5.88米,跨径为8.82米。南北两端均为石阶梯八级。一九六九年大庆桥改造,黄家坝通往牛场以远的车辆只能绕道康济桥经此桥至清塘寺与公路汇合。遂将石阶梯垒石填土。南桥码头垒石长达20余米,北桥头垒石长达10米之多。 </p><p> 该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1818年)年。马先聲、陈春鸣募集资金修建。该桥当年为黄家坝、沙坝乡民去南部牛场、高台、茅坪等地赶集和去清塘寺虚阁寺烧香拜佛的唯一通道。 </p><p> 该桥南临清塘,虚阁二寺庙,此地是湄潭八大景点之一。其地夹双溪而立,曾建有古刹二座。暮有烟雾缭绕,故曰虚阁暮烟。有龙元熹之“暮烟咏”一首咏之:高阁凌虚碧,轻烟右上升。淡能分晚照,风影作云行。御气游天佬,随潮遏赤城。此中神化久,岂是高唐情。此诗没有写桥,却把桥的环境夸耀了一番。</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核桃窝拱桥</b></p><p> 位于黄家坝镇星光村核桃窝村民组。建于牛场河之上。单孔步行石拱桥。呈东偏北60度至西南走向,东至核桃窝村民组,赵家沟等地,西南过水鸭子拱桥至宝镇寺以远的高台茅坪等地。桥长7.8米,宽2.64米,高2.75米,拱高2.5米,跨径3.68米。无栏。 </p><p> 该桥建于清嘉庆年间,明代牛场设集市,在牛场至高台之间设商旅马帮歇脚的“客栈”(就是人们说的“客店”),牛场过二道拱桥和水鸭子拱桥至高台以远之茅坪乃至瓮福等地连成一线的官道,马帮往来络绎不绝。官道宽为1米左右不等,铺以鹅卵石。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该桥仅为当地乡民干农活往来的通道,当年的官道已杂草丛生。有些地方已不能通行。但它承载的是悠久的历史,承载的是当年马帮铃铛声的回响。</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马家桥</b></p><p> 该桥位于黄家坝镇上寨村民组与新庄村民组之间的无名河上。距离湄潭县城老城区约12.5千米。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创建,距今己220多年。旋圮。至嘉庆(嘉庆在位:1796年至1820年)时,由黄恩永等復建。桥长11米,桥面长6.2米,宽3.4米,高3.75米,拱高3.35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径6.5米。料石为栏,两侧桥栏仅各存一半,栏高0.2米。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东南约300余米处有杭瑞高速公路通过。此桥主体保存较为完好。原桥拱顶部有镇桥宝剑两把,其中一把多年以前就不见了,还有一把剑毁于近代。 故事 老一辈传说,这桥刚竣工,正逢马家迎亲。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和骑着高头大马的送亲人等,行至桥头,几个修桥工匠拦住要新娘下轿踩桥,说道:“这桥是我修,这桥是我建,新人要过桥,讨你金玉言。如果不下轿,过桥就免谈”。(一般新桥修好后,都要请人踩桥,有以此图吉利的风俗)新娘子听后,未加犹豫,掀帘下轿,轻挪金莲,步其桥面道:“今天新人来踩桥,新人踩过万年牢。此桥圆满功成后,起名应为马家桥。”修桥工匠人等听后,无不惊慕这小女子之才华。遂将这桥起名为马家桥。</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三陞桥 </b></p><p> 又名三棵树石拱桥,位于岩孔坝村塘頭河村民组大水井边上,距水井20米。呈东西走向,南与相距约350米的湄江相望,西面是古代屯兵之营盘岩,北面两山之间可见杭瑞高速公路,东为塘塘河村民居住民宅。为单孔石拱桥。据当地年老村民所述,前人常以“三人同路,犁弯搭桥”来暗示此桥所在位置。(以前该桥边有三棵很大的麻柳树,将之比喻成三个人。桥拱似耕地的铧口之弓形部件………犁弯,所以谓之曰“犁弯搭桥”。原有的三棵麻柳树现仅存一棵)。此桥为湄潭人早年去梭米孔、遵义必经之桥。桥总长3.08米,高3.9米,拱净高3.4米。跨径为3.2米,桥面长2.4米,宽2.42米。桥面两侧为2.4米长度的方形料石为栏,栏高0.4米。西桥头石阶梯5歩,东端石阶梯为2歩。桥拱锁石刻有文字,因年代(乾隆年间剙修后,圮,文生邹汝霖復募建)久远,部分风化糢糊不清。唯一“邹德懋”三字清晰可见。</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赵家沟桥</b></p><p> 位于黄家坝镇赵家沟村民组,跨雄水溪流而建。东西走向。为单孔步行石拱桥,至今主体保存完好。桥长5.8米,宽3米,高2.95米,拱净高2.3米,跨径5.2米,桥面长2.3米。东西桥头各三步石阶梯。两侧以料石为栏,长2.1米,高0.2米。是当年张长沟、牧羊水、芭蕉水、大溪沟、汪家山一带乡民赶集牛场的重要通道。桥刻记载,该桥为付朝德、李龍章、付朝信等倡建,募修于清道光二十六(1846)年。石工师傅为付朝忠、付朝信。1934年12月,红军从大溪沟经此桥进入牛场。</p><p> &nbsp;故事 黄家坝镇牛场东南有个地方叫赵家沟。虽然叫赵家沟,现在却一家姓赵的都没有。姓付的到还有好多家。这里为什么叫赵家沟不叫付家沟?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还是红军宿营赵家沟挖战壕,御白匪;腾口粮,救饥民的故事。 1935年,红军由大溪沟翻角尖山垭口经滚柴坡来到赵家沟。来到赵家沟后,红军的一位首长,便命令战士们挖战壕。尽管红军长途跋涉已经精疲力尽,但为了防止白匪的偷袭,红军仍然在付国生家门前桥西头挖战壕。 傍晚时分,战壕挖好。几个红军来到付国生家老屋借宿。红军在他家门前的阶沿、转角、堂屋打开背包找来木板忙碌起来。那时付国生才五岁多,爬在窗口看,因为营养不良,很瘦。一个红军见他一副想吃东西的样子,对另一个红军说:“给这小鬼一点吃的,很可怜。”于是从他们的搭连袋子里掏出几节鸡肠子和一把炒面给付国生。小家伙拿起来就开吃,可是吃起来还好大的一股腥味。付国生当时虽然很小,只有小桌儿那么高,但是这事他记得深刻。 红军用他家灶台热自己带的饭团时,也给他一点。虽然有腥味,也觉得好吃,这就是饥不择食的道理。后来他父母亲常说他是吃红军饭长大的。当晚红军几百人就驻扎在这桥西头几家的房子里。一个红军问他母亲:王家烈在什么地方?你晓得不?付国生母亲不知道王家烈是谁。也可能是听不懂外地口音的原因吧。指着对面山顶王家说:“王家就住在那里”。付国生父亲补充说:别人是问王家烈在哪里?不是问你王家在哪里。他父亲接着说:听说是在上面(意思是遵义、或者贵阳),我就不晓得住哪里了。红军还给他父亲说了好多:他们是给穷人打天下的。是让大家过好日子的队伍-----等。第二天早上,付家人起床后,一个红军也没有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走的。站在院坝头一看,只见屋子下面还挖了战坑,可能是站岗放哨用的。他们在这里只住了一晚上,秋毫无犯,原来打地铺用的木板都归还原处。过好几天后,才听说红军是从大溪沟翻过角尖山过来经过赵家沟这里去的牛场。” 就因付国生吃过红军给的鸡肠子、炒面和饭团,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鸡肠面。”付国生本人也不反驳。只要有人提起,他就会说:“鸡肠面营养好,我才能活到今天。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付国生于2018年春去世。 红军走了,战壕却留了下来。