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梅区教师进修学校“进德修业 内涵发展”实施方案2017.3-2020.3》实施进程,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现对照小学数学学科三年规划进行自查,对规划实施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梳理。 一、学习、工作开展情况回顾 (一)业务自修、专业能力提升方面<div> 1.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号召和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自修</div><div> 充分利用时间钻研业务,自觉加强学习。三年来,充分利用时间自觉地钻研课标、研读教材;主动从互联网上学习先进地区教研工作开展方法,从订阅的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期刊《小学数学教育》中获取教研新动向和教研新思路,以及教学改革发展新趋势;并通过其他途径,广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以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号召学科教师加强业务自修。</div><div> 2.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促进业务自修</div><div> (1)2017.03-05期间,在结合开展数学学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汇报展示验收过程中,对学科教师进行了有关“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方面的讲座。</div><div> (2)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导学案编写期间,鼓励教师加强教材研读,并对参加导学案编写工作的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div><div> (3)依照订单教研需求单位要求,开展送教送培训活动(2019年5月份,为原第三片区校际联盟校、哈力小学、哈拉海农场子弟学校送课、送培训)</div><div> (4)结合区教育局组织的课标考试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并为教师学习提供复习资料,为教师理解课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div><div> (5)2019年下半年,结合小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研读。</div><div> 3.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外出考察和国培项目的学习活动</div><div> (1)2017年10月,带领部分学科青年教师赴哈尔滨参加省级培训,并通过微信、研究会成员QQ群向区内教师分享现场课的电子版教学设计,转发现场在线直播链接,让区内在校教师也能同时观看到现场的活动。</div><div> (2)2018年4月,带领部分学科教师参加在沈阳召开的“行知研习”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常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全国小学数学届知名专家云集,可堪视觉盛宴。)</div><div> (3)2018年11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各县区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赴上海跟岗考察学习活动。(美篇业务交流)</div><div> (4)2019年11、12月份,参加了两项国培学习活动。(“‘国培计划(2018)’——黑龙江省中小学专兼职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小学数学培训班” (美篇业务交流) “‘国培2018’黑龙江省能力提升县区培训者培训”)</div><div> (5)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本学科的各级部门举办的网络培训和研讨会活动。(例如:近期,也就是2020年4月22日,组织教研室成员和各小学校教师参加”黑龙江省小学数学网络交流研讨会“。)(美篇影集)</div><div> 每一次的国培,以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教学活动,都倍加珍惜,认真学习,并尝试在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div> (二)教研工作开展方面<div> 1.主题教研促教学改革不断深入</div><div> <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ed2308">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教研主题主要以“关注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培养”为重心开展。</font></div><div><div> (1)2017年3-6月,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div><div> 按学期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依照各校提供的课改阶段汇报时间表(11所学校),进行跟踪指导、验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发现典型案例,积极总结经验,并抓住深入基层校与教师交流的时机,结合课例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查找不足,不断改进。目的是通过课改阶段验收,从而促进各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并将该阶段改革成效突出的学校,设为典校,做为推介点,支持典校加大研究力度、广度和深度,并发挥典校作用,促进全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div><div> (2)2017.09-12,深入基层校加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工作。11月末,组织举办第二届“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大赛”。(美篇)</div><div> (3)2018.03-05,组织各校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阶段展评活动。</div><div> 学习期初,制定并下发了《全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阶段成果展评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市、区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为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改革工作。<font color="#ed2308">按方案确定三月份为各校初评阶段;四、五月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汇报展示月。本学期按照各校学期初计划,共深入全区10所学校开展验收、指导、评比工作(梅里斯中心校因自校原因后期自行开展)</font>,共听评课、教学片断二十余节,积极参与各校的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多项活动,并撰写了6篇美篇进行了实时报道,其他4篇由所在学校自行撰写。