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

镜非台

<p><br></p><p> 没有自信,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p><p>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孟子说“尧舜与人同耳,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道德上的自信;李白大放厥词“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能力张显的自信。也正因为他们如此自信,才书写了历史上伟大和不朽的传奇。</p><p>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我们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就会觉得孩子时时在进步,到处是优点。</p><p> 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是学习上的自信;相信自己能把工作做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事业上的自信;相信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为此拼搏奋斗,是精神上的自信。</p><p>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说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在他们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来。”由此可见,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所以,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做为教育的核心是睿智的,是符合人成长需求的。</p><p> 但是,学生自信的源泉在哪里呢?</p><p> 四年级语文课文里有这样一篇文章,讲一个叫英子的女孩为了掩盖腿上的残疾,跛脚的难堪,每天早早的到校,迟迟的回家,小心翼翼的掩盖自己的缺陷,卑微的生活在一群活蹦乱跳的同学当中。在一次老师提问时,就因为同学们两次热烈的掌声给予了英子自信的力量,使她重获心灵的阳光和救赎,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缺点,积极乐观的应对以后的人生。</p><p> 原来自信就在你真心实意的掌声里,你坚定相信的认可里,你温柔含蓄的微笑里,你殷切期盼的眼眸里,你宛如春风化雨的鼓励里——作为老师我愿意欣赏每一朵花开,愿意聆听每一段鸟鸣。</p><p> 记得那天在提问背书时,冰冰竟然非常流利、熟练的把课文背了下来,大家不约而同的为她鼓掌,为她竖起大拇指。</p><p> 这自发的掌声让我心里暖暖的,因为冰冰是去年刚转过来的,语文成绩很差,经常十几分,在我们班属于倒数第几的孩子,还有几个刚转来的也是倒数。但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没有歧视他们,没有抱怨他们拉低了我们的平均成绩,还经常友好的鼓励他们。</p><p> 孩子们能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份努力,用公正的态度评价每一件事,他们的善良和友好会使我们班很多不太优秀的孩子活得有尊严,过得很快乐,也让一些孩子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希望。这就是我想要的,以前个性强总喜欢拿第一,现在才明白,每个孩子每一天都在不断努力,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崛起进步,比自己拿第一更让人欣喜,因为我相信那是他们在攒足后劲,厚积薄发。</p><p> 激励的话语如冬日暖阳,可以温暖或拯救一个人,反之也可能让一个人受挫,甚至堕落。</p><p> 也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猎人捕到一只小狗熊,看它可爱,就养在身边很多年,狗熊经常帮猎人捕猎、看家护院,一次,猎人回家发现狗熊把家里喂养的鸡弄死了好几只,不问原因,勃然大怒,骂道:“畜生就是畜生,终究养不熟!”用棍子狠狠的打了狗熊,并把它撵回了森林。一次打猎,他遇到一只猛虎,正当猎人快成了老虎的美食时,狗熊出现了,与老虎殊死搏斗,最终老虎受伤逃窜。他非常感激,抚摸着狗熊愧疚的说:我真后悔打你,你还疼吗?狗熊说:鸡是被黄鼠狼咬死的,打在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只是心里的伤至今未愈。说完,狗熊转身走向森林。</p><p> 这个故事里,信任是个大问题,选择相信会带来新的生机和局面,会增强对方的自信和信任,选择恶语和棍棒相加会伤害到自信和尊严,失去友情和亲情!</p><p> 有位男同学,他上初中时比较调皮,老师为了教育他,曾把他的书撕掉,并勒令他退学,以至于他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没有毕业被退学,让他走到哪儿都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垃圾学生,抬不起头来,从此自尊受损,没有了自信,什么工作也做不好,沉默久了就拿老婆孩子打骂出气。细思极恐,如果心理再有些障碍,会不会为社会或家庭埋下一颗隐形“炸弹”?</p><p>我们的“掌声”是多么重要啊!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能给予人快乐、勇敢、自信、坚强,但我们要把握一个度,把握是非黑白,不能为赞美而赞美,一切超乎实际的夸赞,都叫“溜须拍马屁”,过度的“拍马屁”会把“马”拍死的,你是在间接作恶害人。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为“自信”圈了一个度,他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自信有个度,“掌声”也需要有度。它是适可而止的,是恰到好处的,是温文善意的,是雪中送炭的,是大是大非的。</p><p> 我们说过许多激励人心的话,也说过戳伤别人锐气的话。以后的日子,我们要斟酌每一句自己的话,减少面目可憎的话,减少刺耳伤害人心的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说就说有益于人的话,因为美好的品质绝不会建立在你的呵斥里,诅咒里,鄙视里,冷眼里! 它在你的“掌声”里。</p><p> 其实,不管是什么职业,哪一行当,上级还是下属,富贵还是贫穷,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互相尊重、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社会才像和谐美好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