桥西头那几丘田,被人们叫成了战壕田,这个名字经历了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 (根据付国生老人口述整理)</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茅台桥</b></p><p> 位于牛场雄水出口的显灵寺庙处之雄水河之上。桥头寺庙常有佛教信徒进出,香火长年不断。桥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总跨径为12.65米,(净跨6.75米)。拱高3.4米,桥高3.94米。桥面长5.9米,宽3.8米。两侧料石为栏,栏高0.4米。东南桥头七歩为梯,西北桥头有石梯十歩。</p><p> 此桥为柏香园李氏族人李洪鑫所建。距今已100余年。据李鸿鑫之孙李芝宇(现年78岁)所述:“祖父李鸿鑫(生于1882年,1965年去世)当年去湖南做山货(贩卖生漆、五棓角等药材)生意,赚了不少银子。见于黄家坝镇所属之李家寨、龙口、茨沟河、开员坝、柏香园乃至兴隆镇湄水沟部分村民至牛场、高台赶集都要从这里过桥,那时仅以三根木料为桥,年久木朽,十分危险。祖父又是行医之人,尤以医治接骨斗榫见长。祖父见到这种情况,心实不安。他又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遂与祖母商量,将做生意所赚之银两尽数拿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修建该桥。当时共耗资180块大洋。因建桥非村民出资,也没向士绅募化,故此桥竣工后不曾立碑。我祖父那个时候在当地有点名望,后来湄潭县县长的王建考来牛场,都得事先来拜访他。1934年12月,红军从此桥进入牛场。”</p><p><b> </b> 牛场,位于黄家坝东南至高台西北之间,是清代和民国年间湄潭较大的乡场之一。旧有北永兴、南牛场之说。因旧时官府在贵州按十二生肖命名场镇得名。 1935年1月5日,红军突破乌江后,红一、九军团遵照中央军委指示,经余庆县属箐口,熬溪、松烟进至湄潭县境落花屯。九军团自落花屯分兵两路,一路经抄纸屯到干溪场,这一路又分成两部分联络前进,抄包牛场。一部份经黄龙山、大庙场、湄水沟、翻唐家垭口,由下场口进牛场,另一部分经大溪沟、角尖山、张长沟、赵家沟由上场口进牛场。6日下午,进入牛场的红军有好几百人。 红军到了牛场,便留下一个连队在此待命并开展活动。留在牛场的红军次日便在万寿宫召开穷人参加的大会,红军首长会上宣讲: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来消灭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大家不要怕,逃下乡去的人快转来。我们要打土豪,分田地,成立穷苦人自己的政权。当时,凡是参加大会的人都有一面“三角旗”,上面写道:“拥护红军,拥护抗捐军”等字样。 红军的宣传和行动,极大地影响和鼓舞了牛场不少青年的斗志。他们带领红军到场镇周围的村庄打土豪,还捉了伪区长李友朋戴尖尖帽游街示众并处决。 第三日,红军在牛场成了“湄潭县抗捐委员会牛场分会”,由向吉林任抗捐主任,委员有李鸿鑫等十余人。抗捐委员会成立抗捐军,制作了旗帜,由红军拨出3支长枪交向吉林、李鸿鑫他们使用,余下的抗捐军队员,配有大刀,梭镖等。抗捐委员会的队员打着旗帜,协助红军,组织百多人敲锣打鼓到湄潭城里领食盐,凡去的人都得八至十斤盐巴。还带领红军打了当地的好几家土豪,在上场口石院子大田坝中插牌定界,帮红军筹集粮食 。 红军在湄潭活动了十多天,便向西转移。临行,红军首长召见向吉林、李鸿鑫等,让他们转入地下,等待红军到来,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红军走后,向吉林、李鸿鑫等人虽然转入地下,但还是遭到了反动派的报复,不少人遭受杀害。李鸿鑫因行医游走江湖且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幸免于难。 红军在牛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这里成立了第一个农村抗捐委员会,唤起了受苦人的觉悟,播撒在这里的红色种子却在这方土地生根、发芽、开花。 (根据李鸿鑫孙子李芝宇口述整理)</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茨沟桥</b></p><p> 位于黄家坝镇大寨村十里溪毡毯寺茨沟河上,故名茨沟桥。建于清末光绪年间。该桥为毡毯寺僧人化募修建。原是兴隆镇湄水沟村民、黄家坝镇开员坝,茨沟村民赶黄家坝的唯一通道。现已另有公路通行,此桥已失去它当年的重要价值。桥呈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净跨3.50米)长4.15米,桥面宽2.3米,桥面长2.8米,桥面两边各一块自然条石,供行人休息之用。桥高2.28米,(拱净高2米)。桥头两端各有三步阶梯。四周为田园,西为民宅。 据当地年老村民介绍:当年毡毯寺不单为寺庙,还为过往客商食宿歇脚的地方,因以秧苗晒干后编成毯子状(人称:秧搞件),铺于木榻,供人歇宿。故名此寺庙为毡毯寺。建桥时十里溪水常年不断,前些年生态遭严重破坏,现在有半年时间桥下基本无水。</p> <p><b style="font-size: 20px;">黄家坝镇牛场头桥 </b></p><p> 牛场三桥之首,位于牛场上场口牛场河上,单孔拱桥,呈南北走向。总长为4.52米,桥面长2.8米,宽2.35米,桥高为3.6米,净跨4.08米,栏高0.2米。南北桥头均为八步石阶。 </p><p> 此桥始建年代不祥。后因乙亥年(1995年)遭洪水冲袭,至使该桥部分损坏,于丙子年(1996年)经有识之士倡议,捐资修复。兹将碑文摘录部分于后:<b>一里三桥,牛场古迹。远近知晓,行人骆驿。乙亥洪水,头桥遭击。源远通途,毁在旦夕。有识之士,振声倡议。群贤义举,慷慨捐资。丙子竣工,易名承继。撰文刻碑,流芳百世。</b>(碑文由袁仕芳书)倡议捐资人:周忠豪、田景芳、田维兴、李文伦、邱体孝、杨德厚、王世华、田世英八人。湄潭县烟草公司捐资伍佰元人民币;金鱼小学、张长沟村各捐资一百元人民币。村民捐伍拾元人民币的有:刘顺民、廖占全、邹体学、李政连、冉隆明、陈开禹等。有捐资肆拾、叁拾、贰拾元人民币多人。共计捐资二仟伍佰多元人民币用以修复此桥。修复后易名“<b>承继桥”</b>(见碑文)。此桥曾是张长沟,大溪沟,潘村等地村民至牛场赶集市的必经之道。桥四周均为田园民宅,西北120米即牛场街道上场口。此桥亦湄潭至平越府古驿道上的一座桥。&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高台镇新桥</b></p><p> 该桥跨陶泥河(又名合沮水)而建,位于高台镇陶泥村黄坪寨村民组境内,距永盛桥约1.5千米。建于清道光(1821年至1851年)年间,距今己一百七十余年。由当地冯、韩、邓三姓望族倡建,该桥建于永盛桥之后,故名新桥。 </p><p> 该桥料石取自桥头石牛山。桥长25.9米,宽6.3米,桥面长9.9米,高12.9米,拱高11.65米,跨径为10.7米。两侧以条石为栏,均长9.9米,高0.4米。出水侧最长一块条石为4.22米,经长年日晒雨淋风化已断裂为二。桥呈东南至西北偏338度走向。原桥头两端均为八步阶梯,现已被村民填土便于车辆通行该桥。原桥碑石立于东南桥头约8米处的山崖之下。</p><p> 故事 据传说,这桥是家住新南乡康家湾的康石匠(修独力桥之康定益)从以胡、梁、冯倡建此桥的几个人手中包过来修的。桥还未修好,承包的费用己经用完,无力开支其他工匠的工资。无奈,只好带上仅存的二两银子,外出讨要募化。 </p><p> 走到一个叫平越府的地方,都未化募到一分银子,自己所带银两己花光,生活无着。人到绝路想绝法,他就跑到府衙门前,见衙门前有两尊石狮,故意将衙门前面的石狮打坏一尊,躺在那儿歇息。这事惊动了整个府衙,府衙大人问他:“你何故砸坏我府衙门前石狮?该当何罪?”康石匠和颜悦色道:“老爷莫生气,损坏石狮我赔你就是了,只是老爷供我一日三餐便好。