各校对此项活动都比较重视,各校阶段展示亮点纷呈。</div><div> (4)组织召开全区小学数学学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阶段展示会。(美篇)</div><div> 在全区各校阶段展示的基础上,于2018年5月25日,“梅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展示会”在小学数学教改典校达呼店中心小学如期召开。教师进修学校郭丽华校长、宋善玉副校长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我区十一所小学的领导、教师共计八十余人。</div> 活动展示包括以下几项内容:<br> ①集体备课——《量与计量》整理复习<br> ②教学片断——《鸡兔同笼问题》<br> ③课堂教学——吕海霞《量与计量》整理与复习<br> ④同课异构——高庆申《量与计量》整理与复习<br> ⑤教学论坛——《学生"合作展示"能力培养略谈》<br> ⑥师生素养展示——《扬数学风帆 展教师风采》<br> ⑦专题片——《前行,我们在课改的路上一一梅区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纪实》<br> 宋善玉副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全面总结,对活动的组织、召开的效果,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此次活动举办,为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与会教师深受感染,体会颇深。同时为今后的小学数学教研、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订单教研解一线教学所需</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按照基层学校学期初订单教研征询意见,根据基层校需求,设立专题、制定计划开展送教、送培训下乡活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2019年5月16日,“梅区小学数学教研室暨‘达•瑞•莽’校际联盟教研活动”在达呼店中心校召开。(详细内容见学校公众号)</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本次活动是应第三片区达呼店镇中心校、瑞廷小学、莽格吐小学教研需求,<font color="#ed2308">基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这一教改理念下,针对小学毕业年级数学学科毕业复习指导和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两方面而设计组织召开的活动。</font>教研室成员全体参与集体备课、课后研讨,并且教研室成员黄萍老师做了《核心素养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教研员孙先刚老师做了《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的几点建议》的专题讲座,为基层教师如何做好毕业复习指点了迷津。</div> (2)2019年5月24日,梅区小学数学教研室“送教下乡”——哈力小学现场所期召开。(详细内容见学校公众号)<div> 在教师进修学校宋善玉副校长的带领下,小学数学教研室全体成员一同走进哈力小学,开展“送教、送培训”下乡活动。<font color="#ed2308">本次活动,是应哈力小学学期初教研需求,围绕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和“毕业年级复习策略”为教研主题而开展的。</font>教研室吕海霞老师送了一节数学课《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教研室黄萍老师、教研员孙先刚送去了专题培训。本次送教、送培训活动突出了教研室成员示范引领作用,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br> (3)数学教研室与语文、英语学科教研室相互协作共同为哈拉海农场子弟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详细内容见学校公众号)</div><div> 本次活动,教研室成员全员参与,通过深入班级听数学课和教研室成员送课活动,进行<font color="#ed2308">课堂问诊、把脉指导、示范引领</font>。<br><div> 在全体教研室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为基层单位送课、送培训,送教学经验,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齐研共讨,抓重点问题,释疑解惑,真正充分发挥了教研室功能作用,提高教研部门、教研室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div><div> 3.专题研究促教师专业化发展</div><div> (1)导学案编写工作</div></div></div><div> 2018年9月至2019月3月初,完成三至六年级导学案编写工作。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组织三至六年级数学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在各位参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此次编写任务。</div><div> (2)小课题研究工作</div><div> 按教研室工作计划,将基层学校按片区分为三个课题组,开展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的课时教学体系思维导图设计与开发的小课题研究工作,教研室成员分配到各个课题组,承担着参与研究、协作组织、监督指导等课题研究工作。</div> <font color="#ed2308"> 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初衷,是缘于近阶段深入基层学校指导课堂教学工作期间,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理解、把握不深透;也是基于个别学校教研需求,希望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全面解读。</font>通过综合考虑,想到教材辅导不可能整套教材(六个年段,12册教材)都进行;又因为教师多为跟班走(一至六年级大循环教学),教材辅导不可能年年进行;一次性教材辅导,不可能面面俱到,效力也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效;所以才选择采取这种小课题研究方式进行。小课题研究成果可以长期保留、长期使用,而且是教师本人亲历亲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会更深入、更有效果。 <br> <font color="#ed2308">小学数学学科小课题研究,是基于大观念、大数据理念下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font>目前正在做的是课时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小学阶段相关领域内容教学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设计制作。对课时教学内容知识框架设计,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呈现,而是对教材内容、编写意图、教学建议等方面的深度解读;意在让教师真正意义上地研究、挖掘教材,深层次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此同时,也在尝试着进行“梯度式习题集”设计,习题集按课时知识点分三个层次进行设计,基本题型、变式题型、思维拓展题型,这也为试题库建设做准备。