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撷影—维罗纳

谷雨溪

<p>大约是生在江城的缘故,一向认为有江有河的城市是有福的城市。前年秋天从威尼斯去维罗纳,刚刚进城,就见一条弯曲的河流穿城而过。河水清澈,静谧安详,倒映着中世纪的古老城墙,那风光,那景致,一下子让我对这座城市多了份喜爱。后来知道,原来这就是维罗纳的母亲河—起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阿迪杰河。</p> <p>维罗纳历史悠久,公元前一世纪即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东临水城威尼斯,绵延的阿迪杰河从城中流过。城中有许多古罗马及中世纪建筑遗迹,还遍布50多座不同时代与风格的教堂,20多座王公贵族的宫殿,3座哥特式大钟楼,以及数十座城堡。“Verona”一词,拉丁语的意思为“极高雅的城市”。此外,维罗纳也被称为爱之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p>去维罗纳的那天是阴天,倘若是其它景区,多少会有几分天不作美的遗憾;然而在维罗纳,却并没有这种违和感。倒是希望最好再下点小雨,想那绵绵秋雨应与古城的氛围更相契合。</p> <p>雨终究没有降下来,只那灰色的云层铺满天空,更映衬出维罗纳圆形竞技场的古老与沧桑。</p> <p>圆形竞技场是维罗纳的地标,它的历史比罗马斗兽场更为悠久,建于公元一世纪奥古斯都王朝晚期,其规模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和坎帕诺圆形剧场。古罗马时期一共建造了六十余座竞技场,后世保存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维罗纳圆形竞技场是其中保存最完好并且仍在使用的一座。</p> <p>与古罗马所有的竞技场一样,起初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斗兽表演。到文艺复兴时期,竞技场成为露天剧场。维瓦尔第在此上演过歌剧,莫扎特14岁第一次访问意大利,也曾在此登台献艺。1913年8月10日,维罗纳第一届歌剧节在这里揭幕,从此维罗纳圆形竞技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歌剧院。场内可一次性容纳两万名观众,每年吸引了超过50万游客前来观赏。</p> <p>夏天的意大利到处回荡着歌剧美声。每年夏季的维罗纳歌剧节,是全球歌剧迷趋之若鹜的盛会。他们不辞千里来到维罗纳,共同的期待便是在圆形竞技场欣赏户外歌剧。这里不单是拥有全球最壮观的户外舞台,而且每年所邀请的国际级巨星参与演出,更让歌剧节享有不坠的声望。有些艺人来维罗纳之前并无名气,但离开后却成为熠熠耀眼的巨星。像歌剧女神卡拉丝原本只是普通声乐歌手,但1947年在维罗纳首次登台演唱后,随之开始了她璀璨的演艺事业;而几乎所有著名歌唱家都曾在此献唱过。逾百年光阴流逝而过,至今维罗纳歌剧节依旧声望卓越。</p> <p>与圆形竞技场毗邻的是一座呈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巴尓比埃里宫,如今是维罗纳市政厅。</p> <p>圆形竞技场和市政厅所在的这片区域是维罗纳最大的广场—布拉广场,也是传统的集市和商业区。</p> <p>每年7月的最后一周,从星期五下午2点起,以布拉广场为核心的主要街道直到阿迪杰河畔的大教堂都挤满了游行狂欢的队伍。兴高采烈的人们把自己打扮得五花八门,有的赶着一头戴花冠的驴子,有的穿着中世纪的服装骑在马上左顾右盼,还有打扮成小飞侠、白雪公主的小朋友……游行队伍向道旁的围观者丢掷糖果,围观的人们则拿着泡沫喷器或碎彩纸丢向他们。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游行最后的泡沫大战,疯狂的人们用喷漆式的罐子相互猛涂,是类似我国云南泼水节的一种狂欢活动。而我们去的时候已过中秋,只能静静地坐在露天咖啡桌旁,想象盛夏时节布拉广场的火热与疯狂。</p> <p>维罗纳街景,充满了中世纪古色古香的怀旧气息,同时也不乏时尚的靓色。</p> <p>意大利人对美的追求不遗余力,不大的商铺门面橱窗,好似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现在街旁。</p> <p>维罗纳这座小城能风靡全球,除了歌剧节因素外,还得益于它是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因而成为世界各地青年男女膜拜的爱情圣地。市中心的卡佩罗街27号小院,便是朱丽叶的故居。</p> <p>这是一座长方形的宅院,入口处用意大利语写着“凯普莱特之家”。凯普莱特正是朱丽叶的姓氏。圆形拱门的颜色显得很陈旧,两扇铁门也是锈迹斑斑,给人一种沧桑和久远的感觉。</p> <p>穿过一条陈旧的过道,便进入一个小院。</p> <p>进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与真人比例相同的朱丽叶青铜雕像。轻柔的长裙衬裹着朱丽叶苗条的身姿,她的右手轻提裙摆,左臂则抬至胸前,一双忧郁的眼睛注视着前方。