何必生气呢,生气有伤贵体呀!”老爷见他说话中听,就叫他新打一石狮赔偿。石狮做成以后,府衙大人一看,这石狮做工精细,比原来那个好看多了。新打石狮与原有那石狮完全不相配。府衙大人就说:“你看,再给我照这样子做一尊行不?”康石匠说“大人,再做一尊可以,先做这尊算我赔你了,这再做一尊你可要开我工钱。”府衙大人见他忠厚老实,就答应了他。第二个石狮做成后,与第一个石狮一模一样,府衙大人非常高兴,设宴款待他。付了工钱,还另赏了他一些银两。康石匠旋即回程,又得大土坳乡绅冯太乙三百两纹银相助。</p><p> 有了银两,就重新召集原来工匠开工修桥。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桥未完工,却遇上涨洪水,眼看脚手架和衬木要被冲坏。康石匠见状,以为这次完了,只要是这桥冲坏一部分,我哪还有能力来修啊?这怎么交得了差?于是转念跑上桥,躺在桥面,意欲与桥同存亡。心想桥毁人亡,我就一了百了。忽然好像有人语:康师,三丰来助你也!同时还听得有一沉闷之声响于耳际。待洪水渐渐消去,发现在桥之东南端桥面下行阶梯上有一脚板印,说这就是张三丰留下的,他这一踩下去,增强了桥的稳固,桥才得以保住。康石匠才最终修完此桥。&nbsp;</p> <p><b style="font-size: 20px;">高台镇独力桥</b></p><p> 位于高台镇天合村毛口组,建于纸厂沟(此处曾经有一家造纸作坊故名)的溪流之上,在县之南约七十多里处。南北走向,北桥头小径沿坡而上行至天合街上,南桥头沿悬崖之蜿蜒小径上赵家垭口可至凉水井以远达新场、瓮安等地。在那个时候,这座桥是天合至凉井唯一的通道。南桥头石阶5级,北桥头7步阶梯。桥总长12.5米,桥面长3.9米,宽3.2米,高5.2米,拱高4.6米。为单孔步行石拱桥,跨径为6.3米。原有条石栏已毁。北桥头左侧原有碾房,为当年碾纸筋所用,现已不存。</p><p><b> 故事 该桥为梁文才(1763-1844年)自己捐资复修于清道光壬辰年,时梁文才已年届69岁。未曾募化分毫,故名独力桥。梁文才在清乾隆末、嘉庆初两朝曾三次去平越府(设福泉)乡试不中。他看透了官场科举考试录取之庇痴,故发誓再不与考求仕,便广置田地,勤劳耕作,积财行善。见当地民众均居住于穷山恶水之间,出行极为不便。遂于两山夹峙的纸厂沟修建第一座石拱桥,开始了他的善事之举。南桥头复修该桥所立之正、侧两面碑刻全文如下,正面横刻桥名:独力桥。竖刻:“虔诚修信善梁文才李氏捐银七十一两五钱五分。男:梁禹明、禹谟、禹相。匠师:康定益、胡士元。道光壬辰年(1832年)仲春月(2月)二十四日吉旦立”。碑石右侧刻文:“常思积财不如積德,财多子孙未必能守,德厚子孙自然蕧若是乎。人生天地岂不思積善之美乎。今地名纸厂沟,山路崎岖,横水汪洋,来者嗟汪洋之盛,有兹者梁文才切生三犬,衣食略充,且发寸诚,前费铜钱四萬七千有餘,一切成工,不幸数年功毁,若不重修,以昧前工。今又捐银七十一两餘,修高三宽六。万垂万古。世代摽名摅(shu)祈,老当益壮,寿算延年,子荣孙贵。后至无穷之景。立石刋碑,萬代之不杇矣”。</b>据碑文记载,梁公文才首修此桥费铜钱四万七千有餘。碑文记载的是该桥可能因洪水冲毁后,为道光壬辰年捐银重修之记载。该桥除栏石不存外,主体保存完好。梁明学还说:梁公文才率妻李氏及三子在土地堡、流水溪还捐资修有两座石拱桥。他的一生都以做善事为本,还在自家屋后四十余米处建有字库一座,以此存放旧书废纸,说世人不可糟蹋圣贤,教育后生多读书,以化冥頑,此字库毁于七十年代。梁文才逝世后安葬于高台掏泥坝。</p> <p><b style="font-size: 20px;">高台镇永盛桥 (又名:肖家拱桥)</b></p><p> 又名肖家拱桥。县南高台场下,道光时,(据清道光二十五年所修湄潭县志记载)胡福祚捐修。桥长16.6米,宽4.7米,高10.3米,拱高9.2米,跨径为8.5米。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六十年代改造为现在所见之公路桥,两端梯石被填埋。以混凝土为栏,高0.5米。是高台通往三联的唯一近道。湄潭县“奇洞天”景点仅相距约4千米。该桥建于清嘉庆末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 该桥于辛未年遭遇特大洪水冲毁,行人往来极不方便,特别是三联方向赶集高台叫苦不迭。当地士绅肖老爷出资一百个大洋(银圆)复修,该桥通行,人们以志其善举之德,故名肖家拱桥。(因打造“奇洞天景区”建桥,该桥毁于2016年8月。)</p> <p><b style="font-size: 20px;">高台镇谢家拱桥 </b></p><p> 位于高台镇三联村(客楼坪)境内,建于三联村民组上水沟溪流之上,东南至西北走向。始于东南向之三联(客楼坪)而通往西北杨通坝乡村公路从桥右侧擦肩而过。桥长9.4米,宽3.55米,桥面长3.3米,高3.4米,拱高3.4米,跨径为6.6米。桥两端各有石阶梯七步。条石为栏与桥面等长。迎水侧卡石上刻:“<b>永城</b>”、匠师“<b>张玉山”</b>,出水侧卡石上刻“<b>萬古”</b>、<b>首士“杨臣高、周伦龍、胡萬0、姚福0”</b>(0为因风化而无法辩识之字)。拱下一钢管穿桥而过。主体保存尚完好。桥周林木苍郁,桥下水清澈质好,四周多田园民宅。距客楼坪老街仅千米许。 </p><p> 据查阅资料和走访当地村民得知:谢家拱桥原名周家拱桥。只因謝姓人家居于此桥几十年,故当地人称之为谢家拱桥。</p><p> 此桥建于大清光绪二十六年(碑石毁于七十年代)。为周伦龍、杨臣高、胡、姚族人等募化银两而建,至今近一百多年历史。该桥东南经客楼坪(现在的三联)至奇洞天古白果树再到高台以远地方;西北上茅坪、杨通坝、解乐、抄乐等地,该桥连接南北一线,是客楼坪人与外界通行的唯一乡道。凡逢赶集场期,这条古道赶集人络绎不绝。因无有其他经济来源,多以挑粮变卖以換取布匹、官盐等生活用品。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此桥曾经的辉煌岁月一去而不复返,已沉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p> <p><b style="font-size: 20px;">高台镇长沟桥 </b></p><p> 位于高台镇淘泥村定心关(小地名:长沟湾)村民组,为单孔步行石拱桥。距一九七四年新建的定心关公路石拱桥仅20余米。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桥长9.75米,宽3.8米,高6.58米,跨径为5.7米,拱高5.48米。无栏。当代对该桥进行过加固,即在桥的迎水侧砌保坎高达数米。自该桥始建,就是县城至南部地区的交通咽喉之桥。由于公元1974年定心关公路石拱桥的建成,该桥就失去当年的价值。现桥上杂草丛生还长出碗口粗乔木几棵。据清光绪二十五年所修湄潭县志载:“长沟桥,县南六十里,光绪甲午年韩国继捐修”。光绪甲午年即公元1894年,至今已120余年。 </p><p> 原桥面建有庙宇,附近乡民长年于此烧钱化纸拜菩萨,求保平安。民国三十年,(1941年),修湄潭至茅坪的乡村马路(宽约2米),将庙拆除。清代韩氏族人在这个地方很有名气,这桥是一个叫“韩三顶帽”的人捐银两修的。他还修了另外一座石拱桥,离这里也只有100多米。</p> <p>高台韩娃二桥</p><p> 位于高台镇定心关村民组,距定心关长沟凉桥100米许,该桥与长沟凉桥同建于清代。该桥是一座古石拱桥。长5.2米,宽2米,高3米,跨径2.4米,原桥栏仅存不多。原为步行拱桥,主体完好。当地人便于小车通行入户,将桥面铺混凝土,桥面成为今天所见现状。</p><p> 故事 据县志记载:“长沟桥,县南六十里,光绪甲午年韩国继捐修”。韩国继修成长沟凉桥后,再修此桥。由于韩氏在当地很有钱财和名望,人们都称他叫:韩三顶帽。韩氏虽然家庭殷实富有,但是,到韩国継这一代后,人丁不怎么兴旺。多年一直未成生子。