在这项课题研究工作中,教研室成员正发挥着骨干示范、引领作用;在各校通力合作下,小课题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br> 12月18日,第一片区联盟校哈力小学、达族小学、共和小学、哈拉海子弟小学在共和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阶段推进会。<font color="#ed2308">小学数学教研室成员将全程参与此项活动,并对教学思维导图进行有关方面的专题培训,</font>力争在全体课题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并且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进步。</div><div> 通过这两项工作,加强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的学习和研读,加强对教材理解和编者编写意图的充分把握,为科学设计教学预案、准确实施教学提供了帮助。</div><div> 4. 线上教学指导工作</div><div> (1)集体备课活动</div><div> ①2020年3月5日,小学数学教研室指导达呼店镇中心小学校四年组教师开展了网络集体备课活动。<font color="#ed2308">活动主要围绕“集年级力量,备实效网课”</font>为主题,按照“简介线上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揭示活动主题”“主备教师阐述教学预设(丁丽利老师主备《租船问题》一课)”“研讨交流”“教研指导”程序分四个环节进行。</div> 活动中,参与研讨教师不但能对教学预设各抒己见,而且还围绕 “把握好线上教学,抓住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家学习不落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供大家学习交流。数学教研室成员黄萍、吕海霞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同时作为家长,又谈了自己切身的感受“老师对学生了如指掌,学生对老师心生敬畏,学生更喜欢自己老师的课堂”。教研员对学科线上教学工作方向的进行了指引,强调线上教学要“精选推送资源“学生预学要充分”“教师导学要突出重点、关注难点”“保质量稳步推进”。<br> 历时一个半小时的集体备课与研讨结束了,但是教研员的指导仍在继续,发起钉钉直播,为与会教师讲解了鸿合交互教学软件和希沃白板的安装使用。让听者,不由心中感叹:人脑和电脑一样,需要时时更新!<div> ②3月6日,组织达斡尔族小学校六年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观课、议课活动。<font color="#ed2308">活动以“增强线上教学时效性、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为主题。</font>早8时,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孙先刚老师、达斡尔族小学教学主任张春苗及六年组数学教师李莹、张莉、郭敏、张晓杰如约上线,进行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线上集体备课。</div> 同年组教师针对李莹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除了提出合理建议之外,也谈到了通过一周线上授课发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年组内教师满意的教学预案,并准备进行线上课堂实践。教研员和年组教师深入李莹老师的班级群(六年组多班共享)观看直播课。现场直播课结束后,教研员与教师进行了线上交流研讨,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合理建议。<div> ③4月30日,小学数学教研室成员与来自第四校际联盟校(哈拉达小、达呼店中心校、莽格吐学校小学部、双河学校小学部)近二十余位教师,相约于哈拉达斡尔族小学线上教学现场,开展校际集体备课活动。</div><div> <font color="#ed2308"> 本次活动以“基于大单元下的线上课时教学研究,深度学习,自主、互助学习能力培养”为主题</font>,围绕哈拉达斡尔族小学武新宇老师主备的《比例的意义》一课,进行了“集体备课”“线上观课”“反思研讨”“教研指导”等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参会教师切身感受到,课时教学与单元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内容结构是紧密关联的、相互贯通的……同时,也认识到:把握知识体系特点、内容结构特点,对教材挖掘和教学实施是非常重要的。(美篇)</div><div> (2)线上巡课</div> 4月1日——4月20日期间,不定期深入基层校线上教学班开展巡课活动。本次共深入我区9所小学9个教学班级进行观课[实小(陈翠娥)、雅尔塞(张士晶)、达呼店小学(李振凤)、瑞廷小学(吴英杰)、哈力小学(多丽杰)、共和小学(董广芝)、卧牛吐小学(陈浩)、哈拉海农场子弟小学(孟凡旭)、双河学校(祝自燕)],课后教学主任、授课教师和其他参与教师进行了线上教学研讨、交流,教研员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和业务指导。<br> 二、总结取得的成绩 (一)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iv> 通过参加各级部门组织开展的培训、学习活动,以及教研活动,随着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升。</div><div> 1.通过课标学习、教材研读,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等,教师专业化素养得到了提升。</div><div> 2.对青年教师培养上有了一定的成效。</div><div> 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如:共和学校张冬、张灵莉,瑞廷小学的吴英杰、董淑明、高庆申(现在转入中学部),达族小学的张红梅、郭敏,哈拉达小学的杨玉英、武新宇,达呼店小学的丁丽利,雅尔塞小学的郑艳坤,哈力小学的杨阳等一批青年教师正成长起来。</div><div> (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div><div> 1.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如:达呼店小学李振凤所教班级(六·二班)、吕海霞所教班级(二·一班),共和小学张冬所教班级等。</div><div> 2.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有了一定的转变。例如:达呼店小学李振凤老师原本是不认同课改工作,但历经三年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贯彻落实,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受益的应该是学生,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尤其在线上教学这一优势更为凸显。</div><div> (三)部分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比较突出,成为本学科课改典校。如:达呼店小学、瑞廷小学、哈力小学、达族小学等,这些典校正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各校课堂教学改革良性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提高。</div><div> (四)教研工作逐渐形成系列化、目标化</div><div> 1.主题教研,使教研有方向、有目标。</div><div> 近三年来,在教研活设计和组织上,主要是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工作为主线展开的。但每次活动又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着眼于近期问题,设定小目标呈递进式发展,以便使教改工作稳步推进。