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时我的母亲总是在晚上为我读书,其实那并不是绘本,只是几本故事书,全都是文字,也并没有什么插图,不过在那时不识字等我看来,那就是最好的故事书。我五岁前只有五本故事书(《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神话故事》…》)我还看过《绿野仙踪》和《西游记》的连环画。我五岁之前读到所有的书籍都是我姐姐不看的,和邻居姐姐借给我的。不过我也算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小孩了吧,毕竟没有多少家庭会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尤其是那样的环境。</p> <p> 在慧润阶梯上了小学后,绘本,桥梁书,大部头的书籍…一下子就充盈了我的生活,我从来不知道语文课还可以讲绘本,那些一幅幅的画,为什么会那样的精致,那样的有趣,那样的触手可碰,那时我的阅读经历也就丰富了起来,遨游在书的海洋,你会读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从不是作者夸夸而谈,一定是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才有感而发,绘本是给不识字的孩子的读物(当然识字也可以读,这些书有时候也会让你很触动内心),这些读物通俗易懂,有时也会有一些小小的道理。</p><p><br></p><p> 到了3、4年级,就到了过渡的阶段。从桥梁书到半字半画,再到几乎没有插画;阅读的过程从看到了想象;从需要有人陪同到了独自泛舟;从读写绘到千字长文,到诗歌。到一篇篇赏析(赏析里有诗,有注释,有意思,有赏析,有画。)对郭靖人生的深度思考。我们的阅读质量也在提升。书读的多,会让一个人说话不结巴,因为他在读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下一个字;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的流畅,更加的富有魅力。一篇文章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心境,阅读可以让你不词穷,可以让你很有修养,可以让你看尽人间百态,可以让你体验历史,也可以让你去体会一个个不同的文学学派。如浪漫主义,如现实主义,中国也有豪放派,有婉约派,有桐城派,也有边塞诗派…光是诗歌就分了这么多种,戏剧,小品文,词,曲,赋呢?更别说陕西的华阴老腔,贵州一边的山歌,从有辉煌大国之气的《韶》,到学堂里夫子念的吟诵。“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一高尔基”“书籍是前人的经验一一拉布雷”…书籍可谓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一件真正对自身有用的事情,无论是好书还是不是特别好的书,好书可以让你提升自己,话术也可以警醒自己,中国古代以及西方文学的书,可能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但是我们应该读更多的书来提升自己,而不是觉得书太多了,读不完的就不读了。可能有时候一些书你都不懂,但但是你可以先读其他的,每一天都有新书上市,每一天也有一些经典在流传。经典的歌曲也会一直被传唱。</p><p> </p> <p>戚继光的父亲晚年得子,戚继光幼时家教很严,父亲不许他沾染上一点坏习惯。他们家清贫惯了,有一天,戚继光的母亲担忧地问父亲:“如果有一天我们家没钱了怎么办?”戚继光的父亲指着旁边的戚继光骄傲的说:“这不就是我们家最强的财富吗?”戚继光读的书也特别多,这得益于他的父亲和他自身的严于律己。后来激光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读书也会让人长成董卿一样的样子。董卿,我们都觉得她很知性,但是谁都不知道在她在小时候,她的父亲是怎样对待她的。郎朗的钢琴在世界上都很著名,但是幼时他的父亲也是对他非常严格。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没有人会不劳而获。想要变得自己很淑女,或者很随性,我们也需要去读书,去让自己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朋友关系,为人处世等等。一个人也不一定要很淑女,君子,但是一定要是真诚的。有一颗火热的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有巨大的力量,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和书籍生活在一起,生活永远不会叹气。去读书吧,翻开一本好书,让阅读变成你的习惯,它会成为你一生精神的财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