自他修成此桥之后,第二年,生下了他的第二个孩子,起名:韩桥二娃。故将此桥起名为:韩娃二桥。人们都说是他修桥做善事,上天对他的恩惠。虽然这样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是,象他这样舍财做善事施于世人,既利人也利己,就是在今天也应该要大力提倡。</p> <p>新南楼底河桥</p><p> 位于新南镇流水村流水村民组境内楼底河之上,故名楼底河石拱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桥长14.7米,宽5米,高7米,以方块料石铺其桥面长5.3米。拱高为6.3米,跨径为9.5米。为单孔步行石拱桥。东北桥头有阶梯15步,西南桥头6步为梯。原桥两侧均有石栏,因人为因素,现仅存一长0.9米,宽0.4米,高0.7米栏杆条石。迎水侧桥面有立碑石之方形基座孔。</p><p> 从新南驱车至武家坳(清代称接龙场),下行里许,从楼底河右岸沿机耕道步行近300余米,一座古老的步行石拱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距今已近两百年,清代光绪二十五年《湄潭县志》记载的楼底河石拱桥。早在清代,东北桥头40余米处为当年募修该桥之黄姓宅院,据当地村民介绍,好多年以前,不知何故,黄姓人将自己的房屋宅基地尽数卖掉就远走他乡了。西南桥头为悬崖峭壁,沿小径顺山势而上可至贵阳。该桥是高台、新场一带乡民西南行之必须通道。更是高台茅坪盐商之马帮往来贵阳之盐茶道古桥。仔细观察,桥侧卡石刻建桥师傅名:张成林。整体保存较为完好。西南桥头紧抵山崖,历经长年洪水冲刷而仍雄踞楼底河之上就不足为奇了。时代变迁,该桥已无往日的盐茶马帮之身影与繁忙。仅有楼底河两岸民众耕作往来于此桥。</p> <p><b style="font-size: 20px;">新南镇京新桥</b></p><p> 原名京吊水桥,桥头碑石刻“京新桥”三字。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至五家坳(原接龙场)、新南,茅坪高台等地,西南方向可达省会贵阳。该桥全长11.55米,宽6.5米,高15米,拱高12.9米,跨径为4.2米。条石为栏,长10.5米,高0.3米。原桥为步行石拱桥,桥两端的阶梯已填埋。当地村民介绍此桥修建的时间较早,他们的老祖公的老主公那会就有这座桥。桥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夹沟山涧(当地人称之为京吊水)流水潺潺,荆棘丛生。</p> <p>新南黄家桥 </p><p> 位于新南镇羊叉坳村草棚坳村民组。桥长19米,宽4.4米,高9米,拱高8米,跨径为8.4米。呈东偏北89度至西南向,东北走流水、新南。西南向通瓮安县珠藏。该桥始建时即为流水至三洞桥赶集珠藏的必经之桥。原为步行石拱桥,七十年代将其改为公路桥。栏石毁于六十年代。该桥现在为湄潭经新南通向瓮安县珠藏的唯一通道之桥。</p><p> 据传该桥建于清道光(据光绪二十五年修湄潭县志记载:流水溪桥二座,县南一百里)年间,当时并无桥名。后因有黄姓人一家讨饭来到这里,搭棚居住于桥之东北头,靠帮人为生。当时三洞桥到该桥至瓮安珠藏为村民往来之主要通道,人们赶集过往均在黄家讨水喝或歇脚。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称该桥为:黄家桥。 附古道路线:新场---五家坳---三洞桥---黄家桥---珠藏---贵阳。这古道现在有部分仍可见其石块铺就,大部分为茅坪肖世栋出资修造,肖世栋娶当地胡氏之女为妻,为方便其妻回娘家而修。</p> <p>新南镇三洞桥</p><p> 位于新南镇羊叉坳村大面坡村民组。跨流水溪而建。该桥据传为天合梁文才出资修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当时在该桥下行三十米内两处选址,开工后因基础不好,未成。而选择此处方才建成此桥。故名三洞桥(实则仅此一洞)。桥长12米,宽4.6米,桥总高14米,拱高13米,拱跨8.5米。迎水侧桥栏完好,长6.7米,高0.5米。桥面铺石板长6.7米。出水侧桥栏已毁。东南至西北向。西北桥头有古道通流水街道,东南桥头有古道通羊叉坳,过流水溪二桥可至瓮安县珠藏。为古通商要道。现在该桥已鲜有行人过往,只有当地村民放牧往来于该桥。桥体已掩映于灌木丛林之中。东南桥头有残碑。几经找寻,终于寻得两块碑石碎片于古道路面。字迹已风化不能辨识。 </p><p> 故事 当年梁文才骑马经此去赶集珠藏,过流水溪而马失前蹄,不慎跌入河中,心想:我骑马都有掉入河中这样的危险,那步行之人沿途爬涉至此,已疲惫不堪,岂不更容易掉入河中么?遂将自己银两修建该桥,这是梁文才出资修建的第三座石拱桥。</p><p> 注:梁公文才终其一生,全额出资修建石拱桥三座。在湄潭修建石拱桥历史中,唯此一人,而无一先例。其善举可嘉!死后葬于高台镇淘泥坝。</p> <p>新南冷塘石拱桥 </p><p> 位于新南镇石印村冷塘村民组,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建在发源于凤凰村冉家沟溪流之上。原为单孔步行石拱桥。东北通新场至高台、茅坪等地,西南可至瓮安。是五家坳(又名接龙场)一带乡民赶集瓮安、珠藏以远等地的步行石拱桥,是当年人们出行之必然通道。该桥始建于清代末年。为便于车辆通行,于2010年,将桥两端石阶梯填土,又将桥面加宽为现在所见的公路石拱桥,同时以钢筋混凝土作栏杆,栏杆为深灰色罗马柱,高0.94米。桥长9.5米,宽3.55米,高6.66米,跨径为5.98米,拱高6.05米。桥主体较为完好,可通行小车。桥出水侧约三十米处有一架老式碾米房遗址。</p> <p>新南胡氏拱桥 </p><p> 位于新南镇光明村罗桂寨村民组。下行100米左右就是龙洞湾拱桥。两橋同建于一条山溪沟流之上。原为单孔步行石拱桥,九十年代在保持桥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改为公路桥。两侧无栏。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有乡村公路通武家坳,东北与冷塘桥相接。据童祥忠介绍,此桥为胡氏族人所修建,为什么度要在同一个地方相距才一百米左右的山区地方,修建两座拱桥呢?主要是因为杨家倡议修建龙洞湾桥时,胡氏族人素与杨家不和,不愿捐资。所以龙洞湾桥竣工之后,杨氏族中人等均不允许胡氏家人过往此桥。胡氏族人无奈,赌气自己出资,于清末修建该桥,故名胡家拱桥。桥长10.3米,宽2.9米,高6.5米,拱高为4.5米,垮径2.5米。东北桥头多木屋民宅。 </p><p> 通过以上的桥,可以得知黄家坝至茅坪古道线索:康济桥—福寿桥—柏香园桥(已毁)—显灵寺桥—牛场头桥—水涯子桥—高台永盛桥—长沟桥—石大堰桥—杨柳湾一桥、二桥—蚂议坟—水淹坝—涮盆坎—茅坪。</p> <p>茅坪会仙桥</p><p> 位于茅坪镇地关村(地耀水)青杠坡(原厢房)组。跨地耀水溪流而建,是一座单孔步行石拱桥。桥总长14.75米,桥面长5.25米,宽4.8米。高9.88米,拱净高9.3米(其中基础石高2米),跨径为8.4米。两侧均为石栏,迎水侧栏石保存完好,长5.25米,宽0.36米,高0.4米,出水侧栏石中缺1.17米。南桥头石梯计26步,北端9级。该桥南北向,为当时南面青杠坡等地之乡民赴茅坪以远瓮安、珠藏乃至遵义等地的必经之桥。</p><p> 故事 清光绪十七年以前为木板桥,每遇桃花水涨,即被洪水冲毁,乡民只有涉水过河,两岸民众往来极为不便,更有被洪水卷走者,百姓苦不堪言。有当地名士刘诚善、沈占玉、王万锺三人倡建石拱桥。由于工程浩大,耗资较多,非三两人可为。刘诚善遂与沈王二人商议,动员附近乡民:“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也要将木桥改建成万古不朽之石拱桥。这一利民的倡议,得到众乡民的拥护。