</div><div> 教研主题关注点: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培养——深度学习——数学核心素养</div><div> 2.集体备课成为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div><div> 备好课是让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体现的是集体智慧,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准确实施课堂教学服务。</div><div> 集体备课近三年来变化:单一课时集体备课——单元集体备课——大数据、大单元集体备课</div><div> (以往大多数小学数学教研活动都有集体备课环节,不是守旧,而是为了教研需要,集体备课应是教研常态,但集体备课组织形式、研究广度和深度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不断地进步。)</div><div> 3.教研活动主题确定指向一线教学所需,开展订单教研;问题导向性、方向引领性教研更是今后教研重要的主题内容。</div> 三、工作下步设想 <div> (一)工作系统化、规范化</div> 1.在数学教研室的基础之上,成立小学数学教研团队。(本打算在这学期落实,但受疫情影响没有实现)<div> 教研团队组成:由教研室成员和各校学科骨干教师构成,形成为“首席+团队”的分子团结构。分子团,是指由一名教研室成员担任分子团“首席”老师,再与两、三名各校选拔出来的骨干教师或青年教师合并为教研小组。然后再由这样的几个分子团(4至6个),组建形成一个区级小学数学教研团队。<br> 2. 今后一个阶段,教研团队将以分子团共研集体备课模式,开展系列化的单元集体备课、单元课堂教学设计与展示,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div><div> 这些活动将把前面提及到小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思维导图” “梯度式习题集”作为教研活动素材,围绕“单元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落实——单元整体问效”(即:整体——部分——整体)这三个层面进行精心设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学科教师现场进行观摩学习。使教研室工作活动开展趋向于系统化、规范化。<br>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br> (1)带动一批、辐射一批,让教研室发挥更大的作用。<br> 通过分子团教研活动,使教研室成员能够带动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同时也会起到辐射引领一批教师的作用,让受益面增大,使教研室功能作用发挥的更好。<br> (2)把握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br> 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引导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模范式的引领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把握教材,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推进常态课堂教学改进,从而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最后的落脚点,仍放在常规课堂教学效果上。<br> (3)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br> 以单元教学内容作为教研活动载体,开展系列化活动。不但为教师提供可借鉴性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可以把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性材料,作为教学资源整理、保存起来,供我区教师学习、借鉴、使用。如果长此以往,不断积累,教学资源也将会日益丰实。<br> (二)小学数学教研室工作精准化<br> 每次教研活动的组织,应具有目标性,也就是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选择,要根据各校教研需求、我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或是根据当下小学数学学科前沿理念、热点问题进行确立。<br> 也就是以解决实质性问题为导向,以单元教学研究为载体,开展教研工作,使教研活动直指中心、重点。问题导向性教研,体现了精准教研、靶向教研,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方向引领性教研,为学科教学改革引领方向,体现教研服务功能<div>性作用。</div></div> 四、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教研室成员工作时间不充足、工作量大的问题。<br> 小学数学教研室包括我在内共有五人(实验小学黄萍、达呼店小学吕海霞、瑞廷小学董淑明、哈力小学杨阳),其中三位(吕海霞、杨阳、董淑明)担任一线班主任工作,教数学、语文两个学科;黄萍、吕海霞两位老师还担任各自学校的业务主任工作,工作量较大。有时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会与本校工作相冲突,表现出时间不充足。<br> (二)教研室成员教研能力水平有待提高。<br> 教研室成员教师普遍教学能力比较高,但教研专业能力表现不足,业务钻研能力欠佳,不能很好地站在学科领域高度、前沿,引领、指导课堂教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通过工作开展不断摸索和增加外出观摩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教研室成员教研水平。<div> (三)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工作各校发展不均衡。</div><div> 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是跟主要的基层校领导认识、重视程度,以及推进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教改热情不高仍有存在,制约着教改工作的推进进程。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教学改革中,取得成效显著的班级或学校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学校改革力度小进步少,主要原因,教师厌于麻烦,恐于劳神省力,所以不能够坚持始终,收效甚微。</div><div> (四)农村学校中自然班班级学生人数少,多数学校同年组没有平行班,实施教改工作有难度。</div><div> 班级人数少,不好开展合作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无平行班不利于实现同年组教师集体备课。</div><div> (五)教师职业倦怠感有所增加,工作开展有难度。</div><div> 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合理,直接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div><div> 这些面临的问题或困难,有些是需要个人在岗位工作上继续努力的,但有些外在因素是需要多方协调、协作才能达到的。</div> 以上所述,本人通过回顾“个人三年规划”中的三个实施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预期目标,比对三年来开展的工作,规划中的目标基本达成。但同时也看到了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本人将本着教研为基层服务的宗旨,继续加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