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晒晒我收到的礼物

朗陵洪村铺小学文静

<p>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翻看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晒各种礼物的图片。我也有礼物要晒,跟跟风。</p><p> 今天,有幸参加了确山县教研室组织的培训会。从上午的理论学习到下午的课堂观摩,收获颇多。对“生本课堂”有了新的认识,静下来思考自己的课堂,总觉得心有不安。</p><p> 也曾在课堂上尝试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但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并不好,似乎成了一句空口号。听了教研室尹桂云主任的《生本课堂浅议解读——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的突围》才知道,原来是流程出了问题。对比两位老师的课堂,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是因为我的引导不够,任务分工不明确,问题设计层次不够分明。其实,最主要的是担心小组交流会浪费时间,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时候代替了学生们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说的少我说的多,课堂变成了我的课堂。我也要求孩子们做好预习,可效果一般。识字方面,学生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基本解决,不过也仅限于会读、会组词,没有谁会对生字的起源、字义、应用感兴趣,更没有学生会搜集相关资料。对于“质疑”,却从来没有过,我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没有问题,但在课堂上提问,能流利回答的人就很少,要么表达不清楚,要么所问非所答。大部分时候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说到底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即便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也成了答题的机器。在我的课堂,我都培养了孩子哪些能力呢?想到这里,我很内疚。</p><p> 在今天的课堂,我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新的认识。刚开始上课时,我很担心这么学习生字会浪费太多的教学时间,会完不成教学任务。可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的那么勇敢,那么自信时;当我看到小老师清晰有条理的讲解时;当我看到小组之间、师生之间配合的密切程度时,我的担心消失了。学习效果呈现的如此完美,离不开平时的训练积累,一定是在长期的坚持下形成的。</p><p> 我决定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尝试着改变,摸索着改变。尹主任说,可以先模仿两位教师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所创新。改变思维,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创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我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在我的课堂上变得自信、勇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