遂于清光绪十四年(戊子岁,公元1888年)动工,光绪十七年(辛卯岁,公元1891年)大功告成。历时三年有余。共耗资一千五百余两。从此,两岸乡民和过往客商无不翘指称赞。 关于桥名一说:由于该桥捐资人众多,是群策群力集大众之力而建成,故名会仙桥;另一说:刘诚善得到神仙投梦点醒,遂起修桥之念,并说神仙显灵叫起名曰:会仙桥。为铭记众善积德之举,于桥北头树四楞方碑一通。由于历时一百二十多年的风雨,尚有部分文字无法辨识,正面上部横阳刻“会仙桥”三字。中竖阳刻:众善顕灵结缘大天oo之位(阳刻之字均大如拳)。正面右首阴刻桥叙:<b>从来山之高者,必修路;水之深者必建桥;修通石栈以足上下,挎衣造设津樑,以免往来湿足,邃念弟要水石桥一座。春来桃花水涨,桥板时常损坏。…………神圣顕灵喚名会仙,嘱修成拱桥一座。自戊子年动工,辛卯岁大功告成,不枉诸君至意…………。</b>紧挨其叙左侧刻:<b>为首:刘诚善拾两,众首:沈占玉、王万锺各拾两。石师:张仲權、佘荗坤。正面左竖刻:大清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月建戊戌暮秋浣日。尚有:“祈嗣李德朝为生男名桥元捐银六两八钱,王有才为生男捐银五两”。</b>石碑右侧阳刻“善众”,左侧阳刻“同缘”。两侧及背面均铭记捐资者及捐资银两。由于捐资者多达五百余人,故不一一抄录。仅将为首者三人所捐银两抄录于前所述。天运己卯年(公元1939年)因特大洪水冲毁该桥之部分桥石,民众又捐资对其进行复修。复修桥碑立于始建桥碑之右侧,不知何故被毁于竹林之内。刻重修石匠:罗长兴。天运己卯年七月二十日。地耀水这地方,清代、民国年间,有富绅沈、王、雷三姓族人,尤以王姓为最。现在还可在王万锺曾居住过的老屋基前看见当年立下的石桅子。三姓人家多有在外经商或为官者。桥之东南面约二百余米处有民国初年所建的茅坪唯一一所国民小学---地耀水小学,直至九十年代末拆掉。</p><p> 桥下终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四野青山环抱,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风光旖旎,大有“九寨沟”的风韵,是周末度假野炊的好去处。</p> <p>茅坪谭氏中桥</p><p> 谭氏中桥位于茅坪镇土槽村百面水村民组,千年古树马灵光旁。东北至西偏南218度走向。东北向距陡沟子至百面水乡村公路约50余米。西距千年古树“马灵光”约百米许。东北桥头为二步石梯,西南桥头为五步。桥长6米,宽2.1米,高3.7米,拱跨径为2.75米,拱高3.7米。两侧桥栏各有一条石长1.3米。 </p><p> 故事 该桥为谭氏族人“朝”字辈所建之第二座石拱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至今已二百五十多年。谭姓本出自姒姓。西周封诸候时,姒姓的一支被赐封(今山东章立之西)为“谭国”。谭国国势一直不盛,后沦为齐国的附属国。到了春秋初,齐桓公称雄诸候,于周庄王四年(683年)呑并了谭。谭国君之子逃亡至苔国。而留在原籍之子孙就以国为姓,称谭氏。传说:谭国国君在弥留之际,召唤子孙于榻前,嘱咐说:“以后如遇兵荒马乱,难以生存之际,你们将各奔东西。最好西迁蛮荒之地,务以勤劳持家为生计。”说完安然离世。是晚,即投梦于后裔,说“他已变成一只大鹏鸟,背负紫荆,入夜郎蛮荒之境,寻得一青山绿水之地,种于山脚之下。以后你们有难,就去那里寻找紫薇遇水而居之。”翌日,谭氏族人老小谈及此事,无不惊讶!既然如此,则将梦语牢记于心。 </p><p> 后因战争,谭氏族人于三百多年前随军西迁,“思”字辈长房入黔来到湄潭,按照先人所嘱,找寻至百面水,见一棵紫薇树杆笔直,枝叶茂盛,而且这里清泉可饮,符合老祖宗的梦中所言,于是定居于此。勤劳耕作谋生。对该树也情有独钟,视紫薇如祖宗,男女老少无人伤其一枝一叶。</p> <p>茅坪烟囱崖石拱桥 </p><p> 该桥位于茅坪镇土槽村石面水村民组。料石取自烟囱崖,故名烟囱崖拱桥。西偏北306度至东南向。东南向40余米有茅坪经陡沟子至百面水乡村公路经过。该桥为谭氏族人所修之第四桥,建于清乾隆中期,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由于第三桥因洪水冲毁后,在原桥基处,用钢筋混凝土新建一桥。故三桥不再赘述)。桥长7.4米,宽2.7米,高3.6米。跨径3.8米。离桥150余米处还有两人合围古楠木两棵,为珍稀树种。</p><p> 与桥相临之烟囱崖下,距桥10余米处,今人树石碑一通。为“百面水陡沟子公路工程集资”功德碑。左右竖刻:“声声炮竹响山岩开花造就小康路,世世后代结果收成同引幸福泉”。中刻谭氏族人15户捐资人民币数额,最多达94元,最少也是74元,外助资计470元,总计投资131920元人民币。 </p><p> 谭氏先人为生存而修石桥四座(洪水冲垮一座)。其后裔于2009年历尽艰辛,集资十多万元打通茅坪陡沟子至百面水乡村公路。在湄潭县境内个人投资额近万元人民币,来修建公路,未曾有此先例。由此可见谭氏族人,为寻求美好生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实在令人钦佩!</p> <p>茅坪马家营桥</p><p> 座落于茅坪镇土槽村天生桥村民组。东西走向。建在来源于茅坪街口源头溪水河流之上。原为单孔步行石拱桥,桥头有梯步上行至桥面。马家营桥两端落基于河床岩石之上,非常稳固。后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供人行走的石拱桥车辆无法通行,保存原桥主体宽度不变,将其改为公路桥。长12.8米,宽4米,高5.7米,拱跨8.7米,拱高4.9米。出水侧条石栏长0.8米2块,迎水侧条石栏仅存0.8米1块。西约8米处有茅坪街道至天生桥的公路经过。四野多田园民宅。 </p><p> 故事 据当地村民陈龙高介绍:此桥是咸丰五年马家人修的。他家以前发财得很,之前因为给马家看阳宅的事,把一个会看风水的阴阳先生得罪了,那阴阳先生心里很不高兴,事隔两年,就撺掇马家人说:“如果在你家屋当门修座桥的话,又方便行人,还配你家风水,你家噻还要发呢!这桥修好了你家的后代肯定还要做大官哟。”于是马家出资修建了这个桥。桥修好后,象枷担一般枷在马颈子上,马家慢慢的败落,没得后代。只有个屋基还在。这就是马家营桥的由来。</p> <p>火烧岩石拱桥</p><p> 位于茅坪镇地关村(地跃水)青杠坡组(原窑田组)。建于火烧岩处溪流之上。北偏西342度。东南向距梅乐坝10千米,距新华约20千米,是茅坪经天生桥至地跃水达火烧岩古道之上的一座步行石拱桥。 桥长8.2米,宽3.18米,高4.25米,料石铺桥面长4.8米,跨径为4.88米,拱高3.98米。以条石为栏,出水侧长4.8米,迎水侧栏石长3.8米,栏石宽0.33米,高0.35米。东南桥头有8步石阶至桥面。 新桥为火烧岩乡绅王万钟建于清光绪贰拾四年。在该桥上行约150米处建有一座石拱桥(该桥于2008年被洪水冲毁),当地人称之为老桥。毁于二O0八年洪灾。 </p><p> 桥碑原立于桥面之迎水侧,因碑脚损坏而倒于桥面,碑石未刻桥名。正面上端横刻:“<b>永垂萬古</b>”。以下从右往左竖铭记:“<b>为首,王万钟助银捌拾两,生员王卿助银叁两。匠师:庹华寿、崇,向王氏、康光现各助银五钱。</b>落款竖刻:<b>大清光绪贰拾四年暮春月中旬建立。生员宋永芳書。</b>”建成该桥共耗银八拾五两五钱。 碑石右阴刻礄序:“<b>從来艮山可越,坎水难超,刳木为舟,僅利巨川之济,伐竹作筏,祗宜浮海之乘,可知扛成梁造其利,溥夫行人,要必石锁砂镶厥益,流夫遠代,水雖日滄浪然,當春夏之際,男女不無望洋之叹。昔者架木往来,不谓多年蝕腐,今乃勘石創造,庶幾百折不余也。黄甲重开,梓木東蘖,与诸君解囊,捐资共造虹桥,不过使上下仁人弭泾足之虑耳,豈敢存積善成名之念乎?是为序</b>”。 </p><p> 左刻:“<b>先贤澹台灭明位</b>”七字,字体大如拳头。 </p><p> 据史书记载:澹台灭明为(前512年,一说为前502年前?)