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理论研究走向深度实践</h3></br><h3>——《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自序</h3></br><h3>文/潘庆玉</h3></br><h3>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是人至中年,我主动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挑战。</h3></br><h3>作为在师范大学专门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学者,如果在教育理论中浸润了20多年,早已习惯了学院派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但面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质疑和挑战,敢不敢在中小学课堂真正地去实践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思想,现身说法,以课论教,给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的“活体”靶子,以诠释自己的理念和主张?我想很多人会说,做理论研究的没必要非得成为一个实践者才能证明自己理论的效用,理论研究也不一定非要转化成实践成果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类似的理由还有,如“游泳教练可以不会游泳”、“理论智慧不等于实践技能”、“社会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不能越俎代庖”等。必须承认,这种“知行相离”的现象在现代学科分工中确实客观存在。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一个学者不仅深研理论,著书立说,而且还能深耕教学实践,积极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喜可敬的研究范式!就教育理论而言,在我的印象里,教育史上那些名垂于世的教育学家,几乎很少是空头的理论家!所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如果能够走出书斋,走进教学发生的课堂现场,换一种视角看问题,将更有助于其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创新。这一点应毋庸置疑!</h3></br><h3>当然,在大学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本身就是教师,他们并不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确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教学能力。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给大学生和研究生讲教育理论固然可以很生动,很精彩,但并不等于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把这种理论上的知识宣讲转化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问题解决和动手创造。因为,这里隐藏着教育学科真正的难度、深度和诚意!基础教育影响课堂教学因素之多、其矛盾之复杂多变,远非简单的一句“理论指导实践”就可以迎刃而解。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诚恳与否,是判定一个教育学者学术良知的起码标准!</h3></br><h3> <h3>我之所以从一般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转入真正“下水”的教学行动研究,从面对文献资料与虚拟文字课堂,到走进真实的充满活力的教学现场,通过执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来体认教学理论的价值,探究教学设计的智慧,发现课堂生成的秘妙,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我对教育教学研究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育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宣讲大而化之的普遍性原理,而在于激发教师教学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教育理论指导不是把某种理念、模式和方法从学校的外部“搬进”课堂,而是它本身就不能离开课堂,只能在课堂中存在、蜕变和生长。课堂,是它生命力的唯一源泉!基于此,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成为我最近三年来“理论研究-现实思考-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反馈交流-优化设计-再度实践-理论提炼”研究循环的主旋律,开启了我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研究系列从理论阐释毅然转向课堂生活体验的新向度。可以说,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生态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改变了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而且,还影响了我所执教过的中小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对高校教育学教授的看法:“没架子”“接地气”“真刀真枪”“很真实”“敢在课堂上接受挑战”“很震撼”“我们欢迎这样的真专家”。这里有“溢美”的成分,但对我而言仍然是一种难得的鼓舞。走进中学课堂,也悄然改变了我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开启了“知行合一”的现场教学之路:大鱼带着小鱼在水中自由地遨游。“水”就是真实的一线中学课堂。只要我在济南讲课,我们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都要到现场听课观摩,参与课后探讨,分享学习收获,获得专业上的陶冶和发展。我在外地讲的课,学生则通过观摩教学视频来学习和研讨。近几年,“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已经走出山东,在全国各地邂逅了很多知音和同道,赢得大家的喜爱和赞誉。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正成为一道独特的语文课堂风景线!</h3></br><h3> </h3></br><h3> 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系列,是我近10年来最主要的研究兴趣和主攻方向。2008年金秋时节,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西门菲沙(SFU)大学,我跟基兰·伊根教授做访问学者,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六个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去年伊根教授正式退休,猛回头,才意识到他已是76岁的老者。暌别十年,恍若一梦。伊根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第一位教育学院士,曾荣获美国“格文美尔”奖,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他所创立的“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拥趸和追随者。回国后,我先后出版了研究基兰·伊根教育思想的《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设计》两部著作,分别从学习领悟与理论阐述的角度开展了研究。这部《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可以说是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现场发生“物理”碰撞、“化学”反应与“基因”重组后获得的新生命!伊根作为教育理论家,在著述中也却常常“越轨”,“下水”课堂,动手设计富有想象力的中小学各科教学案例。他的设计,视野之开阔,知识之精准,问题之巧妙,策略之丰富,关键是其探究性、吸引力、神秘感之峭拔特出,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也许在潜意识中,我早已被他这种“知行合一”、“技近乎道”的自由境界所深深感染和影响,这为自己后来“下沉”中学语文课堂悄悄地埋下了精神引信。</h3></br><h3> <h3>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在“理论探索篇”,主要围绕“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进行基本的理论建构和阐述。从对认知工具理论的论述入手,引出富有想象力的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操作方案,结合教学案例给读者详细展示认知工具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设计价值。群文阅读是本篇中的一个新问题,是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拓展。希望有关“链接式”组元方式与“任务群”设计的有关探讨能够带给读者一些新启发。“文本解读篇”是从文本解读的一般理论探讨入手,揭示了文学作品教学中召唤结构的三种实践样式及其隐喻意义,阐述了文本解读的三种基本原则,展示了九篇诗文解读赏析的个案。通过这些细读个案,读者可以解构文本解读过程,发现意义生成的关键节点,获得“理解即想象”的哲学启示。其中,召唤结构三重隐喻的论述带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色彩,林亨泰《风景》组诗的解读较深刻地诠释了我所秉持的文本解读的核心主张。</h3></br><h3> <h3>下篇是 “教学实践篇”。这部分主要呈现了笔者最近几年在中学课堂执教过的八堂公开课、研究课的实录与课评,以及笔者观摩三位语文名师公开课之后应邀写的评论。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的实践智慧及其实效,是本书的重心所在。在每篇实录的[背景]部分,笔者都简要地提示了本课教学设计所使用的认知工具,为读者研究课例提供了相应的线索。无疑,这些课例凝聚了我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智慧,直观地展现了我心目中的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的样貌。虽有敝帚自珍之心,但是,我还是要指出,上课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课堂。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课例可能比一般的语文课更能令人产生疑惑和质疑。因此,无论笔者还是读者,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课堂。我还有一个担心,即读者把这些课例当作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的样板来看待。这里我必须郑重指出:无论多么成功的一个课例都不可以作为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理论的样板来看待,这与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的理论主张是相违背的:想象是指超越任何一种模版的思维取向。所以,不要把这些课例看作“样板”,而是要把它们看作“跳板”、“踏板”或“支点”,通过对它们的研读、分析和批判,读者应该获得语文课堂想象的新角度、新空间。<br></br></h3></br><h3> 开始读吧,对美好语文课堂的想象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h3></br><h3> 是为序。</h3></br><h3>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时间交给阅读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3ZQjmgvhcSpcCGNeHQL6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