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有效衔接 全员共研全力以“复”——一四班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教学计划

<p>  人间芳菲四月天,疫情的阴霾在渐渐散去。在这个漫长、特殊的阶段,“在线教学”作为最主要的方法,帮助我们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但线上教学实施时,我们发现它与常态课堂的多元化教学不同,较难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实时全面的评估。五月返校日的到来,一切重启,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线上学习质量怎样?返校后如何衔接,再教再学什么?怎样瞻前顾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如何合理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同时守护学生心理健康?</p><p><br></p> <p>  面对这众多问题,洪州汇仁学校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衔接线上线下,研究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我们认真教研、群策群力,行思并进,力求进行线上线下的科学有效衔接,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坚守课堂质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p><p><br></p> <p>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有效落实,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疫情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遏制,各地各类学校也将陆续开学,学校也纷纷进入复课准备阶段。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这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想结合自己的语文线上教学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和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编排特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计划。</p> <p>一、角色转换,进入轨道。</p><p>超长的假期,无序的生活,随性的作息,让学生有些疲惫和松散,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未形成,经过一个假期,甚至还有些倒退,怎样使他们迅速回归课堂,步入正轨。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p><p>1.提早训练。开学日期一旦确定就要及时提醒家长,监督孩子按照上学时间正常作息,早睡早起按时吃饭。</p> <p>2.营造氛围。可以收集整理学生的抗“疫”作品和学科实践作业,重新布置教室环境,重建班级文化,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开始。</p> <p>3.班级复课礼。复课礼的仪式感可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现在已经进入学校生活模式了,我必须得改变。复课礼可以与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阶段进行盘点和总结,表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并让学生说说接下来的学习打算。<br></p> <p>二、及时摸底,掌握学情</p><p>开学后,一方面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进行盘点。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p><p>1.摸底测试。教师要全面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测试。测试形式可以多样。以复学后的班级为单位,可笔试答卷,也可采用网络平台工具在线测评,还可以口头检测诗文朗读背诵情况。</p> <p>2.联系家长。仅靠一张试卷一次测试无法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如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点、疑难点、薄弱点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抽出大量的时间做调查了解工作。我们可以印制家长问卷,也可以利用网络问卷星,这些都可以帮我们快速且较为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状况。对于班里的特殊学生,如学困生、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的孩子等等,则要重点关注,一对一地和家长沟通交流,获取准确的信息,传递关怀。</p> <p>3.建立档案。在前期检测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每个学生的学情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估,形成文字性资料,力求详尽。将它连同学生的线上课程作业、摸底测试卷、调查问卷等资料一起归档,建立学生学情档案。这样方便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辅导工作。</p> <p>三、强化教研,以学定教</p><p>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在教学上所面临的挑战比平时多了几倍,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我们虽然没有按照教材编排进行系统的学习,但许多实践教学内容却跟我们的语文教材有重叠和相似之处。怎样处理教材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同时还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圆满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这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此时的教学研讨尤为重要。 </p> <p> 线上线下衔接教学计划</p><p>(一)整合教学内容,缩减课时数。</p><p> 拿一年级语文下册来说总共八个单元,两个识字单元加六个课文单元,八个语文园地,四次口语交际,我们的线上语文实践课内容取材于四次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里的识字加油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改变,课文以及“和大人一起读”我们也已经利用晨读时间进行了朗读和背诵。因此,这些内容我们将在开学后集中检查,查缺补漏就行。不再占用大量的课时。对于两个识字单元,我们也可以整合在一块,筛选出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教授。这样就能腾出时间学习其余内容。</p><p>1、摸底排查,巩固字词</p><p>1.识字表生字的教学,可以采取卡片认读、趣味游戏、擂台PK、重点突破等方法来巩固。</p><p>2.写字表生字的教学,我们应该重视笔顺笔画的教学,同时整理出每个单元的易错字进行课前听写和专项练习,从而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p> <p>二、多管齐下,重点突破</p><p>1、灵活选择教学方式。</p><p>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线上教学因时空限制,教师讲解多,学生“听”较多,“说”“读”“写”较线下学习相对少,因此,在教学衔接中要注重“说”“读”“写”的实践训练,课堂上少听一些,腾出时间多读多说多写。还可以请假期预习充分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学习。基于线上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可让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发挥学优生的传帮带作用。</p><p>1.关注朗读背诵</p><p>在早读期间,教师可以将课文朗读和背诵相结合,进行抽背过关,对背诵弱的孩子进行重点关注。</p><p>2.关注课后习题和作业本</p><p>以单元为板块,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利用好课后习题、语文园地和课堂作业本,进行课文内容的提点复习。</p><p>3.关注单元之间的联系</p> <p>如语文园地一里面出现了26个大小写字母、语文园地二出现了大小写字母连线,园地三中出现了音序查字法。编排意图很明显,意在循序渐进地指导音序查字法。</p><p>我们可以结合将几个语文园地串联起来巩固,先引导孩子复习26个字母,巩固音序、音节的相关知识,抽查大小写字母的掌握情况,再来指导孩子进行查字典的方法,最后可以设计一个查字典大赛,评选出“查字典大王”。</p><p>4. 练习和测试相结合</p><p>适当的练习和检测可以帮助孩子查漏补缺,也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p><p><br></p> <p>三、课外阅读展示</p><p> 线下教学开始后,依然要发挥线上教学教研的优势,沿用一些网络技术平台布置检查作业、家校沟通、资源共享、教研学习,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率,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p><p> 漫漫寒假中,孩子们阅读了大量课外书,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阅读展示平台。</p><p>1.静态展示</p><p>成果可以是读书小报、读书卡、读书日记、美篇等。</p><p>2.动态展示</p><p>成果可以是讲故事、背诵童谣儿歌、视频等。</p> <p><br></p><p>四、学生心理调试</p><p>1.指导心理调试方法</p><p>在疫情之下,孩子们可能会焦虑、恐慌、烦躁,老师要引导孩子梳理情绪。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导孩子深呼吸、趣味游戏、唱儿歌等方式,缓减孩子的紧张情绪。</p><p>2.提高孩子心理免疫力</p><p>孩子情绪发生变化,要指导孩子向老师或者家长寻求帮助,避免行动偏激。</p><p>3.重视家校合作</p><p>及时通过微信群、钉钉等平台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并跟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p> <p>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暗夜之中,才见繁星。这场疫情给了我们弥补生命教育的机会,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p><p> 在这场战‘疫’中,洪州汇仁全体教师实干兴教、改革创新,必将进一步推动线上课程的发展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全力以“复”,把坏事变好事,力求疫情不但不延学,还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让我们怀揣教育初心,担当教育责任,巧用教育智慧引领和助力孩子们成长与发展吧!</p>

学生

语文

教学

学习

孩子

我们

衔接

园地

线上

可以