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唐时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p><p> 當年,澹台灭明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以为没多大才能,子游(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武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小路捷径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孔子让子游推荐人才,子游将武城人澹台灭明推荐与他。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候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后,感慨地说:“我凭语言判断的,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p><p>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贤,澹台灭明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为“金乡侯”从祀孔子。 </p><p> 又《大礼记.五帝礼》有载: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收其为徒,因有碍于自己的“有教无类”的主张,勉强收为弟子。后发现澹台灭明品德高尚,学风端正,于是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听从孔子的教诲,刻苦学习,并加强自身修养,终身学有所成,跻身于当时知名学者之列。他到吴国讲学时,其门徒多达300之众,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师。 </p><p> 澹台灭明重义舍财。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身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其宝,澹台灭明气愤地说:“汝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内,并将宝玉投入河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他的这种高尚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齐鲁吴楚之人。 </p><p> 茅坪镇地跃水王万鍾祖籍江西,其先人受澹台灭明之影响至深。后移居入黔。王氏族人心中仍以澹台灭明的高尚品德、纯正的学风为自己的楷模,以至在地跃水王氏族人中勤耕苦读不乏其人,并有考取功名之人。在地跃水王氏故宅可见其立有“石桅子”、“拴马桩”之遗址。王万钟在火烧岩独资修建石桥两座,另捐资帮助修建“会仙桥”。为教育王氏后裔以澹台灭明之高尚品德为座右铭,故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建成“新桥”时,于桥碑之左侧铭刻“先贤澹台灭明位”以为世代祭祀。王万钟逝世后葬于火烧岩新桥对面半山茂林之中。</p> <p>此为顶敬澹台灭明之碑。因碑脚断裂,卧于桥面一侧。</p> <p>茅坪暗溪河拱桥 </p><p> 暗溪河石拱桥(按溪河)。距湄潭县城南约七十余里,清光绪丁酉年(公元1899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周安乾,周安泰募修。位于茅坪镇河中村暗溪河村民组,跨暗溪河而建。东北桥头沿小径上行约60米即可达茅坪至三联的乡间公路。未通公路以前该桥是当地村民往来于茅坪与仡佬坪(今天的三联)之间必经之桥。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桥头13步石阶直上桥面,左右各4步可下至河底。西南桥头有3步石阶梯。桥总长14.8米,桥面长6.1米,宽4.3米,高6.42米。拱高5.9米,跨径为8米。以料石为栏,长6.1米,高0.5米。</p><p> 桥之西南直面悬崖峭壁,林木苍翠中有小径左斜上可至茅坪。桥东、北、西三面与高耸之悬崖比邻。由于桥基于河底坚石之上,主体坚如磐石,桥下流水清澈见底。多有野生鱼戏于流水之中。西南桥头立石碑二座,一为“为善同修”碑,为光绪丁酉年建桥竣工时所立,因风化严重,只有部分捐资人姓名可见,建桥之序大部分已模糊不清(文中所述建桥年代为光绪二十五年所修县志记载)一为“禁渔”碑,因大部分文字能辨识,兹将碑文录于后:“<b>县正堂吴(即当年县令吴宗周)示,钦加同知銜持车越直隸州湄潭县正堂随带加一级记録于次矣。出示严禁事,得新人甲文生唐炳禀报称绿团中地方上齐按溪河下齐眉毛塘一節河道,往往有药毒鱼鳖残害生者甚多懇请示禁等情到县提此除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佈该处绅耆團甲军民人等一體知嗣后按溪河眉毛塘之河道至少不准网取杆钓更不可用药毒以至多伤生灵之命以要约人雷及竿钓綱取药毒鱼者。禀遵母违特示新里總甲文生唐炳文生周()朝各二两(捐资人多不一一赘述)。光绪二十四年季春月望七日立于按溪河</b>。”据此推断,立禁鱼碑于此先一年,先有可能为木桥,因木桥易朽而行人多险,故于光绪二十五年建该桥于此。&nbsp;</p> <p>茅坪马房坳石拱桥 </p><p> 位于茅坪镇土槽村百面水村民组。因老宅处有谭氏祖公修建养马房一间,故名马房坳石拱桥。桥长7.5米,高3.3米,宽2.7米,拱高3米,跨径为3.8米。桥两端石梯各7步。迎水侧栏石仅存两块,长1.7米,出水侧栏石完好,长3.9米。西偏南234度至东北向。离谭氏仅存老宅约200余米。西南桥头有通三联(客楼坪)古道,更远可达金塘、高台等地;东北向有古道蜿蜒曲折上行过陡沟子悬崖到茅坪。该桥建于清雍正年间,为谭姓“应”字辈就地取材(桥头就是石岩)所修的第一座石拱桥。 </p><p> 故事 谭氏先祖谭思聖、谭思益于1667年随军迁入四川、贵州。弟兄二人约定各找带水的地名居住落业。长房祖公则于贵州湄潭茅坪百面水安居下来。谭氏字派为:友德思应朝,正天光文儒,用永华家成,庭世兴贵忠。思字辈入籍贵州,已三百多年。一直繁衍生息于百面水这山青水秀的地方,至今已十一代。“思”字辈祖公来至此地开始搭建茅棚,居住以避暑气严寒。将自己随身带有的玉米、高梁等种子,开荒种地,以养家口。渐渐家庭广有积蓄了,便开始伐木建房,才有了象样的住房,至“应”字辈祖公谭应木还建马房养马,为出行代步。所以老宅地名叫“马房坳”。由于木桥容易腐烂,也不便骑马通行,则架石桥取而代之。于是前后几十年在不足五百米之内修石桥四座,方便族人往来于两岸耕作,也为出行赶集提供了便利。其中一座近年被洪水冲垮未曾复修,而以水泥桥代之,故现存仅三座。</p><p> 百面水村民组二十多家,均为谭姓“思”字辈祖公后裔,只一家为周姓。谭姓族人并未将周姓人当外人对待,而视为一家人,和谐相处。</p> <p>茅坪步行石拱桥 </p><p> 位于茅坪镇茅坪民族小学旁。长6.28米,宽2.9米,高4.1米,拱高3.3米,跨径3.2米。条石为栏,仅迎水侧有栏石一块,长2.2米。出水侧栏石不存。</p><p> 桥两侧均为野冰粉植物铺爬其桥体。据当地村民杨世权讲述:“听父辈常说,此桥为清光绪年间一避战祸高僧(曾性如)募化而建。现茅坪民族小学校园内古柏(现存两棵)均为曾性如高僧栽种。原来桥南头有庙宇,后被拆除。高僧八十多岁圆寂。墓葬离桥北80米左右,墓荆棘丛生,不得见其真容。”