整个人物形象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忧伤。</p> <p>青铜雕像左手一侧,便是著名的朱丽叶阳台。阳台不大,三面外侧雕有简单的图案,两边可见两扇小窗。在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共五幕。第二幕,罗密欧化装潜入凯普莱特家族舞会,与朱丽叶相识,一见倾心。舞会结束,罗密欧不肯回家,偷偷地来到朱丽叶卧室的阳台下面,意外听见朱丽叶在阳台上喃喃叙述自己对罗密欧的绵绵情意,于是,正式展开这一段传颂千古的爱情,从而使第二幕成为全剧最富有青春气息和抒情色彩的一幕。</p> <p>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间在16世纪末,从那以后,四百多年来,这座阳台就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中。除了频频上演的戏剧、舞剧外,同名的影视作品也在不断拍摄,而最为经典的版本,是由意大利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执导的68年版。片中,时年均未满18岁的男女主角,将年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间的浪漫情愫还原到了极致。</p><p><br></p> <p>“你是什么人,在黑暗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p><p>夜色下,朱丽叶在阳台上对空诉说对罗密欧的爱恋,却被藏在旁边的他句句听在心里。在暴露了自己的藏身之所后,罗密欧与朱丽叶隔着阳台在黎明降临前互诉衷肠。</p><p>如此浪漫又传奇的故事,使得朱丽叶故居成为维罗纳的热门景点。一年四季,这里都游人如织。热爱戏剧的游客,还会站在传说中的阳台上即兴表演一段。而朱丽叶铜像身后的墙上,则贴满了世界各地爱情信徒们心中吐露的誓言。</p> <p>《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绝唱如此打动人心,以至于1936年一位美国青年提起笔来给“朱丽叶”写了一封信。1937年,这封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维罗纳,这是历史上第一封“给朱丽叶的信”。从此,每年都有超过5000封的信从世界各地寄到维罗纳。刚开始,是由朱丽叶的守墓人埃托尔·索里曼尼回信。后来信件增多,回信便由署名为“朱丽叶的秘书”的一群志愿者写作,信纸及邮票则由当地政府出资提供,每一个给朱丽叶写信的人都收到了回信。这件温馨的真实故事感染了美国导演盖瑞·温尼克,2010年,他据此拍摄了电影《给朱丽叶的信》,又一次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影片的结尾,女主人公颤巍巍地举起酒杯,说:“祝我们爱的人幸福,无论他们身在何方。”</p> <p>与大多数旅游景点一样,朱丽叶故居院子边也有专门售卖纪念品的商店。旁边还有一间布艺店,专门制作有爱心图案的布艺品。</p> <p>从朱丽叶故居院子出来,往右手走不多远,便是百草广场。广场始于罗马帝国时期,在当时是市民集会、仲裁的地方。广场内部及周围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所建。其中最高的一座叫朗贝尔蒂钟楼,有时间的话,可以乘坐里面的电梯上到顶楼,俯瞰维罗纳古城全景。</p> <p>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名为维罗纳圣母的喷泉雕塑,是广场里面最古老的作品,建于公元380年。</p> <p>如今的百草广场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空旷的场地了,这里已成为经营花卉、水果和各种小商品的集市。</p> <p>出城的路上,不经意间就会见到古罗马及中世纪时期的遗迹。感觉维罗纳人并没有特别迫切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遗迹,而是很自然地与它们和谐相处,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记忆中儿时的故园,那些老旧的陈设和物品伴随人长大,自然而亲切;如今在所谓高科技快消费的年代,再特意寻觅出几件旧物摆放甚至供奉起来,总是觉得几分突兀和别扭了。</p> <p>从早晨就阴沉的天空到我们离开古城时竟然开始放晴了。灰白色的云层中露出一抹抹蓝色,高耸的教堂、城堡,古老的中世纪城墙,街旁河畔的绿树,还有清澈的静静流淌的河水,似乎都明亮起来,组成一幅怡人的阿迪杰河两岸风光图。是的,有江有河的城市是有福的城市:如果再有历史有故事,那便更是有灵气、有底蕴的城市。这样的地方总是会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在阿迪杰河石桥上与古城合影,而后离开了维罗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