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跨越了万水千山,来到阿克陶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开启了援疆的特殊旅程,只为去奔向心中的诗和远方!一路上,白杨树的叶子在太阳的照射下好似一双双金光闪闪的大眼睛在对我们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抵达阿克陶的第二天,我们赣州地区42名支教教师为了让学习期间的学习、研讨活动,组织起来更有序,讨论起来更高效,便迅速编成了五个学习小组,对新疆民俗风情、支教教师组下发的制度汇编和材料汇编以及按前指部署紧紧围绕“万里援疆为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一年半后留什么”等问题进行大学习、大讨论。</p> <p> 这是我们组的组长黄地长保,来自赣州市于都县,他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这已是他的第二次援疆之旅! “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大德大爱援疆支教,以理想信念指导言行,用忠诚与奉献传承红色情怀,用责任与担当为人生添彩。”是他的援疆誓言!他说,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被祖国需要,被阿克陶的孩子们需要,是他的幸福!他说他会发扬苏区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援疆支教老师。</p><p> </p> <p> 同样来自于都县的一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80后高级教师华发生老师,毕业于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疾驰的巴士车轮,西北边陲的大漠风光,缓缓驶入他的眼帘;他带着工作十余年的经验行囊,带着一颗响应国家号召的红心,带着一个异域播撒爱国豪情的理想,踏上了光荣神圣的援疆之路。</p><p>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他愿执三寸粉笔,坚守三尺讲台的战场,在辽阔秀美的帕米尔高原,在异域风情的克州阿克陶,奉献自己年轻的激情和热血!</p> <p> 每天的视频会议,华老师都细心的做着会议记录,把老师们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记录了下来。</p> <p> 他是来自崇义县城关小学的骨干教师周昌富老师。挣脱对家人的不舍之情,不远万里来到阿克陶!他说,选择援疆支教,既是响应党中央对口援疆的战略部署,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到岗后,一定牢记使命和责任,服从组织安排,做好角色转换,严于律己,坚守政治红线,不踩纪律界限,不破道德底线,扎扎实实做好支教工作。</p> <p> 这是周昌富老师摘抄的叶华林总指挥对我们援疆人的期愿,我们全省230名支教教师都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来到阿克陶!我们定不负众望!</p> <p> 李冠龙老师,一名89年的山东大汉!因为爱与责任他背井离乡来到赣州,成为了寻乌县的一名中学教师。也同样因为一个梦想,因为他认为作为老师的责任与义务,他又不远万里再次离开他的家乡选择援疆支教!</p><p> “我想让祖国偏远的地方都有好老师,都有好教育。所以我离开江西,告别亲人,远赴祖国极西之地,来到了阿克陶,为祖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儿!到了这里之后又经过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让我更加不忘初心:我要让阿克陶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在红旗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这个山东大汉说了这样一段让人无比敬佩的话!相信因为他的到来,阿克陶孩子们的童年会增添一份别样的快乐!</p> <p> 于都县彭慧红老师是县直第三小学的骨干教师,已从教22年。为响应祖国号召,了却支援边疆工作情怀,便义不容情的踏上了万里援疆路,她来到了美丽的阿克陶。</p><p>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她说她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她援疆的初心!她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她一定紧紧围绕“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工作,发扬苏区精神,做学生的“知心姐姐”!</p> <p> 95年出生的全南县李凯镭老师,一名化学老师。 “刚完成订婚大喜,还未完全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巢,便要远离挚爱的人,在双方亲人的鼓励下,未婚妻为我梦想事业做基石下,我踏上了援疆之教这让我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路程。”这是他的援疆情!因为他是一名老师,他肩负着的不仅仅是对家人的责任,更加是对祖国的责任!所以他选择了暂离家人来参与到阿克陶的孩子们的成长中去!</p> <p> 这位于都县的90后美女老师黄秋芳。“来到新疆是一份机遇,选择援疆是一份情怀,能参与其中能为祖国需要是我莫大的荣幸,一次援疆,终生不悔。”这个勇敢的姑娘,带着花木兰出征的精神毅然决然的来到西部边陲,为祖国献出一份力!</p> <p> 她是上犹县的胡小珍老师,一个坚强独立、不甘平庸的90后姑娘!她说,帕米尔高原上的这颗璀璨明珠,是所有人的向往之地,这里的孩子是那样的可爱!能为国家西部教育发展、民族团结献出她的微薄之力,会是她此生最美好的经历,最大的财富!她会牢记援疆使命,在阿克陶这片土地上洒下爱的种子,开出教育之花,让它们一路绽放,永远美丽!</p> <p> 老师们每天的学习都是那样的积极认真!工工整整的笔记、感悟深刻的学习心得、积极思考的当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老师们都各显神通、尽显才华!</p> <p> 每日的学习之余,老师们还会锻炼身体,让运动与学习相结合,给生活增加一份趣味,让生活变得更加有价值!</p> <p> 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牢记苏区28字精神,砥砺前行!携手并肩在神奇的帕米尔高原上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璀璨明珠!让赣陶友谊长存,为赣新教育发展献出一份力!让我们立足当下,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争取在一年半之后背回一个硕果累累的行囊,找到一个收获满满的自己!</p> <p>图文编辑:胡小珍</p><p>素材提供:江西支教GY第五学习小组</p><p>审 核:高桂群 黄地长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