现仍有学生往来于此桥,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政府于2001年将北桥头用混凝土做围栏,阶梯以及小径。以碗渣嵌书“谋百年大计,造后代之福”于路面。南桥头为原石阶梯8级。&nbsp;</p> <p>石莲狮貕桥</p><p> 狮貕桥位于九坝镇境内平定安村民组。当地乡民称之为铜鼓车桥。桥长10米,宽4.4米,高8.98米,跨径约为7.2米,拱高约8.4米。跨龙塘河而建,位于河之上游。东西向。</p><p> 从平定安沿古径下行二三里,古径深幽处,一座单孔石拱桥掩映在葱郁的灌木丛中。桥面杂草丛生,中间深深的凹痕和边缘平秃的棱角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因无桥栏,若没人告诉你,你也不知道脚下踩着的是己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桥。这桥跨龙塘河而建,位于河之上游。桥身藤蔓青萝,桥下怪石嶙峋,流水声声,宛如声乐小调,穿越耳鼓。用柴刀剜开桥侧河岸边灌木藤蔓如圆洞,窥见石桥真实面目,整个桥体由料石砌成。做工精细。拱形美观。未见有镇桥宝剑,东向有古道连接平定安。西向亦有古道通九坝街道到沿江渡达瓮安等地。西桥头有桥碑一通,由于风化严重,多数文字已无法辨识,依稀可见大部分为捐资人及所捐银两。唯左侧所刻“大清嘉庆十三年仲春月上浣建立”尚可辨识。 </p><p> 据传。清嘉庆十三年以前,这里也有一座桥,只一木桥而矣。那个时候,木桥常因年久朽腐,平定安人去九坝(九坝原名“石莲”,因街道附近有石如莲花状,故名。境内有九个乡间坝子而名“九坝”,二名常交叉使用)过往于木桥之上很是危险,如若有大小牲口,需牵往集市买卖,均无法得过,只有绕道而行,因此要多绕三分之二的山路,极为不便。后来,当地有识之士倡议于清嘉庆十三年修建该石桥。从此以后,为过往行人提供了方便,大小牲口也可过往于上。狮,意为体形较大的动物,貕,形体较小的动物(小猪)。因该桥修建成功后,无论大小牲畜均可往来于上,取其“狮、貕之意”,故名曰:狮貕桥。</p> <p>先锋桥 (该桥不在湄潭县境内,因1994年改造时,湄潭县出资十多万元,并由湄潭县交通局派员设计、施工,故收录)</p><p> 位于湄潭县与余庆县交界的先锋河上,原为步行石拱桥,拱高16.5米,跨径16.5米,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为当地名士杨德丰首议倡建,距今已一百三十余年。东西向,东接龙家坝以远连余庆,西至新华达贵阳。是当年余庆通往贵阳的古驿道要津,更是商贾往来购运盐茶的重要津梁。 </p><p> 公元1859年,黔西南大旱,粮食无收。地方痞匪作乱,抢州夺县,民不聊生。为此,地方官府上奏朝庭,要求派兵征剿,并具疏推举虎背熊腰又能文能武的杨德丰乃可用之才,可委以重任,朝庭应允,即赐杨德丰为“皇清例赠登仕郎”,受任“征剿先锋”之职。由于该桥为杨德丰首议倡建,杨德丰在征剿匪患中屡立战功。为纪念他,把原地名“大落凼”更名为“杨先锋”,该桥命名为“先锋桥”。杨德丰一生行侠尚义,乐善好施,故将其令郎起名:好善。</p><p>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地处湄潭县边远地区的石莲乡和余庆县龙家镇之间交往频频,急需修一条公路,原步行石拱桥不能通行车辆,必须得进行改造。重建先锋桥,接通龙石路,是加速边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需要,也是石莲、龙家两乡镇人民梦眛以求的共同心愿。龙家石莲两乡镇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以“民工建勤”的方式改建这一工程。在湄、余两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委托湄潭县交通局负责工程设计、施工。保留原桥主体不变,将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的步行石拱桥改建成公路桥。此项工程于公元1994年5月1日动工,次年元旦竣工通车庆典。改建后的桥长51.2米,高19米,车道宽4.5米。两侧人行道各外挑宽1.25米,为混凝土花栏杆,高0.7米。以混凝土为桥面。为使改建后能承载更大重量,在原桥两端重新设计新基礅。新设计跨径为40米拱圈,拱圈为1/4拱形。</p><p> 诗曰: 沟壑森森路难行,两县联手一桥横。民工建勤好方式,先锋剿匪留美名。 </p><p> 十年农家道路阔,石坛古磬情谊深。彩虹搭起幸福路,政通人和颂太平。&nbsp;</p> <p>抄乐狮子桥</p><p> 位于抄乐镇金桥村民组。因建于狮子山下河之上,故名狮子桥,当地人也有称其为:“叫化洞石拱桥”,因桥之东南狮子山脚有几个岩洞,当年多有乞丐聚于洞内。也有人称之为“金桥”的,这就是金桥组名的由来。</p><p> 该桥东偏南112度。长14.55米,宽3.25米,高4.95米,跨径7米,拱高4.65米。东南桥头原为数十级仅宽约0.6米的石梯上行可至抄乐街道,后来整治河道时,将其改造成水泥梯步40级,上行达湄余公路。西北向紧靠湄潭县抄乐中学。出水侧原有石板古道通石家寨,不过大部分己不复存在。 </p><p> 故事 相传该桥为石、周二姓建于清同治年间。未建该桥之前。石家寨石姓族人和周姓族人己掌控抄乐整条街道的市场经营。石、周二姓原本有姻亲关系。为了能更好的经营抄乐街道生意,都想在狮子山脚修桥以防财源外流。周姓族人原住于白果湾,如果在狮子山脚修一座桥也能接周姓龙势,石家寨石姓族人也方便往来于抄乐街道经营生意。因此二姓一拍即合,决定修建该桥。在首次采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当地村民王会德提供信息:“据老辈传说,这桥因战乱没修完工,人们就逃难去了。” </p><p> 清.咸丰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刘老幺率白号川督蒋玉龙防营。次日攻入湄潭县城,知县廖遇春逃奔绥阳求援。清咸丰十多年间,一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至使石、周二氏修建之狮子桥,只差最后一点卡石就可将卷拱做好。只因战乱,不准许再用细钻石来完成卷拱,为防主体垮塌,用乱石填塞后,拖家带口上百人即逃难去了。石氏大部逃生于四川的成都,一部分逃往镇远等地。大部分卷入太平军。石氏“光、廷”二辈人中,“光”字辈后来几无人回黔,“廷”字辈回黔湄潭原住地后,只见原有田园一片荒芜,又重新开荒兴家立业,通过勤耕劳作,家境又逐渐富有。到石如秀时,如秀又去找周氏族人商议,将前辈未完工之狮子桥复修。石氏、周氏当年为抄乐的兴盛有不可抹灭的贡献。石氏曾出过:登仕佐郎、岁进士等。据说周氏也有人做过地区级军官。其墓葬于抄乐街西之白果湾半山。</p><p> 王金镛诗:</p><p> “铜鼓井水映落花,烟灯坡下照光华。狮子桥头三口井,街中字库照宝塔。”</p> <p>兴隆鄢家桥</p><p> 鄢家桥位于兴隆镇大庙场村鄢家寨,距鄢家寨子约百余米,跨湄水河支流(发源于湄水沟)而建,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桥长5.6米,宽3.22米,现高2.4米,原高3米左右(泥沙淤填约0.6米),现拱高2.15米。为单孔步行石拱桥,跨径为4.8米,西南桥头为5步石阶梯。东北桥头阶梯三步。原有条石栏杆己不存。桥两端己长出些小灌木,尤以东北桥头为甚。桥身半遮半掩,似觉有些羞涩,据说该桥己经历两个多甲子的岁月沧桑,至今主体保存仍较为完好。东北桥头右侧有近年栽种的桂花树一棵,桥头有水泥便道通达大庙场村委驻地和长五间村民组以远。东北方向紧邻大庙场大坝万亩田园。西北方向有避暑胜地银柜山。 </p><p> 故事 据鄢家寨村民鄢代礼讲述:“老一辈经常讲到这桥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修这个桥有两个原因,一是天鹅池山脉经角尖山分两脉向北延伸,一脉延经银柜山至湄潭烂庙子(水佛寺,枫香湾大桥处)。一脉经羊爬岩过客溪山王庙延伸至我们这里,被湄水沟溪流与银柜山隔断,为连接银柜山龙势而建,二是我们乡民以前过河是走跳磴,是不规矩的石头搭的,那些年代这儿又是湄水沟、颜家坡和客溪等地乡民赶集大庙场、湄潭的必经之处。遇到涨水就无法过河,为方便乡民过河而建。在清咸丰、光绪年间,我们鄢家还是比较殷实富庶的,我们的九世祖公鄢仕龙、仕风、仕举、仕荣(仕荣系我九世亲祖公,生于1856年,即咸丰6年,系幺房),由我祖公倡议,四弟兄商量修建此桥以方便自家出行,同时其它乡民赶集也方便。这桥是我们四位祖公出资修的。”</p> <p>兴隆银柜山石拱桥 </p><p> 位于兴隆镇大庙场村与湄江镇湄江林场之间的银柜山半山腰处的悬崖之上,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该桥大致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偏北71度。建于无水沟壑之上。桥总长5.2米,拱跨3.8米,靠崖壁侧拱高4.35米,外侧如万丈深渊,望而生畏。为单石单孔石拱桥,桥仅宽1.4米,2015年将桥背铺以8厘米厚的混凝土。步其上,秉其气,惊险不敢语!</p><p> 此桥所处位置海拔1200余米,是湄潭县境内悬居海拔最高的步行拱桥,也是小巧玲珑又最为惊险之桥。虽年代久远,历经风雨沧桑,总体保存仍较为完好,不知何故仅外侧卡石不存。往前,可至一偏岩腔处,以天然石穴为庙,长年香烟缭绕,岩穴供观音菩萨一尊。旁置一木桌,有游人所献供果,还有游人善金(钱),以石块压其上,无有枉取者。往前三五步即刀削斧劈之悬崖峭壁(断崖),站立此处大有“断崖有险两腿寒”之惊悚。极目远眺,众山皆小,俨然一幅“一览群山收眼底,千家楼阁烟雨间”的巨幅山水画映入眼帘,美不胜收,让你惊叹不已! </p><p> 故事 因山顶巨石如柜,称银柜山,也称云贵山。传说很多年前,那银柜子存有很多食品,取之不尽。只要是你确实没吃的了,就可去那儿取食,但不可多拿,够吃就好。一天,某家实在揭不开锅,遂沿山径至银柜处,打开柜盖,见吃食一应俱有。因贪婪,意欲将其尽数取回家用。正当他刚有这贪念之时,柜盖突然关闭,此人在柜中不得出来。大呼救命,上天不忍伤害生灵,柜盖开了一裂缝,此人将头伸出柜盖,身子却出来不了。长年累月,仙化成石。如今崖上那人形石头,说那就是其人之头颅,边上的绿草,说那是他的胡须。因文革时期破“四旧”,说这乃迷信之说,遂将其山名改为“云贵山”。</p><p> 诗曰:</p><p>山高水高天自成,悬崖架桥惠庶民。壮志并非愚公势,行为只为脚步行。</p><p>纵有财帛藏木柜,不见银两馈乡邻。操蛇之神正酣睡,改变命运靠自身。</p> <p>插图:</p><p>银柜山(云贵山)风光。</p> <p>兴隆三星桥</p><p> 位于兴隆镇太平村上寨村民组狮子坝,跨东华溪余水排洪渠(当地人谓之大河沟)之上。桥长6.82米,宽3.4米,高3.93米,跨径为3.95米,拱高3.63米。条石为栏,栏高0.38米,长3.3米,栏石宽0.27米。东北桥头石级7步,西南5步。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至皂角桥,西南通太平村官仓坝。水涯子至皂角桥的村级公路擦桥而过。当地村民翁生富告知:该桥为当地官宦雷儒久出资修建。一是为配风水,接龙势。二是因桥西南当时为雷氏祖业田。传说桥东面约800米处有一石狮子经常来雷氏田块中吃庄稼,每年种的庄稼都不得收获。自从这桥修好以后,石狮子再也不敢来吃了。此桥修好10年,他刚好2岁,父母将他拜寄给该桥,为他起名“桥盆”。如今,东北桥头两侧各有水柏杨一株,桂花树一棵,生长繁茂。还有民宅两栋。桥整体美观,环境干净整洁,保护完好。&nbsp;</p> <p>天城通济桥 </p><p> 当地村民称其“天神堂老拱桥”,位于天城镇西街口,建于天城河之上。东西走向,现为公路石拱桥。东通凤冈、琊玔、丰岩等地,西接湄潭县城。西桥头顺河向西南方向拐弯有水泥公路达天城镇天城村。通济桥出水侧为原拱桥,迎水侧桥面为70年代而扩修。桥总长21.2米,高6.9米,宽6.8米,拱高4.5米,迎水侧拱跨径为8.5米,出水侧跨径为6.35米。原桥两侧中间部分以条石为栏,仅高0.4米,长12.2米。两端以水泥条礅为之,均长4.5米。为安全起见,又在原栏杆之上加做水泥方柱辅之以立式栏杆,高1.2米。</p><p> 据光绪二十五年所修(湄潭县志)记载,该桥系“康熙年间邹顕孝募修,后被贼毁,安仕宦复修”。桑木湾68岁的村民安永祥说:“原来的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是只能供人通行的拱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小就听父亲经常讲,该桥西南方向(距桥约200余米)的白杨林山脚有一座天生石拱桥,桥头还有三步石梯,修建天城老拱桥一是为接此龙势,二是方便当地村民往来于天城河两岸从事农耕作业。白杨林山脚那天生石拱桥因修车站被毁了。”</p> <p>天城青龙桥</p><p> 位于永兴镇与天城镇交界处,建于杨家湾小河之上。为单孔石拱桥。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桥长7.7米,高3.4米,拱高2.6米,跨径4.5米。条石为栏,长2.95米,高0.45米。西北桥首石梯8步,东南桥头5步石级。该桥曾是部分村民去德隆、永兴等地的重要通行之桥。现当地村民劳作必往来于此桥。 </p><p> 故事 传说此桥大约建于清光绪年间。乌龟堡左侧有芶氏族人居住,未建此桥之前,芶氏族人家境殷实,小有在外做官经商求学之人,自此桥建成后,家境逐渐衰落。一个叫芶琮的,一怒之下,用铁棍撬掉西北桥头左侧拱石两块。至今仍可见被撬掉的两块拱石未曾修复,但该桥仍坚如磐石。该桥又名“锁龟桥”。桥周边多田园,有翠柏数株,站立桥头四顾青山环绕林木苍翠。</p> <p>天城高家拱桥</p><p> 位于天城镇天城村进化组。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该桥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单拱桥。桥长16米,高6.9米,宽4.6米,拱高5.9米,跨径9.55米。以条石为栏,出水侧仅存栏长2.9米,上刻“二龙抢宝”图案。迎水侧栏长2.3米,栏高0.35米。拱顶部原有两把镇桥宝剑,现仅存一把,成弯曲状(见第三图片),现宝剑已锈迹斑斑。桥东南高而西北低,西北桥头原有石阶梯20级。随着公路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利车辆通行,将西北桥头砌石长达数十米掩埋石阶梯与桥面相接,铺以混泥土。现已成为了一座公路桥。东南通芶家院子以远达德隆、永兴。西北至天城到湄潭县城。 </p><p> 故事 据传清同治十年,涨洪水冲来大树一棵将宝剑刮弯。该桥毫发未损。原来离此桥东南向150余米处有一石板桥(鄢家桥),因桥窄无栏,时有过桥者溺水,或危及生命而亡者有之。后又因为涨洪水冲毁了石板桥。人们往来过河甚是不便。当地高姓族人家境殷实而人丁兴旺,重修文略,在清嘉庆年间曾有三人考中进士。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声三进士”,意即三位进士均居住不远。为接龙势,为更使高姓人丁兴旺发达,方便过往行人,高氏族人高克仁等捐资于转角塘(现在桥的位置)处修建此桥。周边有翠柏几株,桥下长年流水清澈。桥身主体完好。&nbsp;</p> <p>此为高家拱桥镇龙宝剑,系湄潭县境内仅存的镇龙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